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翁千惠也改口了:不管年纪,还是叫哥。
张楠没回答,反而继续问:能进去看看吗?
当然可以,我们小的时候常到里面玩,和王叔说一声就行。
翁千惠口中的王叔就是百货公司的仓库部部长,虽然这个部长听着官大,其实就是个科长,就是指挥搬东西那位。
果然,对方根本没意见——只要不进那些还有货物锁着的库房,随便转。
在里头转了转,张楠对翁叶铭姐弟道:清制:贝勒府基高六尺,正门三间,启门一。堂屋五重,各广五间,均用筒瓦。压脊为狮子海马两种。门柱红青油饰,梁栋贴金,采画花草。这里原来应该是座贝勒府,保存的不错。
第一百二十一章 华夏第一国宝?!
整个仓库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三路建筑:所有房屋均为硬山过垄脊筒瓦顶,分中路和东路及西路。
中路有四进院落,东路亦有四进院,后三进院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后两排房子,西为戏楼,南为花园,有长廊亭花厅假sx路的保存状态稍微差点,在原来花园的位置还加了几间五六十年代的小房子,不过院墙完好,整体保存不错。
张楠大体估计了一下,保存下来的清代原有建筑还有个2000平方米以上,主体建筑都在,占地面积不会少于6000平。大部分老房子虽然有所残缺和改变,但这还是个非常完整的贝勒府。
千惠叶铭,要你们帮个忙。
他的称呼也改了:翁小姐喊着也别扭。
一听张楠的话,翁千惠立马道:你说张哥,只要我们帮得上。
帮我打探一下这个仓库卖不卖,我想买。
这里全部?
姐弟俩有点惊异:买这么大一片老四合院干嘛?!
打探是可以,就不知道他们卖不卖。
你们就说是个华侨要买,打算原样重修当个在bj的落脚点,可以付美元,只要价格别太离谱,我可以立刻付钱。如果事情成了,我私人再给你们一万人民币当劳务费。
对了叶铭,要是要打关系花钱,就从那两万块里拿,到时候和我说一声就行。
京城的遗存的那些王府不是重点文保单位就是重要机关部门的办公场所,张楠想买个王府当住宅是别想了!不过自个一直就想弄个保存好的四合院,最好是当初清代官员住的那一种。
原本是一进院落的官造四合院就满足,没想到这次能遇上个庞大的贝勒府,还有可能会拿得下,那怎么着也不能放过了!
而且这里距离后海都不到两里地,地理位置极好——记忆中这一片地区30年后都还在,将来应该是京城的重点老建筑保护区,不会遭遇乱七八糟的拆迁。
可能会要不少钱。
翁千惠想了想道。
哈哈,能要个几百万美元?放心,你们张哥最不缺的就是钱,你们去谈,只要可以,我就买下。
绝对要不了几百万美元,张楠估计几十万美元都打死了!
现在的京城人绝大部分巴望着搬离四合院,以住上楼房为荣,时代不同想法不一样。等过个十多年,就有人会怀念接地气的四合院了。
这样的好地方,等到九十年代就会不好找——等到90年代中期开始,开始有些大能量人物注意到这些保存不错的老官造四合院,那时想买就难了。
行,张哥,我和叶铭一定给你想办法。
在87年两个小人物虽然没什么能量,但只要找到能拍板的人,美元开道就没多少买不到的东西,这会的人要外汇都想疯了!
翁千惠交代弟弟过会存完钱就去找王叔打探打探,让王叔做个介绍人,就先不用张楠出面。
反正如今已经有不少人知道姐弟俩认识了个好心的有钱华侨,连他们母亲换肾的钱都有了:这年月,这些消息传播的速度比网络时代还快!
有些街坊还在嚼舌头:是不是人家华侨看上了翁千惠,想在这里养个女人——刚才看到那辆大奔和张楠,姐弟俩都知道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
不过姐弟俩管不了那么多,人正不怕影子斜!
打交道别舍不得花钱,我只要那个院子。张楠教导姐弟俩。
到了酒店,张楠还交代翁千惠再去他那一趟。
再给了10000外汇券,他还是担心这姐弟俩办事扣扣索索,坏了自己的大事。
放心张哥,我们用钱砸也一定把房子的事给你砸下来!
