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南录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门之墠
陶潜干净利落地从怀里拿出银针在兔子身上扎了扎,然后拿起银针看了看:”小先生,你看,没有毒。“
墨玉却异常冷静:“有些毒是用银针测不出来的,早膳还是吃胡饼汤。”
众人虽然嘴馋,但是命最重要,陶潜看着小五和瑟瑟:“待会在路上我去山里找找,看能不能找到猎物。”
突如其来的猎物确实十分可疑,小五点了点头。
瑟瑟睁着懵懂的双眼,她吃什么都无所谓,胡饼汤已经是美味了。
两只兔子被丢在一旁,四个人围着火堆吃了一碗胡饼汤就上路了。
......
房梁上一黑一白两只鸟躲在阴影里。
“我的朱朱,可怜的朱朱竟然吃素。”凫篌痛心疾首。
白鷮也又些心疼:“那个墨玉竟然如此苛待大人,看日后我怎么收拾他。”
“是不是我们送猎物的方式错了”
“送货上门难道不对”
“或许人类的思想比较复杂吧。”
“那下次换一个方法,总不能饿着大人。”
“是。”
两只鸟在房梁上窃窃私语,马车已经出了破庙继续往路上去。
马车里墨玉手上拿了一卷书,正在教小五,瑟瑟在一旁东摇西晃的。
瑟瑟与小五一样的年纪,却懵懂如没有开窍一般,墨玉准备一起教,却发现瑟瑟很多话都听不懂,也就歇了心思,随她自己玩耍,更认真地教导小五。
“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如果你好生修行,十年之后便能如先生一样容颜不老了。”
“十年那师兄呢也是容颜不老”
墨玉摇了摇头:“我资质有限,只学了先生皮毛。”
“师兄都不行,我怎么可能修得大道”
“因为先生看好你。”
小五表面冷静,心中却又些窃喜:“既然先生和师兄如此看好我,我自然好好学,不辜负你们。”
“这二十年先生都未曾收徒了,你是唯一一个。”
“那师兄呢,我看师兄还没有二十岁呢”
“你以后就知道了。”墨玉没有回答,又重新把注意力放回了书上:“夜夜常如此,日日须行持。惟虚能容纳,饱食非所宜。谦和保护身,恶疠宜紧避。假惜可修真,四大须保固......”
一路上车厢里都传出了读书声,陶潜不禁放缓了车速,尽量开得平稳。
......
马车行了一上午,陶潜寻了一个阴凉处停了下来:“小先生,你们在此休息,我去打水,顺便看看有没有猎物。”
话音刚落,小五就直接从车里跳了下来,精神抖擞:“我与你一起去。”
“山路崎岖,小五还是和小先生呆在一起吧,
第五十九章 峡州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临近端午,墨玉一行人终于离开蜀地到达了峡州,一路上风餐露宿,能寻个客栈好生歇息了。
赶了快两个月的路,四个人不仅没有瘦,反而长胖了不少,小五在房间里洗完澡就捏了捏自己的肚子:“看来狍子肉、兔子肉、野猪肉都没有白吃啊。”
“小五,你好了没。”陶潜在外面敲门。
小五赶紧穿好衣裳:“好了好了。”
墨玉牵着瑟瑟的手站在一旁,陶潜靠在门边:“快点!”
