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修真时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零点Q
&nb
第386章 练心之拳
那人影以右拳击常乐面部,常乐步不动。左手挑,右手接挑,左手再挑,进左步,右拳平直打出,右手向上拧翻,左拳平直打出。
常乐以此拳用于技击,其势虽简,而通透穿贴松悍合坚八劲儿俱全,与对方接手后,或硬打硬进,或随而后进,或锉压,或钻挑,或缠绕,或裹拨……不拘一格,但总的精神仍是一快、二直、三猛,包裹不露,脚踏中门,束身而进。
崩拳之气,发于肝脏,两手出入,势如连珠,打的是一气之伸缩。
而常乐右有换式进步时,前脚蹚,后脚蹬,大拇趾特别用力,盖大脚趾内侧为脾经的起点隐白穴,其外侧为肝经的起点大敦穴,故每换一步,必能从此二穴勾起脾经,肝经之脉气,沿腿内侧达于本脏,起到“肝脾之气宜升”的作用。
又两臂之出入以肘摩肋,不断地抚摩期门章门二穴。
章门为肝经之要穴,脾经之募穴,为八会穴之一,期门为肝经之募穴,大敦为肝经之井穴,故而此拳可以舒肝。
在动作中,腰有转动,肋有开合,肝气得以疏泄,脾气得以运化。
肝气舒则心血足,筋膜健,脾气升则肌肉丰满,顶头、竖项、瞪眼,使肝经脉气由共支脉上升而出于目。
所谓“目得血而能视”正是。
斜行直走随意变,周天运转消息真。
常乐继续操练下一招,右手向前伸与左手齐,随即双手握拳捋带而回,左手置脐间,右拳置右肋下,两手均为拳心朝上。
同时他又前脚垫一寸步,后脚急进超过前脚,落定踏实,前脚迅速提起,靠在后脚胫骨内侧,高与踝平,立定。
“嘶啦!”
常乐吸气一口,随吸气之势,左拳经右胸前自右腮边向上钻挑,连拧带翻,置于额前上方约寸许,上膊作半圆形,拳心朝左上方。
同时他的右拳从左肘侧向前平直打出,如同打拗步崩拳,高与心口平,拳心朝左,左脚同时朝左前方进一大步,与右拳上下相应。
“哈!”
常乐吐气一口,两手握拳置于脐旁,左脚收回,置于右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左虚右实之步法。
“嘶啦!”
他再吸气一口,随即左脚向前进一大步,右拳自胸前向上钻翻,置于额前上方,拳心朝上,左拳同时提到肋下,向前平直打出。
等到再吸气时,常乐右手向前仲至左手处,两手散成掌,掌心朝上,一齐向回捋至小腹前,并翻至拳心朝上,同时右脚进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成左实右虚之势,左拳向上钻翻,右拳平直打出。
常乐头顶如泰山压顶,项竖如饿虎争食,舌抵如舔物,齿叩如咬肉斩筋,周身毛孔紧缩,如卷花爆一般。
待到他出手时,两肩松开,向回抽劲,外松而内实紧,手足之起钻,落翻,进步,拧腰,整齐一致,如放炮一般,一瞬间四面一齐炸开,迅猛异常。
而在起式时,常乐左脚向前垫步与双手之前伸同时,走践步右脚落地,左脚抬起,与双手之回捋,握拳也是同时,做得整齐一致,自双足叫起内气,聚于丹田。
他在打右式炮拳时,左拳之上起紧随着身体之转动,自胸前向上裹钻拧翻,有内裹之力和上钻之力,又有外开与向上拧翻之力。
如此引动真气,并冲脉而上行贯于双目,从腋下出于中冲,其势向上,力不能挡。
常乐右拳之向前平直打出,与左足之进步落地整齐一致,手脚齐到,脚落拳到劲出,如炮炸开,天崩地裂,是以有发必中,所向披靡。
而且此拳强调以腰发力,要用后腿之蹬助腰之拧劲,以腰之拧劲催肩向前,以肩催肘,以肘催手,是以其劲甚整,威不可挡。
&nb
第387章 起势横拳
斜身拗步起势横,龙虎相交大道成。
“横拳!”
常乐目中精光闪闪,右手握拳,置于脐右侧,左掌经左胯旁握拳向前上方钻出。
于此同时,他右脚进至左脚内侧踏实,身体微屈膝下蹲,吸气一口。
“嘶!”
紧接着,常乐又呼气而出,右拳顺着左胳膊下边,连拧带翻向前方横出,翻至拳心朝上,高与肩平。
在出右拳的同时,他左脚向左前方进一步,左拳则由右胳膊上边滚翻拉回,停于脐下,拳心朝下,眼看右拳,呼气尽而式成。
“哈!”
