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这些商业问题相当的复杂,跟王松讲不明白,可是赵信也没有打算让王松明白,在研究领域之中,获得了牛大力这么一个非常难得的研究型人才,已经是天大的侥幸了,不可能王松也变成一个天才的经营者,知识和眼光上的差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你把风声放出去,就说,我们铁匠作坊,准备向外招募经销商!”
“这样就可以了”王松依然还有疑惑的问道。
“当然可以了!”赵信很自信的说道。
王松招办了,赵信接下来的日子里面,更多的是泡在研究院,离开大名府,离开铁匠作坊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接下来,如果他回转定海军,将会没有足够的时间过来大名府这边。
就算是定海军,成立了新的,基于后世高炉冶炼作坊,在一定程度上面,大名府这边,也不能放弃。
定海军毕竟偏僻,在大量的公路和水运没有便捷之前,跟大名府无法相比,一个运输,就足以磨平价格上面的一点点的优势,大名府的铁匠作坊注定会长时间的存在。
见到了牛大力这样难得的研究人才,他也想过,把他弄到的定海军去,可是考虑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把牛大力留在这里。
一方面,牛大力的整个家族,整个社会关系,都在大名府,留在大名府,更加的稳定,另外一方面,他自己就在定海军,差一点的大匠们,他们或许没有牛大力这样,主动的研究人才这么厉害,可是最起码可以在命令之下,按照要求去做。
实际上,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铁匠作坊这里,已经完成了研究,接下来,最难得公关,不过是高炉一些细节问题。
这一点,牛大力可以帮到忙,可是能够帮到的有限,毕竟,这是一种全新的冶炼方法,跟之前牛大力一直进行的冶炼方法,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有后世的眼光的赵信能够提出来。
&
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妆品
王松也是一脸的懵逼,他最开始还没有发现,因为大量新产品的上市,在价格上面,就不能按照之前的价格了。
以前,一个大铁锅,他的重量是45斤,价格会接近6贯,换成了新产品,不足40斤,价格却最终定在了1.5贯的程度,只有老式铁锅的四分之一,可是总体的价格却不低,一斤高达75文,甚至在之前的之上。
可是因此,创造了比较大的价格,同时,铁锅销量还不错,作为主打产品,销量一直都在上涨。
从赵信这里,学会了用统计数据,来看整体,他这才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的,因为销量只是上升了一成,如果不是订单增加了的,让整体的总销量,攀升到了18万贯这个程度,恐怕他就要怀疑,这个政策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
当然了,使用新产品的好处还是有的,跑开了利润和成本,新产品大概创造了三分之二的利润。
也就是说,每月来利润在12贯左右,一年下来,可能就要接近150万贯。
任何时候,包括是北宋的政府,150万贯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可是对于铁匠作坊来说,这不够。
一个月18万贯,大概就是240万斤,一天差不多会消耗8万斤铁,这跟之前预想的那样,一天80-100万的数字比起来,只有十分之一左右。
赵信要求的,是在销量的同时,保证价格,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利润,如果单纯追求利润的话,还费尽心思弄这些新产品干什么。
没办法之下,王松还是找到了赵信,赵信也是皱着眉头,之前他计算过,如果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会打开市场。
王松的做法不能够说是错,但是这个节点把握的不错,一口大铁锅来说,1.5贯不会买,800文买的,虽然会增加一些,却不会太多,这就不是销售和价格的问题了,是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了。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赵信很疑惑,他除了把销售数据,还拿到了另外一份数据,经销商的数据。
看完之后,他就明白了,目前,一个月差不多有6万贯的销售额,这个六万贯,是最少1200个经销商共同完成的,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个经销商的订货,不过是50贯。
