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外人并不知道,这一片客舍,很快都会改换成学堂教授们的馆舍宿舍。

    负责学堂人事安排的,是暂时退下来的虞昶。带着张德的两个嫡亲弟佬,时常跟学堂早早签下来的教书先生联络感情。

    听说教音乐的庐江老哥又做了几样东西出来,虞昶便又兴致勃勃地前来看个稀奇。

    老朽就是想做个‘大乐’。

    ‘大乐’不急于一时嘛。

    虞昶嘴上这么说,心中却不信大乐能搞出来。不是说庐江周老哥的水平不行,而是江湖地位太低了。

    帝王祭祀的场面,根本没可能让一个庐江土鳖搞事。

    虽说吴王李恪也不知道怎么就帮着推广了十二平均律,数学上的事情,小蝌蚪狂魔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好在推广有推广的好处,强人迅速接受,并且迅速消化。而材料学以及加工工艺的提高,新的乐器得以被发明,社会也需要更多不同的音乐声。

    此时除了戏曲之外,乡野俚曲也逐渐走入了茶肆酒楼。那些大白话也似的歌儿,听得人更多,倒是把原本不入流的诗余地位,抬高了不少。

    洛阳新贵如今也不说随手写个诗余,便是在风流薮泽之地,也多自称是个填词闲人。

    听上去就要雅致的多。

    老朽之前听说汉阳有钢丝,这钢丝绞合之后,细心调教,亦是别有一番风味。

    说着,庐江老哥抱着一把琴扫弦起来,要是老张在场,大概想听他弹一个《大约在冬季,不会的话,《我是一条来自北方的哈士奇也可以。

    咣咣咣一通扫弦,庐江老哥搓着手:日娘的,冷死了!

    骂娘了一声,他拿起一只铜号,锦盒里有十七八个不同性质的铜嘴,每换一个,就是一种音,饶是虞昶也是精通乐理,这光景也被震的一愣一愣的。

    周君当真神人也。

    不敢当,可不敢当

    周老哥连连摆手,那《十二平均律的大才,才是神人。

    数学不好玩你妈的音乐呢。

    操之能发现周君,也是周君天生的才能啊。

    虞昶对《十二平均律不置可否,依然对庐江周老哥大家赞叹。

    甚个天才,才能兴许是有,却还是苦练而已。周老哥摇摇头,唯手熟尔。

    文化人,讲究。

    周君,这位是贤哥,张二郎,待学堂正式开学之后,有甚事体,只管寻贤哥就是。倘使要出去琢磨个物事,可以寻智哥,他是三郎。

    往后二哥三哥多多担待。

    岂敢当担待之说,先生只管吩咐就是。

    张贤连连拱手,却是个性子好的。

    一旁张智又道:学堂开学之后,怕是器乐用得多,不若先去跟嫂嫂禀报,把此间事体说一说,也要调拨一批铜料铜匠过来。要是先生觉得妥帖,直接在虎丘开个乐器行也无甚要紧的。

    庐江周老哥看着张氏兄弟二人,心中却是怪异的很:这二人谦逊儒雅,倒是比别家子弟要强得多。

    老江湖见多识广,寻常豪强人家,二世祖祸害乡里乃是骨子里的天性。但这江水张氏的嫡子孙,倒是没有那种习气。

    周老哥却不知道,于这兄弟二人来说,自家大哥的威严是从童年时期就建立的。而大哥基本常年不回家,纵然讲什么亲情讲什么血浓于水,那都是淡了去,唯有威严,唯有江湖上流传着大哥的故事,更加让他们谨小慎微。

    不是两人智力不够,也不是两人没有勇气魄力,而是这样处理,最妥帖也最稳当。

    这张氏的大船,横竖不需要他们来掌舵扬帆,能够老老实实吆喝两声,还能有把子抵缆绳的气力,就足够了。

    往后就要多多打扰先生了。

    不敢说毕恭毕敬,但是这种平等视之的礼貌,让庐江周老哥很是舒服,只觉得这地界来了当真是对的。

    地上文曲星的坟头,怎么可能出乌烟瘴气的事情?