常乐左脚尖微向里扣,吸气时右拳变掌,向右后下方划弧,再经右胯旁握拳向前上钻出。
他右脚进至左脚内踝侧,脚尖点地成虚步,呼气时,横左拳,收右拳,进右脚。
常乐欲回身时,两手保持不动,步法按照拗步炮拳的回身步法,待转过一百八十度后,成为左虚右实之步,此时即可下左步,右拳横出,左拳收回至脐下,又成为右式横拳。
横拳之妙,在于拗步斜身,以横破直,要求起横不见横,不能用胳膊横拨。
以打右式横拳为例,右拳向前伸出时,要连翻带拧,拳心向上向外翻,从左肘下向前直钻,如同改锥拧螺丝一般,旋转前进,其力向前锥,暗着有横劲,其力点在小臂前部。闪舞
左臂要向内向下扣劲,两臂如同扭绳索一样,内实外圆,浑然一体,没有一丝松懈之处。
常乐顶头,竖项,沉肩,顺肩,拧腰,合胯,扣膝,咽喉微有向前之意,前脚微微垫步,脚尖不外撇,后脚进步大,经过前脚内踩,两胫相摩,侧走一弧形路线j进步时上体保持平稳不可有’起伏:发劲时,脚有后蹬之力,腰有前挺之力,臂有内裹、外横、前钻之力,二力融为一体的劲路,就是拳谱上说的:’‘其形似弹”和“起横不见横”。
所谓“曰横劲、曰竖劲,变之分明。横以济竖,竖以横用。”,这就说明了在交手中,横拳是和其他几拳互为补充,而用于克敌制胜的。
横拳除去可用以对敌横击之外,凡是接手后欲引化对方来力使之改变方向,或发“四两拨千斤”之妙,以小力胜大力者,都离不开使用横劲。凡是欲打开对方门户,脚踏中门,束身而进,将对方击出者,在直劲之中也都暗含着横劲。闪舞
当人影以崩拳进击常乐前胸时,常乐用右手从内侧扣它的右腕,左臂向外侧横裹其大臂,用横劲将对方锁住,然后两臂一齐向前一送,同时左脚进步,即可将对方打出。
如常乐以左手顺步向对方进击,而被对方封住时,左手可向下翻扣他的手腕并向回将带,同时左脚寸步,拧腰、合胯、顺肩,以右手自左臂下用横拳,向对方前胸或下额部拧钻进击。
此拳法拗步斜身,其形似弹,打的是一气之团聚,其气发于脾脏,练时总要性实、气和、形圆、劲顺,方为得体。
五拳之练法各有持点,但总的来说,是以意为主,以气为用,以丹田为根本。
丹田足,则肾气健、精神旺,心气足,则脑力坚、精神敏,肺脏足则气必充,肝气足则力必猛,脾脏充盈则体魄必强健。
所以练好此五拳,可以内养五脏,补脑力,保丹田,外强筋骨,捷身手,充耳目,奥妙无穷,裨益非浅也。
所谓心动如火焰,四梢逞威风。肝动如放箭,脾动主力攻。肾动似闪电,肺动阵雷声,五行合一处,放胆即成功。
五行分演,而为五行拳,合演而为七曜连珠。
无论如何起钻落翻,总是一气之流行。
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拳技亦云:“起钻落翻之未发谓
第388章 五行合一
常乐左手往下落似半圆形,如劈拳劈物形式,落至小腹处。
他左足极力往后垫步要直着,左手心朝里,顺着身子往上直钻至心口,右手再直往前往下劈去。
待伸到极处,他左手从嘴往前劈去,此时右手从左手下边拉回,两手仍似劈拳撕法撕开。
直至右手拉至右胁停住,右足也同时退至左足,后边相离远近与劈拳式相同,常乐两眼看左手拇指根食指梢,两肩两胯均松开抽住劲。
此时他的身子有阴阳相合之式,腹内如同空洞相似为妙,此式取金方之义,故名劈拳式。
“哈!”
