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唐朝工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鲨鱼禅师

    “这……”

    张亮有些犹豫,让他做内奸没问题,让他接受严刑拷打也没问题,让他老婆天天出去偷汉子也没问题,可让他给皇帝出主意……他是真怕。

    “但说无妨,你为朕之心腹。”

    “那……臣就说了”

    “说。”

    李世民点点头,将脚边的肉团抓了起来,放在膝盖上,抚摸着熊猫幼崽。

    “若论威望,自是薛大鼎为最。”

    “嗯。”

    听了张亮的话,李世民便知道,张亮的确是自己的忠臣。只不过,薛大鼎还另有重用,至于将来要不要入阁,又或者说在中枢承担多大的担子,不是现在要考虑的。这是给长孙皇后,以及太子李承乾留下来的肱骨栋梁。

    “若论内外满意,首推魏王府长史,原工部侍郎杜楚客。”

    “杜楚客……”

    这个人选也是很到位的,不管是薛大鼎还是杜楚客,都是非常不错的人选。杜楚客的优势在于,他是杜如晦的弟弟,同时还是工部老人,工部内外,的确都可以摆平事情。

    “朕听安平说,张沧欲娶杜楚客之女为妻。”

    “野种不足为虑。”

    张亮直截了当地说道。

    听了张亮的话,李世民脸色一变,张沧固然是野种,但好歹也有李氏皇族血脉。不过李世民也很清楚,张亮不是在毁谤宗亲,而是在提醒他。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张亮一点都不紧张。张沧是不是野种是。不管什么角度来看,张沧都是野种。

    哪怕张德再怎么搞噱头,没有意义。只这一条,杜楚客即便和张德成为事实上的姻亲,但在社会关系上,完全算不得“九族”相连。

    甚至将来张沧要和兄弟们争夺财产,也不是张德写个遗嘱就算数。张德一旦嗝屁,野种们可不会认账,该争的争,该抢的抢。这时候,就要看野种们的母族、妻族以及家族长辈的支持。

    而张德身体素质极好,等到他死,基本上老一辈的人应该都死光了,同辈之间,能留存下来的,估计也不会多。

    哪怕张德的嫡亲兄弟,野种们两个叔叔还在健在,就凭现在张德两个嫡亲弟佬的表现,也绝无可能在野种争夺战中起到什么关键作用。

    所以假如发生了野种争夺战,母族之外的力量,就尤为重要。

    杜楚客是当世智者,不可能看不到这一点。想当年,杜淹差点搞死他和杜如晦,最终也是杜楚客说动杜如晦,不要追究自家叔叔,这才维持了杜氏的完整。

    作为京兆杜氏现存的精英长辈,杜楚客知道张沧他们的存在时候,就知道几十年之后,很大概率会发生非常麻烦的事情。

    只是让杜楚客奇怪的是,在他眼中同样具备“大智慧”的张德,偏偏乐此不疲,至今未婚不说,野种一个接着一个的生,完全不担心死了之后的事情。

    “原先丽质想让朕赐婚张沧,随便寻个小家碧玉即可,只是安平来了京城,这便作罢。”

    李皇帝话锋一转,张亮愣了一下,没想到还有这种内情。

    对于长乐公主,张亮可不会天真地认为,这是个天真烂漫的好好公主。哪怕李丽质还是少女时,张亮就不认为皇族李氏女郎,能有什么良善之辈。

    他是见识过李秀宁的,一个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以女红闻名的李阀美娇娘,结果打起仗来,是李渊子女当中最生猛的。

    李密堂叔李仲文,丘行恭之兄丘师利,关中一半以上的县令,都是李秀宁劝降收服的。李渊刚过黄河,早年娇滴滴的李三娘,就打了半个关中下来。

    至于说防守后方守出娘子关来,那都算是功劳偏小。

    开府的公主很多个,死了带谥号的,就这么一个。

    可要是让张亮说李秀宁是个好人,他压根不认。关西那些个投机的胡商,死在李秀宁手中的可并不少。

    要知道,当李渊占据关中,开始攻打关东的时候,当时帝国中的胡商,大部分都集中在洛阳、江都,长安就是个空壳子,像样体面的胡商,寻都寻不出来几个。

    论及黑




第四十五章 结果注定
    弘文阁例行的会议,比以往勤快了许多,很多大佬们商讨出来的共识,最近一年在外朝执行率很高,相较当初弘文阁就是个摆设不同,现在依托长孙皇后的倚重,弘文阁确实恢复了一点“相权”。

