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帝国行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督金卫
    “莫不是晋军参战了”

    “非也,据来报称,长孙军出动了天威大将军炮,威力十分之惊人,射程比我永兴炮更远,其还有一种六十三斤弹丸巨炮,竟可将六十三斤弹丸送至六七里地外,任何城墙只需如此弹丸一击,便是要垮掉一半呐。”

    “嘶……见鬼了,难道是……”

    “永兴侯可是想到什么。”

    “大王可是急召本侯入宫”

    “正是,大王担心再生变数,故而急召侯爷入宫。”

    “那好,路上边走边说。”

    百里燕此时只想到,定是长孙国将十年前那艘缴获天船上的火炮给拉了出来。

    据御客刺探所得情报,这艘“天船”共计有一百零九门各型口径火炮,十一斤炮、十七斤炮、二十三斤居多,此外还有重达四十一斤炮、六十三斤炮、六斤炮数门,御客偷回的是十一斤和二十三斤炮各一门,前者射程超过三里,后者射程超过五里。

    永兴铁十二斤铁炮正常装药射程也就两里多地,十八斤炮射程只有三里半左右,如果铸造二十四斤炮,射程恐怕也不会有五里地。卢皋口中射程超过六七里的六十三斤炮,定是天船上缴获的那




第697章 为君披甲
    综合多种因素,长孙国火炮并不可怕,永兴城完全可以制造二十四斤炮以平衡其威力,此外技术层面也可以解决射程问题。



    当下前膛火炮正负射界在多数情况下零至十八度之间,如有必要,可将十八斤炮射界抬高至四十三度,做榴弹炮使用,射程大致可覆盖五里之内。



    当然,结果会是清膛异常耗时,需要不断压低和抬高炮口,极为耗力,装填时间大大增加,可操作性差,精度可完全忽略不计。



    思索片刻,百里燕说道:



    “如若长孙军继续如此推进,恐怕今年入夏之前,便可能攻入甘府、上关两地,除非我军能加速推进,否则三地真可能不保。”



    “那爱卿可愿替寡人再度披挂上阵,前去速夺三郡”



    “这个……倒非是臣不能,而是臣不能保证全取三地。时间实在太紧,而长孙推进过快,眼下永兴首批铸炮尚未完工,一时半会儿无法投入使用,即便臣披挂上阵,也很难。但如若大王授臣以君命,臣定当不惜一切代价,为大王攻取三郡。”



    “好,寡人即刻予你副帅职,正月后,即刻赶赴前线。”



    “诺,臣定万死不辞!”



    百里燕没有丝毫犹豫,三郡干系中原日后格局,若不能收入囊中,咸国国力大受影响,将没有足够的国内市场和人力资源拓展经济空间,不足以支撑夯实永兴基础的原始积累资源,三郡之地非打下不可。



    “爱卿可有其他要求”



    “请大王准许武备营一起随行出征,并从各地征选十三、十四、十五岁精干少年子入武备营整训,识字者优先。”



    “寡人准奏。”



    火药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降临,新的时代需要培新的军官和新的思想。



    火炮一经出现,不久的将来,单兵火器也将陆续装备,既有的军事作战体系和条例,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浪潮,不改革不前进,注定要被世代所抛弃。



    十多年前挑出的一百少年子,历经百战,至今尚存者除蒋杰外,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如今时代被推上风云变幻的风口浪尖上,当技术代差缩小至细微末节,人将决定最后的胜负。少年强则国强,军队亦同此理。



    咸王十分焦虑,对长孙国“天威大将军炮”感到恐惧,鉴于此,百里燕没有多提潜在的威胁,更没说遥远的北方还有强大文明,说的再多,以咸王的思维局限,他既没有兴趣,也无法理解去思考更为长远而遥不可及的事。



    离宫时,天色还早,百里燕与蒋杰边走边说:



    “咸王已命本侯出征,就在正月之后,这几日你也回家多陪陪老婆孩子,此去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两年,不定能回。”



    “如此说,大王又要重用侯爷”



    “恐怕是不容易呀。此番武备营将一同随行,并从各地征选十三、十四、十五岁识字少年子一千人从军,本侯准备从永兴城抽调精通数算、天文、营造、匠作者若干随行,以传授知识,你出任少年营都尉。武备操练由武备营负责。任何情况下都无需作战,呆在后方历练即可。”



    “侯爷要这么些少年子做什么”蒋杰不解道。



    “此番不同前番你们一百人,这些少年子不以厮杀为主,日后永兴城将生产更为厉害兵器,需要更为合适的武官统帅操练兵马,因此现在就必须抓紧培养武官,否则到时就来不及了。”



    “那吴登与鲁诚的之子,今年才十一二岁,是否一起带上”



    “不用了,吴登、鲁诚就这么个独苗,咱们不能对不起他们,让他们安心读书,日后学业有成,做个匠人大师也不错。”