虽然一路上伙食非常好,但是人难免是贪心的,肉吃多了也想换个口味,如今已经到了峡州,离襄州也不远了,倒不必急匆匆的了。
小五穿好衣裳推开门:“走吧。”
墨玉把瑟瑟的手递给陶潜,然后去牵小五的手,带着她往前走了几步:“这里离荆南城不远,你想不想回家看一眼”
小五脸上的笑意变得又些僵硬,犹豫了一会才说:“算了,回去了也是徒增忧愁,待我学了本事再回去。”
墨玉低头看着她的头顶,点了点头:“行,听你的。”
一行人便出了客栈的门,扑面而来的是街道上的烟火气,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听说你父亲已经重新把峡州、归州归入了荆南呢,如今峡州也属于你父亲的管辖地。”墨玉看着幡旗飘摇的街道,低声跟小五说着。
“哦。”小五的眼睛平静无波,让人无法知晓她心中所思所想。
“峡州的合渣很让人称道,我们去试一试”
“好呀。”
大家一边走一边找,终于看到一家不起眼的合渣食肆,食肆虽然简陋,只有三两张桌子,但是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日头已经高升,合渣摊子上面搭了凉棚。
人很多,但是桌子边却没有人坐,陶潜挤进人群,找了掌柜的吆喝了两声:“这位置能坐吗”
掌柜的忙得满头大汗:“坐,坐,可以坐。”
陶潜这就纳闷了,生意明明这么好,怎么没有人坐,这样想着便问了出来。
掌柜笑了笑:“都是做的街坊生意,街坊们用自家的锅碗我就便宜一个铜板,他们也正好带回家去吃。”
“老板很有生意头脑嘛。”陶潜笑着冲墨玉招手:“过来,这里有位置。”
墨玉便领着小五和瑟瑟进了凉棚。
“客官稍坐啊。”
“行,您忙!”陶潜性子活络,拎了桌上的茶壶给大家倒了水:“在蜀地难得见到太阳,没想到峡州这么热啊,这太阳也太烈了些。”
陶潜感觉自己都要被晒脱水了。
墨玉喝了一口茶水:“过些日子你就习惯了。”
陶潜灌了好几杯水才感觉自己活过来了,看着小五和瑟瑟:“你们热不热”
小五摇摇头。
瑟瑟点点头。
“哈哈,瑟瑟肯定和我一样是蜀娃娃。”
这边它们谈笑了几句,掌柜就端了一锅合渣过来,远远地就闻到了香气。
“客官,还要些什么”掌柜脖子上围着一条汗巾,满脸通红。
“您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就上一些吧。”
“行,各位是外地人吧。”
墨玉笑笑没有说话,掌柜也没有继续问了,招呼了两句就去灶台那里了。
“掌柜,来两锅合渣!”一位利落的小厮领着两位衙役走了过来。
掌柜忙笑脸相迎:“您又没有带锅过来呀。”
那小厮笑着说:“吃完了让人把你的锅送过来,难不成刺史衙门还能跑了不成。”
“行!”掌柜笑嘻嘻地打了两锅合渣:“刺史大人爱吃我家的合渣是我的荣幸。”
那小厮身后的两个衙役端起了锅,小厮给了钱就要走,突然瞟到了桌子旁坐的人,脚步一时就定住了。
“五小姐。”
小五本能地抬头,看见站在自己面前的青砚,心中一颤,继而低下了头:“你认错人了。”
第六十章 相遇
太阳炙烤大地,路上行人脚步匆匆,不时有马匹、马车跑过,扬起阵阵尘土。狭小的合渣铺子外面围了四五个衙役,引得路人驻足窃窃私语。
高从诲看着面前的小五,似乎长高了,他压下舌尖的苦涩:“是我们的错,只是你既然已经到了峡州,可否多留几日,峡州风光无限,我带你四处逛一逛如何”
小五却固执地不领他的情:“不行,我要去九室岩。”
高从诲眼眶发红,捏着桌子一角的手指已经有些泛白:“小五,母亲思念你,日日哭泣,已经患了眼疾。”
“眼疾”小五侧头看向高从诲,眼里的情绪复杂难辨。
高从诲点了点头。
面前的合渣似乎都没有那么可口了,小五放下筷子,看尘土飞扬的大街,不时有路人在门口停留都给衙役赶走了,她依旧忘不了李氏的轻言细语、温香怀抱,日日哭泣的李氏,小五想都不愿想。
“师兄!”小五一张脸红扑扑的。
“无妨,反正已经快到襄州了,也不必着急。”墨玉笑如春风。
“恩。”
高从诲一脸惊喜地站起身:“小五,你愿意留下来了”
小五还是有些置气:“我等母亲。”
高从诲不管她是为谁留下来的,只要她愿意留下来就成:“衙门里还有屋子,你们住到衙门里去可好”
小五正要拒绝,墨玉起身与高从诲一揖:“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高从诲从始至终都冷着一张脸,唯独对小五才笑脸相待,此刻见墨玉替小五应承下来,不禁露出一丝笑,真诚地说:“多谢!”
