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齐橙
“是你急着要买房的好不好?”
“是老肖催我买房的好不好?”
“谁让你急着要见老肖,让老肖觉得咱俩都已经那啥了似的,他能不催着你买房吗?”
“是啊,老肖都发话了,我能不听吗?”
“可这个铣床的新设计也是你催着要的,还怪我了?”
肖文珺转进如风,果断地避开了关于买房的话题。事实上,在买房这件事情上,她远比唐子风更积极,再争论下去,她是占不到上风的。
唐子风又岂是会和媳妇争个高下的人,听到肖文珺改口,他指挥着几个长枪兵上前去把最后一个敌人干掉,然后一边退出游戏一边说道:“铣床的事情也不急,实在不行,过几天你和我一块到井南那边去走走,和模具企业的技术人员聊聊,或许就会有启发了。”
“好吧。”肖文珺也关了计算机。被唐子风一打岔,她原来那点含糊的思路就更找不着了,还不如出去转转。她站起身,一边换衣服一边说道:“我只是刚才吃饭的时候突然隐隐约约有些想法,坐到电脑跟前,又想不起来了。走吧,还是先去看家具,说不定换换脑子又想起来了。”
唐子风只能是摇头叹气,关于机床设计的事情,他是真帮不上什么忙,想给肖文珺一些提示都办不到。
几周前,韩伟昌从井南过来,向唐子风汇报了他在井南与一些模具企业联系业务的结果。据韩伟昌说,目前井南及周边几省的制造业发展非常迅猛,从而带动了模具产业的大发展。无论是金属制品生产,还是塑料制品生产,都离不开模具。而模具制造,则是严重依赖于铣床和磨床的。
早些年,中国制造的金属制品和塑料制品档次较低,对模具的要求不高,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精密模具。许多模具企业使用普通铣床和磨床就能够满足生产需要。这些年,客户对模具的精度要求不断提高,模具的复杂程度也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这就直接导致了对高档铣床和磨床的需求。
模具企业需要的高档铣床和磨床,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加工精度更高,二是数控化程度更高。过去开模具,有个什么流线形之类的要求就已经算是很时尚了,而现在的模具却是讲究带有各种花纹,甚至有些产品的商标都要直接做到模具上,以便一次性冲压成型。
模具变得复杂了,就要求机床有更高的数控化程度。国内的机床企业都已经掌握了数控技术,但与国外巨头相比,水平无疑是差出一大截的,也就是靠着价格便宜,才能赢得一小部分市场。要搞这种适应复杂曲面高精度加工的数控机床,国内企业还真是有些吃力。
韩伟昌这一趟在井南接触了十几家模具企业,大家都表示进口铣床价格太高,他们承受不起,但同时又抱怨国产铣床智能化程度太低,加工一些复杂表面的时候,光是编写数控代码就能让人崩溃。据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声称,如果国产铣床能够解决数控操作方面的问题,光是井南、明溪一带的模具企业,一年就能够提供几亿元的铣床订单,而且在价格上也不会过于苛刻。
几亿元的铣床订单,足够让滕机从谷底跃到巅峰。唐子风得到韩伟昌的消息,便盯上了这件事。临一机要兼并滕机,没有几个拳头产品是不行的,而模具铣床无疑是可以作为拳头产品的东西。他指示苍龙研究院集中力量分析模具企业的需求,尽快拿出能够让这些企业满意的设计。
肖文珺作为苍龙研究院的高级专家,也被分配了任务。但她在完成这些任务之余,却一直在琢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有没有可能跳出国外模具铣床的套路,走出一条新路。
沿着国外的技术路线走,路径是现成的,方向也是明确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条路上所有的关口都已经被人占了,或者换句话说,就是布满了各种专利门槛。自己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案,外国大公司都早已想到,而且都申请了专利。
自己照着别人的方式做,就需要给别人交专利费,最后成了替别人打工。而要想绕开这些专利,且不说能不能找到新的方法,就算新方法存在,往往也是效率更低的,因为捷径是最容易被人找到的,那些未被人找到的路径,往往都是过于偏僻,人家或许不是找不到,而是懒得去找。
与唐子风厮混久了,肖文珺现在的眼光也高得很,凡事都要想着与国外巨头竞争。要想与国外竞争,就需要有新思路,而且是一种颠覆性的思路,用唐子风的话来说,就是弯道超车。肖文珺并不确信是否真的存在一条这样的思路,但她还是想试一试,这就是一个学霸的做事风格。
肖文珺发了狠,带来的后果就是在连续几星期的时间里,她时不时就会突然陷入沉思,而且不分时间、场合。像这种说好要出门却突然变卦的事情,已经算不上啥了,比这更让人抓狂的事情唐子风也遇到过,比如说……,呃,还是不比如说了吧。
换上一身清凉夏装的肖文珺,看上去就比较正常了,不再是那副令人敬而远之的学霸嘴脸。小两口手牵着手出了家门,上了电梯直奔地下车库。
时下即便是在京城,私家车也还是比较稀罕的,地下车库里一半的车位都是空着的。唐子风换出遥控器按开了自家帕萨特的车锁,坐进了驾驶座,那一侧,肖文珺也抱着一个小坤包坐到了副驾位置上。
:。:
何日请长缨 第三百二十章 雕花家具之母
“子风,你看这组衣柜怎么样?”