    吴登、鲁诚膝下各有两子,南征时还不到两岁,大的才三岁,二人阵亡后,吴登妻子与鲁诚原配王云芝都安排在百货堂工作,四子在陔陵新式学堂就读,费用都由侯府出。



    再有两年,可以送去永兴城学堂深造数学和其他科目,日后成为大师或者先生,安稳度日传宗接代,算是百里燕对吴登、鲁诚二人的一点补偿吧。



    回府时,姜蓉、陈韵风尚未从百货堂回来,百里燕将情况说给了赵安陵。



    赵安陵如今常驻在侯府,百里燕专门在后院一角给赵安陵夫妇辟出了一块宅院,以便随时能有个商量的人。宗伯泰则专守在永兴城坐镇,他还不宜经常露面。



    咸王对府中人事情况非常了解,一些是来自密探,一些是乔郡主,此前也多次问起赵家六姓和赵安陵的情况,还提出要将赵安陵收去其身边听用。百里燕则让赵安陵自己选,咸王最终也没能将赵安陵挖走。



    百里燕的理解是,赵安陵并无辅佐咸王的想法,甚至为百里燕出谋划策,也是深受宗伯泰影响。



    “赵先生,你看如今局势如何破之”



    “还是有变数啊,其一与长孙交手者乃是圣焱天王,此人勇名可嘉,智略却是平平,长孙军重兵之下,再有谋士相助,其败并非意外。意外的是长孙军火器威力陡增,败亡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如若是雷霆、神通二天王中有一人在糯汤坐镇,应不至于败的如此轻易。



    其二,长孙军素来骄横跋扈,此番连下两郡,定是骄兵自傲不可一世,以雷霆、神通二人用兵方略,甘府、昌尹、上关、下关、万川眼下僵持对峙,其如若暗中抽兵北上,从后突然一击,长孙怕是要大败,而且我看极有此种可能,多半其已正在途中。



    其三,公孙岳仍有利可图,如今各国诸侯群起逐鹿中原,黑巾军末日将至,侯爷应适时与雄论道主动媾和,促其倒戈。咸军如若无法速战速决,只有尽速说服黑巾投降才是上策。”



    “要说服黑巾恐怕不易呀。”百里燕无奈道:“甘府今为神通天王所据,此人本侯极为了解,心狠手辣且顽固不化,要其投降实难成功。而雄论道主力多在孙国南地与西南,即便其有心,对孙国东部战场并无多大益处。”



    “那侯爷可曾想过其他,如陈含信等人。”



    “嘶……陈含信!陈含信本部咸国人马早已消耗一空,其如今充其量不过是个走卒罢了,



第698章 技术迭代
    翌日,百里燕启程赶赴永兴,调整武备营,安排永兴城的生产调度和砡工派安置工作,后与苏方义、宗伯泰详谈了策反事宜。



    少年子的征募工作时间紧,只有不到二十天时间,鉴于永兴城教育发达,百里燕于城中贴出募兵启事,待遇为武备营普通军士一半,成年后择优选用。



    启事一经张贴,三天内报名者达两千多人,最终报名者达四千余人。



    鉴于永兴教育完善不久,人才基础薄弱,四千余人中,根据能力、成绩,只择中游偏上者三百人录取,家中有兄弟者优先考虑。



    之所以选中游偏上者,一来,中游者更有奋进心,性格愈挫愈勇富有激情。



    二来,中游者投机者少,务实者多,军队要的是忠诚,而不是政治投机分子。那些脑子活络的,在金钱利益女色面前,往往容易发展成叛徒和内奸。



    三来,永兴城十数年磨一剑,新生人才储备单薄,尤其是数学教育在永兴城推广才几年,报名的这批四千余人中,相当部分都已完成初级数学课程。



    资源贵如黄金,人才更是如此,技术领域需要知识型人才,更优秀的人力,应该投向技术学术和教育领域,送进军队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尤其是十三至十五岁,具备继续升学,深造的少年。



    此外,百里燕更担心咸王的猜忌,一千人的员额,永兴城占额过多,势必令咸王猜疑他暗中培养嫡系势力。比之战争的残酷,君主的猜忌往往更为凶险。



    三百人随即交给武备营突击整训,同时咸王补充了五百七十多人,五百七十多人中,盐枭和姜氏外戚、依附权贵占了四百多,其余为各地豪强、权贵封爵者男丁。



    如此将这些权贵勋戚家中次子诓入军中,一则是历练,二则是做人质,三来日后是咸王手中制衡各地封爵权贵的筹码,同时也培养了姜氏和盐枭子弟在日后新军中的人力基础,可谓是一举多得。



    其余剩下名额由各军各地举荐也好,征募也罢,在二月前凑足这一千人的名额。



    算是意料中的好消息,正月廿六,得报长孙军在糯汤吃了败仗,黑巾军强袭之后迅速撤离,待到长孙军主力分兵回援糯汤,围攻高蓄的长孙军又遭迎头痛击,伤亡不小。



    百里燕正在西城验炮,得知消息,遂是将消息告知了宗伯泰、赵安陵二人:



