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婆娘翻了个白眼,没继续纠缠,她也是聪明的,知道张氏非常特殊。嫁给张乾之后,也是听惯了张乾诉说的神异,神异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那时候老宗长还在世,但整个江阴张氏,那时候就发生了变化。

    在张乾口中,张德那当真是妖孽得不行,几近描述,宛若神怪,听得张乾老婆一愣一愣的。

    虽说是不信,可一看如今张氏基业,她怎地还是要信上几分。

    纵然不是什么神异,祖宗保佑总归是有一点的吧。

    兴许就是祖坟埋得好呢可江水张氏又没什么祖坟不祖坟的,祭祖就是给挥公老祖先磕头上贡,至于其他列祖,顺带能跟着吃一口冷猪肉,那就不错啦。

    新南市中,萧氏的狗腿子又忙活开来,之前到处跑关系漏了底,眼下虽说有些丢人现眼,把萧氏叫卖女郎的事体抖落的全天下都知道,但到底叫卖给的是数一数二的男人,总得说起来,也没到厚颜无耻的地步……大概是这样。

    “两位公爷,里边请!”

    萧氏在新南市开了酒楼,排场很大,闹市中独一家的安静地界,反而更显实力。和老城不一样,新南市不宵禁,整个酒楼二十四小时营业,三班倒的不仅仅是跑腿帮工,各种婆子、小姐,同样是要三班倒。

    楼中俊俏的小姐各有风姿,清纯的有,泼辣的也有,半推半就的也有,浪到飞起的更是比比皆是。

    朝廷也不禁这个,酒楼么,塞几个小姐,那也只是营销手段不是至于这些个小姐跟客人陪吃陪喝之后,谈一个短期恋爱,合情合理合法。

    至于短期为什么是二十四小时甚至是一小时……管得着么。

    整个洛阳旧年的半掩门女郎都在这里讨生活,涂脂抹粉自是少不了,但有几分姿色的,每个月胭脂水粉必不可少,至于安利号的高档产品,一年下来,百几十贯捯饬在脸上是最起码的。

    而且酒楼分了等级,除了大堂之外,更有内堂和包间,至于过夜小住的“客房”,布置精致不说,一应装修除了皇宫,还真没几个王子公孙能够比一比的。实在是王子公孙压根就不喜欢富丽堂皇的口味,实用之余,再来点品味即可。

    堆砌名贵物料的玩法,高端贵族圈子里,真的是相当罕见。

    “这酒楼闹中取静,名字也是别致。”

    唐俭入内之后,扭头看一脸轻松的张亮,“张君以为如何啊。”

    “茂约公六十有六,老当益壮,老而弥坚……个中滋味,胜亮太多。太多啊。”

    知道唐俭不待见他,张亮也懒得给面子,这阵子两人都算是老树开花,重新在中央政治舞台活跃起来。实权是没有的,一个给长孙皇后吹捧女官事业真伟大,一个给李皇帝的“九鼎”制造业做监督……都是有钱有闲的主儿。

    “匹夫倒是长的狗胆。”

    老唐嘿嘿一笑,拂须又道,“你这差事要是办得妥帖,兴许还能领兵一回,如今四夷皆伏,若能捡个便宜,可别忘了老夫啊。”

    前




第九十九章 老铁帮个忙
    在“天上人间”猫了三天,老唐老当益壮老而弥坚,又有培养了几个月感情的相好,可以说相当的体贴,自然不会让六十六的老唐死在闹市之间。

    至于张亮,原本他是想着对付一晚上就回家,怎么地也算是给了唐茂约面子。

    可谁曾想……

    不错,老夫最喜欢熟女!

    在张亮看来,这“天上人间”的熟女,简直就是肚子里的蛔虫,完全不闹心,根本不操心。自己躺着,她就坐着;自己坐着,她就跪着;自己站着,她就躬着……太愉悦太爽快太放松了!

    “张君这两日玩耍,可还满意”

    “满意,满意,实在是满意的很。”

    男人三大铁,尤其是唐茂约跟老董事长那也是一起见过世面开过荤的,这论起来,岂不是自己还长了老板一个辈分

    有点儿意思哈。

    别的好处,张亮还真不一定瞧得上,但这消遣去处,还真是要有老师傅领进门。就张亮的档次,虽说也是国公,虽说也是御前红人,可要想在萧氏这里混一个镶钻金印,那还真不够点资格。

    镶钻金印还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搞到手的,玩弄黄金的大匠多了去了,但要想挑拣钻石的,还真没有几个。

    贞观朝的钻石并不贵,也谈不上多值钱,主要还是因为有了玻璃。再一个,相较钻石,新开发出来的骠国翡翠才更有“韵味”。因为种种小众的缘由,钻石用场最多的,还是在玻璃厂。