50贯,放在平头老百姓的身上,这算是一笔很大的钱了,一般的家庭,能够支出资金,也大概是三四贯,可能要十几个家庭,才能够凑齐50贯,可是放在这个经销商的身上,就太不应该了。
哪怕按照平均,每一斤铁60文的价格,平均一个经销商,不过是采购了1000斤铁,这叫经销商么
铁锅一次才50个,加上其他的东西,一次性采购几百个的经销商,那真的不是什么经销商,那完全是小商小贩。
还是那种不入流的小商小贩。
为什么在大名府立足,大名府商贸发达,扼守住整个京杭大运河的北线核心,勋贵和商人云集,是一个很繁华的地方。
以大名府的毛坯,丝绸,茶叶这三大生意为例,每年成交额超过了数千万贯。
一些辽国,还有江南的大商人前来,往往一次性数万贯,甚至是十几万贯的,比比皆是。
可是放在这个铁器上面,平均60贯,这代表着什么,大商人,勋贵,甚至是大家族的人,还没有把眼光放在这里。
找到了问题,就有解决的途径,这个问题如果解决起来,也不是太难,既然他们看不到,让他们看到就好了。
以王松现在的身份,是可以成为所有大家族,大贵族的座上宾的,可是就说这件事情,是不是有些太低身下气了。
虽然说,赵信知道,只要他提出来,王松肯定毫不犹豫的去做,但是,他觉得还是不要提。
商业上面的事情,还是以行业为主,又不是政府4亿斤的这样的订单,不过是一些日用品,强压着牛喝水,总不是一件好事情,要他们自愿。
之前,最开始弄到神兵利器的时候,他没有根基,是依托着其他的商行,进行了一场小范围的拍卖,效果还不错,可是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既然现在,铁匠作坊已经在整个大名府站稳脚跟了,那么,似乎可以进行一场拍卖。
神兵利器的风潮,还没有过去,虽然说,还有一定的市场,可是这个市场并不算太稳定,强行的开启,不太合适的,那么就只有另辟蹊径了。
让王松先回去的,关于经销商的选择,继续下去,小的批发商注意到的,肯定会有的大的注意到,这需要一个时间,真的不去管它,等到铁匠作坊的产品的,名声出去之后,一定会获得认可。
可惜这个时间太长了,可能是一年两年,也可能是三年五七年。
那么就只有减少这个时间,实际上,昂贵的工艺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美轮美奂的蜀锦,巧夺天工的瓷器,这些都可以。
实际上,如果有功夫,做出来平板玻璃,再加上银镜反应,这恐怕是最容易吸引眼球的。
以北宋的这个条件,别说是平板玻璃,普通玻
第二百七十三章 拍卖会
一款神奇的魔水,加上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面霜,就这么的,引爆了整个大名府。
王松非常的有策略,香水偏向于年轻的人群,主要是在年轻的贵妇,士人哪里传播,面霜,则有直接的效果,面容越是苍老,效果就越发的明显。
仿佛带着一种仙术魔力一样的,抹平脸上的沟壑,对于女人而言,有致命的诱惑。
整个大名府的贵妇,甚至是蔓延到周围四京的贵妇们,都在寻找他的来源,特别是那些将门后戚,他们在发现这个面霜的第一时间,就是送入宫中。
相对于外界,宫中才是一个修罗场,年轻貌美才是最好的武器,当一个后妃,年老色衰,依靠的,恐怕只有皇帝的怜悯和感情。
年轻的后妃,有年轻后妃的优势,老人有老人的优势,但是当一款可以把老人变得年轻的东西出现的时候,那就是致命的诱惑。
面对着天字第一号的诱惑,不是没有人打其他的主意,可是听说所有人是谁之后,全部偃旗息鼓。
赵信,这个在上层圈子之中,不停流传的名字,仁宗亲生的儿子,从他手中得到,还是不正当的手段,你以为你会得宠么,张淑媛的例子摆在前面。
这个六宫粉黛无颜色,皇爷独宠一人的宠妃,就是因为赵信的关系,一下子贬谪到底,甚至现在还活着没有,都不好说。
哪怕现在,赵信名叫苗定,是定海侯,可是怀疑仁宗对他的恩宠,那真的是寿星嫌命长了的。
不过,这个珍宝,赵信也没有藏着掖着,在大名府,一处核心地区酒楼,正在重新装修,放出来的名字叫做珍宝楼。
说白了,就是销售各种珍宝的地方,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
这也是根据之前想法,做出来的,卡牌系统的神奇,远超过这个时代,甚至是21世纪,都没有办法达到,要想全面发挥他的效果,在北宋这个时代,现在已经是极限了。
类似香水,面霜,还有其他的一些非量产的产品,以前做出来之后,赵信都是敝帚自珍,现在,完全可以放在这里,进行拍卖,物以稀为贵嚒。
准备参照后世拍卖会的标准,春秋为两次大拍,会集中定海军搜罗的奇珍异宝,再加上民间的一些珍宝,这中间,利用富商云集,贵族云集的时候,趁机把一些销售会给举办起来。
这样,或许不如专门针对产品的一些展销会,可是在这个资讯不发达的时代,在铁匠作坊的而名声,不显的时代,这是唯一的,也是最快的方法。
风声已经传出去了,并且,会根据级别,发放邀请函,目前定位为6品,或者缴纳1万贯保证金的对象的。
