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血蝠

    还有,那些特殊时期的邮票这会就是白菜价,你也去搜集一些,到时候也会值钱。

    不过千万别太贪心,这邮市就是疯子买疯子卖,前年那回你该见识过,冷不丁就完蛋。

    恩,那会排队都排疯了,我还在读书都和同学翘课去。

    还有,有空多去去潘家园

    说到这,张楠突然停顿了一下,想到件事:自己这会在京城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就这两姐弟还能算是个熟人。

    自个也不可能三天两头跑京城——如今潘家园的好东西可是三天两头都会出现!

    今天就淘了一对将来几十年都不曾出现的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天晓得将来会出现什么好东西!

    15块钱的乾隆官窑瓷器,这会除了在潘家园,就算是沪上,那也不是三天两头碰的上的,更别说其它地方了。

    皇城根下,这优势夺天独厚!

    张楠记忆力不知有多少大藏家是从潘家园几毛几块的买东西起家的,自个绝对不能放过这个点。

    想到这,张楠对翁叶铭道:小翁,你对古董感不感兴趣?

    啊?

    翁叶铭有点不明所以。

    是这样,如今潘家园这边有古董早市,有时候会出现些不错的老物件,但我不可能老在京城待着去那逛。你要是感兴趣,有空的时候就赶早去那边看看,我给你本钱,只要是差不多的好物件你就收,等我来京城时,我给你百分之十的加价提成。

    翁叶铭一听,感觉都有点不可思议:先给钱治病,这会还给自个一个包赚不陪的生意。

    张先生,我怕我干不好。

    翁叶铭想了一会才回答。

    有句话说有钱不赚是傻蛋!不要担心买到假货,只要干了,就放大胆子!明早要是有时间,我先带你去趟潘家园,然后去琉璃厂,我先带带你。这一行只要看得多听得多,很快就能学个皮毛。

    如今市面上假货少,不怕赚不到钱。

    听张楠都这么说了,翁叶铭还有什么好说的。

    作为老京城,他早就知道潘家园。

    张先生,说实话去年我还待业在家那会,就去潘家园练过摊,卖旧电影杂志。后来我姐想办法给我在这里找了个活,就没再去了,那些老物件我还懂那么一点点。你要是相信我,我明天休息,这活我干!

    张楠一听,面露笑容:这就好,总比教个生瓜蛋子容易。

    至于百分之十,那是代收行规。当然,要是这个翁叶铭私下里再赚点差价也正常,只要别太黑就成。

    而且自己不是棒槌,如果这人实诚,自个也不会亏了他。

    懂点行最好,那明早3点半你来酒店大堂等我,只要逛一天,你就知道我大概喜欢哪些东西。到时候放心大胆的收,走眼了咱也不怕,就当交学费了。

    京城待业青年多,像翁叶铭这样毕业后一两年内就能找到工作的,算是运气很不错了。

    不过要不是他今天和张楠说的那句你喜欢古董?,他姐姐给他找的这份看似不错的工作,到二十年后再看,就不知道帮弟弟还是堵了弟弟的前程。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无聊
    吃过自助早餐,回到房间啃了个青皮甜瓜,也不怕消化不良,躺下就睡个回笼觉。

    刚才帮张楠搬完东西后,翁叶铭就去自个的储物柜给提溜了一袋甜瓜给他送来:今天赶早去菜市场里买的。这会京城也已经有了少量菜贩子卖点蔬菜时令水果什么的,已经不需要非得去国营的营业部。

    当然,这次张楠没给他小费,不然也太见外了。

    一觉睡醒,结果才中午12点。

    觉得无聊,打算再出去转转。

    不打算继续在饭店吃饭,开车出门,随便在一家国营饭店吃了顿简单的中餐:一盘京酱肉丝,一个炒青菜加碗东北大米饭,吃得够爽!

    吃完就去**广场,今天他要去广场边的华夏历史博物馆逛逛。

    玩古董,那就要到处多看,特别是博物馆里的东西,只要有机会就要多研究研究。就算展出的是复制品也要看,那就是个最好的高仿对照!