    能够倒腾钻石,从货源到选料一应俱全的,还得看武汉。

    这个镶钻金印,除了是萧氏派发的钻石vip认证之外,还说明持握镶钻金印的主人,在武汉那里没有进黑名单。

    其中门道不足为外人道,顶级勋贵自然也不需要靠这个小把戏来证明自己,只是对于那些次级贵族而言,请客吃饭都是一门生意一门学问,“天上人间”的镶钻金印,自然就在小众圈子里成了某种象征。

    老唐来了京城才几个月,给长孙皇后吹了几天唢呐,就能够兜里揣着钻石vip会员卡,也足以说明他现在的确有点“咸鱼翻身”的意思。

    “招待张君,老夫也不瞒你,过几日大朝会,老夫希望张君能够从旁应和一二。”

    “所为何事只要权责之内,亮应允亦可。”

    话不说满,唐俭这么敞亮的老前辈,他张亮还有什么好说道的他是皇帝的亲信,但不代表就需要如何死板,应和老唐两句,只要不是事涉某些敏感事件,皇帝看看就算。

    “老夫准备大朝会上,提举李婉顺为女侍中,奏请女圣陛下促成女官新制,效仿旧年魏孝文帝故事。”

    女官系统自古就有,追溯源流,那就是相当的久远,商周的事情,一直遗传到秦汉,再到南北朝,改改换换,大抵上还是为君王服务。

    北魏孝文帝则是专门设立了新的女官系统,只是这个新制昙花一现,到北周隋朝时,用的还是汉晋旧制。

    唐朝历经两朝,迅速攀登帝国巅峰,在震撼普天生灵的同时,体制的变化也因为国势的空前膨胀,不断地去适应如此嚣张霸道的唐朝。

    小政府根本无法适应如此空前庞大的帝国,不仅仅是疆域面积,还有人心思想。贞观朝明里暗里的思想碰撞,也不再拘泥于窠臼,比如曹宪的《音训初本》诞生,换作隋朝,根本没有理由去推行,也没有那个需要。

    因为隋朝只是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南北对立依旧激烈,内部山头依旧林立,外部压力依旧严峻。沿着“书同文”的轨迹,继续修修补补,已经差不多了。

    而贞观朝的剧变,除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之外,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缩短了通勤时间,加速了地域之间人口文化交流,那么,在这个基础上,自然而然新增的受教育人口,就需要“语同音”。

    只是对这个时代来说,依旧只是一种努力方向,并不可能真正做到。

    &



第一章 定策
    “明日大朝会,宾王怎么看”

    洛阳宫设有观露台,是个避暑的好去处。除了冰室、凉房等一应设备之外,还有水利通风设备,加上墙壁夹层时有更迭冰块,可以说相当的享受。

    河北道新出的西瓜、甜瓜、蜜瓜陆续上市,还有青皮的浙水甘蔗送到京城,避暑消遣的物件极多。

    心态平和的马周神情淡然,皇帝侧卧一旁,正啃着甘蔗,皇后则是端庄正坐,双手虚按膝盖,目不斜视地看着马周。

    作为弘文阁大学士,马周该有的荣誉都有了,此时心态发生转变之后,跟心态同样发生大转变的皇帝之间,似“同病相怜”的“老友”胜过君臣。

    若非还挂记着知遇之恩,只怕现在当真成了友朋。

    “国朝二十年经营,冗官已成弊政。观南方变化,却是缺官少吏,然则以天下雄州而言,沔、鄂实际官吏之数,十倍二十倍于别州,可见其中自有区别。今用女官,亦是淘换庸碌闲人,京畿重地,自当去处沉珂。”

    起用女官这个大趋势,是二圣定下来的,外朝大概以为是长孙皇后一定要扩张权柄,实际并非完全如此,纵然有私心,长孙皇后这个私心,也绝非简单的权力欲。

    随着国势越来越强,大唐除了国家收益每日增加之外,皇帝营收同样惊人。尤其是内帑的现金规模,历朝历代都没有这么多的贵金属。

    金银铜铁的存有量,足够皇帝一个人打几十次灭突厥之战,而除了贵金属,还有大量的丝绸、皮草、瓷器等硬通货,连鲸油、蜡烛的数量,都十分惊人。

    贞观皇帝能够在如此富裕的情况下,还能相当刻制奢靡**,已经非常难能可贵。换成杨广,他能浪到天上去。

    虽说贞观皇帝同样大兴宫室,但其目的并非纯粹为了爽。

    国朝各地行宫都有功用,如此大的规模,各种在编及编外人员的数量极多,流窜进来划水的裙带关系成员肯定不少。

    正常的淘汰路数,是很难进行换血,皇帝动用权柄,也容易为外朝抓住机会从身上揩油甚至咬一口肥肉。

    用女官来淘汰,就有天然的微妙作用,这个时代的女性和男性,终究不可能成天厮混在一起。

    别说贞观朝,哪怕某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在穿越之前,这种保持一定距离的工作原则,也依旧是默认的规则。

