粮田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风和知了
赵老二看着也没事,“娘,大姐,你们在炕上说话,我去后院锄锄菜地,草长起来了。”
“去吧去吧,直接把猪圈再垒垒,过段时间要抓小猪仔。”
“好的娘。”赵老二应下,就出屋干活去了。
“老二和老二媳妇都是踏实能干的。”赵大姑知道自己和大兄弟都是嫁人娶媳早,家里的事情都是二妹子和二兄弟做的,帮着带两个小的弟妹,家里农活也都是两个兄妹尽心尽力。赵老爷子生了好几年病才去的,家里都是二妹子和二兄弟在支撑着。
以至于家里的小妹子都成了亲有了孩子,二兄弟才成家,唉,这老二媳妇也是苦的。
“娘,老二媳妇和老二帮衬家里不少,要是没有老二两口子,这家里和地里的活计估计都是荒废了的。”赵家大姑小声的和赵老太太说,虽说没分家,老大一家也在,可是老大一家什么样的人,赵家大姑心里是有数的。小兄弟又在县城,一年到头回不来多少日子,回来的时候也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哪能上山下地的干活去。家里里里外外的活计不都是老二老口子操持。唉。
赵家大姑知道赵老太太偏袒自己和大儿子,更是对小女儿和小儿子疼爱。就是对中间的二姑娘和二兄弟疼惜不起来。
当时赵老爷子病在床上,家里日子是苦了些,就随便找了人家把二妹子嫁过去了。
自己这二兄弟更是,一把年纪了也没有成亲,二十七八的时候才打听了南山有了老姑娘。那老姑娘父母去的早,有个兄长成亲的早,姐姐又嫁了人,只她自己一个人硬生生的拉扯四个弟弟妹妹十多年,等把自己的两个妹妹嫁了人家,另一个妹妹和弟弟也都大了些,才让自家哥哥带到他家去养,自己嫁到了赵家,也就是现在的于氏。
这老二两口子都是苦命的,希望赵老太太能改变一些看法,平时对老二一家好些。
“老二一家那都是苦命的,你娘我平时也没为难他们,你不用担这个心。”赵家大姑知道说什么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改变的了的,也就不说老二一家了。
“对了,我小妹夫呢,是不是又有了买卖”赵家小姑的婆家是本村的王家,名唤王奎的,王奎小时候跟着一个江湖艺人学了吹喇叭的手艺,大些时候就跟着这些江湖艺人出门跑了两三年。后来回村自己做了这门营生,谁家有个红白事,或者寿辰进学的,十里八村的都来找他。
每年的进项挺多,虽说还没分家,但是王老太太也是宅心仁厚,每年只要孝敬的钱,其他的都是小两口留着,也不计较。
赵家小姑对王老爷子和王老太太也上心,虽说赵家小姑还有一个未成亲的小叔子。这王家小叔子虽说有些埋怨,但赵家小姑是个有主见的。小闹是时常有的,大闹倒是没有闹起来过,所以赵家小姑日子过的还不错。
“恩,这最近的日子好,喜事多些,他昨天去了罗罗沟,是个喜事,要三天,明天才能家来。”
“你这日子算是好的,妹夫
第十一章:摘桑葚
二奶奶还没到屋门口,赵家老太太还有赵家大姑,赵家小姑,赵家大娘,丫丫娘都应了出来。
“上午看到院子门前过了车,知道是他大姐回来了,我这就想着过来看看,串个门。事情耽搁了,才得了空过来看看。”
“二婶子,这我应该过去看您才是,这事情出的急,我也是一早过来,本打算等来文这事弄好了,再过去和您说个话的。”赵家大姑对于来文这事也没打算瞒着掖着,再说这事也瞒不了,索性就说了。
“来文这事我听说了,孩子要是不满意,咱就换户人家,也没啥。”村子本来就小,谁家有个什么事,不消一会的功夫,大家也就都知道了。
