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乡路芳华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夏雨飘飘

    陈放依稀记得,小时候,家里蒸了花卷馍,就是父亲去拉煤去了。花卷馍用一个布口袋装了,一直吃**天,回来的后两天,馍馍就长了长长的绿毛。

    提到父亲,陈放有点感伤,把刚才的兴奋扰去了大半。

    “你娘俩是去走亲戚的”坐在前排的一个妇女问道,看妇女不象农村人,想必经常坐公共汽车出差吧




第29章 四年
    陈放没有挣扎,就这样让花婶抱着。

    车子越来越颠簸,发动机的轰鸣声巨大,陈放抬起头来,禁不住一身冷汗,汽车行驶在半空中,一边是不见底的深渊,一边是不见顶的悬崖,这就是山,陈放朝思暮想的山,恐惧与欣喜。前面的路像一条灰色的飘带,在天地之间悬垂。

    陈放感到头皮有点发紧,紧张或是高原反应。

    花婶好像也是紧张,紧紧地抓住陈放。

    就这样过了很久,车子慢慢的下山,渐渐的进入了市区,天还没有黑下来,已经有霓虹灯闪烁,有林立的高楼,城市公交像一个巨大的火柴盒,来来往往的塞满了形形色色的人。还有骑自行车回家的少女少妇,虽然穿着长裙,小风吹来,露出光洁白皙的小腿。匆匆的骄傲的行驶在城市宽阔的马路。

    这就是城市,陈放的梦。

    车子终于进来站,一下车,陈放就瞅见一个中年男人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上阳商校。

    陈放走近,还没有说话,那个中年男人就说:“是来报到的吧”

    “是,是。”陈放赶紧说道。

    “快上车,就剩这一班车了。”

    陈放和花婶赶快上了车,车里已经上满了人。陈放和花婶就在车子的后面坐了。

    过了有二十多分钟,车子停了,进了校园。校园不大,有百十亩的地方,不是陈放想像的象牙塔。中间一个操场,操场里长满了半人高的蒿草。两边有几排房子,最高的就是一幢四层楼。

    下了车,有高年级的同学接待了陈放,寝室早已经分好,陈放的寝室在四楼,一个向阳的房间,花婶将陈放的包裹放到床上。按照学校的规定,家长不允许在学校留宿。花婶就对陈放说:“我该走了。晚了就没有车了。”

    送花婶出来,路灯已经发出昏黄的光,校园里停了一辆大巴车,是学校租的,负责往车站送送行的家长。

    花婶上了车,从车窗里探出头,对陈放说:“好好学习,

    车子开走了,陈放孤寂地站在校园里。天上忽然飘起了细雨,不一会儿,陈放的头发就湿漉漉的,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的离开家,家有时就像一个牢笼,不知道为什么,陈放总想逃离。真的离开了,离开了就这么长时间,陈放突然很想家,家很遥远了。就在花婶离去的方向。很想家里的一切,破败的小屋,玉米地,淳朴的村民,宋伊梅、宋娜,甚至还有宋豪,胡千龙。

    陈放没有回寝室,在学校煤渣铺的跑道上走。这就是城市么这就是城市的灯光,多少梦里的向往,莘莘学子的期盼。就像暗夜里的一只飞蛾,奋不顾身的扑去,没有理由,本能的飞翔,飞向这暗夜里的点点星火。

    前面有一个人,看身影象一个学生,一个女孩,对面的女孩越来越近,在昏黄的路灯下,陈放看到一张白皙的脸,是城市人的面孔,农村里的女孩不会有这样娇嫩的皮肤,女孩有着宽宽的额头,细细的眼睛,窈窕的身材。插肩而过的时候,陈放禁不住的望她。她低眉有点怯怯的从陈放身边走过。

    女孩不很漂亮,不是现代男人通行的美女标准。象发黄的古代仕女图上走下来的。

    在操场里走了几圈,与那女孩擦肩而过了几次,陈放不敢再认真的看她,觉得她很近又很遥远的感觉。

    回到寝室,陈放想起花婶的话。就打开



第30章 高高兴兴上班去
    毕业了,陈放背着包裹,提着有着195号的脸盆,回到熟悉的村庄,村庄里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与四年前的的感觉相比,村庄显得沉闷落后,一样的面孔,一样的房子,一样的声音。与四年前相比,陈放脸上有了浓密的胡须,两个弟弟也长高了。

    回家,漫长的等待,等待分配工作。陈放除了上田里帮一些劳动,就是隔三差五地到县城里,到人事局问分配的情况,得到的答复就是快了。

    终于等到了通知,要陈放到县供销社上班,对于供销社,陈放不陌生,就是五金交化,棉麻烟草,好像还可以。都是很牛逼的部门。到供销社报到以后,又让等候。

    过了一个月,陈放得到通知,要他到白庙乡报到。

    陈放换了一身衣服,就是上学报到那天花婶买的那身中山装,骑上自行车,虽然不是想象中的县城工作,但毕竟有了工作,以后就是国家干部了,就高高兴兴地来到了白庙乡,到了镇上,打听了一下老汉,老汉抬手一指,说道:“那就是。”

