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而蕃人也不是笨蛋,蕃地几个强权陆续垮台之后,唐朝也没有扶持次强的打算,而是亲自下场,带着“乡亲们”共同富裕,这对原本连汤没得喝的破落户们而言,自然就是坚决拥护圣人可汗。
正因为在青海汉蕃关系融洽,杀良冒功就没有土壤。毕竟,青海军压根就不缺钱,哪怕是军中烂赌鬼,实在是没钱了,背一袋盐前往肃州,只要不被抓住,那真是什么都有了。
“都愣着作甚咱们都商量商量,这城里的大人说了,咱们只要能翻过祁连山买来人头,‘油菜湖’咱们就能种油菜,还帮咱们盖几个大仓库。路不好修,但可以给修路标记号……”
大非川附近的一座大型驿站中,有个披着牦牛大氅披头散发的汉子正大马金刀地坐在石墩上。石墩的形制非常规制,因为是用来做路标的。
有汉人也有蕃人,还有党项人和蕃地小部落的武士,一身明晃晃银饰的女人也有。
一边说话,一边卷着火麻在那里烤,点了一会儿,用玻璃管子抽得气劲。
“嘶……呼!”
有个中年女人吐了个烟圈,“城里大人给多少钱”
“十个。”
“一个”
“对。”
“那做得,这天还没热,夜里还是冷,祁连山可不比别处。”
“这是个银元换一个人头,咱们有点亏。”
一个军功人头用十个银元来换是不可能的,这钱,不过是青海军让蕃人走一趟的好处费。
这个价钱,一般来说相当厚道了。
但现在之所以说亏,是因为还没有入夏,祁连山入夜是真能冻死人。军功人头很紧俏,现在不去抢,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要知道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程将军路过的。
全天下敢做这个买卖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能做这个买卖,还能保证有人头可以出卖,且不是杀良冒功的,贞观二十五年只有程处弼一家。
“咱们赶路可不容易,这地界容易死牲口。现在去酒泉,怕是追不上。”
“城里大人可有请向导出来”
“有向导,应龙军、天龙军、雪龙军的人都有。呼……”
有个矮胖汉子长长地吐了口烟,把玻璃管子放一旁,然后一只手搁在大腿上,环视一周,“有个大人说可以带人去走张掖河,你们怎么看”
“那肯定要死人。”
“死人倒是不怕,这‘油菜湖’当真让咱们种油菜”
“也让种地,我去天龙城看过,农具都有。”
“那就去。”
“算我一家。”
“我们寨子也出十个人。”
&nb
第九十五章 怀德节
京城,“女儿国”越来越火热,门口甚至还假设了岗亭,时不时有推销报纸、杂志的小厮在那里和人攀谈。绕着岗亭一圈,满满的浆糊味儿。
之所以是浆糊味儿,因为更多的偷懒王八蛋愿意把小广告贴在岗亭上。
贴“女儿国”的外墙上,他们是不敢的。
小广告都很有特色,大多都是做皮肉生意的。
什么“奶肥技术好,包夜一贯,一刻钟二十文”,什么“二八娇娘体如酥,有意者前往通济坊大青鱼里,包爽”,什么“永通门包车马,新南市有门店,良家、胡女、新罗婢应有尽有”……
来“女儿国”一通按摩,又不能上下其手,有些火力旺的,可能就把持不住,看了小广告就屁颠屁颠过去消费一把。
“兄弟,这《洛阳日报》你都不订一些”
“哥哥诶,我这儿甚么地界看《洛阳日报》那能成么来这里消遣的,都是为了放松放松,要看《洛阳日报》,那还不如家去看,何必在这里”
“订几个,算是帮忙。”
“怎么衙门里还有业务的”
“谁说不是社里也是吃朝廷俸禄的,你当皇粮是那么好吃的我要是能多卖几份出去,这奖金才能到手啊。”
“行行行,那订几份吧。”
“有劳兄弟了,待下个月奖金发了,没得说,建春门来一桌干锅鱼头。”
“我可记着了啊。”
“骗谁也不能骗了兄弟啊。”
“先来几份,少待填个单子,明日也记得送来。这光景正好送几份报纸进去。”
“好嘞!”