    “赵先生果然料事如神,此一战长孙损兵折将,伤亡逾七八万人,怕是至少拖累其两三月才能缓过劲来。”



    “长孙素来骄兵,圣焱天王自行撤离高蓄,现在看来,是以退为进,令长孙军大意,而后强势一击令其不振。”



    赵安陵补充此前判断,这时宗伯泰说:



    “长孙虽败,但未伤筋动骨,甘府、上关、万川三郡时间仍极为紧迫,侯爷此去应当心黑巾军籍此为陷阱,引诱我军决战,而陷入被动。”



    “嗯,宗伯先生所言极是,长孙国欲取三郡之地,我军亦取之,两军南北对进,争的都是时间,若是求胜心切,还真有可能中其奸计,宗伯先生有何妙计,可助本侯破此难局”



    “侯爷此去欲速则不达,应以招降纳叛攻心为上,武力决胜为下。我料长孙收复高蓄、蜀田两郡之后,极可能以其水军之长,侵入思水江中,从后攻取清田,以打通南下甘府、上关水道。



    故而黑巾军有所防备,日后思水江下游定有恶战,侯爷在此之前,可循序渐进暗中收拢人心,待黑巾军击溃长孙水军,亦或两败俱伤后,给以雷霆一击,如此可坐收渔翁之利。”



    长孙、咸军南北对进,谁先击溃正面之敌,谁先占得三郡更多的土地,总体而言对咸国是不利的。



    长孙国与甘府、上关、万川全线接壤,而咸国是自东向西发展,与三地都不接壤,只有一路拿下三郡才,能彻底控制全部土地,其中万川又是关键。



    万川郡山势东西走向,或是自东向西突破,或是自西向东突破,无法从南、北突破,故而万川要么全拿,要么全失,绝无只拿一半可能。



    拿不下万川,即便甘府、上关拿下一半,也是一块飞地,南面将给志国切断,北面给长孙切断,在没有飞机、快速交通系统的当下,陆路飞地,且没有水道相连飞地的价值并不大。



    与二人说话之际,蒋杰从外来报:



    “侯爷,左门的程大师到了。”



    “哦,快请进来。”



    “诺!”



    由于右门迁入永兴城的人少时间短,学到的东西不如左门多,数学和先进理念比左门悬殊许多,包宁为此废寝忘食到了忘我的境界。



    程济源奉段颂之的命令,共享有关内容,以帮助两派恢复平衡,其最近数月一直忙砡工派的选址和兴办砡工派学堂。



    少时程济源登门入室很是客气:



    “永兴侯公事繁忙,老夫叨扰了。”



    “左门大师言重,为我王分忧,为百姓解难,乃我等臣子本分,本侯万不敢松懈。大师,请就坐。”



    请程济源坐下,百里燕又问道:



    “大师今日前来,可是有要事”



    “是这样,我左门已将铁质回旋车设计完成,图纸老夫已经带来,其中根据永兴侯所提诸多要求,图中多有改进,想请永兴侯代为鉴看一番。”



第699章 教育兴国
    钻石无疑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质,几乎坚不摧,工业上主要用于超硬金属的切屑和加工。



    一切还得感谢南征时,金雪狄人的宝石坑,大量杂色的工业钻石被当成垃圾随意堆放在露天,三百多年的开采积累的工业钻石如小山一样堆成数座,无疑为金属切削刀具提供了绝佳的途径,从而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短期的刀具问题。



    然而金刚石的硬度极高,普通砂轮难以磨削,因此钻石的加工通常都是以钻石磨钻石,以达到外形要求。



    而钻石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刚粉,是制造超硬度金钢砂轮和平板研磨工具的极好资源,对于无法人工合城金刚石的当下而言,金刚粉无疑拥有极高的工业战略价值。



    而同时永兴城四年前以烧结法,用精选矾土制出氧化铝砂轮,从而一举解决了刀具和普通金属的磨削问题,并籍此为技术起点,陆续研制开发了一整套的磨削工具和器械,即便是现代,氧化铝砂轮仍然是重要的工业砂轮原料。



    此番砡工派磨制的工业金刚石共计六十颗,既有圆形,也有九十度、六十度、四十五度、三十度等不同结构,使用滴铜铜焊法,将之固定于铁质刀杆,最后以氧化铝砂轮磨去包铁包铜,露出刀尖即可使用,金刚石磨顿后,亦可取下回收再次加工,十分之便利。



    不过金刚石并非万能之法,有其必然的局限性,若干年后机床大量生产普及,钻石的磨削进度明显跟不上,陆续暴露出生产周期长、磨削成本高等问题。



    此外工业钻石的加工,受体形和加工难度限制,仅能用于通用成型切削刃具,如九十度外圆刀、沟槽刀、偏刀、面铣刀等,并不能像传统刀具钢生产大量异形刀具。


1...281282283284285...3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