常乐吐气出声,两手先将中指、无名指、小指极力一起卷回,两手拇指食指均皆伸直,两手心均暗含与两肩相合着抽劲,不可显露,再将左手往下落至小腹处,手腕向里裹,左肘紧靠左胁,手往上钻至口处。
然后他手腕再向外扭劲,斜着往前拧着劲出手,到极处手心朝下,虽然胳膊斜出,总是与心口出去之意。
在朝里裹手时,常乐左足与左手同时回至右足踝骨前边。
他以足尖着地,将足后根欠起,再一齐同左手出去仍回原处,似落未落之时,右手手腕从右胁朝里裹劲,从心口至嘴往前钻出,到极处手心朝上。
常乐食指伸着,与嘴相对又平着,左手候右手出时即往回拉,拉至左胁仍手心朝下停住,右足同时随后跟步,身子三折形式,小腹放在左腿根上,名为包裹之式。
常乐再将左足往前垫步,再起左手右足一齐极力前进,右手回时拉回至心口右边,左足亦同时随后紧跟步,两腿仍为剪子股式,两手皆张开,两肩两胯均齐抽劲,不可有一外错不齐,此谓狸猫上树之式。
常乐换式,先垫右足,再极力进左足出右手,左手拉回至心口左边,右足随后紧跟步,手足用劲与两足相离远近仍与崩拳相同,不可相差分毫,停住再回身,此谓追风赶月不放松。
五行单习,是格物修身,五行合一,是谓连环。
为金形,止于劈,为木形,止于崩,为水形,止于钻,为火形,止于炮,为土形,止于横,为五行生克变化之道。
“滋滋……”
电光闪过,人形虚影再现。
常乐微微点头,与那人影分上下手站立。
人影先进步一个崩拳打来,常乐上手用左手扣人影的右拳,他两足后带后着,与手同时撤步,右手仍在右肋。
人影再打左手,仍是崩拳,常乐再将左足尖向外斜横着垫步,左手起钻,仍与劈拳相同,钻至人影的左手外边,手心向里停住,右手急速从右胁向着自己的左手出去,再向着人影的头肩劈下去,右足亦与右手同时进至人影的左足外后边落下,是劈拳能破崩拳,为金克木。
人影再将左拳往上钻翻,右手向常乐的心口打出去,两足不动,是谓炮拳。
所以崩拳属木,炮拳似炮属火,木能生火,崩拳能变炮拳,炮拳属火,火克金,所以炮拳能破劈拳。
常乐再将右足提起抽回,足尖向左向外斜横着垫步,左拳往下落,向里裹劲,肘靠胁压住人影的右手,随即速将自己的右手抽回右胁。
然后常乐再将左足向前进步,至人影的右足里边,右拳手心向上,顺着自己身子,肘靠着胁,与左足同时向着人影的左手里边下颏钻去,两眼看人影的眼,俟其变动。
此为钻拳能破炮拳,劈拳属金,钻拳属水,是金生水,劈拳能变钻拳,水克火。
人影再将右拳抽回右胁,左手与右手同时斜着劲向常乐的右肘上胳膊推去,常乐取人影的斜劲,两足不动,是谓横拳能破钻拳,炮属火,横属土,
第389章 龙虎之形
龙形练毕,常乐又练虎形。
虎形者,有伏虎离穴之式,而又有扑食之勇,在腹内为肾水,清气上升。
所谓“虎向水中升是也”。
风从虎,在拳中而为虎扑,臀尾,起落不见形,猛虎坐卧出洞中。
其拳顺,则清气上升,而脑筋足矣,其拳逆,则浊气不降,而诸脉亦不贯通。
督脉为百脉之原,督脉一通,诸脉皆通,即此意。
常乐先将左手右手俱往前,往下斜着伸直。身子仍是阴阳相合着,抽住劲不可有移动,再将右足极力前进。
待过去左足一两尺,不等落地左足即提起,紧靠右足踝骨,两手与左足亦同时搂至小腹处,手心向上。
常乐两肘紧紧靠胁,腰下塌劲,搂提起落总以腰塌劲为主,顶提身体相合稳住此式,无论远近束身一跃而去。
常乐再出左足,斜着往前进步,右足跟步与练炮拳相同,两手顺着身子钻上至下颏处,往前连钻带翻,两手腕均向外扭劲,向前扑出。
他两肩又向外开劲,又向后抽劲,左足直着与手同时前进,再进换右式,先将左足直着往前垫步,与炮拳垫步相同,两手一齐与左足垫步同时落至小腹处。
猴形者,物之最精最巧者也。
有缩力之法,又有纵山之灵,在腹内则为心源,在拳中谓之猴形。
其拳顺,则心神定静,而形色亦能纯正。
其拳谬,则心神摇乱,而形色亦即不和,手足亦必失宜矣。
“猴形挂印!”
常乐将左足抬起,走往右边垫步,极力向外扭劲,左手落至小腹处,与劈拳相同钻出。
他将身子随着左足向左转,右足极力进步,至左足前边,足尖向里扣劲落下。
此时他再将左足与左手同时撤至右足后边,右手再于左手上边出去。
常乐左足极力往后垫步,右足踏着地,拉至左足处,足尖着地,足跟欠起,足后跟对着左足踝骨,身子三折形。
他将右手拉到小腹处,肘紧靠着胁,左手出至口前二三寸许,手背朝上,两手如同鹰捉形式,五指俱张开,肘靠肋,两胯里根与臀尾极力往后缩力,头可往前又往上顶住劲。
“猴形爬竿!”
常乐将右足极力往前垫步,再进右手,左足同时并出,拉回左手,至心口左边,再出右足,左手亦同时并出,右腿极力上抬,大腿根与小腹相挨,足尖极力上仰,再出右手落右足,左手又拉回。闪舞
“猴形挂印!”
常乐再将右足极力往外扭劲,右手亦如左式落在小腹处,往上钻出,身体随着右足右转,左足极力往前进步,又极力往里扣足。
此时他再出左手,劈拳式仍如左式,往后缩力,又往前进步,出手抬足回拉手,无不与左式相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