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室策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祝十
随着先帝爷身体抱恙,膝下皇子们明争暗斗,这其中倒下的还不是朝中那些大臣们......
老祖宗心里后悔之事便是凌王生母,如今后悔也是无用了。
于妈妈心头想着甚,念着甚,老祖宗再是清楚不过。
“老祖宗,老奴只是觉着祝九姑娘乃是个聪慧的姑娘。她无非想要安稳出嫁,护着祝王氏不让人心寒了。王氏一族固然要断,也可用了别的法子。”于妈妈伺候老祖宗多年,老祖宗那些手腕比起旁人可要狠厉许多。
这些年也瞧过来了,祝家门里要说沾染那些腌臜最多的,便是老祖宗了。
听得于妈妈这话,老祖宗拧了拧眉,“罢了,你先下去。”
终究伺候在身边多年的人,临了却是不会办差事了。于妈妈颔首应是,放下了手中汤药先行离了去。
待人离去,不消一会南林进了内里。
“奴婢见过老祖宗。”南林垂头见礼。
南林自幼便是老祖宗亲瞧过的,这些年来,她在祝家当差可没少串着。
如同她这般的丫鬟,在各房门里也有不少。唯独也只有南林露了马脚,让祝九给送了回来。
“如何”老祖宗未睁眼,只是问了一句。
南林微微颔首,“奴婢已是传了话,可这金姑姑在祝九姑娘跟前伺候了这一两年了,姑娘惯会得人心,瞧着只怕不肯办事。”
“既是不肯,便让人将她料理了去。”老祖宗发了话,南林垂眸应着。
这会儿外头的丫鬟进门来,将方才于妈妈端过的汤药撤了下去。
南林起身到老祖宗跟前伺候着,“那于妈妈如何处置”
于妈妈最不该的便是在这节骨眼上忤逆了老祖宗,老祖宗人要临了了,心里头的猜忌比平日里更甚,谁也信不过。
“该如何处置便如何处置就是。”这些年来,她待于妈妈也不差,给让她享过的清福也享过。
即便人没生了别的心思,等她这老祖宗临了,于妈妈也得一并跟着她归了黄土。
祝家门里这些个腌臜事儿,也不得在她过身后往外传。
南林听得这话,并未作声,只是伺候着老祖宗服药,待喝好了这才退了下去。
从门里出来,南林将汤药碗换了下去,这才端着交给了丫鬟。
姑娘是她的姑娘,虽说被打发了回来,可她能遇着几个这样的主子在祝家当差这些年里,便是没瞧着过姑娘身边那般安宁。
祝家门里,她南林只是个丫鬟,谁也护不住,以往也不曾相互着主子。
这回,于妈妈护着的,她自也是想护着。
想着,南林抬步去了后院。
祝家门里无声无息,寒风依旧冷冽,祝堂院传出噩耗时,是半夜三更时。
&nbs
第两百七十六章 掌家人
各房门里的姑娘也陆陆续续的去了祝堂院,祝九自是要去的,至于祝王氏双腿不便不去也不打紧。
不过南里特意提到让祝王氏前去,莫不是有事儿
祝九听了这话微微颔首,让金姑姑去主院交代一声。
这厢祝九正动身出去,跪在地上的南林抬了抬眼,“奴婢先前便说过,事事为姑娘着想,如今也算是为姑娘真正的着想了一回。”
“南林。”祝九顿了顿步子,秀眉紧皱,“你的胆子太大了,可曾想过若有何不妥,你便是万劫不复。”
“奴婢不怕,奴婢是姑娘的奴婢,姑娘是奴婢的主子。若是奴婢没了这泼天的胆儿,在偌大的祝家,又有谁能帮衬得了姑娘。”她只想往后还能跟在姑娘跟前伺候着。
祝九不曾想过,有朝一日身边的人还能护着她一回。
紧皱的秀眉稍稍展开,凤眸内闪过一丝笑意,旋即人前往了祝堂院。
祝堂院内,夫人们都到了。
于妈妈取了老祖宗手信,别的事儿夫人们未曾听进去,只想知晓,这偌大的祝家掌家之事罢了。
念到后边了才提及了祝家掌家一事。
“祝家门里各房主母孝心可嘉,门里和睦,祝家门庭不可一日无主。祝王氏入祝家二十余年尽心尽力,为祝家日后操劳掌家事宜,望各房日后相互扶持荣护祝家里表。”
于妈妈念完便收起了手信,在场的各房夫人们面色各不一。
祝惠氏最是反应大的,当即开口道:“老祖宗莫不是临了的时候老糊涂了,祝王氏眼下双腿顽疾,下床都是个难事儿,让她掌家,她怕是连个算盘都打不清。”
祝王氏乃命妇,祝惠氏南长房乃是经商。
说起打算盘掌家之事,经商的自是盘算的更清实些。
可要说祝家门里的里表荣华,岂是商能居前的
除了祝惠氏话说的直道,其他各院夫人却没作声,老祖宗都已过身了,这留下的遗言都说的明明白白,就是众人心里不满又能如何了去
总不得让老祖宗起死回生好生劝上一劝....
