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正室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祝十

    祝李氏心里着急,身体越发虚弱,祝堂院那老祖宗压根就没打算放过她。

    被逐出家门本就丢尽了脸面,却也不让她死在祝家。

    如今有娘家归不得,就连回去最后瞧一眼都得不着允准。

    祝李氏想着自个出身李家,短短数十载竟然落得这般下场,在娘家没有母亲得势,在夫家被休,连子嗣都无法给她送终。

    “且等等,到了门口便停下罢,我自个进去。”祝李氏合眸盖去眼里最后一抹希冀,兴许这辈子,能待她亲厚的也只有唐妈妈。

    哪怕是自个膝下的儿女,也不曾如此。

    说起来,祝李氏也怨不得旁人。

    十年前夭折了一个小的,前边又有一双儿女。

    自从老三夭折后,原本就年幼的儿女便让唐妈妈照看着,平日里无事也不到跟前去。

    她一心沉在哀思之中,平日里一双儿女冷暖不问,自然而然便没甚的亲厚。

    话又说回来,李家的人向来薄情,世世代代都是如此。

    老妈妈在外边点了点头,马车到了府邸大门口时,让人停了下来。

    若是祝李氏不肯下马车,便牵着马车从后门进去。

    祝李氏这会微颤着身子,凝了凝神,强撑着不适下了马车,面色尽管苍白,依旧是抬着头,丝毫不减一房主母的风范。

    &nb




第两百六十五章 未曾预料
    李家拦人,对外自是说去接人的。祝李氏一死,被祝家休弃之事也传了出去,恶名外扬。

    李家人又何曾想到会有此一出,一下子李家门里乱了阵脚。

    祝李氏还停在灵州,老妈妈回来禀话自家夫人,“这李娘子的丧事....该如何操办了去”

    “还能如何操办,她这心里头怨着娘家,要不然也不会这般做。眼下这事儿传开,她就是死也要拉着李家一起下水。”李家长房夫人气的面色铁青,“让人找了个草席子,将人裹着埋去荒山野岭就是。”

    祝李氏被休,担上了恶名,即便是下葬也是无名无姓。

    祝家这边,祝李氏有一双儿女,儿女得知自家生母过了,一双儿女也没甚的动容。

    当年老三夭折,这兄妹二人大的六七岁,小的也不过三四岁。

    如今小子已是早成家立业,姑娘也出嫁了。

    哀号传过去时,两人也只是暗地里打发了人前往灵州祭拜,便没了别话。

    她们二人比起跟自己母亲亲近,反而更是对唐妈妈亲近许多。

    唐妈妈是瞧着他们二人长大的,还是大小子的乳娘。

    说起来大小子祝方,与唐妈妈所出的一子甚是有交情,二人也如同手足一般。

    当年唐妈妈膝下儿受了冤屈时,祝方便去求过自家母亲,祝李氏并未应下此事。

    这事儿不光祝方求过,就连当时还不曾出嫁的姑娘也到跟前提过,只可惜祝李氏并未将这事儿放在心上。

    惹的一双儿女与身边伺候的唐妈妈心寒。

    可唐妈妈到底是从李家出来的,对祝李氏的性子也颇为知晓。

    她求不了祝家人,也求不了娘家人,着实帮衬不上。

    唐妈妈故而不曾怨自家夫人,到底主仆多年了,在祝家也是相依为命。

    可对于唐妈妈而言,祝李氏是依靠,是亲人。自个心甘情愿替自家夫人受着是一回事,被当场污蔑又是另一回事。

    祝李氏饶是想明白过来,才有了撞柱而死的行径。

    祝九这些日子不曾出去过,受罚了半月。

    好在老祖宗罚了她几日掌嘴后边也不曾再罚她了,祝九又如何不知晓老祖宗的意思。

    打她个嘴收敛罢了,不论何时不该说的话都放着。

    老祖宗看似平日里对人慈祥满面,祝九也算是明白过来,整个祝家最是冷心无情的便是老祖宗。

    “姑娘,长房那边挂了白。祝李氏在灵州过身了,在大门前撞柱亡身。”金姑姑踏进门里,跟自家姑娘禀话。

    祝九陡然听了这信儿不禁有些讶然,“何时的事儿”

    “大莫几日前了,消息传来是快马加鞭来的。”金姑姑说着,拿来了药膏先给自家姑娘上了药。

    祝九先前受罚,嘴角已是好得许多,淤青也只有一丁点未散去。

    “听闻是李家打发了人在灵州接了人,这老祖宗焉能放了祝李氏好生归娘家去。只怕是回到京城里也度不过几日,偏巧李家打发人去灵州,哪里是接人,分明是要将人拦在灵州不让其回京城去。”

