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门之墠
“先生舟车劳顿,今日就在王宫留宿,我还有些许疑问希望先生能解惑。”王建把姿态放得很低。
希夷先生也不拒绝:“恭敬不如从命。”
两个人说了一会话,王建看向一旁的墨玉和小五,称赞道:“想必这两位就是先生的高徒吧”
希夷先生笑着点了点头。
小五坐在蒲团上,看着自己面前清一色的蔬菜水果,始终开心不起来,此刻听到蜀王说话,灵机一动,抬起头,露出一个人畜无害的笑容:“蜀王,可否赐些肉食”
墨玉来不及去捂小五的嘴巴,听到她说出的话尴尬得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蜀王也被小五的言语说得一愣,他转身看了看身旁的宫娥,那宫娥吓得直接跪在地上:“陛下,今晚安排了肉食。”
希夷先生忙上前一步,轻轻地敲了敲小五的头:“无礼。”
“陛下莫怪,我这徒儿身子骨不适,吃不得肉食,平日我都让其忌口,她大师兄也管得严,倒没想到跑到蜀王宫讨吃食了,让陛下笑话了。”如此尴尬的情况,希夷先生却没有半分难色,依旧从容不迫。
王建这才反应过来,哈哈大笑:“这位小先生还小,先生也不必太过严厉,正是长身子的时候。”
希夷先生笑着颔首。
夜深人静之时,宴席散去,王建邀希夷先生去后花园继续饮酒。
宫娥领着墨玉和小五往水榭处歇息,如今的皇宫是以前的王府,王府变成皇宫就显得有些逼仄,能辟出水榭给他们落脚已经是王建的礼遇了。
水榭这边是一栋两层的阁楼,两三房间,视野开阔。
墨玉将包袱放在桌子上,把小五拉到自己面前,严肃地看着她:“祸从口出,今日你已经犯了大忌,等着先生教训你吧。”
小五睁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我又做错什么了”
“你怎么能问蜀王要吃食呢,显得先生对你有多苛待呢,实在不美。”
“先生本来就苛待我啊,我实话实说也是错”
墨玉却伸手摸了摸小五的头:“小五最近很少发脾气呢,也主动帮师兄做事,小五很棒的。但是,家丑不可外扬,我们与先生一体,你当众讨吃食,别人会看轻先生,自然也会看轻我们,你想让人看轻我们吗”
小五一向聪明,瞬间就反应过来:“先生对我好些,我自然不会去讨食。”
“小五可知先生为何要带你离开”
“为何”
“因为高大人把你托付给先生。”
提起这个小五的眼睛黯然失色,高府众人眼睁睁地看着希夷先生把自己带走,却无人吱声,虽然她吵着回荆南,但也知道自己回不了荆南。
“你在高府做的那些事情已经犯了律法,按律应一命偿一命,即使是高府也护不了你。”
“为何明明是她们不好,她们惹我生气,不给我膳食。”
“就算如此,你也不能害她们性命
第四十三章 普王
“墨玉,这又是去哪里”小五昨夜没有睡好,大清早的就被墨玉拎起了,虽然换了簇新的衣裳,她还是高兴不起来。
“叫大师兄,”墨玉挥着马鞭:“普王府。”
虽然蜀王给他们安排了马车,希夷先生还是习惯了墨玉赶车,便拒绝了。
昨日的那位曹武大人今日早早就等在皇宫门口,带了上十位士兵护送希夷先生一行去普王府。
普王府离皇宫并不远,马车行了一刻钟就到了。
普王府的门脸倒是朴素,两扇红漆木门光秃秃的,如果不是因为那块门匾,只怕以为是哪一户平常人家。
王府的长史带着两位管事候在门口,见马车停了,便上前:“在下王府长史,见过希夷先生。”
希夷先生今日穿了一件深青色的窄袖圆领袍子,头发高高地束起,覆之深青色的幞头,整个人清爽无比,他的性子一向很好,踩着脚蹬下了马车,含笑与长史说话:“王爷好些没”
“王爷本想亲迎先生的,只是突然吃了风,此刻只能呆在屋子里了。”长史的声音里有些忧虑。
希夷先生点了点头:“劳烦长史带路。”
“是,先生这边请。”
小五跟在希夷先生后面进了普王府,进了府内就有些失望,这个王府还真是光秃秃的,花草树木都没有,放眼看去一片灰色。
穿过回廊到了一间屋子门口,长史敲了敲门,过一会听到屋里传出的咳嗽声,便轻轻地开了一扇门:“先生请进吧。”
“你们留在外面。”希夷先生叮嘱墨玉和小五。
长史与两位管事也留在了门外,只有希夷先生一人进了屋子。
门外众人屏气凝神,小五站了一会就有些无趣,在一旁的栏杆上坐下:“墨玉,你坐一下,站着不累吗”
墨玉沉着脸,直接把小五从栏杆上拎了起来:“站好,等先生出来。”
长史他们看着这一幕默不作声。
......