“我觉得挺好的。”
“好在哪?”
“够大。”
“我嫌它太大了,一组摆在一起,太压抑了。”
“嗯嗯,是有点压抑。”
“咦,那边那组看着好像精致一点。”
“的确是很小巧。”
“会不会不够用……”
“……”
唐子风现在深深理解为什么很多男人都惧怕和老婆一起逛商场,实在是女人的心思太飘忽不定了,你永远都无法猜出她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刚才还在说方桌显得太呆板,你换一个圆桌,她又说空间利用效率太低,没法靠着墙摆放。一个各方面都令人满意的柜子,仅仅因为导轨品牌不是她所知道的那几个,就会被果断地放弃。而走过好几十家店之后,她突然又说还是刚才那个柜子更好,“要不咱们再回去看看吧”。
“媳妇,你确信自己不是来锻炼身体的?”
唐子风一边揉着腿肚子,一边抱怨道。
“这才走了几步?你现在身体怎么这么差?”肖文珺不满地说道。
“走路和走路不一样啊。”唐子风说,“如果是在野外走,走10公里我也没问题。可像这样一步三摇的走法,太费肱二头肌了。”
“你的肱二头肌长在小腿上?”
“这倒没有,可你有一半的体重挂在我的肱二头肌上好不好?”
“我不重啊。”
“你确信?”
“对了,你说咱们不买板式家具,买实木家具好不好?董霄说她以后买家具就要买实木的,现在又开始流行实木家具了。”
“……刚才咱们好像不是在讨论这个话题。”
“这不重要啊。”
肖文珺说着,拽着唐子风便扎进了一家卖实木家具的店。
“欢迎二位,看看实木家具吗?我们这里的实木家具,用的都是巴西紫檀。这种木料木质密,看上去特别有厚重感,非常适合像二位这样的身份。”导购员巧舌如簧地做着推销。
“我们二位是啥身份?”唐子风笑着问道。
“大哥你一看就像是做大买卖的,肯定是个大老板。”导购员肯定地说。
“这你也可猜错了。”唐子风说,“我就是一个研究生刚毕业留学的小老师,一个月挣不到3000块钱,哪是什么大老板。”
导购员大摇其头:“大哥,你这可骗不过我,就你这个气质,最起码也是管个好几千人的大企业的,大学老师可没你这气派。”
唐子风惊奇了。他说自己是个大学老师,不过是随便套了一下王梓杰的身份,想和导购员逗个趣。他没想到导购员居然能够一言道出他是企业里的管理人员,而且还说这家企业起码是好几千人,这几乎是神了。
他不知道,这些干导购的,成天练的就是一个眼力。只有准确地识别出顾客的身份,他们才能决定如何向顾客推销,以及如何与顾客讲价钱。唐子风穿的服装很普通,但一举一动却表现出了一些领导者的气质。又因为他是在工厂里当领导,言谈显得较为随性,这与机关干部或者一些文化公司里的高管是截然不同的。
再看到与唐子风挽着手的肖文珺,导购员就更加确定,这二人绝对是有钱的主儿。肖文珺肩上背着的小包,起码值一万元以上,以她的年龄,能够背一个这么贵的包,旁边这男人的身家能少得了吗?