    祝李氏被休也不是小事儿,何况祝家先送了书信和休书前往李家。

    李家势必是要派人将祝李氏拦下的,拦人也是老祖宗盘算好的,这惯是算准了李家行事作风。

    为的也是祝李氏人不入京城,不从她嘴里多出几句话来。

    “想必老祖宗定也是未曾料到此事。”金姑姑替姑娘上好药,这才收走了瓷瓶。

    祝九先前也不太上心祝李氏的事儿,这事本与她没甚的干系。

    但要说老祖宗的盘算,确实安排的处处周到。

    而祝李氏这一举,老祖宗是没料到,却也是高兴的。

    祝家恼透了李家,就连她在祝王氏跟前也屡



第两百六十六章 好意提点
    祝王氏见到祝九,余光瞥了她一眼,闷哼道:“怎这会子上门来献殷情了,我可不记得何曾得罪过你,犯得着这般折腾人。”

    “怎说你也是我膝下过继来的姑娘,我自问一向待你不差。不说将你当成自个亲生亲养的,却也不曾苛刻过。”祝王氏今儿个话说的直道,她向来就是这么个性子。

    若是换了旁人,倒是这口气忍也忍下了。

    心里气不过的是,她觉得自个待祝九没差,只是少了几分亲厚罢了。

    可这些日子以来,有些个事儿她也是依着祝九说的,本以为这也算是有些个母女情分了。

    祝九听得这话,并未吭声,而是全神贯注的给她上药,瞧着这跪了足足半月的双腿,膝盖红肿淤青积血,稍稍触碰便是疼的厉害。

    想着,手头的举动轻柔许多,好一会待上了药,祝九这才将手里的药撇子搁置了下来,又朝春杏交代道:“去拿了热敷的药袋让六姑姑备上,最是活血散瘀的。”

    “是、”春杏说罢出去将带来的物件递给了六姑姑。

    六姑姑往门里探了一眼,瞧着自家夫人也没别的示意,便拿了物什出先备着。

    待人一走,春杏也从屋内出了来。

    这厢内里也就只有祝王氏与祝九二人,“母亲待就九儿如何,九儿心中自是清楚。可九儿又有何等能耐去牵连了母亲要罚人的是老祖宗,可不是九儿。”

    “你怎不说是你惹恼了老祖宗先前老祖宗要处置了祝李氏,你怎就掺和上了这事儿与你有何等干系,你非要操了这起子闲心!合着双腿不是长你身上,这跪的也不是自个的腿。”

    祝王氏心头有气,就是想知道,祝九先前为何要掺和了这事儿。

    明知晓老祖宗在气头上,费着心力想要将祝李氏逐出家门去。既是事儿都落定了,她去惹上一臊,还连累了旁人不安生。

    在她瞧来,定是祝九为祝李氏求情了。

    要不然怎会惹得老祖宗那般不痛快,这事儿是老祖宗的意思,祝李氏身亡也是料定了的。

    “你想来聪慧,我可不认为你连这点儿道理都不知晓。想来,若非是脑子糊涂了,便是想要折腾了我这主母。”

    祝九瞧着祝王氏钻了心眼,不禁心里暗暗叹了一声,“母亲这些日子罚跪,想来也不曾想明白其中缘故。”

    “祝家门里外的动静,在祝家最为上心的还是老祖宗。母亲可想过,老祖宗为何要这般费心将祝李氏置于死地”

    祝王氏眼下这般置气受罚之事,想来这些日子罚跪光是心里作气去了,别的事儿并未思忖过多。

    若是思忖的,眼下她上门来,定不是说起受罚一事。

    祝九问这话,祝王氏岂会不知,心里又觉得有些不悦,这丫头说是聪慧了,反倒顺杆子往上爬。

    她在祝家也有二十余年,难不成落在她祝九眼里,竟成了实打实的草包不成

    “老祖宗为何处置祝李氏,并也是因祝杨氏一事。祝杨氏到底是讨了老太妃欢心的,这娘家人又跟凌王靠拢。祝李氏对祝杨氏下手,这不是自寻的死。”祝王氏岂会不明白老祖宗发难是为这事儿。

