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恶霸地主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飞翔的羊
找这样一个小村实在是太容易了,昌平作为满清三次入寇长城内,二次杀到京师的重灾区有太多的村子的人口不是被杀就是被掳,几乎全灭了,剩下的人大多数也逃避四散。
这里的人成为移民去了台湾的人虽不算多,主要是在清军肆虐期间无法过来收集人口,等事过愿走的人不可能多了。好在去台湾的人都有登记,找一下还是有合适的人选,现在这些人当然知道沈磊的实力及记他的好处,一说就愿意配合。
于是一个先遣队随几个当地人返回他们的故乡家园,他们的任务是建造一些隐蔽房屋,储备好一些物资,让执行任务的骑兵在这里休息与等候。
因为骑兵随身携带的物资不可能支持太久,又不可能临时购买,更不可能抢劫,再加任务日期不大确定,及让骑兵保持战斗力,也只有这个办法最妥当。
经过四天行军走了近六百里的骑兵在向导领到隐蔽的村子时其实已没有多少战斗力了,还好因有事先布置他们住进了草棚,马也获得了休息并良好的照料。
其实骑兵的耐久度也就是一千里之内行军,几十里内奔跑,几千米内冲锋,几百米内冲刺。沈磊培养的杂交马比蒙古马高大却不定比蒙古马有耐力,好在这段路行军不急骑兵走一段乘一段,可赶到基地再坚持下去会可能伤马了。
另外先遣队不仅在这里的山谷里建造好了大批草棚以供士兵休息,屯集了粮草、马料让骑兵不必再动用随身补给还能补充消耗外,由先遣队站岗放哨也不突兀。
还有就是去北京附近监视动静也将由先遣队的人负责,不过这样的运输队伍会十分庞大,不必在城门口就盯着的,因为不大可能沿小路走的,走了小路因速度慢、痕迹明显也逃不过追踪的。
因准备充分,骑兵到达时李自成也刚败退回北京,让此时到达目的地的骑兵临时司令晓杰放下大半心来。他作为沈磊最小的表兄先跟随在沈磊担任警卫,后来下部队担任了营长。
骑兵训练时他成为了训练队长,原因是营级干部中最年青与骑术最好。现在他被任命
第二一六章 二个时代骑兵战
李自成将运送财物队伍放在先行一步当然是为此时此地本地有一些号称义军更该称土匪或饥民团伙的武装,不愿或不曾动心投靠了他,还有一些地主武装或逃散官军,所以论形势还是极不太平的情形下安全一些。
因为虽然混乱,这些武装少有上千人规模的,战斗力更次,士气更差。这一来就算是敌视李自成的武装也不大会袭击李自成的小股人马,更不用说敢攻击大队人马。
另外此时走这些武装还未料到李自成他受到重大挫折准备退走,更料不到先行的是一支运输财物的队伍,即便是有些风声他们串连也来不及了,因而提前走比随大队人马一起走还安全外,主力部队也更灵活。
毕竟与运输财物的车队不及主力部队行军选择余地大,遇战可供选择方案多,或走或战不必拘束。但有一支庞大的运输队到时就不好办了,这样考虑当然是让一万人护送财物先回自己的根据地为好。
按道理李自成的算盘打得十分正确,李自成向北京一路横扫越到后面越顺利,但他身后这块地方大的势力也就是明军或降或逃或散,另外也没有人会知道庞大的财物会运出京城,确实是不足担忧了。
不料沈磊来自后世,至少一些大事可未卜先知,只要有机会就可以利用一下,而这一次就是给抓住机会了。而且是这些财物就算是随大军一起走也不是没有伏击机会,只是先行一步更加有机会。
就这样因沈磊的先知三千训练几年,未曾露面的近代化武器与训练的骑兵在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在一个山口后面开阔的平地上,等候他们的初战了。
选择这样的场地乃是为发挥骑兵的优势,同时此地少有可伏击的山谷,而且将军队与运输队包围在一起会形成一场混战,以三千人打败对方容易清理战场困难,车辆也可能有所损坏,所以定在这里伏击。