“不错,小老弟眼力不错。我是在工地上带施工队的,手下好几千民工。这不,马上要结婚了,想到你们这配点家具,你有什么推荐的吗?”
唐子风也懒得再装低调了,他牛烘烘地向导购说道。
“没问题,哥你是喜欢哪种风格的?我们这的家具有中式的,也有欧式的,还有日式的,就是不知道你们喜欢哪种。”导购说。
肖文珺此时已经松开了挽着唐子风的手,她走到大厅里陈设着的家具面前,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同时在心里想象着这些家具摆放在家里的场景,甚至还配上了人物,比如一个粉粉团团的小姑娘……
“师傅,这组柜子多少钱?”
肖文珺指着一组衣柜开始询价了。
导购一直跟在肖文珺的身边,闻听立马就开始忽悠:
“姐,你是说这组维多利亚风格的衣柜吧?这可是我们卖得最好的一款。你看,这用料多实在,柜门都是20的板子,你敲敲看,听听这声音。我不是说的,别家的柜子,柜门能用到12的板子就不错了,有些用的都是8个的板,随便戳一下都能戳穿了。”
唐子风笑道:“小伙子,你这是答非所问啊。我老婆问你这组柜子多少钱,你跟我们说这板子有多厚干什么?再说,谁吃饱没事天天在家里戳柜子玩,我倒是觉得8毫米的门板就足够了,你这20毫米的门板,完全是浪费材料啊。”
“不浪费,完全不浪费,我跟你说,哥……”导购员摆出一副打算向唐子风进行科普的架式。
肖文珺不耐烦了:“喂喂,你还没告诉我呢,这组柜子多少钱?”
“这组柜子嘛……”导购员假意地沉了一下。他刚才那番做作是有目的的,一来是强调子的品质很高,让唐子风二人有点心理准备,能够接受一个比较高的价格,二来则是通过这种方式,判断一下对方是不是菜鸟。
如果对方是那种没啥社会经验的人,被他这一通忽悠就该显出怯意了,这样他就可以挥刀痛宰。而如果对方根本就不在意他的忽悠,就说明对方是经常逛家具城的,对家具价格有所了解,这时候他就只能说一个比较靠谱的价,以免给对方留下恶劣的印象。
从刚才唐子风和肖文珺二人的表现中,导购员已经能够感觉出来,这二位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人,同时,他们似乎也不是那种在意价格的人。他思索了一下,压低声音说道:“二位如果真心想要,我也不给你们报虚价,这组柜子,12800,你们看怎么样?”
“就这么一组破柜子,12800?你欺负我们没看过家具是不是?”肖文珺恼了。她知道实木家具比板式家具贵,这家店的家具用的材料也的确是巴西紫檀,或者至少是同一类的木料,价格贵一点是正常的。但要说一组柜子卖到10000元以上,这就未免太黑了。
她的确是看中了这组家具,以她和唐子风的财力,即便是一组柜子12800,他们也能买得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甘心被人宰。
“姐,我真的没唬你!”导购员叫着撞天屈,“我们家的家具在整个家具城都是最好的,别家的家具用料哪有我们家的这么足,还有这做工,你去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你看看,我们这柜门上雕的花纹,纯手工,都是几代传下来的老木匠雕的。”
“你这是纯手工雕的花?”唐子风用手摸着柜门上的雕出来的花纹,笑着问道。
“绝对是手工雕的,你看看这纹路,用机器雕出来的,能有这么细吗?”导购嚷嚷道。
唐子风不屑地说:“你还是去唬其他人吧。我告诉你吧,我家那个厂子就是生产木雕机床的,如果我没猜错,你这店里所有家具上的木雕,都是用我们厂的机床雕出来的。你看到这位大姐没有,我说的那些木雕机床,就是这位大姐设计的。你能骗别人,能骗得过她?”
