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十年残梦
韩琦不是渭州的直接上级,不可能直接撤掉渭州令的职务,可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枢密副使,一个注定要走向巅峰宰抚交恶的话,对于任何一个有抱负官员来说,就是灾难。
真的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渭州令发现,这样举动的,并一定会颗粒无收。
现实的利益和未来的利益,大商会们开始调动资金,这个,渭州令也是知道的,已经调动过来了2000多万贯的资金,这个还不够,那不就意味着,这2000多万贯之中的大部分,都会在这里花掉的。
如果是2000万的话,那么他能够提取的就是60万贯,是之前的一倍以上,这种情况之下,他还会执意于不建设么。
一个永固的建筑,加上其他的一些投入,总投资可能会达到30万贯,这在以前的渭州来说,是一个无法承受的数字,可是对于现在的渭州来说,达成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到现在,渭州大会已经进入到了第6天,短短的5天之中,成交量已经超过了550万,一共销售了4万匹马和15万头牛。
马只是销售了两成,牛差不多是一半,不过牛的热潮渐渐降低,马的热潮在上升,按照目前来到渭州的这些商会手中掌握的总资金来说,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
1000万贯,是肯定可以达到的,1500万贯也有很大的可能,2000万贯有些难度,却也不是不可能的。
之前跟韩琦谈好的条件,每一笔交易,可以提成3分,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比例,当整个牛马大会的成交额,达到了1500万贯,3%,也就是45万贯,哪怕在永固的建筑上面,投入了30万贯,不是还有15万贯么。
更别说,如果深挖一下,整个投入会降低一些,毕竟,30万贯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听说在西北使用了一种叫水泥的材料,可以快速的建设。
在没办法改变,甚至只能够顺从的前提下,渭州令开始考虑这个建筑的数量,还有作用,他一下子意识到了,这个永固的建筑物,也不是一点的利益都不带来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商业交易市场。
按照韩琦的说法,这个永固的牛马交易,会成为常态,灵州会每年为这个交易市场,提供500万到1000万头的各种牲口。
灵州太远了,只适合作为一个培养的基地,或许会成为牧场,却不太适合作为牛马交易的地方,京兆府不错,可是有些远,从灵州到京兆府,走的太远了,在目前的交通状况之下,从灵州到京兆府,最少要四五十天。。
而渭州,这个之前临时选定的地方,似乎就绽放了光芒,有足够的地方,位置合适,通过渭州辐射西北,辐射京兆府,影响到整个中原,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市场的选择的。
类似这样规模的大型交易会,肯定会经常举办的,同时,灵州牧场开辟出来之后,哪怕按照年均20%的增长率,每年就会产出500万头的牲口,这些分门别类的在渭州进行交易,这回成为一个新的财源。
长期的交易,永固的建筑,甚至是商业的投入,最近渭州的租房状况,连渭州令都是耳闻,如果有了更好的客栈的话,这些商人,还会住在那些简陋的连基本物质都不存在普通民居之中么
那是不可能,韩琦没有见过未来,21世纪的大型商贸洽谈会,那些需要兴建大规模的场馆,还有各种的宾馆酒店等附属物。
这些东西韩琦不懂,可是最基本的还是懂得的,一系列的大型永固性建筑,包括了客栈,酒家,还有一些其他的建筑,特别是一个巨大的,永固市场,以目前临时市场为蓝本,做了一些调整。
这个交易市场,会把交易常态化,固定化,一次性超过20万的大型交易,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超过50万的一个季度,超过100万的半年。单纯是这些,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收益,只要把东西卖出去。
这个固定的交易,会委托给渭州来管理,按照韩琦的说法,固定的交易,会每一次抽取7分,3分作为的渭州的抽成,4分作为税负,上交给官府。
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每个月的成交一部分,一年时间,也是一个非常不菲的数字。
一次性的买卖,跟细水长流,这个账,任何一个人都是会算的。
种种的变化,让渭州令最终想通,他领取了17万贯的资金,这其中,有一半
第三百九十三章 离开渭州
在渭州大会还才持续,马的热潮不止,牛的交易日益走低,在这样的前提下,另外一个新的生意开始突然出现,并且迅速的蔓延起来,这个生意不是别的,是牛肉生意,从一开始出现就热火了起来。
不错,这是一个新兴的生意,在北宋境内的,宰杀耕牛是犯法的,虽然有牛肉小规模的流通,可是大张旗鼓的销售,那是完全没有的。
农耕民族,牛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粮食为本社会,牛代表着社会的稳定程度,哪怕是最想饱口福之欲的官府,也不会主动的让他合法化。