这样的伏击战或许称之为驱逐战更为确切,因为开战后的战术乃是三千骑兵分为三部分,以一千兵力将对方前卫击败驱逐,以一千兵力将对方击退拦住,以一千兵力控制中间的车辆运输队。
因采用这样的战术当然是在平地上为好,这样做运输车辆不大可能惊动,用骑兵作战也无法偷偷驾车逃走。而且虽然兵力少一点,因为是骑兵可以将对方驱逐更远,确保掩埋秘密。
这是骑兵队对此次伏击战基于任务性质的战术安排,另外作为伏击战的伏击一方他们肯定会先到达战场的,于是晓杰带领的骑兵队从另一个地方插过来,提前二个小时到达了战场,并放出了警戒人员,至于大部队就埋伏在距大路五百米处。
说骑兵埋伏这时代只是人站在马旁边等候,这样的高度不小,在平地上太近会被发现。因为沈磊采用的是近代化训练埋伏的骑兵人和马都是齐崭崭坐下的,而且马还是低下头的,再用鱼网片挂一些草秸前面一挡五百米看过去就不大容易发现了,特别是义军又没有望远镜。
护卫队骑兵埋伏好一个多小时李自成运宝大队的前卫从不高大的山口走了出来,他们甚至是没有在前面派出斥候向前探查一下,就是在山口里稍微提高一下精神,此时又意气低落地只顾低头赶路。
如此状态是与进北京时完全不同,向北京进攻时越打越顺,最担心的北京城墙不好爬,可能会死去一大批老兄弟,不料却是敞门入城。
这一刻他们的兴奋劲达到了**,因为天下是他们了,后面的事乃是升官发财多大区别,向官员勋贵追赃勒饷乃是给他们的财富,一个个都积极主动参加了。
正因为如此他们出发去打吴三桂乃是怀着深仇大恨的,因为打断了他们的发财大计。可恨正要将吴三桂摁住痛殴满清从一旁偷袭,原来两家已经合伙,而怀着天下再无敌手的他们只能饮恨败归。这一来攻城没有死人,这一仗损兵大半,只得后撤。
不过撤是后撤,他们不认为被已经打服的这片地区对自己会有什么威胁,一路回去只有游兵散勇怎可能也敢惹他们。
极度沮丧又有放不下的骄傲走在山路时还可能有些警惕,万一有什么人吃了豹子胆老虎头上拍苍蝇呢出了山口一大片平地他们刚才的警惕早丢爪哇国了,一望可见,四处毫无遮蔽,谁敢与自己这些骑兵交战他们的心思放到这次失败不知以后可有反转机会
话说此时李自成的手下尚未绝望,原因是义军胜少败多,而且只要他们退回去还有大量兵量,只要集聚了还能与满清与吴三桂大战几场,这时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得来容易的东西失去也容易
第二一七章 截下李自成财物
护卫队骑兵与李自成的骑兵在华北平原一块无名平地第一波对撞以护卫队骑兵完胜结束,因为李自成部队以行军状态应付护卫队骑兵冲锋被一击而溃外还伤亡惨重。
遭到如此大比例伤亡交换比的骑兵对冲是史无前例的,即使一支正规军与刚起义的军队对冲也不大可能,因为骑兵对冲战时往往只有互相一击,在一击之中既要防又要攻完全兼顾是不可能的,只有判断对方刀枪威胁程度瞬间决定回撤躲避或坚持刺出自己的一枪,生死就在一念之中,失误在所难免,所以骑兵对冲战最为激烈、残酷。
正因为如此冷兵器作战力大为王,力大能穿厚重盔甲,挥舞重兵器,如异族将领喜欢挥舞狼牙棒,一棒坚决砸出势不可挡之下,对战往往只能先避开的。
而这骑兵对冲一击即分结果的战斗力量、经验、眼力、装备、运气等因素不少,李自成的骑兵士兵看到护卫队骑兵只有火铳以他们的经验挨过一枪就是他们的机会,作为数年刀口舔血的人对挨过一轮子弹完全有这个心理素质,同时也不认为在地上也射不准的火铳骑马上有多准确。
这是经验之谈,就如后世人看到手枪不会相信它能打中三百米外的自己,或射出一颗子弹在自己身边如榴弹爆炸一样,在这波对冲时李自成的士兵想不到对方的火铳比自己一方的弓箭手更远开火还更准。
另外长火铳开枪后还有一把可以连发的短火铳外,这短火铳比三眼铳准而杀伤力大,整个战斗他们的武器根本就是摆设,这让他们已经败在满清手上低落的士气此时再次猛跌,此时虽聚拢了大部分兵力排列成几个方阵,看到护卫队骑兵如刀削般齐整的队伍正在加速冲过来他们发现自己十分尴尬。