“不会吧?”导购狐疑地看着肖文珺,怎么看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位能够设计木雕机床的人。但要说不相信,他又想不出唐子风这样骗他的理由。
“这么细的花纹,怎么可能是用机器雕出来的呢?”导购咕哝着。
“这有啥,比这更细的花纹,机器也能雕出来。文珺,你给这小伙子讲讲啥叫金属切削。”唐子风拍拍肖文珺,调侃着说道。
肖文珺却没有搭理唐子风,而是走到柜子跟前,伸手抚摸着那些花纹,眉毛皱成了一个疙瘩。
“怎么,文珺,你又有啥想法了?”唐子风对于肖文珺的这个表情可太熟悉了,那是她开始思考技术问题的表现。他只是不明白,刚才肖文珺还在兴致勃勃地与导购侃价,怎么一转眼就切换到科研模式了。
“子风,你说,咱们用雕刻的方法代替铣削,怎么样?”肖文珺猛地回过头来,看着唐子风,脸上分明有了一些兴奋之色。
“啥意思?”唐子风一愣。
“模具啊!”肖文珺说道,“我这些天一直都觉得我好像是忽略了什么事情,现在才明白过来。我们根本就没必要和外国人去拼精密铣削,咱们可以把木雕机床的思路用到模具机床上,以雕代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那些模具厂要做的是精密加工,很少做重切削,所以现有的数控铣床用来制造模具,切削性能完全是浪费的。咱们采用木雕机床的设计,采用小刀具,大功率,高速主轴,就像雕花一样雕刻模具,肯定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走,咱们马上回去,我要马上把设计图画出来!”
肖文珺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唐子风便向外走。唐子风哭笑不得,只能紧紧跟上,只留下那个绕舌的导购站在原处,一副风中凌乱的表情。
:。:
何日请长缨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可能三角形
其实肖文珺算是典型的“灯下黑”,临一机的木雕机床就是她设计的,而且这个设计为她带来了好几百万的专利费收入,让她从一个苦哈哈去给人讲课攒钱买笔记本的穷大学生,一跃变成清华校园里数得上号的隐形富婆。据她自己猜测,她很可能是清华学生中的首富,除非还有其他像她一样低调的大款。
前些天在琢磨模具铣床新思路的时候,她就隐隐约约地觉得自己脑子里有一个什么想法,却又始终抓不住。她被传统加工中心的套路给限制住了,总想着在这个概念底下进行创新。而但凡她能够想到的点子,国外大公司的设计人员都已经想到了,而且已经注册了专利,让她抓耳挠腮,无从下手。
刚才站在家具展厅里,摸着衣柜柜门上的花纹,她突然悟出,自己这些天的思路完全是走偏了。模具制造其实就是在金属表面上雕花,直接套用木雕机床的思路就好了,为什么要把自己囿于加工中心的设计套路呢?
从原理上说,木雕机床也是一种铣床。她最早设计长缨木雕机床的时候,就是参考了仿形铣床的设计。但随着长缨木雕机床的一次次改进,其与传统铣床之间的差异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偏重于使用小刀头的精细加工,强化了“雕刻”的概念。
传统的加工中心当然也可以用小刀头进行精细加工,但其主要功能却是较大尺度范围内的铣削加工。在模具加工中,如果模具的尺度较大,细节要求不高,则采用加工中心是比较合适的,其加工效率更高。但近年来消费品越来越倾向于精致化,对模具的精细化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传统加工方法就有些不适合了。
比如说,过去用树脂做一个杯子,从上到下都是光溜溜的,模具的设计和加工都非常简单。而这些年,市场上开始出现表面带有图案或者文字的树脂杯,这些图案或者文字当然不可能是后期雕刻上去的,只能是在模具制造时就雕好,生产时一次性注塑成型。
要制造这种带有图案或者文字的模具,就涉及到了精细加工。用传统的加工中心来进行这种精细加工,可以说是高射炮打蚊子,倒不是说打不下来,关键是效率太低了,许多能力完全是被浪费的。
肖文珺原来的设计思路,是提高加工中心的精细加工能力,这就意味着同一台加工中心既要能够进行大开大合的铣削作业,又要满足头发丝上雕花的精细加工要求,其结果自然就是增加了机床的设计难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机床的生产成本,最终失去价格优势。
国外的加工中心走的就是这条路径。它们不在乎成本,自然能够做到二者兼顾。反正用户爱买不买,如果你不买它们的设备,你就无法制造出精密模具,就会失去高端模具市场。普通模具和高端模具之间有着几倍的差价,能够制造高端模具,就能赚到超额利润,机床厂家从这些高额利润中分走一杯羹,也是合情合理的。