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屋里走,“这是来村新娶的媳妇吧,去年家里忙,也没过来赶上喝喜酒。”赵家大姑亲热的对二奶奶的小儿媳妇说着话。
“你家大业大的,忙都能理解,这不是也见到了,等来文这事情忙完了,他大姐过来我这院,一起好好热闹热闹。”二奶奶也是爽快的人。
“等忙完这件事,一起都叫过来,在我们这院子聚聚。”赵大姑好长时间都见不到这些娘家人,每次回来都是会把娘家的亲戚叫过来,一起聚聚。
“这事好说,这事好说。”二奶奶知道赵大姑的一贯作风,也就没有推辞,“在你娘这院吃完,就去我们那院子去吃。家里去年分了家,这又有了新媳妇,正好他大姑回来,就一起热闹热闹。”
正说着话,东院的丫丫小老爷爷赵明来了,赵明的爷爷和丫丫爷是堂兄弟。赵明虽说辈份大,但是年纪如今也才十六七的样子。
“小老叔来了,”丫丫大娘在外间屋子做饭,先看到赵明,打了招呼。
“我听说住家的回来了,就过来看看,德哥是不是也来了,我还想找他玩一会呢。”德哥比赵明大,确是要叫一声舅爷的。
“两个住家的都回来了,德哥刚和你大侄子去了县城,我看来文也没在屋,想来也跟着去了。”丫丫大娘回着丫丫小老爷爷的话,冲着屋子喊,“娘,东院我小老叔过来了。”
说话的功夫赵明就进屋来了,“听说住家的来了,我过来看看。”赵明虽说年纪不大,毕竟辈份大,走到哪都是要礼让三分,加上之前的赵老太爷爷老来得子,很是受宠。
“小兄弟来了,快来做,听说你爹的病这两日没见好,去了上营子给看看香,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赵老太太热情的把赵明迎上炕,赵大姑找小姑还有二奶奶也都客套着说着话。
“大嫂子你把费心了,听说住家的过来,我就过来看看。”赵明一边推让,一边解释,“我和我哥一早就赶车带着我爹去上营子看香了,看香的香头说没啥大事,给念叨了几句,就回来了,也没耽误功夫。”
“那我小爷爷现在怎么样好些了吗我还是前个去看的,这两天家里也是有事,忙不过来,就没去东院看看我小爷爷。”
“听说上营子的香头看得准的,好几户人家都给看好了。”二奶奶也接上话。
“许是心里有了着落,回来之后精神头是比前两日好些,剩下的再看看。”
“好些就好,你们也别放松,这该吃的药还是要接着吃。”赵大姑也听了个大概,接了个话头。
“都吃着呢,老爷子也知道事,按时按点的也知道吃药。”
“那就好,慢慢养着,
第十二章:吃杏子
丫丫姐妹兄弟几个吃了好些桑葚,每个人的兜里也装了些,就转转悠悠的在村子里晃悠。
走到南苑青姐唤作四爷爷家的院子后面,青姐的四爷爷是青姐和严哥爷爷的亲兄弟,如今有五十多岁,一辈子没娶亲,只自己单过。养了头小毛驴,上山下地的骑着毛驴。
他家院子后有棵大杏树,比别家的杏树都早熟,如今看着已经杏黄杏黄的,院外看着十分诱人。
“青姐,你四爷爷家的杏子熟了,要不我们去你四爷爷家吃杏”娟姐平时在家腼腆,不爱说话。现在出来外面,和自己的弟弟妹妹一起,也是活泼淘气的。
“我四爷爷不知道在不在家,要不我们去前院看看”青姐看着熟了的杏子,也是眼馋的。
说着话,丫丫一伙人就绕到了四爷爷家前院。“严哥,你叫四爷爷,看四爷爷在不在家。”青姐站在门口,不好叫人,就鼓捣严哥叫人。
严哥小,而且皮实,青姐刚说完,他就扯着大嗓门在门口奶声奶气的叫,“四爷爷!四爷爷!”