这会一个干部能有几个钱?
塞钱估计人家还不敢拿,但有紧俏的外汇券,在京城能买到的紧俏商品就多了去了——就算用一比一的价格换给人家,那都是大人情和变相的给好处!
这会外汇券在黑市的比价都已经超1比13!
第二天一大早,张楠乘坐国际饭店的轿车前往国际机场,顺利登机直飞西疆,四个多小时之后抵达乌市。
张楠上次来西疆还是在2002年,连机场都大变样!
从东部来到祖国的最西部,一步抵达从纯粹地理角度上讲的中亚范畴区域,风土人情同东部天差地别——华夏真大,让人感叹!
乘坐一辆波兰产的波罗乃兹出租车抵达省军区招待所,张楠的出现这让这里的哨兵很奇怪:这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住省军区招待所的人。
不过还好关兴权已经先到了,顺利入住。
老楼他们什么时候能到?张楠问道。
估计明天中午,刚才我给家里打过电话,老楼他们应该快了。
安顿住下,都下午了张楠都还没吃饭呢,两人就在附近随便找了一家清真餐馆解决问题:老大的一盘羊羔肉,吃得那个爽快!
因为暂时没车,出行不方便,但在招待所里歇着也不是个办法,就去了趟红山公园——关兴权还带了台相机,张楠从美国带回来的,用的还是彩色胶卷,剡县都还洗不了。
这会的红山公园还未重建,荒凉的很,不过因为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有好几个学校的孩子在这里游玩。
关哥,吉普上的东西都没问题吧?
张楠站在古塔前问道。
该带的都带了,都锁在箱子里。还有大容量的储水器宽幅备用胎和两个指北针。不过阿楠,你说要拉一车和田玉回去不奇怪,我和班长都习惯了,不过你要把所有装备都带上干嘛?
张楠笑了笑,道:这趟我们可能会找到如今的华夏第一国宝!和氏璧都比不上它!
比和氏璧还宝贵?
骗鬼呢?!
看到关兴权稍显不相信的样子,张楠笑笑道:我们先去和田收购和田玉,等老张他们走了再干,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不过这次能不能找到都还是个问题,要到了地方实地看过才知道。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车和田玉(上架第一更)
关兴权叹了口气,你都这么有钱了还喜欢这个道道,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张楠没回答:不过如果真找到那样东西,估计关兴权会把下巴都惊下来!
和氏璧?呵呵,能和那样东西相比?!
张楠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就算整出个和氏璧来,带来也会是没完没了的嘴炮,专家砖家都会窜出来一大批。
真的?假的?
最后传说中和氏璧一定会成一地鸡毛!
而自己这次的目标是真实存在的:如果那东西公开,全华夏都会引起舆论震动,无数的爱国人士会欣喜鼓舞!
因为如今是蓬勃向上充满朝气八十年代,更因为那样东西潜在的引申出来的意义!
不过借给张楠10个熊心豹子胆,这会他也不敢将东西公开,自己还没到扛得住那个份量的时候!
关哥,那东西要是能得到,迟早还是要捐给国家的,我就是想亲手触摸一下。只有我们祖国才有资格收藏它,不然全世界无论是谁收藏它,迟早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心里想想,没说。
在张楠心中,那就是华夏正真意义上的第一国宝!别说司母戊大方鼎元青花御制官窑连唐横刀都不能和它比!
这次,他的胆子已经通天了!
当天半夜十二点,一路风尘仆仆赶了4000多公里路的老楼和老张,提前一天就把东风货车开到了西疆省军区招待所。
这一路不容易呀!
一番寒暄慰问那是少不了的:如今这道路交通条件,这样的单车超级远征可是能吹上大半辈子的壮举!
老张老楼威武!
不过离这趟目的地还早呢!如今西疆那两条著名的沙漠公路还没造,想抵达和田还有2000公里!
小张,这趟可把我和你楼哥给累惨了!不过转业后还能来一趟西疆,值了!
老张很高兴,这一趟值!
不过他和老楼统一意见:明天也不用住招待所了,四个人开车去他们的老部队驻地,在那里修整两天。
汽车该保养保养,这人也得缓一缓劲,而且估计还有大场面等着自己这四个——以前老张他们还在部队时,要是哪次有部队里的老专业军官和老兵有机会回来部队看看,哪次不是全团在家的人都知道!