墨玉答应了去刺史衙门住,高从诲便派了两个衙役帮他们搬东西。
陶潜说:“天气太热了,我带他们去客栈。”
高从诲自然求之不得:“那让你受累了。”
“无妨、无妨。”陶潜摆了摆手就出了凉棚,和那两个衙役顶着大太阳往客栈去。
墨玉找掌柜的结了银子,就看见高从诲与小五在说话。
“自从你离开了,府里也没有了生机,大兄去了合州,我来了峡州,只留父亲母亲在荆南,日常也见不上面。”
“我看你如今倒是懂事了不少,想必跟着希夷先生也学了些本事,虽说当初让希夷先生带你离开是我们胆怯了,但是现在看来倒也不后悔。”
“我不知你这段日子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但须知在这世道生存,就要遵守这世道的规矩。”
“你从出生起就与平常孩子不同,所以对你的要求自然更加严格。”
......
高从诲絮絮叨叨,小五耷拉着脑袋听着,心中的怒气竟然也被一丝一丝浇灭,虽然依旧不言不语脸上的表情却有所缓和。
墨玉也没有上前打扰,向坐在桌边一脸懵懂的瑟瑟招了招手。
瑟瑟迈着小步子跑了过去:“小先生,你叫我”
“恩,我带你出去买糖水喝,好不好”
“好好好!”
正与小五说话的高从诲抬头看了墨玉一眼,露出一个感激的眼神。
墨玉牵着瑟瑟的手出了棚子,如今正值正午,路上的人已经很少了,瑟瑟一到太阳底下,整个脸就狂冒汗,墨玉不敢让她在太阳底下呆太久,就随便寻了一家食肆,叫了两碗糖水,隔着一条街看着合渣铺子。
瑟瑟小心翼翼地喝着糖水:“先生,这糖水太好喝了。”
墨玉笑着点头。
“这位道长,既然您来自武当山,可见过希夷先生,传闻他老人家已经得了大道。”外面炎热,不少人在食肆里躲凉,三三两两难免就说些闲话。
“希夷先生沽名钓誉之辈罢了,我出自五龙祠,五龙祠可是唐太宗敕建的,岂是九室岩那种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可以比拟的。”一位年轻的道长面有怒气。
“小道长,我们问的是希夷先生,可没要听你吹牛。”众人起哄。
“什么吹牛,我在武当根本就不曾见过那位所谓的希夷先生,更不知晓武当还有叫九室岩的地方,说不定一切都是杜撰的,欺骗你们而已。”
&nbs
第六十一章 发誓
流金铄石、骄阳似火,高从诲站在合渣铺子门口,看着慢慢走过来的小五,心中竟然恍若流过一丝清泉,通体舒畅无比。
陶潜坐在车辕上,因为受不了酷热,带了一顶草帽,冲小五他们招了招手:“快些走,不怕热啊。”
只走了几步,瑟瑟又开始冒汗,墨玉便一把抱起她加快了脚步。
高从诲有心亲近小五:“小五,我带你骑马好不好”
小五摇头:“太热了,我要坐马车。”
不待高从诲反应过来,小五已经利落地爬上了马车,高从诲顿时一阵失落,但是,看着那辆马车,至少她愿意留下。
高季昌刚刚把归州、峡州收入荆南,高从诲也只来峡州一个月而已,府衙还没有规整清楚,但是一得知小五在峡州,他就命人把后院收拾出来了。
衙门前面是处理公务的地方,后面是刺史的后院,高从诲之前只身一人,也没有往后院去,只在前院随便寻了间屋子住着。
他出门之前嘱咐了仆人,现在回来,后院已经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三间屋子朝向极好,南北通透,马车停在院子里,墨玉和陶潜忙着把行礼拿下来,小五和瑟瑟也跟着忙前忙后。
高从诲在廊下站了一会,看着那个小小的身影:“小五,你随我来。”
“做什么”
“去吧。”墨玉拎着一个包袱,摸了摸小五的头。
小五虽然满脸不悦,还是放下了手上的东西,走向了高从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