宝哥看着自己小哥哥叫,也跟着学说话,四爷爷,四爷爷的叫着。
叫了一会,小土房里就出来一个干瘦的小老头,和善的瞅着他们一伙人。“这是干啥来了”说着就向大门口这边走来。
四爷爷没有儿孙,特别喜欢小孩子,若是有小孩子过来,他每次都很是高兴。自己家屋后有两棵大杏树,一棵熟的早,这几日杏子熟了,小孩子一个上午已经来了好几拨,丫丫他们在门外站着,眼巴巴的瞅着他,他心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四爷爷,我们想吃杏。”还是严哥接的话。
“吃杏呀,这后院的杏子熟了,你们倒是惦记上了。”说着就开了小木门,让丫丫他们进来。
丫丫打量着四爷爷,一个和颜悦色的小老头,看着面善,也和睦。
“这是东苑老二家的丫丫吧,还是小时候见过,这都有些日子没见过了。听说前阵子病了,现在好了”四爷爷看着丫丫,关心的问道。
“四爷爷,丫丫好了。”丫丫也学着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回四爷爷。
“好了就好,好了就好。”四爷爷说着,领着他们到了后院,在树底下有个小筐,“我给你们摘熟了的杏子,放在筐子里,你们都到筐子里吃。”
他们也都乖巧,乖乖的站着看四爷爷摘杏子,一个个的仰着头等着。
“来,你们吃吧,少吃点,这快晌午了,也该吃午饭了,吃多了杏子,午饭就吃不了多少了。”四爷爷嘱咐他们,“吃完杏子的杏核给四爷爷放到一起,别乱扔。”
每人吃了五六颗杏子,四爷爷就不让吃了,“今天就吃这么多,现在都快家家的回去吃饭,如果还想吃下午过来,或者以后过来吃。这杏子一次不能多吃,你们都是小家家,吃多了不好。”
吃了五六颗,也算解了馋,刚刚吃了些桑葚,又吃了杏子,丫丫他们也觉得可以的。
“四爷爷给你们再摘些,你们带回家去,给你们爹娘爷奶也尝尝先。也告诉他们一声,就说四爷爷家的杏子熟了,他们得了空过来吃,尝个新鲜。”说着就又去摘了些,娟姐,青姐和丫丫每个人给了一小包,让带回去家去。
“谢谢四爷爷。”爷爷道了谢。
“这老二家的姑娘有点小大人的样子了,这么小,还知道谢谢四爷爷。”四爷爷听丫丫道谢,笑的眉眼眯了起来。
娟姐和青姐也跟这说了声谢谢,严哥和宝哥学说话,也说谢谢。这下乐坏了四爷爷,“好,好,好,这都是听话懂事。”说完摸了摸他们的头,很是喜爱。
&
第十三章:退亲
等丫丫娘擦完,丫丫从口袋里掏出来自己放进去的桑葚和杏子,这些都她挑最好的,自己没舍得吃,留下来给丫丫娘和丫丫爹的。虽说自己是穿越过来,但是看着丫丫娘和丫丫爹两口子,自己心里也是心疼和打心眼里喜爱的。
自己现在帮不上什么忙,只有在这种小事情上上心,给他们一些精神的安慰。丫丫想,做父母的,这些安慰想来是珍贵的。“娘,你吃,还有爹的。”
丫丫娘看着丫丫小小年纪就这么懂事,鼻子就是一酸,“我们丫丫懂事的,知道心疼你爹娘。”说着把桑葚和杏子放好,“这个娘不喜欢吃,娘给丫丫留着,等丫丫想吃了再吃。我们一会去奶奶屋里吃饭,现在就先别吃这些零嘴了。”
丫丫也没说什么,自己的意思到了,丫丫娘此刻心情应该是好的。
等丫丫娘领着丫丫去主屋的时候,已经张罗着要吃饭了。此时丫丫大爷还有德哥和小叔去县城还没有回来,赵家大姑的意思是不用等他们,咱们先吃,等他们回来随便吃一口就好了。如果要等,肯定要耽误些时辰,这下午去老宋家怕是来不及。
德哥虽说是自己外孙,但毕竟是姓马,是外客,不好失了礼数。赵老太太一直在犹豫,毕竟老宋家的事情紧要,最后也就送了口。特意让丫丫娘留出一些饭菜,热在锅里。