之所以尴尬乃是他们是列阵而守还是对冲都不是好办法,列阵而守对方火铳犀利,护卫队骑兵因沈磊舍得投入与会总结经验,不论武器还是实弹射击都比这时代其他军队投入多、效率高,所以李自成部队发现对方枪枪咬肉,比弓箭杀伤力大许多倍,还怎么列阵而守。
可不守对冲自己兵力虽多乱糟糟一个方阵,对方百人队如一把尖刀刺过来,又枪弹先行,犹如黄油遇到火红铁棒,未碰上先化了,队伍击穿还成什么
还有李自成的部队拉长上千米,只是就近聚拢,没什么统一指挥,这一来有的采用列阵守;有的仍然对冲;还有的打算一守一绕弯侧击的,属于中层头目八仙过海各自发挥。
这一来战场上护卫队骑兵应变而变,有对列阵者如蒙古轻骑战术的,即骑兵队冲到对方七十米处一个大弯侧对开枪即走,在绕圈子远处放缓马速重填了子弹再来一次。这样的攻击不是蒙古轻弓能挡个十回八回,三轮一过看到对方再次绕回来已伤亡上百人的队伍再也坚持不住,四散而逃了。
这列阵不行,对冲的这次兵力虽比第一次多且准备足,但乱糟糟的队伍与紧挨着的队伍同一条线上兵力相差许多倍,虽然总数上数百人对战一百人,可能递兵器刺杀对方的人实在不多,而对方先打近再打远,因而对方冲杀过来李自成的士兵仍然不能冲到能杀伤对方的距离,而自己的队伍毫无疑问被再次凿穿。
虽然游斗或分兵配合的人伤亡好一些,可惜这伤亡交换比实在太悬殊,而且护卫队骑兵训练有素,各种战术都有研究与训练,却是战场初哥今日脱处。
一开始不慌张也因太亢奋而技战术发挥不出来,一波冲锋的战绩让他们忐忑、恐惧、亢奋、慌张等情绪都调整过来了,不仅越战越勇士气高涨,技战术也超常发挥,李自成部队前卫一照面才半小时就丢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只能溃散而逃,并在护卫队追逐下很快逃跑到二十里之外。
这还是沈磊关照晓杰不必赶尽杀绝才能如此,不然护卫队骑兵马速快许多,李自成部下大半人员逃不过追杀的。
前卫遭袭溃逃后卫的遭遇不大一样,他们刚出山口一百米就被一千骑兵列阵射击,丢下三四百伤亡退回山口后面几次冲锋一露面就是一阵子弹飞舞,几次下来这部队正好押后的将军田见秀下令撤退了。
下令撤退的田见秀也是属于没有办法,以己度人他不认为对方仅一千兵力来截住自己,整个行动应该消息不知怎么泄露了,前面应该遭更多人攻打,因而运送的财物肯定是保不住了,再拼命也没什么用。
后卫这里田见秀虽然坚持了三小时五次冲锋才退走,大局却是与对付前卫一样才半小时就决定了。而自两边战事顺利晓杰才下令自己这里的一千人撤销警戒,转而控制躁动不安的运输队,俘
第二一八章 辽东战役动手了(一)
甲号作战顺利完成只重点总结了骑兵经验,表彰放在第二位汇总,开会肯定要等第四步第一阶段作战完成才能进行。
时间很快到了八月初,新编第三师第一个在济州岛登船。只是虽第一个登船作为编制却是既缺后勤又缺工兵外还缺炮兵,为何如此乃是第三师的任务特殊,属于去突袭山海关,炮兵在突然袭击清军城内巷战时并不需要,所以会安排第二批运输。
由于运输力不管再大也不够第一批登船部队只能是攻击主力,第三师的第一目标是奇袭这炮兵运输就不妨缓一步。而且炮兵缓一步即便是突然袭击失败影响也不大,因为清军主力主要是追杀李自成去了,其次要防范方向还有不少明军。
这些明军虽然此时对义军对清军都畏之如虎,根本不敢主动攻击,但一些民间武装与一些小股明军却是不大消停的,清军现在有足够军力与赫赫威名才能保证明军主力不妄动,一旦出现颓势不大好说。
而此时山海关虽属于满清老根据地与新占北直隶的核心腰部,却又是在敌对势力无法直接攻击的后方,有吴三桂、蒙八旗、汉八旗、满清主力在外追杀李自成及明军,这里的驻军不必如吴三桂那么好几万,同时这驻军的精锐程也可以要求低一些。
如现在这里驻扎的就是老汉奸的李永芳抚顺投降部队,不过他早死了十年,此时由他次子李率泰带领八千人马驻守。
