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嗯不错。

    微微点头,连欢州披甲士都是眼睛一亮,这种肤白女子,瞧着就很有。只是和裤裆里的快活比起来,还是开元通宝更加可爱。

    一百五十贯!

    多多谢大人——

    如此高的价钱,是头一回,范氏一听,顿时大喜,竟是忙不迭地跪在地上,狠狠地磕头。

    看着他不停地磕头,那些在他身后的奴隶们,哭的更加大声了。




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后
    辽东建安州,环渤海高速公路东段终于在这里合拢,石城钢铁厂的工人参与了建安州到乌湖海这一段的修建。

    并且在中段筑城得利赢,为积利州治所。因为工程缘故,南北工棚及一应房舍的瓦片,皆由得利赢县石城钢铁厂所属瓦窑供应,故得利赢县所属市镇,又称瓦片市。

    东段弛道贯通之后,整个辽东的一应物流供应,相较旧年,提高了十倍二十倍都不止。四**马车能够翻山越岭,十辆大车就抵得上以往民夫四百。而现在一辆大车,只需要一匹大型挽马,或者两匹滇马川马。

    所需人工更是少之又少,一个十辆大车的车队,民夫只需要三十人。押送所需府兵,也可以全部转为骑兵,只需二十骑,就能满足基本要求。

    哥哥,这路修好之后,薛使君将来是不是要回河北?

    回河北?老弟,你可知道这是多么大的功劳,回河北?倘若不回京城做官,哥哥俺这项上人头,便剁下来给你当个球踢。

    俺要哥哥人头作甚。

    赶车的把式嘿嘿一笑,冲骑马的府兵又打问起来,俺就想着,这地界,修路有个甚用?到了冬天,不还是大雪封山?

    你能想到的,圣上想不到?大雪封山,俺们难走,别人就好走了?俺们人马多,那些个丧胆的蛮子人少,都不好过,谁熬得过谁?再说了,只要开春,这路稍微翻修就能用,有一个团,便又是横扫一片。

    言罢,府兵忽地一愣,哟,这就到了‘得利赢’?真快。

    往东走,就能去烧炭厂。说来也是厉害,烧炭厂的炭,那是真好用。

    废话,那可是王太史调教出来的。

    王太史恁大岁数,还能骑马,也真是比烧炭厂的炭还厉害。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那府兵拽了一句文,却又觉得哪里不对的样子,挠挠头,球,俺都忘了这是从何处听来的。

    正说话间,忽地后头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府兵回头一看,立刻喊道:靠边!是加急!

    不多时,就见几个骑士疾驰而过,最后的那个稍微慢一点,过路的时候,还回身抱拳喊道:兄弟多谢,少待去‘瓦房店’吃一杯!

    好说!

    见对方客气,府兵也是爽快,遥遥地抱拳行礼,算是打了个照面。

    瓦房店里的酒可真是多,那些个靺鞨人,这几个月都来交易。

    不交易怎么办?等着过年冻死?有口烈酒,少不得寒冬腊月能救你一命。哎,跟你们说个府里才教的物事,跟这酒相干的,听不听?

    哥哥说来就是。

    哎哪能白说?瓦房店里一坛老酒哎哎哎,又不是烧酒,急个甚么。使不得你们几个大钱。

    哥哥先说。

    那府兵嘿嘿一笑,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小声道:告诉你们,这烧酒,能消毒。消毒懂么?往常咱们受了伤,用烧酒

    噫!俺还当甚么哩,州里卫生课早就讲了,还等哥哥你来卖弄!

    甚?!这不可能!前头老子才在建安听的,怎么你们就知道了?甚么卫生课?怎地老子没听说过?莫不是诓骗老子?!

    骗你个作甚,那是薛使君的手笔。不过听说是从武汉抄来的,连小儿都有个‘饭前洗手’的说道,说是甚么病从口入

    鸟鸟鸟,薛使君当真是管的宽,管天管地,还管拉屎放屁!

    哥哥只管说,小心薛使君不走了,留在辽东,看如何治你们这些当兵的。

    呸呸呸,老子嘴贱,莫要好的不灵坏的灵。

    到了得利赢县,界碑先是看到了积利州,州城城墙不高,但规划的相当古怪,请的是安北都护府的工程队。那城墙看着不大,却是复杂的很,有棱有角的。俯瞰下去,当真是个符篆也似。

    报关入城之后,解送了此次押送的物资,清点过后,签字画押,领了赏钱花红,便去了城内唯一一家酒品齐全的地界。

    早先得利赢县还没有雏形,便只有一个市镇,其中有个贴补来的铺子,用了石城钢铁厂所属瓦窑烧制的瓦片,三间大瓦房的铺面,又无甚名字,于是就被叫做瓦房店。

    说来也是好笑,原本那些个突厥奴契丹奴也学会了偷奸耍滑,上工那是有模有样,干活却是偷工减料。岂料一碗烈酒出来,当真是开了窍,倘使不干活的,那就没酒喝。虽说酒也不多,可讯每日那点念想,就是这一点点一丢丢杯中之物。

    于是乎,监工的鞭子也不及这一碗酒,晃荡的各路草原男儿,竟是神魂颠倒。

    咦?那些是个甚么人?瞧着不像本地的?

