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正室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祝十

    临近腊月了,祝王氏的心思才见着好转,伤口有了愈合迹象。

    祝九在跟前侍疾,骂声也少了,后边几日真的好转起来便没了骂声。

    “母亲忍着点,药一会就上好了。”祝九在主院内伺候了将近一个月,每日下来耐着性子,对祝王氏责骂充耳不闻。

    这人啊,骂也骂不走。

    祝王氏即便心里头再大的怨气,也知晓冲不得祝九。

    听得这话,祝王氏抬了抬眼,看着给自个上药的姑娘,“这些日子你也累着,一会便回去歇着罢,往后无事不用过来了,我跟前有六姑姑伺候着。”

    祝九点了点头,收起了手里的药撇子,随即站起身福身道,“那九儿先回去了。”

    她这些日子大多都在主院候着,人确实乏累,人也见着清减了不少。

    祝王氏颔首阖眸,脚上的疼意让她没能安宁。

    见着人走了,祝王氏深叹了一口气,不一会心头又泛起了怒意,“六姑姑!”

    “奴婢在。”六姑姑应话到了跟前。

    祝王氏看了她一眼,“我这腿用错了何药这些日子可查了,是谁在背地里给我下了这等狠手。”

    她这些日子来也




第两百七十二章 于妈妈的用意
    春杏瞧了自家姑娘一眼,眼里带着疑惑,“姑娘”

    “无事。”祝九拧了拧眉头,心里也只是闪过一个念头。祝王氏这一出,是王氏一族的用意,到底用意何为便不得而知。

    祝王氏与王氏一族这个娘家亲厚是自然,听说她与那嫡亲嫂子更是亲如同胞姐妹。

    既是如此,王全氏若真要提点祝王氏,倒犯不着用上这等法子。

    除非当真事儿过于玄乎才不得已如此,这般做....莫非是做给老祖宗瞧的

    祝王氏双腿溃烂,即便知晓是娘家送来的药被人动了手脚,这事儿落到她心里也只能是当成了个哑巴亏。

    各方各院好些日子不曾去祝堂院了,祝堂院近日里大门紧闭,门里伺候的丫鬟婆子均是不曾外出走动。

    老祖宗身子如何更是不曾透出半点风声。

    这会儿于妈妈接过丫鬟递来的汤药,老祖宗猛咳不止,心里郁结,咳出的血沫染红了手帕。

    屋里边弥漫着浓浓的苦涩味儿,于妈妈扶着老祖宗坐靠起身,浑浊的双眸已是垂泪好些日子了,显得过于红肿。

    “老祖宗,喝了药缓缓罢。”

    听见于妈妈的话,老祖宗无力的靠躺在床榻上,双眼费力的睁开,看了看门外。

    瞧着屋内昏暗,嘶哑着声儿说道,“将窗户打开,外边今年又是大雪罢”

    “是大雪,下了好些日子了。今年下雪来的早,还刚过冬月就下起了,比往年下的更大一些。”于妈妈说着话,朝身边候着的丫鬟使了眼色。

    丫鬟起身去打开了一扇窗户,外头呼啸的寒风呼呼的往屋内灌,吹的丫鬟忍不住缩了缩脖子。

    老祖宗身子不好,更是受不得这般寒冷。

    “犹记得当年老太爷上我娘家提亲时,也是下的这般大的雪.....”老祖宗神色有些恍惚,突然说起了六十几年前的事儿。

    时日太长了,她有些个事儿记不太清楚。

    却是对自家过身的夫君提亲之事记得清清楚楚的,平日里甚少提及,今日倒是说起了往日。

    于妈妈垂眸听着,见老祖宗没有喝药的意思,便让人将药撤下去温着。

    “那年门前的腊梅花开了一片,夫君初来乍到竟走错了人家门,我爹娘等了好一会还以为他祝家改了主意。”那时候的都是小门小户的,祝家公子乃是个寒门穷书生。

    老祖宗嘴角噙着笑意,神色也柔和了许多。

    “这事儿老奴先前还听老祖宗提及过好几回呢,那时候老太爷还在时,一瞧着腊梅便忍不住跟您打趣这事。”

    于妈妈应着话,但老太爷过得早,当年立功后第二年人就过身了。

    往后就再也没有人瞧着腊梅花开时跟老祖宗打趣了。

    一晃眼,几十年过去了,祝家子孙满堂到了第三代时乃是鼎盛之期,如今老祖宗身子已是不大好。

    祝家门里到了第四代,这几十年的繁华真真是一晃眼的功夫,蓦然回首时人已经老去。

    主仆二人难得闲情谈起了旧事,从老太爷之事说起了膝下几子。

    从祝家得宠再到朝中局势,老祖宗作为一个妇人支撑了祝家几十年,她看的比旁人自是看得多。

    如今人已经到了杖朝之年。

    “石英,日子快了,我终究也顾上祝家多久,该安置的都安置了罢。”老祖宗说累了,微微阖眸。

    石英,乃是于妈妈的闺名。

    于妈妈听得这话,点了点头,“是,老祖宗宽心,老奴定是会安置妥当。”