满清此时也是只要投降官任原职,带领原来军队,兵为将有或子承父业这一套。李永芳投降了抚顺降兵就仍然由他带领,他死后由他儿子接着。
历史上满清在入关一开始使用汉八旗不多,征服汉人过程中兵力越来越不足,新编绿营战斗力也参差不一而不保险。因而以满旗压阵,将李率教、三顺王等从关外调出来为主攻兵力,此时他们主要是守满清的老窝。
因为三顺王此时由沈磊的缘故只剩下孔有德,另又因沈磊辽东人口大降,汉八旗也缩水不少,清军此时出关兵力也比历史上多了一点,李率教这个历史上后来主要是在福建广东与南明对战的将领,此时也成为了这里的守关主将。
由此可看出清军守卫山海关兵力空虚,及满清即便是获得山海关遇到攻打的消息一时间也难于派出大批部队过来增援,所以突然袭击失败等火炮到达也可强攻。甚至是炮击效果不好也可退一步,只封锁这里的大通道,因为第三师只需要封锁这个对满清才是生命线的大通道,于沈磊一方这关隘有船运输一点也不是障碍的地方。
另外不仅是第三师没有带火炮,奔着尽快消灭、分割敌人的战役目的,大多数部队是没有第一时间带上火炮的。因为在对付离海岸百里之内的目标第一时间突然袭击,而不是强攻,连远一些的目标也会尽量隐蔽前进,减少对方守备准备。
这些在沈磊让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时有明确要求,并且解释了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动手,及为什么第一攻击要以突然袭击为主。他说:
‘满清发展在我们前面,同时在毛文龙之前介入会受到明清双方敌视与压力。明军的关宁铁骑属于既得利益者不会愿意我们争夺他们的利益,而且即便是代替关宁铁骑为大明打败满清,就会在帮助朝廷镇压义军还是先夺权再平定天下中选择。‘
‘为何如此因为帮不帮助大明朝廷除非我们分裂成几块,不然终究是功高难封、功高震主,双方猜疑中迟早决裂。
‘而迟决裂不如早决裂,大明子民的日子与我们辖下百姓的生活大家清楚,总不该按大明的治理方式统治我们的百姓吧反过来大明百姓至少九成会盼望我们的治理办法吧如此我们也是在为汉人的福祉而统一华夏大地,而不是为一家一姓私利。
‘如此做迟早会决裂,虽然决裂后我们会带给百姓更好的生活,但在历史上我们会成为什么一个如曹操般奸臣、叛主、偷机等名少不了,影响到众人清白。
‘付出这名誉损失外我们还会损失发展机会,如南洋我们现在有一时开垦不完的肥沃土地,如果我们早些帮助大明朝廷这事就顾不上了,等此时平定了一切再过去不知道会迟了多少时间。
‘加上人一安定再移民就困难,而我们此时平定一地可以将大量人口转移出来,这样做比运送粮食救济还容易,又增加了南洋人口,完全是一举多得‘
解释了为何此时才实施第四步计划沈磊又解释第四步第一阶段作战为何选择此时展开,及尽量用突然袭击战术。言道:
‘或许有人说为何不在李自成占领北京时动手这原因有几个,
第二一九章 辽东战役动手了(二)
派出了三道警戒线三师的人马在船上睡到凌晨五时就被叫醒起了床,下船吃了早餐领到了一天的干粮,随后整理好队伍在六时即开拔了。
这时候的三师整个布置为最前面五十多辆装满货物的大车,这五十多辆大车是夺门关键,不仅有七八十人算是车夫与随队保镖,每辆车子里坐了六人,总共有兵力四百多人。
而且这个车队打着常在此经过商号的旗号,特别布置的车辆藏人也一点不露出马脚。当然他们的任务除了骗门外,是最后一道防线,这个防线的任务是拦住所有对面而来的人发现不对头逃回去报警用。
当然他们拦住有人逃回去报信属于一个保险,这个任务主要是他们与处于后面一里左右那支主力部队中间有些零星行人打扮的人负责,因为这样打扮不引人注目,而且护卫队此时也开始留短发了,与前面六七十人一样戴顶有假辫子的帽子一般无人怀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