    去你娘的,这地界哪里有本地的?不都是外来户?

    老哥,那一桌,听口音,似是南人?

    洛下音说成鸟语,不是南人,还能是北人?

    哪家地头的?

    常州江阴人士,不过那领头的,似是武汉来的,此次是要帮着做个甚么,受薛使君所邀,特来相助。

    嗯?

    一众本地老哥便竖起耳朵,远远地听着。

    只听那边有人问道:三哥,咱们从武汉过来,不是给王太史做事,是给薛使君?

    我也奇怪呢,本以为是王太史要在钢厂作甚,却不想是薛使君。张利也是一头雾水,这弛道也修通到海了,薛使君这光景应该返转京城了啊,怎么还留在辽东。总不能说是在辽东做官吧。

    桌上一群人都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张三哥,张利嘴角一抽,顿时不想说话。

    隔壁几桌的本地人都是暗笑:立了恁大的功,薛使君要是还在辽东,这岂不是赏罚不分?皇帝老子哪里有这般昏聩。

    没几日,整个积利州一片惊诧,便是瓦房店里喝酒的酒虫,都是奇怪:哎呀呀呀,这是看不懂了,这‘辽东巡抚使’,是个甚么官?怎地薛使君还真就留在辽东了?

    瓦房店中,来喝酒的武汉人一时无语,其中有个年纪轻的,还拿起酒碗,冲张三哥敬了一杯,差点被张三哥一顿好打。



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
    能够督建环渤海高速公路,不管是哪个朝代,不敢说位列三公,九卿之一肯定要混一个。就算不是正牌九卿,比照九卿也是起码的。

    巡抚使?那是什么东东?没听说过!

    旁人为薛大鼎抱不平的光景,薛书记自己倒是很淡定,老板李世民不是没给他选择,回中央做个高官于他而言,毫无难度,一句话的事情。但选择留守辽东,却是薛书记自己的选择。

    无它,有利可图。

    使君,怎地就愿意留在这‘苦寒之地’?

    ‘苦寒’个甚么?入冬是不烧炭还是少了火炕?出行是没有马骡还是少了耙犁?便是甚么都没有,我薛大鼎还有御赐的熊皮来防寒,怕甚么。

    薛大鼎看着张利,风采很是潇洒,让张三哥这个见惯了时髦人物的,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薛公着实不输帅过城北徐公的张公。

    老夫问操之要人,为的还是修路。这东段又不是只有两条,除了通海,还要通鸭绿水。皇帝还在‘巡狩辽东’的光景,那鸭绿水的路,算是修了。死了很多人,河口那坟头不知道有多少枯骨。

    言罢,抖擞精神的薛书记倒也没显露什么惆怅,反而起身往外走了两步,才回头又道,如今要修的,就是平壤城到汉州的路。还有汉州到熊州的路。

    不过

    语气一顿,薛大鼎眉目有些担心,眼下朝鲜道东南还有小邦小国,诸如‘展漆山国’之流,灭国容易剿平难。倘使修路,便是个磨人的法子。北地用人,要么只会修路,要么只会打仗,但有一二个既能修路又能打仗的,此刻都在西域,哪里调得过来。

    听到这里,张三哥一愣,瞧薛公这意思,怕不是还要跟土著干架?不是说朝鲜道的蛮夷都已经全部干死了吗?怎么还有余孽的?

    其实张利并不知道,朝鲜道并非只有高句丽百济新罗,其余诸如黑齿部之类的土著,也是自立为国的。还有海上岛屿,只要有人,便是一国,这和倭地极为相似。

    新罗被反手干趴下,那女王也不知道流落到了哪里去,更遑论公主王子之流,于是也成了朝鲜道管辖的地界。

    只可惜皇帝眼里盯着的,从来不是白菜棒子咸鱼带子,没有金山银海,岂能巡狩辽东?

    皇帝在鸭绿水钓鱼那会儿,土著们听得唐朝大皇帝在侧,连个大喘气都不敢。待唐朝大皇帝前脚刚走,便有人举旗呐喊,似乎是要折腾一番。

    朝鲜道行军总管又不是省油的灯,上去一通修理,或打或杀,倒也痛快,只可惜这些蠢蛋也是不长记性,流窜了一番,又起来热闹。

    如今攀着一个展漆山国,便在临海的釜山啸聚,共有山大王一十八人,声势不敢说大,却也不算小。

    放在之前,那也就是几队人马过去,三下五除二就了账,当兵的赚人头,做生意的也赚人头。

    可也赶巧了,牛总管调派着人马登陆扶桑,这种小鸡小狗,哪里回去理会,倒是显得他们有些能耐。连扶余种的老铁,都屁颠屁颠过去帮忙做个参将,似乎是要给唐朝人一点点颜色看看。

    牛进达是懒得搭理,可薛书记却不一样,他虽然只是辽东巡抚使,可皇帝还偷偷地塞了一个朝鲜道黜置大使,俨然就是要在朝鲜道好好地梳理一番州县吏治。谁做官谁不做官,便是他说了算。

    不过大概是修地球上了瘾,薛书记成了个唯gdp论的顶级官僚,上来就琢磨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把朝鲜道的民力彻底榨干!

