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比照河南府、太原府。”

    “噢这是要升级啊。”

    虽然“武汉”“武汉”的叫,实际上“武汉”本质是两州之地,主要是沔州和鄂州的核心区。

    武汉并非是地理名词,而是政治名词以及经济名词。

    但现在,“武汉”会正式成为武汉,而且地位居然比照河南府、太原府,这就有点惊人了。

    河南府、太原府所属县令,是正五品,一般还自带散官品级最少一个朝散大夫。是正儿八经的“士大夫”阶层,走路带风的那种。

    这样的赤县,全国只有京都直属才有,一共才六七个,有时候还会裁撤。赤县之外,才是京畿地区的畿县,一般能做到畿县层级的县令,基本等于半只脚踏在了高门权贵圈子的门槛上。

    地方上的上中下县,根本没可能通过自身能力进入高门权贵圈。

    所以张大象说武汉要升级,是很有道理的。

    正五品的县令,汉阳县、江夏县现在还当着差的县令,简直就是天降富贵。

    “老夫只是说比照河南府、太原府,是不是真要当做京都来对待,大朝会上还在议论。”

    都能让张公谨说是“议论”了,那一定是口水仗打得飞起。

    外界一般猜测,是不是朝廷反对武汉升格为京都之一,而武汉地方势力则是在全面推动。

    实际上正相反,想要把武汉升格为都城之一的,正是朝中大佬。反对的,都是南方扬子江势力,还有南海东海的地方势力。

    一共有两个议案,本质却是同一个。

    那就是南都放在哪儿。

    现在正式的南都地位,实际上是成都,当年李皇帝大搞封建,主要还是围绕在核心统治区,并没有延伸到荆楚以南。哪怕是当年冯盎投靠李渊,也是合作性质更大,最低要求就一个,你不要造反,那就很好。倘若你还能够管束住岭南土著,那就是更好,什么赏赐都可以给。

    只是三十多年发展,武德朝推平天下到现在,青壮劳力更新,也有了两茬。传统农耕社会经验,在此时变得有点过时。

    至少在扬子江流域是如此的,更加发达的手工业,大量投入使用的水力、风力、畜力机械,更发达的交通物流水平。超时代的技术整合、升级,使得局部大城市的人口出现了“大爆炸”。

    甚至像武汉这种特殊的“经济城市”,已经扩展到了这个时代的极限。

    再继续扩展壮大下去,即便武汉官商集团有这个意愿,但城市建设却跟不上了。最终的结果,就是武汉这个超级城市自我解体。

    仅仅是每日剧增的生活垃圾,就超出了




第四十二章 跑不了
    “广州要为‘南都’,不是不行,只是倘若岭南有变,焉能旋即而灭”

    “冯氏承诺五年斥资六百万贯,拓宽‘赣州路’,直通‘南昌地’。”

    “五年六百万贯……”

    “不少了。”

    “但也不多啊。”

    和“星汉银行”那种超级投资比起来,均摊到一年,也就是一百二十万贯,那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而实际上,七部大佬在半年之前,对于十万贯的投入都是相当的重视。而现在,却对一百多万贯的投资,寻思着也就那样……

    京城的钱行,尤其是长孙皇后折腾了很多遍的钱行,哪怕现金宽裕,结果主要利润还是来自放高利贷。然而实际上高利贷不是长久之计,跟“星汉银行”这种长中短不同期限投资的组合拳比起来,长孙皇后掌控的钱行,根本不值一哂。

    哪怕是发行官方背书的飞票,也需要武汉方面的支持,更不要说金银币的铸造。

    整个帝国的核心权力机构,在模仿武汉方面,只是徒有其形,本质没有任何变化。往往三五年,就会出现机构僵化,一年左右,就会出现机构臃肿。

    同样的规模,长安、洛阳就出现了“冗官”现象,而武汉则是完全官员不够用。

    个中滋味,也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有深刻体会。

    “部堂老大人觉得此茶如何”

    工部下班之后,留在部门里休息的张亮没打算直接回家,夜里他还有个饭局,只是一时半会儿懒得先行过去。

    正好他留班的时候,有工部小官僚们过来送礼,有个从泉州升上来的小官,带来了一些晋江特产,是一种种在晋江西溪中游的新式茶叶。

    这个小官说这种茶叫“大叶黑龙”茶,茶树是本地茶树,但茶叶是杭州高手弄出来的。

    “这茶汤犹如琥珀,着实不错。”