屋子里的窗户全部用帘子遮挡起来,只点了一盏灯,透过屏风人影憧憧。
“先生,终于等到了你。”黑暗中传来普王王宗仁的声音,接着是车轱辘的声音,然后就看见王宗仁坐着四轮车绕过屏风出来了。
“见过王爷。”希夷先生拱了拱手。
王宗仁坐在四轮车上,身穿绯色锦袍,大腿上却盖了厚厚的皮裘,他声音清亮,一张脸在灯火的照耀下白得毫无血色,明明是一张年轻的人脸,可是头发却全部发白,如老者一般。
“父王为了我绞尽脑汁,终于得见先生,是我之幸事。”王宗仁从小染病,畏光,皮肤在太阳下会刺痛红肿。小时候不懂事哭着吵着要出去玩,往往伤痕累累地回来,渐渐地,竟然连路也走不了了,终日如鬼怪一样呆在漆黑的屋子。
王宗仁是王建的长子,王建对其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从小聪慧、刻苦,深得王建喜欢。
如果不是王宗仁染上了这个怪病,他就是太子的不二人选,王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忧心忡忡。
希夷先生名扬天下,谁都想一睹其风采,王建自从登上帝位就派人四处寻找他的下落,一是为了讨教修仙之术,二是为了看先生是否能治好长子的顽疾,为此王建可谓是煞费苦心。
人人都以为希夷先生是救人命的神仙,见到他就能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我先替王爷把脉吧。”希夷先生在桌边桌下,桌子上的脉诊已经准备好。
王宗仁伸出胳膊。
一炷香之后希夷先生才收了手:“王爷此症要想根治是绝无可能的。”
一句话扑灭了王宗仁最后的希望。
“但是,我炼了一些丹药,这些丹药倒可以缓解王爷的症状,我再教王爷一份六字口诀,两相配合,王爷可以重新站起,只是,还是要避着些强光。”希夷先生起身书案那里写下了六字口诀:“此六字诀,分主五脏六腑也,一日三次,一次三周天。”
意外之喜。捏着那张六字诀王宗仁喜极而泣:
第四十四章 找茬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春日的锦官城风情万种,沿路都是各色的花朵,食物的香气混合着花香,倒也相得益彰。
临近中午的时候太阳才冒出了一点点头,小五端着一碗冰粉,眼睛看向其他的摊子:“咦,有糖葫芦,师兄给我买一串。”
墨玉胳膊上已经挂满了各色的纸袋,两只手也没闲着,一只手拿着糖人,一只手拿着钱袋子:“有糖人了,还要糖葫芦干什么,快点往前面走,找家食肆坐下来。”
街上的人很多,久违的阳光让所有人喜气洋洋。
小五个子矮,几乎被人群淹没:“师兄,我要糖葫芦,就要。”
墨玉无法,只能给了铜钱,把糖葫芦拿在手上,无奈地说:“现在可以走了吧。”
“走吧,走吧。”
他们身后有两个挎着兵器的士兵,其他的人不自觉地就把路让出来了,从人群中出来后,墨玉才松了一口气:“买这么多作甚”
“好不容易先生不在,自然要多买些,我也能多吃些日子。”小五说得振振有词。
两个人说着话,本来在身后的两位士兵突然站到了他们身前,手放在腰间,警惕地看着前方。
小五被阻挡了视线,看向墨玉:“师兄,出了何事”
来者不善。前方一队兵甲虎挡住了去路,视眈眈地看着他们。
挡在小五面前的士兵说:“左参将可是有事”
那一队兵甲挡住了去路,当先的一位首领一脸倨傲:“我也不废话,你们带着人跟我们走一趟。”
“这两位可是希夷先生的徒弟。”
“废话,正是知道是他的徒弟,才要走这一趟,难不成阿猫阿狗我都会管吗”
对方有十来人,这边是有两位兵士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童、一位小孩,显然是没有任何胜算的。
可是,即便是这样,两位士兵还是拔出了腰间的刀:“人,你们休想带走。”
“那就看谁的刀快了。”
闹市之中,当街拔刀,周围的百姓看情况不对,匆匆躲开了。
一看这种情况,小五血液上涌,果断地丢掉了手中的冰粉,嘴角一抹嗜血的笑意,匕首已出鞘:“墨玉,可以杀人了,这不犯法吧。”
墨玉伸手拿过她的匕首,归入鞘中,心疼地看着地上碎掉的碗:“碗可是我花了银子买的。”
“好了,你站一边去。”墨玉把糖葫芦塞到小五的手中:“靠边一些,莫被伤到了。”
小五退到了一边,脚下放着各色的纸袋,再抬头时却见墨玉直接冲了过去,就像一支箭射出敌营,在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墨玉已经擒住了那位左参将,声音冰冷:“你要带我们去何处”
左参将的手还放在刀柄上,却已经被墨玉扼住了咽喉,他的脸涨得通红,不停地翻着白眼。
墨玉稍微松了松手指:“说!”