可是在肉食较少,没有大规模的养育牲口的时候,牛羊肉,是能够吃到的少数肉类之一,特别是限制之后的牛肉,更是如此,越是限制,越想要吃到它。
哪怕是在东京汴梁,也不是说没有牛肉销售的,只不过少一点,掩饰一下,他们的涞源当然是非法的。
对于人治的社会,只要打通了关节,有心人可以获得数量庞大的牛肉,反正这些牛的死亡方式,也是千奇百怪的。
商人们虽然可以吃羊肉的,在目前的渭州牛马市场,羊肉是可以敞开了吃的,在京兆府一斤也要80文以上的羊肉,在汴梁更是高达200文,可是在这里,800文一只,哪怕一只只能够出三四十斤肉,甚至屠宰,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可是比起别的地方便宜了。
只不过,这里,没有什么烹饪的方法,只能够简单的烤着吃和煮着吃两种方法。
牛的大量出现,让一部分人想念了牛肉,牛肉稍稍腌制一下,煮好,就是一道美味,试着提出来的,能不能供给牛肉的时候。
这个要求,是一些比较有势力的商家提出来,一层层的报道了韩琦这里,宰杀耕牛,在北宋官方,是一个很忌讳的东西,哪怕是渭州这边,有很多的耕牛,可是渭州令也不敢随便的下令。
当报告到了韩琦这里的时候的,他愣了一下,杀牛吃肉,谁这么的有创意。
如果换成别人,宰杀耕牛,还会有所犹豫,这不是一件小事,可是在韩琦看来,七八百万头牛,就算是北宋想要用,也用不完,在牛的数量相当多的前提下,杀一些牛,又有什么关系。
当灵州的畜牧业,步入到正规之后,七八百万头的牛放在灵州附近,按照其中,30%左右的产牛,可能增长的数量就在两三百万,哪怕牛要两三年能够长成,每年供给的牛都会很多。
在大量的耕牛进入到北宋之后,牛还那么的重要,不允许宰杀么,说不定,这就会成为一种可以长期饲养,作为肉食牲口,没有往日那么高的地位了。
七八万人的客商,一天又能够吃多少,一天100头牛而已,就算是到拍卖会的结束,也最多是两三千头牛。
这对于三十万头的总数而言,只是九牛一毛的。
韩琦是非常大胆的,在自己认为正确的行为,往往会非常的激进,过去或许还会因为级别不够,而掩饰一下,现在,西北立下大功,灭亡了整个西夏,同时在辽国手中,获得了大量的收获,上千万头牲口,仅仅是账面上,就超过几亿贯,这种情况下,杀掉一些牛,又有什么。
就这样,当天,韩琦就在渭州,招募一些屠宰师。
按理说,在渭州这样的小城市,这样专业宰牛师傅应该不多,因为北宋禁止的关系,以前渭州,也没有多少牛肉流入的。
但是恰恰,在渭州,最多的就是那些牲口大师,不是每一个屠宰工都是大师,可是大师都是优秀的屠宰工。
那些对于牛马相当了解的,其中有相当部分,都是从精通的屠宰开始的,在经验还有诸多实践之中,走到了现在的位置。
在牛马大会进入到第10天的档口,大师们能够起到的作用已经相当有限,整个渭州的牛马差不多已经看过了,没有多少的问题,他们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有限。
商会们虽然没有解雇他们,可是动用他们的时候也大大的减少了,这些大师们,本来准备在检测完毕之后,就直接离开,可是这一次来自官府的雇佣,很快,就招募了差不多100位。
来自大名府的出色的刀具,加上心灵手巧的大师们,展现了一场不亚于庖丁解牛的盛宴的,100头牛一字排开,在短短的半个时辰之中,完成宰杀的过程,然后把肉,皮,骨分割开来的,形成了一个个的分类,然后在一个专门的市场之中,销售这些牛肉。
包括提议者,渭州令,谁也不会想到,韩琦会直接摆明这么来做,4万多斤肉,直接的供给市场,顿时引发了热潮,就算是不怎么喜欢,也要尝尝,当然了,价格方面,也是一个不同于渭州的价格,300文一斤。
没办法,一头牛也就是出四五百斤肉,宰杀的话,只能做
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
韩琦是悄悄的走的,不过动静依然不小,该知道的,都知道的,毕竟身为枢密副使,是需要有一定的随员和保护,当然了,还有从渭州带走的物资。
拍卖会,还是要继续下去,为了保证它的正常进行,特别是,需要保障资金的成功到位,这可是最关键的地方。
虽然,一般的情况之下,不会有人这么的胆大,敢于动韩琦的资金,可是万一不是一般呢
这一次拍卖大会的声势很大,这么多的商会到来,难保没人不动心思,特别是叶清臣,万一三司过来截胡,他怎么办
实际上,三司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却没有那么的详细,知道这一次拍卖大会的声势很大,可是具体有多少的成交量,那就不知道了,最关键的是,赵信的进京,打乱了很多的部署,京城这边,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另外一端。
韩琦留下了一部分的属员,还有差不多2个营的禁军,渭州这边,地处整个西北的内陆,跟边境,最少有600里以上的距离,可以说是腹地之中的腹地的,2个营的禁军,1000人,足以保证安全。
韩琦到达渭州,差不多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因为保证金的关系,他们可以在渭州本地,还有之西北周围的地方采购了一部分的物资,那些物资已经抵达了超过20天了,还有这些从京兆府采集的物资,那些已经在10多天之前,送到了灵州的。
灵州那边会不会按照之前的预定计划,把这些物资都成功的使用,这是一个关键。
灵州是一片白纸,虽然说,西夏为了抵御北宋,修建了一些军事性的建筑,可是总体而言,还是一片白纸,要想开发,那是可以自由的书画。