    要说口感,这年头饮品稀少的情况下,从煎茶变成泡茶,已经是极大的飞跃。每多一种新茶,就是多一种金矿。

    张亮心知肚明,这泉州来客,是有求于他。

    “部堂老大人要是喜欢,薛泉州那里,逢年过节,都会差人送来京城,也好孝敬部堂老人家……”

    “可不敢当薛士通这般称呼。”

    给薛士通当爹,他张亮哪儿敢

    不过张亮也明白过来,这“大叶黑龙”,怕不是薛士通用来疏通关系用的。只是薛士通得罪了谁至于这么低三下四

    他现在也不敢胡乱得罪人,应付了一下求人办事的小官僚之后,便让人去打听一下消息。

    之前他就纳闷,贺兰庆那个小子,何德何能啊,居然巡抚四州及流求诸岛。但羡慕嫉妒恨之余,张亮也奇怪,巡抚四州那泉州和漳州呢被海水泡了还是被台风刮了贺兰庆腿脚不好,这两州巡抚不到

    张亮就不信贺兰庆不想做正牌的一省之长,而不是现在巡抚四州及流求诸岛的瘸腿“高官”。

    这阵子作为工部老大,张亮正忙着做工部“内奸”,怎么拆分工部,他也是起到重要作用的。

    而且皇帝老子也下达了最高指示,干完这一票,他张某人就可以光荣退休。而且如果需要,他张某人想要做一回行省总督,也可以提前预约。

    这个工部“内奸”当起来,那真心是值!

    寻了个由头,张亮跑去“女儿国”按摩敲背,顺便打听一下消息。他好歹也是朝廷中的大佬,打听消息而已,别人总归会卖几个面子。

    江东的消息,去张德儿子那里,显而易见最实惠。

    再说了,他跟张德也是多年的交情,自己离婚还多亏了张德。

    一想起李氏荡妇,张亮情不自禁地哆嗦了一下,这么多年没续弦,那也是吓出了阴影来。

    老板李世民几次示意他又到了交配的季节,郧国公都是咬咬牙糊弄了过去。

    已经绿过好多年,再绿一回,这还得了

    这阵子做“内奸”也相当的疲惫,面对工部属下,张亮还得装出“同仇敌忾”的样子,要把工部打造成天下第一部,横推外朝宵小,脚踩内廷奸臣。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工部最牛逼!

    可“同仇敌忾”之后,转头就要跟皇帝老子表忠心,汇报工部拆分的部署进度,就等着摔杯为号,将工部打成残废。

    为了摸底工部的情况,部内“山头”怎么划分,各自根脚又是如何抱团,张亮那是忙得脚不沾地。

    做“内奸”也很辛苦啊,而且还是七部之一的老大亲自下场做“内奸”,这就更加考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呼……舒服。”

    趴软垫上享受着按摩,各种手法全套下来,一身疲惫的筋骨,就像是重新上了油,着实让张亮浑身内外通透。

    “你这老货,怎地想着过来的”

    “老夫请你按摩,你还待怎地”

    “话中有话,说吧,是有甚么事情想打听”

    “没有。”

    “呵。”

    另外一张软垫上,身材壮硕的李勣懒得搭理张亮。张亮找上他,说一起去敲背,他就知道这里面有事儿。

     



第四十三章 内奸就是爽
    知道泉州刺史薛士通是掉进了必死的坑,张亮就打消了帮人说项的念头。不过收礼嘛,还是要收的。

    这老王八蛋不但收礼,还故意摆出一种很有可能给薛士通讲情疏通的态度。使得张亮这个七部部堂之一的大佬,成了明面上的“救命稻草”。

    至少张亮现在看上去真的很像一根完美的“救命稻草”,只不过嘛,有点贵。

    不把薛士通那点家底压榨干净,怎么对得起良心

    “张公,这‘大叶黑龙’,有点意思啊。”

    “那是……这可是好东西!”

    张亮手指点了点,“较之前几年的新茶,这‘大叶黑龙’,可谓独成一脉,可称‘黑龙茶’,你看这茶汤,你闻这茶香。好东西,好东西啊。”