    但他老薛也不是榨汁机,一把年纪能当几个人用?手头合用的好汉都在中原,愿意跟他闯荡的狠人也不多,于是乎便想到从外边借人。

    这头一个想到的,便是张德张操之那里。

    武汉当年是个什么情况,薛书记还是知道的。李道宗被封江夏王那会儿,遍地的鳄鱼,满山的獠寨。武汉创业之时,那是下水斩蛟龙,上山除蛮獠,战天斗地人人佩服。

    十数年奋斗,才有二百万雄州傲视天下。

    倘若真要寻几个合用的英杰,唯武汉不作他想。

    于是薛书记就把要求告知了还在长安的张德,老张也是爽快,点了几人,便打包派了个快递,送到了辽东。

    南人北上,适应水土就是个难题,好在张三哥数人都是走南闯北过的,抵抗力一等一的强,适应性让北人也是赞不绝口。只看张三哥吃着龙虾喝牛奶跟没事儿人一样,便是和中原老铁大不相同啊。

    使君,南方蛮夷和北地到底还是有些不同。獠寨的法子用在辽东朝鲜能不能相通,还不好说啊。

    张三哥虽说知道此来肯定升官发财,但他是个务实的人,也不会跟薛书记吹牛逼,如实讲了自己的看法。

    见张利如此,薛大鼎更是满意,连连点头:三郎放心,老夫非是要一日建功,汝安心就是。这熊州至‘釜山’的路,终归是要修的。也不瞒你,老夫受了钦命,要配合杜东海

    听到薛大鼎说到杜东海,张利顿时反应过来。这是新设的衙门宣政总制院副总制杜构啊,如今杜相公家的大公子,可是东海宣政院的一把手。莫不是这东海宣政院是要放在那个甚么釜山?

    忽地,张利眼睛瞄到了堂前一副舆图上,这舆图形制不是朝廷规制,用的是武汉的路数。毕竟武汉制图多用等高线,放朝廷那边,等于是看不懂的涂鸦,对官吏们来讲,这就没有逾制,没有逾制,那就放心的用就是。

    稍微看了一眼,张三哥顿时明白了过来,那釜山被人用红笔瞄了出来,这地界,将将好就在鲸海海峡的一头,而另外一头,不是倭地还是哪里?更要紧的,两岸中间,俨然还有大岛,简直是一座天然门户!



第七十一章 要做鸡头
    展漆山国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反正黑齿部要是没有唐人扶持,想要灭了展漆山国,基本没可能。

    实在是釜山周围的地形比较特殊,凡是山脉高处,便有一国。除了展漆山国之外,还有苌山国冥山国丘山国等大小二十余国。新罗宗室还在时,这些大小山里小国,就是新罗的属国。

    只不过人口太少,就显得有点不伦不类。

    如今新罗覆灭,旧时国都成为州县,离散的民众,伴随着骨品神权制度的瓦解,自然而然地流落到了各地。

    这也导致了旧时小国的第一次爆发式扩张。

    只是这种扩张非常野蛮,现实背景又是在唐朝大规模对倭用兵,于是朝鲜道东南此时此刻的景象,和大多数中原王朝的王朝末年,极为相似。

    乱世离人不如狗,朝鲜道东南的流民数量,一度膨胀到六七万,几乎将新罗边陲的人口一网打尽。

    可惜此地道路实在是艰难,山谷沟壑遍布,偶有河道,也是九曲百转,联络两地交通,脚力走马,远不如海上航行。

    ‘熊津城’在熊津江江畔,此地往北,道路要好走一些,翻修官道,几无风险,便是有甚野人,也不惧。

    薛大鼎略作介绍,手指点了点金城,难处还是在这里,多山少路不说,部族复杂邦国林立。修熊津至金城,再至‘釜山’的路,也是效仿渤海故智。

    听了薛书记的介绍,张利点点头,他略作思考,便道:下走还是准备前往实地勘察一番,再来回禀。

    三郎可先去平壤宫,牛总管此刻尚在平壤,年底才会前往鲸海。

    使君放心,下走自会小心行事。

    你有平獠经历,老夫也不担心这个。

    张三郎没有拿手头这点资料就开始胡吹,准备亲自前往实地走一遭,只凭这个,薛书记就知道找对了人。

    心中暗道:操之给老夫举荐之人,果是英杰,如此晚辈,自当扶持一二。

1...637638639640641...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