    只不过这个“相权”,分润出去的有点多。

    除了弘文阁大学士马周之外,其余诸学士,以及与会的各部部堂,多多少少都沾染了一点点“相权”。

    哪怕是上任没几天的张亮,这光景开会的时候,开口说话也是有人听的。

    “来年各地路桥数量颇丰,武汉人言‘集中力量办大事’,路桥诸事,便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方能成事。‘星汉银行’如今在地方州县谈判,倘使工部梳理诸事,来去甚是麻烦,不若设置一个差遣,专管此事。”

    主持会议的马周先行提了个建议,他“抛砖引玉”的意思很明确,只不过砖头是抛出去了,有没有玉那就不清楚了。

    “郧国公,你怎么看”

    坐张亮旁边的,是吏部尚书侯君集,这老流氓面带微笑,看张亮眼神很是和气。对过马周下首,则是新晋上位的“警相”秦琼,秦琼旁边坐着的是尉迟恭。两个门神就是摆设,基本不提什么意见。

    侯君集上首坐着李靖,这老胖子纹丝不动,大概是因为皇帝和他之间的嫌隙随着贞观朝的剧变随风而去,如今心态好了不少的老胖子,很喜欢列席会议。

    听个响看个热闹也是好的。

    “老朽怎么看不重要,诸公怎么看才最重要……”

    笑呵呵的张亮心里暗骂:老夫能说个甚么还老夫怎么看豳州老狗不当人子!

    此时此刻的张亮,恨不得一炮轰死侯君集,豳州大混混摆明了没安好心。他开口说什么都不成,据理力争给工部撑腰,早就注定的事情,他偏要去做“螳臂当车”,到时候同僚们怎么看可要是说马相公说得好说得妙,他回工部上班,说不定上厕所会被人溺毙在茅厕里。

    “这土木营造之事,分门别类,单独操持,本就是有先例的。近有薛河北,远有徐湖南,都是如此嘛。”

    侯君集看了看迂回众人的表情,就知道这帮老杂碎都想捡现成的。不过他侯君集就喜欢做恶人,不但要做恶人,还要做大恶人。

    他是吏部尚书,怕个鸟

    工部小杂鱼敢扎刺,六品以下全撸了,看谁敢废话!

    “工部原本路政司,委实有些庞大,单列出来重组一个衙门,正当其时。武汉如今都有交通局,掌管路桥诸事,这朝廷也可以拿来效仿嘛。既有良好成例,用用又何妨。”

    又扫了一遍各大巨头们的表情,一个个都是若有所思的弱智模样。连教育部总理大臣孔颖达,也是一副要努力思考可行性的模样。

    实际上整个套路全都安排好了,无非是挑个人出来唱黑脸。

    要说唱黑脸,最合适的其实就是教育部总理大臣孔颖达。因为老孔上位,就是一路骚操作啊,闪断了不知道多少人的腰。

    他本就是新部门的最高长官,这时候讲一点人生经验,是很有好处的。

    只不过孔颖达想了想还是作罢,这个黑锅,他不敢背。路桥上的事情,投入太高,砸了工部不知道多少人的油水饭碗。侯君集不怕被人敲闷棍,因为侯君集自己武力值也很好,还是吏部尚书,他孔颖达老胳膊老腿的,还是省省吧。

    “旧年带兵,也是要临时设个拆迁,这路桥诸事,虽说和行军作战不同,但做事道理相通。老夫以为侯尚书所言甚是。”

    让马周有点意外,李靖这个胖子居然开了口,而且摆明了要支持削弱工部。不过转念一想,也很正常,李靖知道此事真正开刀的,绝对是二圣。这么多年下来,李胖子就一个套路,皇帝说的都对,皇上圣明,陛下万岁……完毕。

    李靖都跳出来支持,不少人见状,就知道风头起来了,立刻开始“附议”。

    整个弘文阁内部,都是一阵阵磨刀霍霍的动静。

    与会旁听的魏王李泰表情复杂,等散会之后,就找到了杜楚客,把今天弘文阁例行会议的“共识”,说给了杜楚客听。

    “不知大王是为此事所忧,还是为何事所愁”

    “这卫国公都开口支持,莫不是工部当真要拆分路政司这是大事啊!”

    见魏王李泰如此激动,杜楚客内心有些看低李泰,不过还是跟李泰说道:“这二十年来,卫国公行事很是明确,举凡陛下支持的,他便支持。”

    顿了顿,杜楚客又道:“倘若陛下反对,卫国公亦是坚决反对!”

    “这是自然,他……嗯”

    李泰猛地肥肉一抖,一个激灵,顿时明白了过来,“此事圣人是支持的!”