这个门槛相当的高,如果按照这个门槛的话,整个大名府,也不会有多少。
可是要把这个盘子,放在整个北宋的层面上面,这就多了。
北宋有多少6品以上的官职,一般的县里,就最少有一个,州府道,就更多了,越是到上层,越是集中。
拿得出1万贯保证金的,可能大名府,就有超过千人,而且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还给了一个特例,不是6品官,也交不起1万贯保证金,有3个有资格的提携,也可以进来。
这就多了去了,这也是王松不解的地方,赵信却不解释,一个女人,为了美,可以做到的一切,后世无数经典的小说作品之中,都有提到,仅仅凭借这现在的渠道,吸引不到这么多人,这也是一个吸引人的方法。
不说多了,赵信的这一场拍卖会,最起码也是万人规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他不要求多,一个道,或者是一个府,只要来一个,谈下其中的大多数,就可以了。
这么赚钱的生意,有大名府的例子,还有实物和价格的对比,哪怕他们拿回去原价,或者是稍稍低一点的销售,利润会非常惊人。
对于大名府周边,甚至是四京江南这些富庶之地,赵信会关注,会做一下限制,因为只要销量起来,哪怕价格较低,也会有可怕的利润,可是对于偏远的地区,这就没办法了,连粮价都可以比江南贵上10倍以上,日用品就更不用说了。
按照拍卖会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产品名录,赵信没办法用照片的方法,表现这个产品的性能,却可以通过文字,还有一些绘画的方法,把大体的
给表现出来。
首打的就是的香水和面霜,一个被起个香国魔水,一个被起为复颜霜,都是首推的产品,不但有长达的3页的介绍,还专门请了高手画工,临摹做出带着色彩的画作。
在没有印刷术的时代,只是这个小册子,就价值不菲。
然后,就是10把神兵,都是常用的,比较适合战场的刀枪剑戟之类的,有之前的名声,这些也被冠以古之名兵的称谓。
除了这两项的之外,还有就是一些普
第二百七十四章 广而告之
大名府,水运码头,在铁匠作坊的推动之下,在想要参加这个一场拍卖会人的钻营之下,拍卖会的消息,迅速的就扩散开。
一场别开生面,从来没有过的拍卖会,不但赵信在做准备,一些来自海外的商人,一些珠宝大户,甚至是一些马贩,也都过来联络。
名马,名刀,这本来就是最佳的配备,你都买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名刀了,还在乎一个名马么的
珍宝之中,魔水和面霜,就不说了,这是造化的神奇,可是那些珠宝就有些太一般了。
赵信这是多了这么一个类别,只是寻找一些简单的珠宝,而没有追寻那种绝世,工艺品之类的也是如此。
可是在这些大商人哪里的,哪一个没有一个镇店之宝。
广告广告,广而告之,之前他们忽视了这个拍卖会,忽视了这个商品,可是现在,当定海侯已经把这个风潮给抄起来的时候,甚至曹刿这个河北安抚使,都会携带家人参加,更是引发了风潮。
这可是河北这边,最大的boss,他都参加了,其他人还敢于安坐钓鱼台么
其他官员的亲自参与,同时,在最近,又有消息传来,枢密副使韩琦,三司使叶清臣,还有翰林学士欧阳修,会一起参加的这一场拍卖会。
3个宰辅参加的拍卖会,这不但在大名府,引发了庞大的风潮,甚至影响力的传播到了东京。
说起来,这三位也是正好恰逢其时,本身韩琦在订单达到之后,就应该启程出发,不过,大量钢铁,特别是检测通过之后,让他有了新的想法,最关键的是,这个生产速度这么快。
以前他还担心,铁料的数量不够,时间不足的问题,现在,没问题的时候,他需要跟赵信商量一下的。
西夏跟辽国一战,通过一些情报显示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他开始在他的派系进行串联,主要是枢密院的这些的。
大部分激进派都比较支持,赵信的解释,在韩琦的发挥之下,特别是有了一个例子放在前面,当然是说服了大多数。
不再是韩琦一个人,而遍布整个西北,包括了枢密院的一些渠道,甚至把三司使叶清臣也拉进来了。
如果这个创意,在铁匠供给中枢之前,说给叶清臣听,叶清臣肯定不会同意的,开玩笑,好容易稳定下来的边疆局势,而且有可能平复的财务,却又要有战争,而大量支出,这对于他而言,那是难以接受。
可是现
第二百七十五章 巨商云集
大名府,为了拍卖会重新装修的房子,已经接近尾声了,说实在的,这是有别于北宋其他店铺的装修。
这个房子,天然的适合拍卖会,因为大梁的关系,整个房子相当的宽大,在特别的做了一个台子之后,周围分成了两层,算下来,最少可以容纳2000人。
六品以上的官员,或者是一万贯的保证金,这两者,分别达标,整个大宋才有多少,就算是三分之一,也差不多是600人缴纳保证金,那就是600万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