今日掌家之事落在祝王氏身上,日后日子还长,总归有的是法子。
祝王氏不是老祖宗,心思没那般深,相比起老祖宗可好应付多了,又是门里同辈妯娌。
主母们心思各异,比起祝惠氏直言不讳却都是收敛着。
于妈妈听了这话,眼眶含泪,“这是老祖宗生前的意思,如今老祖宗过身,夫人不该如此大不敬。”
“我何来的大不敬。”祝惠氏心里不满,满心的期待落了空,这老祖宗确实让人未曾想到,竟是将掌家之事交给了祝王氏。
说起来,这些年老祖宗在明面上确实对祝王氏格外偏爱一些,也是祝王氏会说话讨人欢心,平日里在老祖宗跟前是没少孝敬。
斤斤计较的事儿说的少,同样作为长房,四大院的长房也就属祝王氏额外讨喜些。
祝王氏双腿不便,倒也得了个好由头不曾前往祝堂院。
跟前六姑姑正伺候着,祝九到了祝堂院先是差了春杏回去主院跑一趟。
“夫人,姑娘跟前的春杏来了。”外边丫鬟进门禀话,祝王氏无力的颔首,“让人进来罢。”
眼下祝王氏倒松了一口气,可心里对老祖宗过身一事却感到狐疑。
昨儿个老祖宗要处置了她,祝九来的及时。
没想着这夜里人就过身了,怎就这么赶了巧
春杏从外边进来,见礼道:“奴婢见过夫人,老祖宗临了前留了话,说是让夫人日后掌家,偌大的祝家也交给了夫人。还望夫人好生休养身子,偌大的祝家门里,不可一日无主。”
&nb
第两百七十七章 太妃回祝家
老祖宗过身,唯独有一个幺女还能念着她,那便是如今的宣太妃。宣太妃身子不适,回到祝家也是错过了三日丧期。
等人回到祝家时,已是老祖宗过身半月有余。
这半月来,丧事一过,祝家门里各房夫人们也没整出甚的幺蛾子。
得知太妃在路上了,祝惠氏操持着老祖宗过身一事,太妃回门,她如今掌着中馈,安置的事儿自是她来操持。
祝王氏双腿不便,虽半个月过去,依旧下不来床榻。
各房夫人也去瞧过,那双腿看着骇人无比,先前溃烂时见了骨的,想要好起来,没个一年半载的怕是不成了。
如此,即便是掌家也有心无力。
今儿个太妃回门来,祝惠氏早早的带着各房夫人们去候着。
“太妃娘娘,您可算回来了。”祝惠氏见着人,便红了眼眶。
太妃身子不好,如今失了生母却未能赶得上见最后一面,心里头难过是自然。
见到祝惠氏哽咽,好不容易熬过一些,这会心里头又不好受了起来。
各房夫人们跟着垂泪,却没有人上前去说话。
将人迎进了门里,各房夫人们先后见礼,太妃不喜人多,便留了祝惠氏一同前往祠堂祭拜。
“母亲过身,祝家门里这些个事儿倒也难为你操持。”太妃神面色虚弱,说话有气无力。
身边伺候的嬷嬷扶着人,祝惠氏上前搀扶着另一手,听了这话,神色戚戚道:“老祖宗为祝家操持了一辈子,我不过是为老祖宗仅仅孝心,怎会为难。”
“如今也是老祖宗定的祝王氏,人腿脚不便罢了,想来我也是有些不足之处。若是祝王氏打点,定是比我要周到许多。”
祝惠氏这话说的,太妃心里了然,并未接了这话。
一行人先去了祠堂祭拜,转而人又去了祝堂院。
今儿个太妃回来,有祝惠氏在跟前尽心,她尽的是哪门子的心,各房主母心里跟明镜似的。
“太妃在祝堂院歇下了,南长房主母在那边逗留了会,瞧着请了大夫过去,想来也是身子着实不适,这才将南长房主母打发了出来。”
六姑姑回来禀话,祝九正给祝王氏上了药。
“祝惠氏这会紧着在太妃跟前,定是会提及掌家一事。我如今双腿不便,倒个好由头。”祝王氏哪有心思掌家,她先前念着掌家之事。
可如今这一遭让她只想着没了这些病痛才好。
再想想老祖宗生前的打算,更是让她心里头发寒。
活人对死人都是有些个忌讳,老祖宗过身生前还想要了她的命,她要是真掌家了,只怕夜里都无法入眠了。