    华夏历史博物馆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建筑是在1959年8月工程竣工的,当时成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

    1969年9月,华夏历史博物馆和华夏革命博物馆合并,称华夏革命历史博物馆。

    1983年初,又分设为华夏历史博物馆和华夏革命博物馆。

    张楠知道要到2003年的2月份,两馆才会再次合并,成立华夏国家博物馆。

    两家博物馆一道参观,和那些走马观花的游客不同,张楠在各大展厅内,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展品,几乎都会驻足好一会,东看西看研究一下。

    人的记忆总是有限的,就算之前了解,来复习一下也好,活到老学到老嘛。

    结果这么一晃荡,到了闭馆的时候才出来。

    眼前是巨大的广场,张楠暂时不想走,因为没地方可去,就坐在台阶上抽了根烟。

    看着眼前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和来往的人,张楠有种恍然的感觉,细细回味了一下自个的前世今生。

    多好的80年代!一切都积极向上!

    不远处的自行车大军和同遥远记忆中人们不同的穿着,不知不觉都到了广场上华灯初上,这才站起身离开。

    还是随意找地方吃饭,同样的简单菜谱,呼哩哗啦吃完就不知道该干嘛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想起王维的诗句,实多感慨!

    这会晚上也没什么好的地方去玩,连个酒吧都没。不过就算有酒吧,张楠也不会去——看着二十来岁,心理年龄都五十了,早过了泡吧的年纪。

    至于80年代那些简陋的歌舞厅,回想一下上辈子年轻时似乎还去过好多次,这会想想都好笑!

    还常碰到警察临检!

    难道要去看电影?

    问了下小饭店里的工作人员,说广德楼戏园今晚可能有相声演出。

    得,总比去看电影好。

    开车一到位于前门外大街大栅栏街39号广德楼戏园,时间刚刚好,再过10分钟就开场。

    还要先买票,一张桌子最多四位:这会也不兴包桌,不认识的也能凑一桌去,反正是各自一杯茶一叠小点心。

    运气不错,位置最好也最贵的一号桌竟然还有两个空位。

    买票入场,看相声。

    坐下后才发现,坐自己边上的两位似乎还是华人,年级都挺大了,是对夫妻。

    两边互相一看,似乎都是差不多的一类人,还相互聊了两句:原来这两位是美籍华人,住在洛杉矶,都已经退休了,这次是回来探亲。

    虽然很有可能看完戏后根本不会打交道,但相逢不如偶遇,两边还各自留了个美国的电话。

    一桌就三个人,没再人买票坐一块。

    演出开始,有名的没名的好几拨,从晚上7点10分一直看到9点半。

    两字:过瘾!

    其中一位相声界的腕,小侯爷都上场来了一段!

    第二天还是3点零点起床,3点半到了大堂,看到翁叶铭已经在了。

    昨天下班后,翁叶铭到了医院,而他姐正打算过一会去值班前半夜班。

    饭店里知道这姐弟俩家中的实际困难,排班上都会给予照顾。

    如今姐弟俩的母亲已经不需要家属24小时陪护。尿毒症就是这样,病情恶化时来势汹汹,不过只要暂时稳定住就不那么吓人了。

    加上友谊医院可以说是全华夏最好的肾病医院之一,加上如今医疗费不用担心,能用好药,两人的母亲已经好转不少。

    把张楠说的事和家里人一说,他母亲很高兴:叶铭,原本还不知道该怎么还这份情,这下最好。你一定要用心为那位张先生办事,千万别有什么小心思!

    我知道,妈,你放心好了。

    翁叶铭接下这个活计,也不是每天都要去潘家园报到,一周去个两三回就行了。

    如今那边练摊的人他都认识一小半,等去个几回之后,只要放出话要什么东西,好物件都会给你留几天。

    而且这活还不用辞了现在的工作,大不了在上白班的时候早点起,如果是前半夜班,那还能在休息室里趟一会再去潘家园。

    骑个自行车,每天多花两三个小时就行了。

    因为听弟弟详细说了这事的前因后果,翁千惠能确定张楠是真的要弟弟帮忙收货,而不是有其它想法:如果不是弟弟刚好当门童,外加多嘴了一句,也就没这回事了。

    叶铭,那位张先生不是个小气的人,你认真给他干活,我看他亏不了你的。

    帮陌生人治病就甩手1万美元,要收古董那先给的本钱也绝对不会少!翁千惠就怕弟弟到时候挡不住钱的诱惑,干的活让张楠不高兴,这可真对不住人家的一片好心!

