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都是人精,而且孔颖达少年时代是出了名的机敏,年轻时候更是以“变通”小有名气,因为他是开办私学起家,很多中小型世家的传家之学,还是孔颖达一手帮忙建立的。
为什么会让孔颖达去修“五经”,而不是那些个号称“九经通吃”的狼人就是因为孔颖达不仅仅是姓孔,还有非常辉煌的业绩,业务上绝对是顶级能手,一般人连怎么梳理好纲要,都是无从下手,更谈不上在上面添砖加瓦了。
“班孟坚时言‘学校如林,庠序盈门’,今时能及《东都赋》所述者,唯武汉尔。”
学、校、庠、序在旧时代对应的就是一级级行政单位的办学场所,中央称学,地方称校,县级以下就是庠序。
孔老汉提到“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时候,别说马周了,连李董都是脸皮抖了抖,平日里吹逼贞观大帝真伟大倒也没什么,但翻开史书翻开典籍,汉朝那一页是不敢看的……拿不出手啊。
拿班孟坚,也就是班固出来镇场子,也足够说明贞观朝还差了那么点意思。玩笔杆子,是没可能跟班固较量的了,唯一还有点念想的,大概就是玩大刀片子的,还能跟班固的弟弟,也就是那位“投笔从戎”的班超比一比。
可在座众人之中,哪怕最辉煌的唐老汉,也不敢说自比班超,他脸皮是厚,可没厚道这个程度。
毕竟同样都是身陷敌营,班超那是撸起袖子就砍人,老唐那是先跟对方“三五瓶啊逼两拳”,喝完事儿了之后,才一边骂着“李靖草泥马”一边跑路……
于是乎,孔颖达一句话,直接把在场的贞观君臣都先塞了麻布。李皇帝倒是有心辩驳,可惜有心无力,修改史书容易,修改现实难啊。
“今时武汉所谓‘教化’,非士族专美,不拘士农工商,处处‘教化’。及二百万黎庶,为其延续,先教而后育,是为‘教育’。”
说到这里
,孔颖达倒是不慌不忙,拿起茶杯润了润喉咙,李董见状,连忙招招手,让康德赶紧帮忙沏茶。
在安安静静的气氛中,康德做了一回秘书,声音轻巧地给众人都换了一遍茶汤,既不影响气氛,也没有显得突兀,可见其中的功力。
“旧时‘教化’之功,不至工匠农夫,然则今时天下之变化。臣虽老迈……”
略微停顿,孔颖达看着身材走形显得有点胖大的李世民,心中暗叹之
第七章 大舞台
等到孔颖达把天下凡是需要用到“教育”的行当都囊括进来的时候,之前“看山是山”的李董,瞬间明白了后续一系列的神操作。
换做从前,李董根本懒得搭理这种脑洞大开的狂想。
毕竟搞教育投入的资金,远比打仗要多得多,不是说给草屋三间教书匠一个就完事儿了。再者,李董固然是喜欢把经典解释权从老世族手中夺过来,但凡事都有一个度,孔祭酒这个操作,已经过度,毫无疑问会影响李氏王朝的治统。
只是早就没了当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欢喜的李董,也明白到了贞观二十四年,那当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武汉,就是这大势中的洪流。
孔颖达把武汉的“教育”毫分缕析,又比照了历年的发展数据,不但有武汉的,还有中国腹心地区的,是骡子是马,一眼便知。
到了此时此刻,唐俭这才反应过来,知道这老东西所图甚大,但就是没想到大得没了边。
就帝国现在的财政,可能支撑武汉那样的玩法吗
连养活整个洛阳都是绞尽脑汁,别说脑汁,连苍头黔首的都绞尽了。
而且武汉并非是先有教育再有产业,这是颠倒过来的,先有了武汉大规模的产业,但行业发展到了极限,自然而然地,就反过来促进教育形成产业。
固然有张德在其中的作用,但“需求”,才是主要动力源。
老唐这会子彻底明白过来,为什么孔颖达开了内部小圈子解释会、道歉会之后,各路国子监助教以及当世名儒,都选择了“原谅”他。
这他妈换谁都选择“原谅”啊,帽子彻底变成王八绿也要“原谅”!
不“原谅”才是王八呢!