    告别了庐江周老哥,虞昶又带着张氏兄弟二人往来几家教学骨干处。这些人,不是在某些州做过幕僚,就是曾经有正经官身。做过一县主薄县丞的不在少数,更有退下来的正牌县令。

    有些县令在官场中的际遇并非不亨通,但更好学,于是退出官场,转而投入教育界学术界。

    这种人来做教授,往往效果斐然,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来用事实说话。对培养教书先生,这是很好的范例。

    忙到了夜里,虞昶到了张德住处,跟他说了学堂教职工的安排情况。提到了庐江周老哥之后,张德连连点头,赞叹道:这个周重是个逍遥散人,看似癫狂,其实极为聪明。世兄可知晓,能发明乐器,本就是大不易的事体。往往器乐,多出自战阵祭祀,他能着手声学数学殊为不易。

    操之,听闻他是庐江周氏后人?

    周瑜后人。

    噢?

    虞昶也是有点小惊讶,看似假痴不癫的周老哥,居然是周瑜的后人。

    莫看他仿佛只是爱操弄乐器,其实他年少时,也曾行走行伍之间,乃父曾为萧摩诃亲卫。便是他自己,也曾在江淮厮混过。

    杜伏威?

    这倒是不知,不过总计就那几家。

    倒也不是寻常人物。

    寻常人物,哪里能过了‘德明学堂’的考核?

    德明学堂可以说是陆德明最后的一点布置,是留给陆氏的最大遗泽,朝廷将来科举选材,不出意外,德明学堂将会先声夺人。

    一步快,步步快。江淮江东江西的人跟着疯魔,不是真的如何尊敬陆德明,无非也是利益二字。

    如果他们有资源有实力自己搞一个山寨版德明学堂,大概是会一脚踢开,正因为没有这样的资源,也没有这样的实力,这才不得不选择支持德明学堂的组建。

    文化人都说这是在培养教书匠,但地方土豪们心知肚明,自家子弟进去,就是为了将来做官。

    别说去西域河中,就是跑海外去,做官就是做官,有官身就是爹,没官身就是崽!

    这几日,京城也来了不少人,说客不少,操之怎么看?

    此事还能怎么看,总计是要收一些的。

    言罢,见虞昶脸色忧愁,深怕被京城搅浑水坏了大事的模样,于是安慰道,世兄放心就是,京城的人,不会太过分,自有学校校长前去打发。

    噢?

    虞昶有些讶异,这是个关键人物,至今也没有人知道,这德明学堂的老大谁来当,陆飞白口风很严,而张德这里既然不说,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只是,能够震慑京城诸多勋贵,这个人本身定然也是勋贵,而且是老牌勋贵。

    不但是老牌勋贵,还得跟陆德明有交情。

    杂七杂八数过来,其实就那么几个人。

    虞昶心中暗忖着能来苏州的大佬,暗道:莫不是尉迟恭?




第十三章 利弊取舍
    倒不是说虞昶胡开脑洞,这样想也无可厚非。皇帝的身体大不如前,尉迟恭必然要边陲卸甲,然后返回zhongyāng重āo旧业,给皇帝老子看大门去。

    对李董来说,哪怕老婆造自己的反,尉迟恭都不会造他的反。

    老魔头这一世以及下一代的所有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都是绑定在了李世民三个字上。尉迟日天又没有王莽的资源家底,皇帝下旨说你自裁吧,可能当时就抹脖子拉倒。

    而尉迟恭返转zhongyāng,眼下还没有到需要他主持京畿防卫的地步,是扔到兵部还是哪里做事,都是个形式。与其如此,倒不如为李唐皇室的万世功业继续添砖加瓦,陆德明这里自有情分在,皇帝给尉迟恭封个天使,再来点嘉奖,口头上再给点承诺,苏州城内愿意卖身的土豪多不胜数

    再者,因为尉迟家子弟的缘故,算是一个缓冲,张德即便有点不爽,也不会真的对尉迟恭如何掣肘。

    虞昶能这么想,也是综合考量的缘故。

    不过张德卖关子,虞昶再怎么猜测,也是不作数的。

    过了几日,京城来了一批官吏,说是要视察一下江东农桑事宜。陪同的还有都水监等衙门,大略地测量了一下水道之后,朝廷来的天使表示苏州诸县疏浚河道还要继续,围圩造田依旧进行。

    什么都说了,唯独这新辟出来的田地怎么算,却是没说。

    很快就有姓长孙的年轻人过来承包了一大批露田,不是卖,是货真价实的承包。租赁合同非常齐全,当地宿老还专门做了见证。

    这是要作甚?

    种地。

    姓长孙的还种地?

    不种地吃什么?