在《洛阳日报》报社跑销售的汉子一听顿时大喜,“女儿国”这地界订阅量是相当高的。尤其是一些艳情小说和杂志,排队的客人最喜欢翻的就是这个。
也有爱看小人书的,但那都是武汉印刷,市面上不多,想要盗版也不容易。反不如传奇小说、奇遇故事来得爽快。
十份当天的《洛阳日报》被送了进去,大厅中正好有新来的客人在那里休息,吃茶之余,见来了新报纸,一招手,便有伺候人的婢女问道:“客人有甚吩咐”
“新到的报纸,拿一份过来。”
“客人少待。”
将《洛阳日报》取了过来,头版头条折叠好,正对着客人放下。
吃茶的客人一手拿着茶杯,另外一只手则是拿起报纸都开,翘着二郎腿坐在软垫半躺椅中。
“咦教育部出了个新物事。”
“甚地物事”
听得说是出了新鲜东西,顿时有人好奇地问道。
“说是程将军运送一块石碑回国,那石碑是个宝物。”
“可是‘四夷怀德碑’”
“正是,怎么陈兄听过”
“广利坊早就传遍了,这几日京城的佛门大德都要去一趟长安。”
“这是为何”
“说是要念经还是甚地,那些个浮屠语焉不详,也不说个通透。”
抖着报纸的客人还有些奇怪,“这物事怎地还跟节日有关了孔总理说甚么‘四夷怀德,皇唐教化’,故而设冬月中旬为‘怀德节’,以示国朝仁义。”
“这‘怀德’,大约跟‘端午’、‘寒食’相似”
“兴许吧,也不知作甚立这么个日子。”
“横竖就是吃喝一顿。”
“可有说这‘怀德’节日有甚门道”
“这倒是没说。”
京中报纸虽然提前吹了风,但也没引起什么议论,只是觉得多一个节日吃吃喝喝也挺好的。
至于那块“四夷怀德碑”,京中百姓根本没人知道底细,唯有七部大佬才会知道内情。
“呵,这孔总理当真是马屁拍得震天响,蒙兀人都不如他会拍。”
“你当教育部是假的只手促成国朝第七部,这已是名垂千古。谁吃教化这碗饭,谁都要冲孔总理道一声谢。”
“前几日听邹国公说起过,那程昆仑进献的‘四夷怀德碑’……里面塞满了蛮酋头骨,也不知道真假。”
“噢难怪啊!”
&
第九十六章 顺风船
汉阳,临漳山别墅,正在奶孩子的武大娘子好奇地问回家休息的张德:“听说教育部新拟了个节日”
“是有这么回事,叫‘怀德节’。”
“怎地就‘怀德’了是灭了突厥余孽”
老张眼神游离,盯着武顺正在喂孩子的丰满胸部,笑着道:“灭甚么突厥呢,这是朝廷怀念我张德这么些年的功劳苦劳,专门设立的一个节日。”
“甚”
武顺一双眼睛扑闪扑闪的,半天没反应过来,“这‘怀德节’,是怀念张德的功绩”
“当然。”
江南土狗……它骄傲!
将信将疑的武顺又瞄了一眼张德,见他眉眼一弯极尽猥琐,顿时笑道:“你又胡言乱语,怎不说怀念徐孝德的好歹徐湖南做这‘湖南土木大使’恁多年,可真是费心费力的。”
“这孩子真是个猫儿一般。”
跟武大娘子逗趣了一阵,手指戳了戳婴儿的脸蛋,有一阵没一阵地嘬着奶,时不时就有“吧滋吧滋”的声音,听得诱人无比。
闺中乐趣玩了不知道多少种,武大娘子又是个妙人,房间内陡然安静,加上喂奶本就会有快感,更是双重刺激,让武顺脸蛋绯红,有些难为情地瞪了老张一眼。
“哈哈哈哈……”
爽朗放肆地笑出了声,张德自己给自己沏了一杯茶,喝了一口然后道,“你那两个兄弟,被媚娘整的够呛。不过这一回倒也是来了机会,三郎回京,休整一阵就会前往勃律山口。这几年,你那两个兄弟也算是攒够了资历,苦头既然吃了不少,也该补偿一些。”
“理他们作甚,偏你好心。”
“老夫这是要理会他们么这不是应国公老大人开了口,也得给人一个台阶下去吧。毕竟是你们姊妹的老子,开口求人,也是舍去最后的一点脸面。”
“若是真要振作家门,去东瀛不是更好”
“东瀛容易死人。”
张德提醒了一下武顺,“莫要以为漂洋过海如何轻松,这几年三个船团,还是年年有大船倾覆,这可不是说笑的事情。你那两个兄弟,去海上沉浮,就算没淹死,兴许吓也要吓死。”