按照孔老汉的布局,天下十道外加诸都护府、宣政院,每个道、府、院都设置中央直属地方分部,这也不也是“封疆大吏”
只是含金量不如州牧不如大都护罢了,仅仅是在教育界的一亩三分地闹腾。
可即便是这样,嘴皮子一翻,那是多大利益
最重要的是,在皇帝看来,这事儿还真可以搞搞。
皇后没有闹明白,但现在她却很高兴,因为孔颖达在起用女官上玩了猫腻,把起用女官和统一教育领域捆绑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共同议案。
要么下一次大朝会一次通过,要么都不过。
孔颖达谋算教育领域一统江湖,其中就包括了女子教育,还准备正式筹办京畿女子学堂,基础么,就是长孙皇后让李婉顺搞的那些花头。
纵然原本想要反对的人,看在天下十道及诸都护府、宣政院那些个地方教育一把手的位子上,什么不能忍
而中央搞了超级教育部门,品级怎么算肯定是比照六部,一把手也是正经部堂大员,副手茫茫多,还怕肉不够分
这光景,原本跟着孔颖达修书的斯文人,哪里还要什么斯文体面,老子就是要做官,不但要做官,还要做大官,赚大钱!
风向易转就是这么简单,上一次大朝会还是孔家二皮脸,但酝酿了没多久,“忍辱负重”的孔祭酒自然就要戴上好几顶帽子。
什么“忠心耿耿”,什么“老成谋国”……能戴上的全给他戴上。
有那么一刹那,李董甚至想给孔颖达封个带鲁带齐的爵位。
但寻思着还是等孔老汉死了再说,死了能省不少事儿。
此时京中“忠义社”“西秦社”等等社团也逐渐了解到了孔老汉的谋划,人在京城的李奉诫一时有些感情复杂。又是佩服又是感慨,只道自己还是太年轻太简单,有时候还很幼稚。
“兄长,大朝会出了这么一档子事体,我辈当如何应对”
李奉诫入京从来都是声势浩大的,李狂人么,李江北么,名声不大才是奇怪。
入秋还是热,李奉诫一身短袖短裤打扮,
第八章 特进
“……以国子监祭酒孔颖达为特进,检校教育总理……”
宣旨的康德看着国子监几千号人,心中居然难得惊羡,二圣亲临国子监不说,凡是开府仪同三司的狠角色,全部到场。
御赐“特进”比不上“开府仪同三司”,但按照品级,也是正二品。孔颖达在七十七岁的时候,用一种跳出人们想象的方式,混到了一个纯粹文臣难以企及的地位。
新增的教育部还是草台班子,为了以示特别之处,没有设置尚书,而是设置了“总理”一职,孔颖达等于就是全盘掌控,大小一把抓。
这也是皇帝皇后以示恩宠的方式,当然七十七岁的老人家,也根本不可能做到大小一把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于是乎,一水儿的“副总理”位子晾着,晾在半空,不知道多少人眼巴巴地盯着。这是文臣的狂欢,几乎没有哪个武勋愿意去折腾,略微了解之后,就知道其中的辛苦和麻烦。
与其在域中瞎鸡儿勾心斗角,还不如带着横刀马弓去戍边杀胡。
教育部在天下十道及各都护府、都督府、行中书省、宣政院、宣慰司、内附邦国,都设有教育署,这个衙门受黜置大使和教育部双重领导。
但也就是听上去是双重领导,实际上就是教育部自己的锅碗瓢盆,因为黜置大使是临时性的,几年来一回就很不错了。
而这里也是李董埋的一个坑,眼下那些吃不到肉的,就会等着设置黜置大使的时候,分外努力……一次捞个够本。
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
等于也是给各道教育署悬了一把刀,过个几年就杀猪放血。
至于黜置大使怎么来的皇帝一言而决之。
消息传遍京城,很快就传播到了河南、关中、河北……十天不到,全国权贵尽数知晓。
孔颖达威震华夏!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部门,而孔颖达这个平日里出卷子批卷子的老头子,居然成了开山祖师爷。
在宣州当刺史的颜师古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当真是呜呼哀哉捶胸顿足,你说他当时要是咬咬牙……挺过来,不就很有可能混个“副总理”当当
受刺激的颜老汉,于是就在宣州又搞了几个小娘,慰藉一下受伤的心灵,脆弱的肝肠。
“我滴妈……孔老儿的没朋友啊!”
武汉的某条土狗也是被shock到了,他为了小霸王学习机苦苦经营,折腾了这么多年,就寻思着先弄个“铁老大”出来。万万没想到三十来岁的张老汉还在猥琐发育的时候,七十来岁的孔老汉直接弄了个“教老大”。
“这也太牛逼了吧!李二特么疯了吧!”