    āo持苏州露田事宜的长孙子弟是长孙濬,此时已经去职,属于光身到了的苏州。土地到手之后,一大批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倭女就住到了临时的工棚里。

    一个月之后,第一批缫丝厂的机子全部安装调试完毕之后,这些明显是熟练工的倭女,就开始十分辛苦地在开始工作。

    出了缫丝厂之外,大量的织机零件也陆续运送到了苏州,一个全新的织布厂就在短短的时间内在苏州成立。而且不单单是成立,开工的第一个月就忙的热火朝天,根本不缺订单。

    因为订单来自德明学堂,以及跟风德明学堂的大多数苏州本地大型学堂。

    这是个甚?

    校服。

    校服?

    盯着服装上面偌大的一个德字,虞昶久久不能平静,而老张原本想着这校服上县要是弄个龟字,说不定也能出几个战斗力破万的

    虞昶久久不能平静的,不是德明学堂有校服,而是这种旱涝保丰收的订单,凭什么给了姓长孙的?

    说好的种地呢?

    过了这么久,老张终于告诉了虞昶真相。

    知道德明学堂第一任校长什么来头之后,虞昶顿时心中暗骂:校长了不起吗?校长就可以为所欲为吗?校长就可以让学校买自己家生产的东西吗?

    此时顺着南运河一路装逼的长孙无忌正悠哉悠哉地喝酒,老阴货表示凭本事当的校长,老夫为什么不捞?

    再说了,老夫又不是空手套白狼,那是真金白银投资生产的。

    就是校服有点多,一年四季各一套不说,鞋帽被服都得用唯一认证指定单位生产的。

    连被褥都好几件,特色就一个字贵!

    可再怎么贵,只要不是苍头黔首人家,眼下在苏州还真是能负担得起。即便只是小市民阶层,卖唱的船娘咬咬牙,这钱掏了也就是掏了。

    和蜀锦那种高端卖法比起来,校办厂的价格还控制在了范围内,没有到贵的离谱的地步。

    只是这年头笨蛋虽多,聪明人也不少。就校办厂这个路数,学生年年增加年年有,这订单还不是年年有年年增加?

    白捡的钱。

    旁人心说堂堂老令公居然还贪这么点钱,简直是丢人。然而到了扬州修了个脚的老阴货表示连小钱都不愿意贪,你凭什么说自己还能贪大钱?

    勿以钱少而不贪,勿以钱多而怕贪

    为官一任,需要勇气和智慧,更要有毅力,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āo之,这长孙无忌怎地愿意来苏州?

    他如何不愿意来?

    老张笑了笑,对虞昶解释道,如今他上台无望,京城就是个大浑水,不若抽身了去。这年头,谁都不如他逍遥。看似皇后防着他掌权,可退一步讲,于天下人而言,他不还是皇后兄长,当朝国舅?

    虞昶微微点头:有理。

    真正让长孙无忌纠结的,无非就是权力得到又失去,那种成就落差很难平复。

    奈何风水轮流转,这种落差和妹夫皇帝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房玄龄把九鼎这么一献,老阴货回望过去二十年,只觉得王八蛋张德不是人啊不是人。

    沉淀过后一寻思,妈的老夫又不是皇帝,老夫急个鸟啊。

    于是乎,反而沉浸到了细节之中,寻找着延续长孙氏辉煌的路数。

    作为老牌的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一听张德派来的说客说要让他去主持德明学堂,一向拿捏身份的长孙无忌,这一回想都没想都答应了下来。

    双方各取所需,陆氏赚的是长久,老阴货现捡几年便宜,给德明学堂保驾护航几年,从第一任校长任上下来之后,学堂的发展,毫无疑问也进入了正轨。

    期间他捞了多少,又或者发展了多少人到他门下,还是说跑关系塞了多少关系户进来,都是默许的好处。

    至于校长工资大概也还是会给的。

    眼下看来,围绕‘虎丘园’,怕不是成了个大市场?

    这光景,这老货怕不是在扬州泡个热汤修个脚面,不闹点动静出来,让人知道他来了苏州,那便不是长孙无忌。只他的名声,就是个市场,更何况,如今这学堂内外,本就是个人才市场。

    让他捡这便宜,当真是不甘。

    虞昶说是这么说,但也就是说说罢了。实际上比较适合这个位子的人,江东也不是没人,虞世南就算一个。

    可惜虞昶老子死得早,死得早说什么都是白说。

    为什么要续命?因为续命之后才有可能,活着,可能才是无限的。死了,就不存在什么可能。

    利弊取舍,大抵是如此的。有宰辅坐镇,这江东纵使有什么妖孽,也翻不起风浪来。

    老张要是能窝在苏州,倒也不必如此,可惜他肯定要回武汉的,这种利益交换,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1...703704705706707...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