甭管认不认识,喝上个天昏地暗绝对免不了!
住招待所?
老兄弟们会直接来招待所抢人!
新疆太大了,距离沿海也够远,很多军人专业复员离开后,一辈子都没机会再回来看看:这些年每一个老兵的出现,都是汽车团里的大事!
第二天,四个人出发去那个汽车团。
吉普车也不开下来,东风驾驶室里坐了三个,而关兴权跑到吉普车驾驶室里看风景了——位置高风景好。
汽车团的团部驻地在郊区,老楼老张一到地方,全团轰动!
那场面,感人!
两人都是同一年转业,原本都还是副营级干部,复员前三个月照顾提成了正营级。原本回剡县还能去乡镇当个普通干部,但两人宁可当驾驶员也不要当干部。
看不上那几块钱!
这趟回老家,在家的团长原本就是老楼的老搭档,还有不少老战友老部下都还在,那热情的场面都让张楠一下子难以接受!
都转业七八年了,再次见面,40来岁的爷们都在抱头痛哭!
关兴权能理解这份战友情,但张楠在感动的同时,还是稍微有点别扭。
啥都不说,也不管如今几点,准备过会就吃饭喝酒接风!
在家的人不多,大部分连队都开车出去了,不少连队一出去就是个把月才回来。
团长名叫邱德明,四十多岁,老楼刚当营副教导员时,他就已经当了差不多两年的副营长。老楼转业时,邱德明成了营长。
汽车部队里官升得慢,老楼老张他们当初都算提拔快的,但就算这样,年纪差不多了都想着转业,指望不大。
而且条件也太艰苦了!
副教导员其实也带队跑长途,还亲手当主车驾驶员。至于部队里兵龄驾龄十来年,甚至十五六年的老志愿兵也不少!
如今邱德明当上团长才半年,见到老搭档,那不是一般的激动!
老楼,老张,还有小关和小张,这趟咱们是回家了,啥都不用说,先住几天再说!
一帮子人拉着大家就要去食堂,保障处处长早吆喝两名司务长去准备了。
老楼,车上还有东西要卸呢!
张楠提醒忘事了的老楼和老张,这两位刚才也太激动了。
这下老张连忙对着邱团长等人道:这回咱们来西疆,小张还特意准备了些我们老家的地方特产,让大家尝尝鲜
邱团长等人一番客气,立刻让战士们卸货!
除了那辆切诺基和几个油桶,还有差不多一吨的剡县特产:一千多斤剡县特产崇仁炖鸭和糟鸡,全部真空包装。
这两样东西原本都是现炖的,根本没法带的太远,不过前段时间食品公司实验真空包装产品,便宜了张楠,不然这东西根本保存不了多长时间。
不过张楠知道食品公司这个举动最后估计会不了了之:这会的人还是喜欢吃现炖的熟食,剡县真空包装的炖鸭和糟鸡真正打开市场,那还是90年代中后期的事。
车上还有300斤晒干的笋干菜:西疆可没竹笋,这东西放汤一流。而且夏天西疆白天热,汽车兵出门带个几两,汗流多了时,放一小撮在茶缸子里泡上。
喝汤吃笋干菜,接力气!
剩下500斤的龙井茶,虽然不是高档货,但在西疆绝对是稀罕东西!
食堂里众人坐下,邱团长等人才得空问:老楼,这趟你们到西疆要拉点什么?我好让人准备下。
前边已经做过简单介绍,众人知道这次带头的是张楠,还是老楼他们原本一个单位的老同事。
西疆太大,要办点事要是有部队的关系出面,做什么都会方便很多。
老楼一指张楠,咱们小张如今生意做的大,还是华侨,这次是打算去和田拉一车和田玉。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两火车皮(第二更)
众人惊奇,一番聊天之后才知道个前因后果。
虽然如今和田玉不是特别值钱,但华夏人都知道那东西不错,要是能拉个一车5吨回去,这也便宜不了。
聊着聊着,张楠道:要不是实在太远,我都想拉个两火车皮回去,坐等发财。各位领导,要是信得过小弟,你们这一两年内也买一些好的和田玉籽料,忍住了过个二十年再出手,绝对发一大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