    大夫说人已是到了这些日子了,再想往后拖也拖不住了。

    处置了祝李氏,紧接着便是祝王氏。

    了却了祝王



第两百七十三章 莫要日后后悔才好
    只是祝王氏这一劫终归过不去。

    她本想着,若这王全氏是为保祝王氏而登门,可此事落到老祖宗眼里却不会领情,反倒是借了个便利。

    于妈妈带着人到了西院二房,还带去了祝堂院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大夫一同过去。

    此番前去声势浩荡,引得各房门里都打发了人跑腿,想知道西院二房到底是怎的,怎还让祝堂院的于妈妈亲自带了大夫过去。

    莫不是先前祝王氏那腿还未曾好利索

    各房门里也是这般猜测,到底如何无人得知。

    西二房门里大门紧闭,祝王氏瞧着于妈妈带了人过来,也带了几个大夫登门,难免感到疑惑。

    于妈妈一上门来,便让人将院子的丫鬟婆子全都赶去了偏院入门,没得话前谁也不能出来。

    这一下子,祝王氏身边也就只有六姑姑了。

    六姑姑见着这阵仗,心里感到惊怕,“于妈妈,您这是”

    “六姑姑,老奴是奉了老祖宗的意思过来。夫人可在里边”于妈妈神色冷然,今儿个登门不似先前那般和颜悦色。

    听了这话,六姑姑点了点头,让开了身,“夫人正在里头歇着。”

    说罢,于妈妈已是抬步进入了屋内,六姑姑想要跟上去,却被后头的宁姑姑使了两个婆子架住了胳膊。

    “你们....”六姑姑话未说完,便被婆子捂上了嘴,呵斥道:“消停点!”

    此番于妈妈进了门,手中提着食盒。

    祝王氏见到她人上门来,这外边已是听着有一阵子的动静了,方才叫六姑姑也没见着答话。

    “于妈妈怎的来了”祝王氏疑惑的看了过来,她的双腿虽伤口已经逐渐愈合,可双腿难以动弹,更是无法下了床榻走动。

    如今吃喝拉撒全都是在床榻之上,身边若没个人伺候,她便是无法自理了。

    于妈妈面露浅笑,将手里的食盒放了下来,“眼瞧着快腊八了,老祖宗打发老奴来瞧瞧夫人可好些。又让祝堂院的大夫开了个好药,夫人服用了也好早些好起来。”

    “有劳老祖宗顾念,我这腿....”祝王氏说到自己的腿,神色见着不大好。

    这苦头可吃了好几个月了,先前罚完就疼,本以为两个月就能好起来,却不想遭了暗手,更是痛苦不堪。

    这溃烂过去一个多月,才见着有所好转。每日下吃咽不下,歇息不好,夜里疼的辗转难眠。

    先前的祝王氏还是个得体的一房主母,不过是数月不曾出门走动,人已经是干瘦的厉害了。

    也是短短数月,不过四十不到的年岁竟瞧着苍老了许多。

    面色苍白,唇瓣干涩,眼神也是没个精神。说话间伴随着几声咳嗽声,声儿嘶哑,就如同行将就木的人一般。

    于妈妈没答话,只是拿出了汤药,搅动着碗内的汤勺,“夫人趁热喝了罢。”

    “有劳妈妈了。”祝王氏也未曾多想,只想着先前双腿溃烂时,老祖宗也不曾打发个人来瞧瞧,更是连半句话都不曾捎来。

    想必也是腊八将近,这才想起她来了。

    就在祝王氏就着于妈妈喂药准备喝下去时,门外突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祝九已是进了屋内。

    “于妈妈!”祝九进了屋,嘴角噙着笑意,“妈妈怎亲自过来了,母亲身边有九儿伺候着。老祖宗如此挂念倒是好着。”

    “想来,于妈妈是专伺候老祖宗的,哪能再伺候了旁人。”

    祝九说罢瞧了一眼于妈妈手中的汤药,朝身边的金姑姑使了个眼色。金姑姑垂眸不瞧于妈妈,只管听了自家主子的话去将汤药接下来。

    &n



第两百七十四章 谁能信得过谁
    瞧着于妈妈带人离了去,金姑姑立即让阁院来的婆子丫鬟们到门外去守着。

    祝王氏方才瞧着祝九来,这前前后后不过一阵,瞧着与于妈妈之间那股气势,心里头还未曾明白过来。

    “九儿,这到底是如何一回事”祝王氏未曾明白,心里头有几分猜测,可这猜测之事却是不敢往下想。

    看祝王氏还未曾明白,祝九拧了拧眉落座了下来,“母亲如何是不明白只怕是母亲不愿作想罢了。”