    恩。

    其实这会换肾加上短期治疗费都用不了1万美元,原本翁千惠在请他吃饭时还想着先还一部分给张楠。

    但张楠说:这病一生没几家人能不没落下饥荒,还有换肾前的医疗费和换肾后一辈子都要吃的药都不便宜,留着吧。

    如果不够就说,趁着自个还在京城,既然顺手帮忙了,那就一次性帮到底。



第一百一十八章 压阵角
    这次干脆把车开到了潘家园的大土堆下边,引起上头不少人的注意——这会大部分该来的摊主都已经到了,不过顾客就张楠两个。

    开着轿车来潘家园逛鬼市还是辆奔驰,张楠绝对是改革开放后潘家园头一位!

    一到大土堆上头,张楠很快就知道翁叶铭之前说的话没错:不少人都在和他在打招呼,显然这小翁是这里的老人。

    有没见过翁叶铭的摊主问旁人:老李,这两人谁呀?

    昨儿个你没来,那个穿得时髦的是个有钱的爷,昨天把整个潘家园最好的东西都包圆了!

    那感情好!

    他还以为这是个棒槌!

    别瞎想,人家是行家,大不了不会和你计较一块五毛的,可别把人家当棒槌

    两人是老京城,听这位一说,另一个又问:好像另一个认识的人还多一些,咱这的老人?。

    你来练摊来得晚,我们叫他小翁,去年在咱们这摆了大半年摊,就卖旧杂志旧书。后来不干了,说是去高级饭店上班。

    说到这,这老李小声道:不知道这个小翁走了什么运,这下和这个有钱人混一块,我看这小子要发达!

    翁叶铭很低调,不过再低调也逃不过这帮子摊主的眼睛!

    不仅仅是老京城,连那些外地来的摊主也有不少还认得翁叶铭,当初他在这里人缘还行。

    至于这两人的关系,张楠两个才看了两个摊位,摊主们就有谱了:这个小翁极有可能是那个老板放在前台的人,以后要卖货,可要和这个小翁搞好关系!

    蒙人家?

    别逗了,都是一个圈子里混过的人,谁不知道谁呀!

    就算那个小翁已经有个差不多半年没来,但这里的规矩都还了如指掌,就算行情可能落伍了那么一点点,晃荡个两天也就全熟了。

    这会张楠正在一家翁叶铭认识的老京城摊位前,仔细观赏一个直径几乎有50公分的超级大盘。

    张老板,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前三清官窑,我要你100绝对不贵!

    摊主大肆推销自己的好东西,不过张楠一句话就把人家打回去了:‘储秀宫制’款,浪荡釉,光绪的东西,不过官窑倒是没问题。60块我要了,难得这么大的体量。

    这下摊主没话了:大盘的款并不是常见的xx年制,而是储秀宫制款——他昨天也没来,不知道张楠是个真正的行家。

    这样的款摊主自己都还没见过,不过他听明白了浪荡釉:这是光绪年瓷器的一个特点,说白了就是这时的制瓷水平下降了。

    要不你再加点,给80得了。

    一听摊主这么说,张楠也不再还价——这盘子将来就五六十万的价格,不单单是价格差的问题,主要是这么大的光绪官窑盘子极少见!

    付钱,成交。

    有时候你有钱也买不到!

    前两天在琉璃厂倒是见过一个类似的,体量还小很多:标价800外汇券!

    太小了不感兴趣,主要是原本预计这次不好携带,不过如今张楠有了新的想法:过会去琉璃厂,如果有看上眼的,就可能买下。

    这个80块的大盘到了琉璃厂能卖多少?

    1000外汇券至少,1500不算贵。至于收购价,估计打死了50人民币!

    这是个储秀宫制款钴蓝地绿彩云龙纹盘,四字两行篆书款,撇口,弧壁,浅腹,广底,圈足。

    买卖达成,混潘家园要压得住阵脚,张楠就当着边上摊主们的面,拿着盘子现场指点翁叶铭。

    小翁,根据《清档内务府工业清册记载,光绪初年景德镇御窑厂就大量烧造官窑器,光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为慈禧506070寿辰以及光绪大婚,又大批烧造寿庆典礼和赏赐所用的青花瓷粉彩瓷和各种色釉瓷器。

    而这种‘储秀宫制’款还是有缘由的:咸丰六年懿嫔,就是后来的慈禧就居储秀宫,生了同治;同治大婚后,皇后居储秀宫,光绪十年西太后又居储秀宫。
1...5657585960...9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