说话之间丫丫爹就和东院子的赵老太爷爷来了,赵老太太老远迎着。一般人家来了客,都是会把村里子关系好的,或者辈份长的叫来一起热闹。赵老太太本想过了丫丫小叔这事之后再叫来一起吃个饭,东院的小兄弟过来了,就不好不留下来吃饭。留了小兄弟,就得把他爹叫过来才算礼数。
东院子的老太爷到了,赵老太太又吩咐丫丫爹去前院把赵家小姑的公公叫过来。话上说的是陪客,叫赵家小姑的公公,也是某种程度的亲疏远近。
丫丫二奶奶肯定是得过来的,不是自己来,丫丫奶也是要叫过来的。
赵家小姑的公公,丫丫唤作老爷爷的,是个本分的庄稼人,和王老太太一辈子本本分分,这也是当初赵老太太同意丫丫小姑嫁过去的原因。毕竟嫁过去公婆好伺候,而且离得近,娘家这边也能帮衬着,受不了多大的委屈。
不一会的功夫,丫丫爹和王老爷子也来了。“叫亲家过来陪个客,老大和老小都出门办事情,这老二酒桌上不会说话,只能劳烦亲家了。”
“亲家母看得起我才叫我过来,陪老叔喝酒这事就交给我了,亲家母放心就是。”王老爷子来之前问过丫丫爹都睡在,听说只有东院的赵老太爷爷,他唤作老叔,也就没客气过来了。
座席分类两桌,一桌男客,一桌女客。
男客当然是赵老太爷爷为首,然后是王老爷子和赵明,还有丫丫爹,只这四个人。赵老爷子和赵明这对父子在村中辈份大,加上喜好酒,但凡谁家有个事,都是离不了的。赵老太爷子老来得子,赵明很是受宠,在这种事情上,老太爷子也没理会。
丫丫和几个小孩子也是坐桌了,丫丫让丫丫娘抱着,宝哥丫丫大娘抱着,严哥赵家小姑抱着,也就没占地方。
吃到一半的时候,赵家大爷他们回来了。由于知道下午大家还有事,也就没有让这喝酒,只王老爷子陪着喝,丫丫爹实在拧不过会喝上一口。
吃了一个时辰左右,也就散了。
“这个时辰,我们收拾一下,去老宋家时间正好,饭点过了,也能说上话。”
赵老太太合着赵家大姑还有赵家小姑一直收拾了礼品,放在车上,“娘,我和德哥,还有老大和来文去就行,你在家吧,别过去了。”
第十四章:五月节包粽子
一屋老老小小听赵大姑说退亲这事,丫丫也听的明白,听这说法,这三姑娘是个通情达理明是非的。这门亲退了,总是可惜。
赵家的小叔倒是一门的轻松,“你呀你,也不知道啥时候才懂事,这么好的姑娘,可惜了。”赵老太太还是忍不住数落小儿子几句。
“娘,退都退了,娘你就别说我了。”
“是呀娘,过去了就过去了,以后有合适的人家,我给来文留心。”赵家大姑也安慰赵老太太。
几人正说着话,赵大姑这次回来,还没有请各家的吃饭,只中午请来赵老太爷爷和二奶奶。正商量着明日中午的伙食,就看到当院来了人,也是赶车来的。
来人是马家村老马家的旁亲,是给赵大姑和德哥稍信的,说是昨儿个小孙女有些发烧,到现在还没退。小孩子家家的,新媳妇做不了主,不知道该不该给孩子用药。就打发亲戚过来给赵大姑和马德说一声,拿个主意。
赵大姑听了小孙女病了,也就不在娘家停留,连晚饭也没吃,急忙赶车连夜回去。
赵老太太嘱咐赵大姑不操心,小孩子头疼脑热是正常的,等孩子病好了,稍个信给她,她也好放心。赵家大姑都应下了。
赵大姑回来马家屯,请客吃饭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转眼之间就要到五月节,五月节吃粽子,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包粽子,丫丫家也不例外。
丫丫爹一直在外干零活,丫丫娘起早贪黑的收拾地,丫丫也没闲着,挖野菜,给菜园子锄草,虽说做饭做菜用不上她,但是洗菜摘菜都是她的活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