    那日在祝家祝堂院内,一桩桩一件件的安置下来,祝李氏这个都不曾回神。

    身边的伺候多年的妈妈一头撞死,临死了也不忘拉着自家主子下水。

    在祝王氏瞧来是这么一回事,可唐妈妈只不过是心寒,并非是受了人指使。一向看似厚待他唐妈妈的祝李氏也是个薄情之人。

    当日祝李氏是未曾反应过来,才急着让身边的人定罪。

    主仆二人又不曾商议,唐妈妈想求自家夫人护着,而祝李氏却又指望着唐妈妈



第两百六十七章 背道而驰了
    祝九今日特意去主院瞧祝王氏,走前的那番话似是话中有话。

    六姑姑送了人出去,折返进屋,瞧着自家夫人正愣神着,先去打开了窗户透一透屋内的苦涩的药味。

    窗外西斜的余阳探进屋内,晃的祝王氏有些恍惚。

    祝九特意与她提及祝杨氏与祝李氏娘家的差别,这话,祝王氏记得清。

    捋一捋便知晓祝九方才来想说的是甚。

    祝杨氏与祝李氏都已经过身了,祝九还得提到娘家之事.....

    “当年我还庆幸着,祝家上头没有婆亲,老祖宗年过六十年岁,本以为人身子骨没那健朗。可如今一晃眼二十余年过去了,这老狐狸当真是长命。”

    她是王氏一族的贵女,要说老祖宗除掉祝李氏最大的原因,只怕是因为她的娘家了。

    可她王氏一族对祝家向来同出一气,她的同胞兄长是王氏一族的族长,其嫂又是诰命。

    为了自家老爷在朝堂上仕途平步青云,也为她自个在祝家的立足之地。

    内里内外她都是尽心尽力的,一方面扶持着自家老爷,另一方面又好好的侍奉着老祖宗。

    她自认为自个从未对不住祝家,这掌家之事,也理应交由她。

    今日祝九一番话,着实让祝王氏心里头难以安稳。

    六姑姑陡然听着自家夫人这话,不禁往门外看了一眼,“夫人无端端的怎说起这话来了,眼下要紧的还是夫人这双腿得好好休养起来才是。”

    “休养起来又如何,不休养起来又能如何”祝王氏揉了揉额头,有些疲软的靠躺在床榻上,“这么些年了,到底是当年无非是因一句话在老祖宗心里留了祸根。”

    “那不过是句奉承的话,初来乍到祝家,只顾着嘴儿甜,却是让人套了话去也不自知。”

    祝王氏回想起来,老祖宗这般忌惮她,怕是因当年她进门那会说过一句话。

    她说,日后老祖宗老了,她在跟前伺候着,若是门里无法打理了她便打理着。

    要说这话没甚的大碍,后面不知为何说了起了祝家于王氏一族乃是一家同门里。

    也是自打那以后,老祖宗待她少了几分慈容。

    先前不知晓,后边日子一场自是知晓了。也正是如此,她更是为讨得老祖宗欢心费尽心力。

    为自家老爷的仕途操碎了心,为让老祖宗看重祝家的荣华里表。

    让娘家王氏一族在祝家子弟仕途上屡次暗中相助,这为的是甚

    还不是为了让老祖宗莫要将她先前那话往心里去,祝家是祝家,王氏是王氏,她嫁进了祝家便是祝家的人。

    唯独当年说错了那么一句话,今日祝九提及娘家之事。

    也让祝王氏陡然想起了这些年做办的事儿,她是觉着自个为祝家操心多年。

    可这些个事儿落在老祖宗眼里,怕是另有他意了。

    “夫人,都这些年过去了。您为祝家做的,老祖宗定是心里知晓。人心都是肉长的,即便老祖宗对您不亲厚,可也没见着与别院夫人亲厚。”

    六姑姑瞧着自家夫人心头作难,好言宽慰。

    祝王氏心里钻了牛角尖,当年说了那话后老祖宗冷落了她,这事儿一直都是她心里头的一块心病。

    殊不知,祝九本意本非如此,又不曾知晓她心头还留着这么一个事儿。

    眼下祝王氏所思忖的,与祝九提点的却是背道而驰了。

    祝李氏一出事儿,此事惊动了到了朝中,有人弹劾了李大人,指他门风不正,虚情寡义。

    这是两件事。

    头一件事指的是祝李氏谋害祝家老祖宗一事,实乃恶毒。

    祝家给李家留了脸面,没将人送去衙门关押看守,而将人逐出了祝家门第。

    一路上舟车劳顿,祝李氏染了



第两百六十八章 王全氏
    王全氏是祝王氏的长嫂,亲厚非常。

    每年祝王氏与娘家走动,头一个念着的就是这么一个长嫂,当年长嫂进门时,她祝王氏还不过年十三。

    在娘家度过两年,长嫂待她亲厚,凡事都替她想的周到。

1...7273747576...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