想是这般想,若是不掌家,日后这祝家门里由谁来掌家为好呢
祝王氏抬眼瞧了瞧祝九,祝九接过丫鬟递来的湿帕擦拭了双手,这才说道:“母亲如何想如何打算,皆是看母亲自个的心思。九儿过了明年便是出嫁的时候,祝家再大,这嫁出去的姑娘依仗的无非也只有祝家二字。”
祝家门里何人当家,祝九并不在意。
嫁出去的姑娘,便是在夫家落了脚跟,在夫家如何全凭自个的本事。
娘家再好,终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也总不能在夫家万事能仰仗得住娘家来。
“你这小小年纪,倒看得通透。”祝王氏一直觉得祝九这丫头心思与别的姑娘不同,就像是看过了世态炎凉似的,早早有些个事儿就不往心里去了。
她也是想得清实,再祝家门里没了生母,再亲厚的,人嫁出去了不在跟前,随着日子一长也就疏离了。
祝
第两百七十八章 能挣则挣
正室策正文卷第两百七十八章能挣则挣听自家姑娘这般一说,金姑姑倒有些猜不透姑娘的心思,“奴婢以为姑娘定是先想着云夫人,如此说来,云夫人也不是这祝家掌家人选。”
“姑娘日后总归要出嫁,如今老祖宗过了身,姑娘理应没那般操心才是。”春杏听着自家姑娘念叨起各房夫人,想来也是祝家门里之事忧心。
姑娘毕竟要嫁人的,如今姑娘该了却的事儿已了却,祝家之事能掺和便不掺和了。
到了来年安安稳稳出嫁最是要紧,不沾染事儿方可明哲保身。
若不然呐,来年祝家门里不安宁,只怕是扯不清了。
祝九听了这话,看了春杏一眼,“我若是过了今年年关便出嫁了,那到不必忧心。你觉着祝家门里没了老祖宗,谁还能安宁”
“姑娘说的是,来年的祝家会如何尚且不得而知。姑娘与邵家亲厚,邵家的这门亲事也是让各房门里艳羡的。要知晓,这门亲事本就是老祖宗先前应下。祝王氏无心掌家,来年更是难以立足。”
金姑姑比春杏年长,更是看得透彻些。
“若是祝王氏都难以立足了,姑娘这门亲事除了姑娘自个想法子护下来,便没了别的帮衬。”
那邵将军再如何克妻,都只是一个说道。
姑娘与邵家定亲,这人不是好好的
当年祝惠氏一门心思要这门亲事,眼下老祖宗不在了,她家姑娘的亲事还未落定,只怕来年少不得要寻了姑娘的短处。
春杏一听这话,面色惊骇,“这般说来,哪怕老祖宗过身了,咱们姑娘反倒没有一丝宽松的。奴婢到想着,姑娘能早早出嫁了才好,免得受了牵连。”
祝家门里举步维艰,姑娘这日子过的煎熬,眼下没了老祖宗,日后得更需小心谨慎了。
“你这话莫要多说,仔细传出去生了是非。”祝九挑眉看了看春杏,“如今在祝家如此,祝家门里不安生,即便出嫁了,也让人瞧轻了几分。虽说日后祝家依仗的不多,可该有的脸面半分少不得。”
她能替自个挣的便是会挣一挣,总比没有得强。
再怎的指望不上祝家,有份情面在,日后总归用得上。
不论何时,人都不能将路子给走绝了。
春杏听得姑娘的话,抿抿嘴,“是奴婢想的浅了,只是奴婢心疼姑娘,听姑娘这么一说,来年反而不如老祖宗还在之时。”
“是不是不如尚且未知。”
祝九说罢,抬了抬手,春杏会意连忙去将热茶拿了过来,“那姑娘可有何打算”
“这不正说着各房夫人。”祝九接过茶盏,轻抿了一口,“云夫人素来是顾着身边的人,不爱张扬。这东院咱们先前走动过祝李氏,祝李氏是个狠的,奈何已是折了身。要说起来,论掌家,非祝杨氏莫属。”
祝杨氏在祝家门里是瞧的最清楚的,也是暗地里走动着凌王与太妃,又知晓顺了老祖宗的心思办事儿。
这左右逢源的本事自是别房主母比不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