消费品的升级换代,就是一个收取奢侈税的过程。就比如茶杯是用来喝水的,只要能够装水就是一个合格的茶杯。如果厂商满足于制造一个装水的容器,那么他们是赚不到钱的,要想赚大钱,就必须在茶杯上做各种文章,比如改个什么艺术造型,在茶杯上刻一部红楼梦啥的。
要制造出一个刻着字的茶杯,需要更高级的材料,需要专用机床,还需要有专门的设计人员,能够养活一大批人,而最终得到的产品,依然不过是一个装水的杯子而已,其实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新的福利。
西方国家的人均gdp一度是中国的几十倍,并不意味着西方百姓就是每天吃大鱼大肉,大量的gdp都是体现在这些奢侈税上的。一枚国际顶级奢侈品牌的回形针就要卖几十美元,说到底就是钱太多,不这样折腾不行。
中国对外开放之初,主要是承接国外转移过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一些低端消费品,因此对于模具的要求也比较低。随着低端消费品的生产完全被中国企业包圆,自我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越来越薄,一些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企业开始进军中高端消费品市场,中国制造的档次和品质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对高端模具的巨大需求。
叶永发的新塔模具公司,早些年做的都是低端模具,用傻大黑粗来描述十分恰当。这些年,新塔公司开始转向高端模具制造,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机床的不匹配。
要制造高端模具,就需要高档机床。高档机床市场基本上是被国外机床巨头垄断的,人家生产的机床性能好,加工精度高,但价格也同样高得离谱。叶永发计算过,如果完全使用进口机床来生产模具,自己在模具上赚到的利润,会一分钱都剩不下,全都白白送给外国机床厂商了。
正因为这样,叶永发找到了韩伟昌,希望国内机床企业能够向他提供适合于精细加工,同时价格低廉的机床。除了新塔公司之外,井南、明溪等几个沿海加工工业发达的省份里,还有许多类似的模具企业也有同样的需求。据粗略估计,这个市场一年至少能够提供五亿元以上的需求,而且这个数字还在迅速地增长。
市场很诱人,但也需要有过硬的产品才能赢得这个市场。唐子风把韩伟昌带回来的信息交给苍龙研究院,一干工程师殚精竭虑,发挥出螺丝壳里做道场的精神,努力试图在性能、质量与成本的这个“不可能三角形”中找出破解之道。
到目前为止,苍龙研究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工程师们对滕机原有的数控铣床进行了多项改进,已经勉强能够达到性价比高于进口机床的程度。但性价比这个概念,其实是缺乏说服力的,对于叶永发这些人来说,为了更好的性能多花一两万块钱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如果滕机的铣床性能上比进口铣床差得太多,仅仅是价格便宜,是很难打动这些人的。
肖文珺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对原来的设计思路一直都不满意。她觉得,应当存在另外一条思路,能够完美地避开目前的障碍,取得革命性的突破。
以雕刻替代铣削,就是肖文珺找到的新思路。彻底摘掉原有加工中心的大尺度铣削功能,专注于精细雕刻,就能够使机床的结构大为简化。而且由于机床只做一项工作,这一项工作的质量就能大幅度提高,这远比把各种功能都集成在同一台机床里要强得多。
至于说把铣削和雕刻分开会不会导致人工的浪费,谁在乎呢?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工啊。
想明白了这一点,肖文珺哪还有心思去看什么家具。她催着唐子风开车回家,然后一头扎在电脑前,便开始画图了。木雕机床就是她设计的,现在要从雕刻木材转向雕刻金属,不外乎增加机床的刚性,提高主轴、伺服电机的功率等等,对肖文珺来说,实在是轻车熟路啊。
这其中,当然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进行考量的。比如进行雕刻作业需要提高工作台、滑板等移动部件的灵活性,这就要求这些部件的重量和体积都不能太大,而这又必然要影响到其刚性。在灵活性与刚性之间如何权衡,就体现出了一个学霸的水平。
“子风,这种机床要和传统的数控铣床区分开,你觉得叫什么名字好?”
肖文珺一边画图,一边忙里偷闲地与唐子风聊天。设计思路的问题解决了,余下的事情对于肖文珺来说就算不上什么难题了,所以她还能够一心两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