“天竺地眼下有好处”
“几年的大瘟疫,如今也稳定了下来。北天竺大大小小农场无算,都盯着天竺地的金银,只说淘金,那也是不亏的。而且这几年弘文阁一直想要推行金币,只是中国到底来多少黄金都不够用,这金币,还是只能当做赏赐之用。”
说到这里,老张顿了顿,“这样一来,反倒是又给黄金提了价。三郎此去天竺,其实也是皇帝皇后对他的补偿。”
程处弼长期在漠北、西域、河中作战,要说封赏,一直没有断绝过。但要说和金矿银矿那样的“细水长流”几代富贵,那是一个都没有。
连“冠军侯”这个头衔,目前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等到程处弼回朝,封赏流程才会运转拿起来。
因为二圣要拿此事再刷一波人气,“千古一帝”已经铁板钉钉,但现在每天加班的长孙皇后,也想琢磨一个“千古一后”出来,如果不是“千古一后”,来个“千古贤后”也是好的。
“这事体阿郎都这般说了,我自是信的。明日我让人去一趟父亲大人那里,将此事告知于他。”
“说实话,如今似武家这等武德老臣,想要在中国腹心重振家门,可能性不大。天竺虽说遥远,但今年国朝大政就是要经略天竺。蕃地诸部都会尽数遣丁下山,五年之内,移民是十二三万是要的。这些丁口,大多都是蕃人。”
原本想要强行移民,难度不小,首先天竺北地人口众多,移民过去就是杯水车薪。但是好死不死地碰上大瘟疫,国朝反手又是搞了个天竺长城大工程出来,
第九十七章 石碑之威
安国公府,往来进出的胡人比别处要多一些,有些戴着高帽子的胡商时常从公府的侧门进出。随行的马车,也从来不遮掩车上的丰厚礼物。
和别人不同,安国公从不介意跟胡人走得近一些。
“执失思力请老夫过去……会是甚么意思”
不远处,邹国公的马车也快抵达安国公,车厢内秦琼闭目养神,这几年调养的越来越好,大概是心态转变的缘故,以往出现的躁狂、抑郁也基本消失不见。
“老夫懒得理会,既然请我们吃喝一顿,去就是了。”
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的秦琼说罢,又道,“这厮屡次想要皇帝给他赐姓,也是魔怔了。”
“嗯”
张公谨一愣,“叔宝的意思是……他想让我们出出力”
“也未可知啊。”
秦叔宝忽地笑了笑,掀开车窗帘子看了看,“你莫要小瞧了这厮,敛财当真是厉害的很。不声不响的,在胡商之间很有名望。迁都那年,举凡没了靠山的胡商,都是受了他和他老婆的庇佑。”
“九江公主”
“嗯。”
和张公谨不同,秦琼这么多年基本就是吃了睡睡了吃,偶尔动一动也是恢复性训练,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走走转转,但走也走不远,横竖就是长安城的一亩三分地。
一来二去,见得多了,也就知道点东西。
再一个,好歹他也是军方大佬,固然因为当年一些事情被皇帝疏远,但还没有落魄到屈突通死了之后全家挨饿的地步。
“怪不得……这厮大概是用唐朝驸马的名头,在胡商那里捡便宜。”
“城南几十个坊,都有投献在他名下的胡商在做事,如何”
“呵,还真看不出来。”
“好歹也是执失部的酋长,当年也是为数不多突厥长了脑子的。”
“这厮不会是有所图吧”
“能有甚么所图这几年刺杀皇帝的执戟士还少了阿史那氏出了几条带种的恶狗,可见皇帝见气不过是呵斥一二。皇帝是个甚么心思,你我还不知么不杀比杀更狠啊。”
这二十多年来,李世民重用了不少归降唐朝的蛮族武士为宫中宿卫,但是有几年几乎是年年都有值班卫士刺杀皇帝。这种疯狂的事情,放在历朝历代都要血流成河。偏偏李世民不,他就杀刺客,连刺客家人都没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