    陈放抬头,见路边的一个门面房,房子有些破旧,依稀可见当年的辉煌,墙体上还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大标语。陈放就走了进去,屋里陈设简单,货架上卖些日用品。一个胖胖的妇女在织毛衣,陈放就问道:“这里是供销社吧”

    “要啥东西”妇女没有抬头,问了一句。

    “我是来报道的。”陈放说道。

    妇女这才抬起头,有狐疑的目光看着陈放.“报啥到”

    “就是来上班的。”

    “哦,你是新来的学生吧”妇女用有点怜悯的语气问道。

    “是。”陈放答道。

    “来,来。坐吧。”妇女从里边搬出一把椅子。

    “你家是哪里的”妇女问道。

    “东拐村的。”

    “离这里挺远的。”

    “我来报道要找谁呀”陈放不想同妇女耽搁那么长时间,他想先把正事办了。

    “当然是要找主任了,可是主任今天不在。”

    “他什么时候来呀”

    “不好说,也许明天,也许这一个月都不会来了。”妇女说道。

    陈放有点奇怪,有点茫然。一个单位,怎么能一个月不来呢

    见陈放有点拘谨茫然,妇女自我介绍道:“我叫刘新凤,以后我们就是同事了。”

    “我应该叫你阿姨吧”陈放说道。

    “我有那么老吗就叫我姐吧。”刘新凤说道。

    “好就叫你新凤姐。”

    和刘新凤聊了半天,没有见有几个来买东西的。新风家离这里不远,就在附近的一个村里,老公公原来是镇里一个有名的支部书记,把她安排到这里来上班。供销社原来有三十多个人,现在改革开放了,镇里的商店多了,供销社的好日子就到了头。

    眼看就要到了中午,刘新风对陈放说:“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我还不知道”

    “上阳商校。”

    “那学校很远哩还很有名的,以前听说过,好像以前有一个县领导就是从那里毕业的。不过,说了这么长时间我还没有见到你的报到证。”刘新风说。

    陈放想也是,这么长时间自己全凭嘴说,人家肯定不会相信的,就掏出报到证让刘新风看了。

    刘新风认真地看了,说道:“可惜了,象你这么年轻的小伙子,有文凭,窝在白庙镇里,可惜了。”

    “在那里都是工作,啥可惜不可惜的。”陈放很坦然地说。

    “以后你就知道了。大姐劝你,有门路了,找找人,花些钱,能离开供销社就离开。这里没有前途。”

    “我家没有钱,也没有亲戚当官,找不到人。以后工作了慢慢说吧。”陈放说道。

    “看你是一个实在人,以后有什么困难就给大姐说。本来,到了中午,我就要下班了,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我要回去给他们做饭,你也没有地方去,就在这里看店吧。有买东西的,这上面都有价钱,给他们拿就是了。”

    陈放奇怪,商店怎么中午要下班。但他没有问,既然新风姐要回家就让她回家好了。就说:“好吧,你就放心好了。”

    刘新风骑着自行车走了,剩下陈放自己,他好好的看了一下商品,多是一些农村的物品和一些日用品。价格还可以,觉得要比私人的要高一些,怪不得一上午没有见到有人来买东西。

    在店里一直到两点多,刘新风回来了,手里还



第31章 打了一架
    果然,第二天,刘新风高兴地对陈放说:“已经给镇里的陈主任说好了,你今天就可以去镇里吃饭了,先去买饭票,不买也可以,做饭的师傅是俺娘家的没有出五服的哥,你叫他刘师傅就好了。自己要带碗筷啊!”

    “好好。”陈放高兴地答道。

    转眼到了中午,陈放从货架上拿了碗筷,陈放来到镇里,还没有开饭,做饭的师傅正在下面条,陈放向他说明了来意,正是刘师傅,刘师傅说,只要相中我做的饭,随便吃。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人不多,就办公室里的几个年轻人,其他人都下村里去了。但凡下村,中午就不回了,肯定在村里吃饭,肯定要喝酒。

    吃着饭,陈放偶然撇见一个身影,那身影好熟悉,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就问刘师傅那个人是谁。

    “你说是他啊,他是农机站的王主任,以前很牛逼的。是计生办主任,全镇没有不认识他的,扒房牵牛扛粮食,结扎上环抓大肚子妇女,样样上手。以前是书记镇长的红人里,要不是一件事,早就提拔当副镇长了。”刘师傅说道。

    “啥事呀”陈放忽然觉得就是因为那件事。

    “几年前年,他抓了一个小毛孩子,说他扰乱公务,把他拷了一夜,谁知那毛孩子不是省油灯,跑到县里,直接找到县长告状,县长追查下来,就把这小子的计生办主任撸了,停了一段时间,给他恢复了职务,还是正股级,不过不是计生办主任,是农机站主任,虽然级别一样,但是差别就大了,计生办主任牛啊,走哪吃那,有钱花,谁都不敢不抬举。农机站就是一个空架子,啥都没有,现在买农机又不要条子,随便买,修理自己掏钱,想往哪里修就往哪里修。就是一个虚名,这不,别人都在外面吃肉喝酒,他一会儿就掂着碗来食堂吃饭。以前他处理过的人幸灾乐祸,不把他当人看。这家伙整天就像一个夹尾巴狗。垂头丧气的。”