    仅此一条,就能刷掉大量皇家内帑系统中的懒汉蛀虫。

    而女官进入朝廷体制,其实是顺带的,但外朝内廷看来,都以为长孙皇后是要“牝鸡司晨”。

    实在是贞观大皇帝的存在,太有迷惑性。

    只不过马周略微吃不准的,大概就是皇帝的身体如何,因为根据皇帝健康的变化,长孙皇后的态度、目的,一定会随之而变化。

    野心大小,跟实力大小是正相关的。

    “予建坤宁宫于东城,置坤宁大司令,下设女侍中、女大夫辅佐,宾王以为如何”

    “倘若循例为掌宫女官,自是顺理成章。倘若比照外朝,怕是掣肘极多,外朝必定抗拒,百官不能服。”

    马周并没有觉得震惊什么的,而是坦然地对长孙皇后道,“外朝诸官食君俸禄至此,亦是历经磨难,倘若十数年数十年辛苦抵不过君上一言,陛下自可体会……”

    说到这里,马周颇有点感同身受,微微欠身行礼,显然是相当了当年的苦处。

    早年出道很是艰辛,到长安时若非给常何打杂,连混个温饱都不行,后来遇到张德,这才算是操持实务为君上欣赏。

    &nbs



第二章 两朝勋贵
    洛阳上林坊的宅院很有特色,只有两种人住在这里,一是酷吏,二是两朝勋贵。两种人又因为常年不在洛阳,整个上林坊于是就出现一种情况,只有当特殊时节,才会热闹起来。

    崔慎的宅邸就在上林坊,结巴疯狗每每出行都是仪仗摆足,各等武士从来都不会短缺哪怕一个。

    结结巴巴说话,但是惜命。

    钱谷的宅邸也在上林坊,钱老板常年在外,但历年升迁,成为皇帝的顶级爪牙之后,江湖上的人物想要拜谒,也从来不会因为钱老板不在家就不送礼。钱宅的特色就是旬日车马不绝,礼物犹如流水。

    秦琼、尉迟恭、侯君集的宅邸同样在这里,原本他们要住得离宫墙更近,但都到了这个岁数,自然是不需要跟皇帝讲究那么多。索性做了好人,把临近皇城的宅邸让了出来,对外朝大小官僚而言,三位当真是楷模中的楷模。

    至于那个修仙都要靠近皇城的李靖……死胖子怎么还不死挡了多少人挪位子你知道么!

    “令明好大的排场,你这是要二婚”

    “武汉有句话,叫做狗嘴吐不出象牙,老货这一身,不比老夫的差吧。”

    侯君集多少还有点睥睨天下的霸气,他跟尉迟恭不一样,哪怕作为军头,根基也要比朔州土鳖强得多。

    底蕴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神神叨叨……

    两人都是袍服而不是军装,说话间,有个巨汉从两人身旁路过,一言不发地登上了马车。上车之后,这巨汉掀开车窗窗帘:“走不走”

    不是秦琼是谁

    “昨夜弘慎不是去了你家怎地不见他”

    “吃醉了酒,被琅琊殿下唤了回去,夜里十一点半差人来抬的。”

    嗤!

    听到秦琼说的,侯君集情不自禁笑出了声,尉迟恭也是咧嘴一笑:“真是恩爱夫妻,羡煞人也。”

    嘴上是这么说,整张脸却写满了“滑稽”。

    三人除了秦琼,侯君集和尉迟恭都是骑马,很是显威风。倒不是说秦琼不愿意骑马,而是天气太热,骑马热风起来,秦琼浑身难受,倒不如在车厢里享受凉爽。

    摸出怀表扫了一眼,秦琼眉头微皱:“走不走五点半了。”

    “走。”

    尉迟恭翻身上马,侯君集在略微策马,作为尚书老大人,他的排场从来都是不小的,不过三个国公并行,也就不需要那么多规矩。

    持握缰绳的侯君集一边晃晃悠悠一边道:“北地探险队现在一年能出多少皮子”

    “甚么皮子”

    “虎皮。”

    “七八十张,漠北哪有甚么老虎,都死光了,现在就盯着辽东和黑水口,这里老虎个头大,一年能出百几十张皮子,杀光想来也要几年。”

    “使鹿部跟着东海船队前往东海尽头,听说还有苍色巨狼”

    “原本在流鬼国东南,也有些许,结果几十个狼群,都被杀了个干净,如今就算再有,也是孤狼。真要巨苍狼的皮子,只能跨洋渡海。”

    有些可惜地叹了口气,尉迟恭唉了一声,“奈何东海行舟着实风险重重。”

    “是要做甚么事体”

    车厢内,秦琼开口问道。

    “这就要入冬嘛,正想着采买一些狼皮,做了大衣给女官。”

    “……”

    “……”

    听到侯君集的话,两位门神都是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他。
1...731732733734735...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