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名将在外不能太长久,要不然早晚都会形成尾大不掉。只是国朝蒸蒸日上,加上体制有些特殊,然后西域、河中多菜鸡,也就无所谓大还是不大。

    这年头的西域,填多少人进去也看不见影子,连西突厥都不爱落脚,偏要去河中盘亘,也是有原因的。

    气候地理环境实在是太恶劣了一些。

    “昨日在‘天上人间’,听兵部的人说,程将军应该不会返转。”

    “噢”

    这回轮到张乾惊诧了,兴说这程处弼莫非是皇帝的私生子,要不然怎么这么宠更何况,他也是知道程处弼和自家宗长之间的勾当,打一个反贼钢印可能差点意思,但要说程处弼对皇帝的忠诚度不够,那毫无疑问啊。

    “对了大哥,这回柳给事还请了谁”

    裴行俭有些好奇地问张乾。

    “白氏的人也请了几个,还有薛河北的几个在京子侄,萧二公子的学生……”

    掰扯着手指头,张乾把请来的人都数了数,忽地,他和裴行俭都愣住了,猛地反应过来,这些人貌似都跟张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啊。

    “这柳奭打得甚么主意”

    眉头微皱,裴行俭觉得这里头水有点深,只是掏钱的是郑氏,怕不是跟郑氏也脱离不了干系。

    按理说郑氏也不至于吧,有女郎在武汉坐着吃饭,日子绝对好,应该不会是要打算掀翻武汉。

    “管他甚么主意,吃一顿管饱再说。”

    “大哥爽气。”

    裴行俭冲张乾竖起大拇指。

    摆宴的地界比较偏,但档次绝对不差,毕竟都是“名流”,跑去“天上人间”消费,就有点不合时宜。

    京中自有吃饭精致的人家,未必一定是豪门大族,可能就是好吃这么一点,于是名气传开,愿意上门吃喝的也就多了。

    大多这种人家,也不会真的就收饭钱,毕竟说出去自家做了厨子,这在圈子里就比较丢人。

    于是乎,就形成了一个潜规则,前往这种人家吃饭,名头叫做“拜访”,或者说是“借贵方宝地一用”,然后主人家就“顺水推舟”,同时再“一尽地主之谊”。

    上门的“客人”把一应酒水开销全部准备好,食材要什么都得自己准备妥当,不可能是将将好,而是要挑选好合适的,容易保存的,多准备一些。

    这些多出来的高档食材、餐具、酒具、布匹、家具甚至是胡姬,用完之后都不会带走,直接留下来,成为“主人家”的家当。

    而这些,其实就是饭钱。

    京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鲍家菜”,地界不太好找,在南城嘉庆坊。

    “鲍家菜”以口味论,各大亲王府也未必及得上,但整个嘉庆坊的吃食,最出




第十五章 以李为礼
    这帮小娘也是有眼力的,一看张乾这老汉模样,就知道他不可能身手敏捷翻身上墙,反倒是跑得比谁都快的“双翅撲头”形迹可疑。

    “老丈,那贼儿可是进了里头”

    “老……老丈……”

    一把年纪的张乾虽然也自称老夫,可还是头一回被小娘称呼老丈。

    洛阳小娘口中说的老丈,其实不是老丈,而是“杖国之年”的杖,也就是七十岁光景的老人家。

    “稼穑令”张乾成天跟种地打交道,皮肤黝黑皱纹深邃,裴行俭喊他大哥还是当真半点压力都没有。

    裴行俭今年也有三十一啦。

    “那小贼老夫认得,恁般高,戴着双翅撲头,脚上一双牛皮高底皂靴,膀大腰圆,眉梢有个疤,是左眉。说话口音带着点幽冀之风……”

    “……”

    “……”

    一帮小娘见张乾在那里絮絮叨叨,也都是愣住了。

    好半晌,有个小娘开口道:“那贼儿,可是得罪了你”

    “……”

    张乾一言不发,手里两颗李子很是纠结地送还给人,却见打头的两个小娘连连摆手,用一副怜悯的眼神看了他一眼,然后道:“这嘉庆李口味甚好,我看老丈面善,就送给你了。”

    “哦。”

    黑着脸的张乾也看不出来那张黑脸背后是啥模样,叹了口气,转身之后,又回过头礼貌了一句,“多谢。”

    言罢,拿起一颗李子,狠狠地咬了一口,汁水横飞,满口津甜。

    “嘿……”

    张乾愣了一下,心说这李子口味真是别致,半点涩味、酸气都没有。寻常脆口李子,不管怎么种,多少都要麻口酸口,熟透了也有很轻的涩味,只能等甜味冲淡之后,才会越发回甘。

    可这嘉庆子,当真是让张乾眼睛一亮。

    “这物事,不若移植一些。”