灵州将来发展的越好,对于韩琦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可以在未来十几二十年之中,不停提到的功劳,而发展灵州的所有资金,都已经筹集到的前提下,这一步非常的关键。
韩琦的离开,并没有引发事端,渭州大会,已经非常的平稳和正常了,不用他们怎么操心,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说,渭州大会已经形成了自我的一个体系。
拍卖,是一个很新的东西,从来都不曾从北宋出现的一个体系,可是长达10天的时间,不断尝试和接触,渭州已经非常熟悉了这种的过程,东西都已经分成了不同的编号,然后按照不同的规则,叫号就可以了。
任何生意,也不可能也只都保持着热潮,在牛的生意,在10天之后逐步的降低下来,变成了一天几千头,不足一万的数字的时候,到了第十二天的时候,马也出现了流拍的现象,第一次,投入的8000匹马,有500匹没有销售完毕。
这是很正常的显现,大量的商会成员,在购买了足够的马匹之后,热潮开始慢慢的降低,最终,这个成交数量,可能不会如同他们预料的那样,全部卖出去。
不过,这只是一天,第二天的份额全部完成,接下来,有时候会出现,有时候不出现,总之,马的销量在7000到8000之间变换,不过,可以肯定,马就算是卖不完,却可以卖掉大半,按照目前均价110贯左右,9成也就接近2000万了,加上牛羊上面的成交量,最少成交量会达到2000万。
这么庞大的资金,对于灵州的开发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事情,毫不客气的说,当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注入到了灵州开发的时候,灵州是可以获得跨越式的发展。
钱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可是却能够解决大部分问题,特别是针对这个贫瘠的西北而言,有时候,一定资金投入下去,所产生的效果,要比成熟的中部地区,要高的多。
大量牲口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些比起人力来说,更加出色的牲口,可以带来较高的效率。
从灵州抢掠的人口,这点,之前韩琦并不重视,可是在跟赵信的几次交谈之后,明白了人对于生产力,对于一个工程的重要作用。
他不会明白,大名府所产生了可怕的生产效率,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没有奢望,在灵州,可以达到这样的效率,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的工程,必须要有人存在。
作为西夏比较富庶的州,灵州本就有天然优越的条件,不但拥有大量的牧场和牲口,人口也是非常的多。
差不多有30多万的人口,这些人口之中,除了少数年幼,或者是岁数非常大的,剩下壮年劳力不少,这些人被冠以奴隶的身份,差不多也有15万左右的青壮,他们都是可以赶力气活的。
&nb
sp;只要有粮食,有资金,灵州的建设,就可以开启了。
在韩琦正在考虑,灵州要变成什么样的时候,在几百里外的灵州,一场平原之上的大会战,已经开始拉开帷幕了。
韩琦在离开灵州的时候,做了充分的准备,他已经布置了一系列的预案,那是一个总投入在150万贯以上,遍布在灵州和周围几个路大型工程,涉及的人员庞大。
可是现在,这一次的拍卖大会,获得的数量,远远超过想象,甚至初期,就已经超过了150万,所
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粮食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整个中原文明的基础,无论是曾经关中,河南,甚至是现在的河北山东,这些最为重要,也是历史最为丰富的地方,几乎都是在黄河流域。
曾经千年之前的战国七雄,除了楚国之外的其余六国,都是深受黄河的影响,他几乎可以说是炎黄文明的起点。
不过,在唐之后,因为黄土高坡的气候条件急剧恶化,人类生活,越来越改变自然环境,造成了人类奇景的黄土高原,也造就了黄河的泛滥,黄河成为了一条灾难之河,几乎影响了整个中原。
在黄土高坡之上,在中国的西北边陲,黄河拥有着特别的意义,黄河的水量极大的增加,是在几字形后半部分,在山西陕西,大量的支流注入,特别是经过了河南之后,黄河水量开始迅猛的增加。
整个黄河几字形东内侧,在黄河中游,最重要的几个支流,他们形成了蜿蜒的水系,也形成了河套盆地富庶根基,可是这并不是全部。
在韩琦的计划之中,利用这些支流,形成一个广泛的,密集的水网,而当第一批资源抵达之后,庞大的热力,在支流和黄河的中间,开启了一个系列的大型工程。
说白了,基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就是借助着地形的优势,在相对于河道低洼的地方,兴建一部分的蓄水池,然后,通过沟渠,把黄河之水,引入到这些蓄水池之中,当蓄水池之中,拥有了足够的水量之后,就可以通过四面八方的沟渠,把水运送到各个地方去。
在没有足够的抽灌站,抽水设备的前提下,只能够通过人力,还有地势的天然优势,进行改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