“太子,太子邀两位过府一叙。”左参将断断续续地说出这么一句。
太子墨玉心中一声叹息,他们刚进了普王府,太子这边就有了行动,看来太子还是非常忌惮普王的。
墨玉松了手:“太子如此行事却不是待客之道,再说我们与太子并不交情,左参将请回吧。”
扼住脖子的手终于松了,左参将大口地呼吸,半晌才说话:“太子仰慕希夷先生,你们先入府,先生稍后就到。”
传说希夷先生得道成仙,没想到他的徒弟也如此骇人,他都没有看清他的动作就被扼住了喉咙,如果是在战场想都不敢想,左参将的姿态更加低了:“我适才无状,请小先生见谅。”
对方姿态放低了,墨玉也不和他计较:“太子的意思我会传达给先生,现在我们要去皇宫了,左参将是否要同行”
那左参将眼睛咕噜咕噜直转,本来想用强的,看来也不成了,既然如此,也不必彼此撕破脸:“太子还在府中等我的消息,小先生请忙。”
左参将
第四十五章 锅子
日昳时分,寒气从脚底蔓延,小五挥动着扫帚,抬头看了看天,这锦官城哪里都好,就是日照太短了。
这间宅子不大,收拾起来倒花费不了多长时间,墨玉去厨房捣鼓了一会就端了一碗姜茶过来:“小五,来喝一口,小心ha寒气上身了。”
天上没有了太阳,空气更加阴寒,小五接过姜茶小口小口地喝起来:“师兄,我们晚膳吃什么”
墨玉拿起小五的扫帚帮她扫起院子来,听到她的话,笑出了声:“难不成你是貔貅转世,已经吃了那么多了,还要吃”
一碗姜茶入肚,小五感觉手脚都暖和了,一脸谄媚地看着墨玉:“刚刚听陶潜和丁旭说蜀人喜欢吃热锅子,这种阴寒的天气,一个热锅子吃得酣畅淋漓,要不我们也试一试吧”
墨玉却不理小五,见她喝完了姜茶就把扫帚递给她:“接着扫院子吧,小心先生又罚你。”
小五马上变脸:“哼。”
墨玉拿着碗去了厨房,回来的时候站在台阶上见小五憋着满腔的怒火扫着地,扫把都被她摁秃了,低头笑了笑就进了屋子。
希夷先生正在研究棋谱,红泥小炉上的酒直冒热气。
“先生,小五的院子差不多扫好了。”墨玉把酒从炉子上拿了下来。
希夷先生头也不抬:“差不多扫好了就是没扫好,这院子也不大,往后每日让小五早晚扫一遍。”
墨玉一边整理书架,一边透过敞开的门看向院子里的小五,先生这是不会放过她了。
“先生,院子扫完了。”小五拖着扫把进了屋子。
“恩,去厨房帮忙吧。”
小五一张脸都拧在一起了,看向捏着棋谱的希夷先生敢怒不敢言。
墨玉刚想解围,陶潜和丁旭就过来了。
陶潜端着一个铜锅,丁旭拎着一个三尺高的黑炭炉子过来:“小五站一边去,小心烫着了。”
本来气呼呼的小五看见他们拿过来的东西顿时有了兴趣:“陶潜,这就是你们说的热锅子吗”
“恩,你小心些,先不要过来,等我们放稳了。”
放好炉子、架好锅,丁旭摆弄炉子的通风口,陶潜小跑着去厨房端了两个托盘过来,一手一个。
一个里面是鸡鸭鱼肉,另一个是蔬菜瓜果,竟然出奇地丰盛,蜀地果然是物华天宝之地。
外面的寒气一阵一阵地往屋里涌,陶潜把菜放在一旁的小桌子上,然后关了门,屋里蒸汽腾腾,顿时暖和起来,他恭敬地走到希夷先生面前:“先生,我和丁旭做了热锅子,与别处的热锅子不同,是我们蜀地的热锅子,您尝一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