    咂摸了一番,张乾准备写个信回武汉,果树都是好东西,因为武汉养蜂形成了产业,上等蜜饯的产量极高,作为“轻奢”食品,销量相当的不错。

    蜜饯是属于相当保值的食品,因为耐储藏耐久,蜂蜜毕竟是天然的防腐剂。玻璃罐的蜜饯,在北天竺,一罐换一两头大牛完全不成问题。

    只是因为宗教原因,大多数的奢侈品,都是被僧侣、神职人员垄断。中小贵族即便有实力交换,也需要有靠山或者门路。

    吃完了一颗之后,张乾心思便在想着如何扩种嘉庆子上面,他虽然是在洛阳做“稼穑令”,但也时常前往关中帮忙,因为那里还有隆庆宫之主给他开工资。

    前年西突厥开始坑可萨突厥,去年彻底往死里整,打着打着,就有一种鸡蛋形状的李子被人移植到了碛西,数量不多,一百棵苗活了二十几棵。果实描述之后,在武汉的老张怀疑这是西梅,只是他也没怎么吃过西梅,对这玩意儿真心没印象。

    只是非法穿越之前,有工友上平台“劳军”,带了一些过来,这些西梅名字叫阿妹你看大西梅,老张还寻思着这玩意儿是美洲特产,没想到居然不是。

    到了里头,鲍氏的人已经忙碌开来,几大家族的男女也早早到场,“鲍宅”面积极大,正厅偏厅分别安排男女宾客不成问题,这光景一应果蔬干果上桌,倒茶的小厮新罗婢脚不沾地。

    有点派头的文士,在那里摆着“风度翩翩”“满腹经纶”的架势,高谈阔论现在比较流行,“清谈”的路数从玄之又玄,开始走向了另类的画风。

    没有直白到“今年赚了多少”,但差不离就是这么个意思。

    “张大令,怎地攥着个果儿看得入神”

    “噢,是郑司马。”

    张乾连忙握住李子,行礼之后,对前来套近乎的郑玄毅解释了一下,“宗长喜好园艺,这果实着实精妙,适才我想得入神,便是想着如何移栽它去。”

    “嘉庆子”

    看



第十六章 大礼
    “这是甚么物事”

    “听说是南方传过来的,宣州一个周姓乐工的手艺,用了汉阳造的钢丝,你看,就这儿。”

    叽叽喳喳的女郎们围着一架“钢琴”在那里点评着,自来传统宴会都有曲艺班子捧场,若是没有优伶,就会安置乐工在一旁奏乐。

    只是因为制度的原因,一般规模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某些乐器是不能够进入民间场合的。

    于是乎,当宣州“钢琴”面世之后,这种声色独特,相当适合宴会场合的乐器,就立刻受到了大中小贵族以及商贾酒楼的欢迎。

    官方或者超级权贵的宴会场所,依旧是人们遥不可及不能触碰的领域。

    对普通百姓来说,宣州“钢琴”可能是天价,但对普通贵族而言,这个价钱当真是“亲民”,至少比玩“雅乐”要便宜得多。

    就是敲键盘的高手太难寻找。

    “这是谁调的音,当真有点意思。”

    “听说宣州那边乐理、数学好的人特别多。”

    “再多还能比武汉多武汉人人都学算术。”

    “你听谁说的”

    “都这般传呀,阿姊常年在武汉,她说武汉强制让小郎读书,当真是厉害。”

    又是一通叽叽喳喳,新奇物事被一群少女玩弄之后,叮咚叮咚的琴声终于消停了下来。

    而此时,郑玄毅拉着郑氏的人聊着什么,一旁柳奭也是频频点头,不多时,就有一个中年人在偏厅寻了一个妇女,大约是他的夫人,耳语了一番,那妇人微微点头,然后眼神微不可查地看了一眼正被人围着的一个少女。

    “冰娘,跟为娘来一下。”

    “阿娘,可是有甚么事”

    “有件事情要与你说。”

    说着,一群少女瞪大了眼睛,很是好奇地看着十六娘子离开。

    到了一处角落,那妇人对十六娘子道:“你大阿姊在武汉要带两个孩子,自小你便亲她,过些日子,你且去武汉探望她一番。”

    十六娘子一愣,看到母亲意味深长的眼神,猛地一愣:“那……我以后……还要回来么”

    见女儿如此聪慧,妇人很是高兴,面带微笑轻抚她的脸颊:“你若是欢喜武汉风貌,留在那里也是无妨。”