    瞪大了眼珠子,胖胖的李泰这才反应过来,今天弘文阁里坐着的一群老狐狸,都他娘的在演戏。

    原来事情早就注定,是自己皇帝老子安排好的,现在弘文阁的讨论,不过是演给外朝的人看。

    &nbs



第四十六章 运数所至
    工部尚书郧国公张亮最近成了“女儿国”的大主顾,动不动就包全套,动不动还请客好几个公爷来开个会员办个卡,总之……郧国公张亮,他就是自带流量的老可爱。

    “女儿国”的姑娘们可喜欢他了。

    不过有人却是生无可恋,几次疲惫地给一帮老家伙按摩推拿之后,张沧都感觉自己投错了胎。

    十八岁小年轻的痴心妄想,逐渐被一次次的搓澡给消磨殆尽。

    要不是自己的亲爹正在一步步逼近京城,他连最后的一点紧张感都会当然全无。

    问题更加糟糕的是,挺着个大肚子的温七娘,现在还挺受亲娘宠爱的,京城一帮老牛鼻子据说是师承“黄冠子”真人,掐指一算就道这肚子里是个好男儿,让安平公主乐得眉开眼笑,连连打赏千几百贯。

    “沧哥你怎地唉声叹气的”

    “……”

    趴软垫上的张亮见张沧不说话,笑呵呵地自顾自说道,“哥儿,老夫今日就传授一点人生经验给你……知足常乐,懂了没”

    “……”

    张沧不想说话,并且大力捏了一下张亮肩胛骨内侧的穴位,酸胀得张亮“嗷嗷”直叫,连道臭小子歹毒要杀人。

    乐得一帮公爷都是哈哈一笑:“你这老货,当年跟他老子在牢里会面,也未见你有甚节操,这光景倒是学了个斯文人起来。”

    “张尚书如今是人生得意,就差一个填房美娇娘,依老夫所见,沧哥不若让两个愿意伺候张尚书的小娘,跟着张尚书回家算了。”

    “老夫缺少小娘么”

    酸胀劲头过了之后,又是一阵舒爽,张亮趴那里翻了个白眼儿,大声地嚷嚷,“这光景还敢编排老夫,难道忘了老夫还是工部尚书你们要是不赶紧巴结,老夫可就把肥缺让给别人啦。”

    “张兄好说,好说嘛。”

    “今日我请客,岂能次次都让张兄破费!”

    “哈哈哈哈哈哈……”

    又是一阵哄笑,一群老流氓在那里开着玩笑,张沧更是表情郁闷。想想他亲爹人都没有到京城呢,朝廷居然就要多出来一个部门,如此伟力,简直匪夷所思。

    “张兄,这新衙门是个甚么名”

    “交通总局和路政总署,二选其一。”

    此事弘文阁内部已经决定,不过外朝还并不知道。整个外朝现在还一片懵逼呢,昨天上班还好好的,今天上班就多了一个衙门不说,整个工部被砍了一大半啊。

    工部官吏无比抓狂,可也一时找不到头绪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说到底,就算现在想要串联,也来不及,弘文阁已经促成此事,朝会上走流程,基本上就是顺利过关。除非工部的人一早开始串联,还得砸大价钱,否则朝会上那么多议论,谁知道谁啊。

    “不是说新增第八部么怎么又变成总局总署了”

    “来年改制。”

    张亮随口应了一声,更是用羡慕的语气感慨,“杜楚客好运气啊,京兆杜氏好运气啊。”

    “时也命也。”

    “京兆杜氏如此一来,算是根深蒂固啦。”

    “圣眷正浓,比不得,比不得。”

    一群公爷在那里跟着应和感慨,却见张亮翻了个白眼:“有杜克明这样的兄长,有杜构这般的侄儿,比甚么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张沧听到几个老流氓的谈话,顿时明白,这杜楚客居然要成为新衙门的一把手。而且张亮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出来,那就是:明年就是国朝第八部

    教育部现在还没有彻底盘活呢,但是孔颖达已经是权势惊人。门生故吏相较当年,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而且和当年主管国子监不同,现如今孔颖达一个行政命令下去,就是事关数十万人的大事。

    位高权重,不外如是。

    更何况,孔颖达还是“开派祖师”,往后不管有多少教育部总理大臣,都要记得孔老汉的恩情。

    现如今杜楚客居然就要做孔颖达第二

    固然谈不上什么“开派祖师”,但怎么看也是国朝未来数十年中,最有搞头的衙门。



第四十七章 传说
    “操之,有劳了。”

    刘玄意很满意,整个汝州在最近一段时间,其官场热闹程度,不输给京城多少。作为京畿门户,汝州地处洛阳南关以南,并不算核心中的核心。

    跟地方州县比起来,汝州自然是雄得不能再雄,但和河南府比起来,就差了点意思。

    “各取所需,谈甚么有劳不有劳。”
1...802803804805806...8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