    微微拂须,工部尚书张亮这光景开心的很,因为晋江支流西溪的几处茶园地契,已经换成了他的人。

    现在要等的,就是薛士通自杀。

    等薛士通死了之后,这茶园,就可以稳稳当当地养起来。

    泉州是个好地方,离流求大岛又近,有几处茶园在手,从晋江顺流而下,很容易就能出货。

    相较挖矿,这茶园才是稳赚不赔的传世物业。

    而且张亮也没闲着,为了把晋江西溪的茶园经营好,以工部的名义,在西溪搞了一个市镇,叫做清溪镇。

    工部能插手的原因,自然是南安县有疏浚河道、整饬水利的需求,用这个名头,搞一个市镇出来,对现在的工部来说,毫无难度。

    清溪镇原本是府兵驻军所在地,张亮为了以防万一被兵部的人搞一把,这个在西溪的市镇,正式名称在工部备档是叫“安溪市”。

    功能上来说,工部的解释是要给南安县、晋江县提供整饬河防的石料、木材,至于为什么不在晋江河口地区就地取材,工部也不需要给泉州刺史府解释。

    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哪怕泉州刺史薛士通想要临死之前搞破坏,张亮也是不怕,要祸害也是清溪镇的镇将、府兵们倒霉,跟他“安溪市”那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此茶可谓香茗珍品,张公何不入贡一二”

    有心腹提醒了一下张亮。

    张亮顿时精神一振:对啊,这要是成了贡茶,岂不是更赚

    好货色也不需要入贡太多,这要是把“黑龙茶”的名声打开了,这“安溪市”变成安溪县,也不是不可能啊。

    到时候,他张老汉在“安溪市”那些个茶园,不就是一县之地的重中之重

    神情意动的张亮顿时琢磨着其中的可行性,操作起来很容易,好处也是多多,而且他现在卷走泉州的上等茶叶,根本一个开元通宝都没有掏……白捡来的便宜,就算败光也不心疼啊。

    “有道理,有道理啊……”

    张亮连连点头,不停拂须,“此事,老夫再仔细琢磨一二,看看如何投献。”

    “张公若是不决,可寻李县主做个中人,如今闻喜县主乃至女圣陛下之心腹,这投献之事,让她去做,才最是妥帖。”

    “好!就这么办!”

    每天在工部泡着的张亮平白忽悠了一个上等新茶出来,做“内奸”都有便宜捡,张亮也是深刻地认识到,这年头,必须做大官啊。

    做了大官,什么都有了。

    “郧国公,这新茶着实不错……不知郧国公可否再割爱少许,本月十二,予还要主持钱行改制事宜,与会之人甚多,若无香茗,着实有些可惜了。”

    “自无不可!”

    张亮爽快的很,拜访闻喜县主李婉顺,果然是来对了,而且还打听到了一个消息,李婉顺居然要主持钱行改制

    “县主所谓钱行改制,是个甚么业务”

    “‘星汉银行’精干人员,已经入京,陛下命我与之交涉,钱行欲效仿‘星汉银行’,改换制度。”

    “那老夫就预祝陛下和县主马到功成。”

    嘴上这般说着,张亮心中却是诧异:天家的钱行也要改制,莫非这“星汉银行”真有甚么门道老夫手头也有点积蓄,不知能不能掺和一脚。不过想来这天家的银行,肯定是没老夫的份,这“星汉银行”是个甚么光景,老夫也不懂,不若也去听讲一番,说不得还有收获。

    钱行银行的,张亮屁也不懂,不过他知道一点,李勣、侯君集那几个,在“星汉银行”绝对有份子。当年秦王府厮混过的,鲜有落下,再加上那些见风使舵极快的关陇世族,这“星汉银行”绝对门道多多。

    不过张亮也不可惜,反正他儿子张顗在张德那里,也混了个脸熟,要说份子,肯定也会沾上那么一点点。

    想到这里,张亮便想着什么时候叫张顗回转,好好地谈谈这个事情。

    “大叶黑龙”这个新茶,不等张亮去宣传,就在闻喜县主的手下火了起来。因为李婉顺要主持的业务,是改制钱行,来得人档次都不低,这“大叶黑龙”立刻在这个圈子



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
    洛阳宫以西,新辟了一个宫苑出来,假山湖水一应俱全,还有几片林子,养着一些珍禽,还有熊猫之类的动物。

    只是熊猫因为食物充沛,吃肉多了,也就凶性见涨,养了许久的一对熊猫,又被请了出去。现在养着的两只,是吴王府送来的,基本上保证养个一年两年就更换熊猫。

    此时李皇帝的暖房中,一只圆滚滚的熊猫正蹭着李世民的靴子,踩着脚几的那只脚,任由小小的熊猫扑咬。

    李世民对面,半个屁股坐在团凳上的张亮,将工部的情况仔细地叙述了一通,事无巨细,都是交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张亮。”

    “臣在。”

    “依你之见,谁人可为交通总署之长官”
1...801802803804805...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