    “祝堂院往外送汤药,有几个能是过了那碗汤药的。”

    见祝九这般点明了,祝王氏面色一僵,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她,“你的意思,老祖宗要发落了我”

    “可我这些日子安分守己,也未曾挑拨是非。再者,上回娘家来人,我也未曾留人。要说老祖宗发落我,总得有个缘由。”祝王氏是不太明白,也是不太敢作想下去。

    自问她在祝家门里双手清清白白并未沾染甚的事儿,昔日里便知晓在老祖宗跟前留下了祸根,便是在祝家门里万般不敢乱来。

    要说别院的夫人们多少有些个腌臜事儿,她祝王氏却是连这些个事儿不敢沾惹。

    这也是为何方才于妈妈亲自前来送汤药,让人未曾多想的缘故,她是如何想到老祖宗冷不丁的在这时候要发落了她.....

    “老祖宗这些日子闭门不出,也不让人前去晨省,只怕这回当真是身子骨不行了。母亲可曾想过,祝家门里众多夫人中,要说以娘家家世能压制众人的,首当其冲的为谁”

    祝九说着,抬手替祝王氏掖了掖被褥,“老祖宗一旦过身,祝家自是会受到莫大的影响。祝家跟凌王乃是血亲,这是其根源。”

    “倘若老祖宗一过身,这凌王必遭难事。这会儿祝家也得寻了个自保的法子,断不可让此事受了牵连。”

    断了王氏一族来往,是为了做给当今天子看的。

    祝家如此谨慎识趣,想来,老祖宗也是还有别的打算罢了。祝家有所消减,日后凌王之事,祝家无法出力,便是如此也不必与凌王有再过多的来往。

    祝家这些年来一直荣宠,也是因老祖宗健在。

    老祖宗乃是祝家起的先,祝家门里的荣耀,都是祖宗们挣来的。

    这祖宗一倒,祝家许多人脉门第也跟着要隔阂了。

    祝王氏听着祝九所言,心头并不好受,“为保祝家,便是要断了我王氏一族的来往。这事我自是能明白,可我自问在老祖宗跟前尽心这些年,没有半点对不住祝家,也没有半点对不住她老祖宗。”

    “母亲在祝家多年,怎又是忘了。这偌大的祝家门里,能有谁信得过谁几分。”老祖宗眼里祝家为重,为保祝家,旁的都没入过眼。

    不说祝王氏,祝九对此更是深有感触。

    西院二房之事,她没能依着老祖宗,老祖宗倒并非忌惮她一个小丫头,只是放不下邵家那门亲事罢了。

    王氏一族比起来,又岂能比得过邵家。

    邵家比起祝家都有过而无不及,论起来,根基比起祝家更为深厚。

    从邵家传承,上有几朝老将做先,如今四代同堂已是作为忠诚名将世家多年。

    祝家门第虽昌盛,也仅是从老祖宗那一辈起了先,光是从这点说来,便是祝家比不得邵家的。

    如今老祖宗都要割舍了王氏一族,那邵家的亲事更是不能沾惹。

    “你说的也是个理,只是这般未免让人心生胆寒罢了。”祝王氏靠躺在床榻,眼眶红了一圈,面色瞧着更是憔悴了几分。

    她在祝家这些年不说没功劳也有苦劳,确实到头来,老祖宗要临了了,竟是容不



第两百七十五章 真过了身
    只怕这亲事带给祝家的没有半分里表,反而是个祸端。

    上回邵莫亲自上门来定下亲事,老祖宗即便不应下此事也得先应下了。这事儿早已传到了京城,虽此事无人上奏,当今天子心里自是明白着。

    这出嫁的姑娘无妨,不过是个姑娘。

    倘若来日对祝家发难,岂会瞧着一个嫁过去的姑娘那点脸面。

    邵家是忠臣重臣,祝家已是比不得了,当年她膝下几子早早的战死在了沙场,都是短了命。

    倘若人能长命些,如今还能活着,祝家自是不同。

    可又有几人知晓,当年她膝下儿战死,无非也是后宫前朝牵扯之事,她最后悔的莫过于将自己的幺女送进了宫中。

    这一后悔,便悔到了如今。

    若非幺女进宫得宠,膝下小子征战沙场是为忠臣名将,可后宫为妃得宠又是大不相同。
1...7475767778...13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