    听到母亲的话,十六娘子差点没哭出来,只是家族多年的训练熏陶,让她迅速控制住了情绪。

    “阿娘还有甚么要交代要吩咐的么”

    “薛娘子好食美味,嘉庆坊内有嘉庆子,乃是河南第一,你去时,带些果苗过去。到了武汉,记得说是送给薛娘子的。”

    “嗯,记下了。”

    大厅中,郑玄毅对柳奭连连道:“柳兄,晋王殿下那里,就有劳了。”

    “无妨无妨,小事尔。”

    此事是双方一拍即合,都有自己的需求。对柳奭来说,他是一举两得,既让晋王正妃这个外甥女位子牢靠,又能亲自前往一趟武汉拜山。若是能混到湖北、江西的教育署位子,那绝对不虚此行。

    地方一把手只能说有希望,此事柳奭也是有逼数的,争夺江西省教育署署长绝对是空前激烈。

    除了中央空降之外,地方大员也不乏颜师古这“妖孽”,真要是争起来,河东柳氏的名头真心不够看。

    不过柳奭有好几手打算,加上跟荥阳郑氏“联手”,倒也是不怕。

    热闹间,后厨已经差人前来通禀,是不是要上菜了。于是“东道”柳奭点点头,略作吩咐,就算开席,伴随着宣州“钢琴”的琴声,略带喧嚣的宴会终于开始。

    过了几日,京城中传扬着些许消息,说是原本要联姻晋王李治的郑氏,居然偃旗息鼓了。原本这事儿皇帝还很看好,但没有从中插手,既不反对也不支持。

    这年头,拉拢国之栋梁那肯定不遗余力,至于爪牙鹰犬,一朝天子一朝臣,天知道下一代会怎么样,李董不上心,也纯属利益使然。

    晋王李治要说失望总归是有点,但八字还没有一撇,计较这些也没意义。

    千里之外的武汉倒是有些热闹,武二娘子抖着手中的画像,看着张德冷笑:“好一个荥阳郑氏,这个‘冰娘’……我不喜欢。”

    “怎地就不喜欢”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由来的不喜欢,哪有恁多理由。”

    “‘冰娘’名‘莹’,自



第十七章 重复让人麻木
    “出去!”

    汉阳钢铁厂以北有个占地十五亩的“小厂”,和汉阳城不同,这个“小厂”高墙如林,旁人根本无法看到里面有什么东西。

    只是每天传来的动静,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奇怪,似有魔怪磨牙吮血一般。

    此时,车间门口负手而立的车间主任正在呵斥一个年轻工人:“跟你们千叮咛万嘱咐,车间要戴好帽子,戴好帽子听得懂吗!上个月龙小五脑袋怎么没了的你们长不长记性!”

    死一个工人不仅仅是人命的问题,关键扣奖金啊。

    这里的车间,车间主任靠着主抓生产管理来换奖金,致死致残一个工人,半年的奖金就算泡汤。

    和南面的钢铁厂不同,他们的平均工资可以说是整个扬子江最高的。

    车间内外的机器,也是贵的令人发指。

    斜置纵列的几台车床只有当车间外的那台蒸汽机停下来,才会停工。这些车床已经能够加工相当不错的回转体,时而还要兼顾铣床、镗床、钻床的功能。

    并非张德不愿意多制作车床出来,而是就现在车间内的几台车床,就已经包括了三代发展型号。

    培养一个合格的车工,远比培养一个书法小能手麻烦得多。且不说那些乱七八糟的前置学科,一个安全规章,堪称是用血肉来涂抹。

    哪怕汉阳钢铁厂平均一个月死一个人,也无法阻挡这种枯燥乏味重复劳动带来的懈怠。

    上个月有个獠寨出身的小家伙,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就这么被卡盘卷了进去,人被救出来的时候,只剩下了三分二的身体,内脏流了一地……

    原本应该是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但是工人继续上班三天以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麻木,一个月之后,什么狗屁阴影,老子还要加班呢!

    重复劳动就是这么的强悍。

    汉阳钢铁厂上班的工人大多都是短发寸头甚至是光头,但是新开的加工厂却还是有点小不同,毕竟和钢厂的热火朝天不一样,加工厂虽然脏,但至少不那么燥热。

    头发没必要剪个板寸啥的,戴个帽子即可。

    只不过有时候戴了帽子就热,尤其是夏秋时节,更不必多说。

    贞观朝第一家完全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机械加工厂,张德对它的期望值还是很高的,虽说厂里的机器在他眼中都是垃圾,可终究也算是“基石”。
1...735736737738739...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