打造这样的超级部门,对内部资源的消耗极大,按照现有的生产力,整个部门必定会出现局部过度臃肿,局部严重涣散的状况。
但老张也清楚,有这么一个统筹解决教育事业的部门,从大唐全国来考虑,总成本肯定是大大降低的,假如真的是有心促进教育事业的话。
帝国扩张的速度太快,版图也实在是太大,尽管已经有了信号机,但终究还是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偏远地区维持一个信号机基站的成本,并不比建设一个军寨来得便宜。而很多偏远地区,投入产出比是没法看的。
漠北、西域、剑南、辽东……几乎都是赔本的鬼地方。要不是某条土狗费尽了心思满地打滚,这些地方也不会逐渐略有盈余。
没有庞大的贵金属、奢侈品消费市场,没有庞大的金属冶炼、矿产开发、土木工程等行业的发展壮大,这一切都是妄想,最终也只是维持几十年至多一百多年的稳定期。
两代人或者三代人之后,局面自然而然就会崩坏。
人是怠惰的,尤其是安逸之后。
认真琢磨了一下贞观朝廷的现实条件之后,老张也不得不承认,李董搞这么一个超级部门,也是
第十章 歪脑筋
帅到掉渣的张叔叔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个辙。
“蔻娘,老夫想到如何回绝皇后矣。”
“噢”
李蔻大喜,“张郎想到甚么法子你……你这是作甚,好好说话……脱甚衣服,白日里……张公谨!”
关门房门干了个爽,“贤者时间”的时候,张叔叔美滋滋地望着房梁:“过几日皇后再唤你,便说怀有身孕,岂不美哉这法子,如何”
“……”
一脸潮红的李蔻软在张公谨怀中,轻抚老公胸膛,手指点了点,“倒是真有几分急智,就是脑筋歪了些。”
“胡说,这怎是歪脑筋!”
张叔叔不服,掏了两把绵软嫩肉,一脸愉悦很是得意,“看那两夫妻还有甚地办法!”
“这几日也不见你有这等脑筋,莫不是去了新南市‘天上人间’想出来的”
“鬼扯!”
超级机智的张叔叔当场否认,然后提高了声音道,“这是操之特意让人送来的绝妙法子,武汉来的人就住张乾那里呢。”
“呸!你这侄儿,不当人子!哪有这般劝说自家叔父婶娘的!”
“都这般地步了,还去计较这个管用最好!”
也不是老张贱格,这法子也不是他想出来,想当初非法穿越之前,他混迹的几个单位,时常有女同志刚入职就怀孕……那待遇,爽的飞起。长的三年在家白拿工资,短的也有一年多,简直了。
放在贞观二十四年,固然大多数女子怀孕之后,怕也未必能够混的爽,但这里头,肯定没有琅琊公主啊。
总不能让琅琊公主挺着个大肚子去指挥若定吧,万一打起来的时候刚好要生呢对不对
琅琊公主是生过二胎的,二胎也是个小郎君,两岁出头点,再怀上一个,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高龄产妇对别人是个事儿,对骑马砍人极为娴熟的猛女来说,就不是个事儿。
就算是普通产妇,二胎算高龄那也是三十多。
当然风险也不是没有,只是和万一全家流放比起来,冒险造人反而是个低风险的事情。
没过几天,张叔叔的狐朋狗友跑来串门,就发现张公谨成天不是浇花就是剪枝,各种休闲淡定,让老魔头很是奇怪。
“弘慎,你这着了魔,这是自暴自弃了”
“说的甚么话,老夫已有计较。”
“甚地计较,说俺听听。”
“岂能说你听,一边去。”
“皇后又召了你家婆娘去说话,早晚不还得传出来”
“那也等传出来再说。”
尉迟恭搓了一把鼻子,见张公谨的确是不想细说,便道,“夜里‘天上人间’有个表演,可要去看看,俺本不想去,老孔请客,他如今是总理,包了场的。”
“这是怎地说道新南市他包了有半个月了吧。恁多钱么”
“你懂个鸟,有些开销又不是他处,这是衙门里出的。”尉迟恭嘿嘿一笑,他人身材高大,比张公谨高了大半个头,两米多的巨汉,一巴掌拍张公谨肩头,“这听说啊,将来有些教坊里头的事体,也要归了教育部管,嘿……这入娘的孔老儿聪明啊。”
新南市中自然是也有官办文化娱乐单位的,只是名气最大的,还是私营企业“天上人间”,至于说私营企业不掏钱上贡,对孔老汉来说,这就不是个事儿。
孔颖达早就传达了一个精神下去:往后没有教育部发放的某个证,你这娱乐场所啊,它就不正规,它就办不了!
光明正大敲诈勒索,还特有正义感……不对,还特有仪式感!
一帮姓萧的肺都要气炸,寻思着你这糟老头子真是坏,然而姓萧的吐槽归吐槽,钱是早就准备好了。不但准备好了钱,还做了公关,让孔颖达入职之后的宴会,就在“天上人间”摆了一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