    果然,这个家伙就是前年拷自己的那个王主任,真是罪有应得。陈放想,自己当时做的是不是有点过了。不过当时如果不那样,他会放过自己吗

    陈放想着,就见王主任掂着碗,耷拉着脑袋,进了食堂。见到陈放,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四目相对,陈放看到他的眼里充满了疑惑。

    “又是面条,老刘,你就不会做点其他饭菜”王主任嘟囔着说。

    “饭店里大鱼大肉多的很,你去啊。”刘师傅不依不饶地说。

    “草他奶奶的,老子不稀罕。”王主任竟然骂了起来。

    “你嘴里干净点。你骂谁哩”刘师傅说道。

    王主任语塞。脸憋的通红。能在镇里做饭,一般人是进不去的。刘师傅年龄大,王主任自然不敢太造次。

    正在吃饭的几个年轻人见王主任气急败坏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

    “笑你娘的啥逼哩。”王主任骂道。

    几个年轻人不敢回应。把头埋进碗里扒拉着面条。

    王主任见没有人回应,余怒未消。环视了一圈。看见陈放,挑衅地问道:“你是哪里的,怎么跑到镇政府吃饭。”

    陈放见王主任粗鲁的样子,没有回答。一旁的刘师傅说道:“新来的年轻人,又没有招惹你,你管人家是哪里的”

    “我看着这个毛孩子不顺眼,不像个好人,是不是以前我收拾过你。”这个家伙果然想起了什么。

    &n



第32章 救灾
    陈放不敢大意,忙抄起地上的凳子。王主任一刀劈来,陈放躲过。王主任又劈来,陈放用凳子迎上。菜刀“啪”地砍在凳子上,陈放一个侧踹,重重地踢在王主任的肚子上。王主任“蹬蹬”后退了几步,陈放不给他机会,冲上去,双手扶着凳子,两脚腾空,猛地扫向王主任。这个动作像电影的特技,潇洒干脆,一边的几个小伙子禁不住鼓起了掌。

    陈放的脚重重的贴在王主任的胖脸上。王主任斜斜的倒地,一下子愣了,他想不到陈放会有如此麻利的身手,躺在地上,久久不能起来。

    之后,陈放去乡政府吃饭,很少见到王主任,不知道是王主任故意没有露面或是有其他事情。

    过了半个月,天有点凉了,却下起了大雨,大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平地上有了积水,玉米已经有了半腰深了,如果不能很快把水排出去,太阳一出来,水温会达到三十多度,庄稼苗很快就会被烫死。

    陈放一直待在供销社,道路泥泞不堪,没有办法回家。陈放也不想回家,刚发工资,一个月一百多元,扣除他给别人代买的东西,只剩了不到三十元,那些东西都是他帮村民买的,等于是高价买低价卖,一件东西能便宜几块钱,对于村民就是莫大的幸福。陈放成了村里的能人,每次回到村里,乡亲们都会围拢过来,嘘长问短,很是热情,刚开始陈放很是享受,渐渐的陈放怕了,害怕乡亲们的热情,猛不丁地他们会提出要买一件农具或者几件日用品,叫你无法拒绝。而他又无法把价钱要的更多。

    下午,雨渐渐的停了,刘新风风风火火地进来,自从陈放来了以后,刘新风每天只是到供销社打一卯,然后就回家了。

    刘新风进来就吆喝陈放道:“快点,有大生意,乡里要麻袋,铁丝,铁锹。”

    “要多少”陈放问道。

    “有多少就拉出来多少。”刘新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说。

    “要那麽多干啥”陈放诧异的问。

    “大鲁河决口了,乡里通知,要把供销社所有的物资都送过去。这下好了,咱这里积压好几年的东西终于可以卖完啦,今年肯定能给你发一个大奖金。”

    陈放不敢怠慢,跑到供销社后面,那里是一个仓库,仓库里堆满了很多积压的物资,有点已经发霉,陈放从里面翻出成捆的麻袋,有的已经烂掉,陈放问:“这些还行吗”

    “行。”刘新风干脆的说。

    将一捆一捆的麻袋铁丝铁锹扛出,堆到大街上。

    一会儿,来了一辆拖拉机,开车的竟是王主任。陈放想大概这辆拖拉机是乡农机站的车吧。

    王主任见到陈放,没有言语,下车点了一支烟,悠然的吸着。全然不顾陈放和刘新风满头大汗的装物资。

    刘新风实在看不下去,高声叫到“王怀根,你他妈的真是坏了根子,你想累死俺俩,还不过来帮忙。”
1...1011121314...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