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齐橙
“你还能再自恋一点吗”
“争取吧……”
“唉!这就叫人至贱则无敌啊。”王梓杰放弃了,这种口水话本来也不会有啥结果,他换了个话题,问道:“老八,我怎么觉得,你真有想留在临河不走的意思了”
“有吗”唐子风这回倒是认真了,他问道:“刚才你就说过一次了,肖文珺后来也这样问我,我对临一机的爱,真的表现得这么明显吗”
王梓杰点点头,说:“旁观者清,你现在越来越有临一机厂长的范儿了。随便聊个天,你都能想到给临一机做产业布局,我怎么觉得你们厂长都没你敬业啊。”
唐子风想了想,点点头说:“你这样一说,我也觉得自己好像是变了。去年老周生拉硬拽让我来临一机的时候,我还真是挺不乐意的。后来是为了尽快让临一机脱困,所以玩了命地给临一机找业务。可最近这段,我觉得自己好像有点自觉自愿的样子……,对了,这叫啥来着”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王梓杰张口就来,他现在好歹也是个学者,正在努力写文章准备评讲师,所以理论功底甚是了得。
“你觉得像吗”唐子风问。
王梓杰不屑地说:“谁都可能得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你老八是绝对不可能的。你多精明的人,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那你觉得我是怎么回事呢”唐子风问。
王梓杰压低声音说:“老八,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对临一机有什么想法”
唐子风一愣:“想法我对临一机能有什么想法”
“你是不是想把临一机收了”
“收了!”唐子风这一惊可非同小可,他瞪着王梓杰,问道:“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从来也没这样想过啊。”
王梓杰说:“时下全国各地大批国企经营困难,学术界的观点也比较统一,大家都认为主要原因是国企产权不明晰,导致经营者缺乏主动性。解决方案这方面,有一种比较主流的观点,就是认为应当推进mbo,有些地方已经在搞试点,你是不是也想把临一机给‘欧’了”
所谓mbo,翻译过来称为管理层收购,也就是由企业原来的管理层通过融资的方法把企业收购到个人名下,从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
管理层收购的方式最早起源于西方,在70至80年代颇为流行。90年代,面对国企大面积亏损的状况,中国的管理学者将mbo引入到中国,并迅速成为一个理论热点。管理层收购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所谓“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中国的国有企业名义上属于全民所有,但实际的结果却是谁都不管,这就是学者们所说的“所有者缺位”。
从理论上说,全国百姓都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主人,但实际的所有权是不可能由全民来共同行使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是代表人民行使所有者职权的,但这毕竟不是官员自己的财产,谁又会尽心尽责地去行使这个权力呢
在这种情况下,国企就成为无主的财产,谁都可以伸手去捞一把。此前的临一机,厂领导集体**,上级部门鞭长莫及,厂里的职工则是漠然视之,这么一个几十年的老厂,居然败到发不出工资的境地,这就是所有者缺位带来的恶果。
面对这种情况,学术界提出了一种观点,建议把企业的管理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这就是mbo这个概念的来历。关于如何对国企进行mbo,也有不同的意见,有的建议让管理层直接把企业全部买下,一了百了,也有的认为国家还是应当拥有企业的所有权,管理层收购一部分股份即可。只要企业里有了管理层的股份,这就不再是别人家的财产,管理层也就会用心去经营了。
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在学术界的影响倒也无所谓,实践部门却是如获至宝。说穿了,就是一大帮国企领导早就盼着能够把国企变成自己的囊中之物,原来还有些不好意思,现在人家学术界提出了观点,还说是什么国际先进经验,那么自己顺水推舟,也算是解放思想啥的,岂不美哉
 
第一百七十四章 进京创业
“你也别说得那么高尚,充其量就是盗亦有道而已。”王梓杰揶揄道,“你之所以这么有觉悟,不过是因为你有钱。要我说,你们老周才是真正的老革命,守着这么大一个摊子,能忍着不往里伸手,实在是很不容易。”
唐子风正色说:“这倒是。老周这个人,原来在机电处的时候,风评就很好,那个时候我觉得也就是因为他没机会捞钱而已。但到了临一机之后,他是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往自己兜里捞钱的,但他还能守住本心,这就不容易了。
“老实说,我现在在他面前还是小心翼翼的,倒不是因为怕他的官威,而是觉得这个人的人品太可贵了,值得我敬重。”
“其实哪都有几个这样的人,站在这些人面前,自己想干点坏事都觉得良心不安。”王梓杰也感慨道。
唐子风说:“是啊,和老周共事这几个月,我都觉得找回了我久违的党性。”
“你是党员”王梓杰诧异道。
“不是啊。”唐子风理直气壮地说。
“……”
“这个不重要。”唐子风摆摆手,旋即换了一副猪头模样,急切地问道:“老七,‘五三’的销售怎么样了,咱们今年能赚多少”
“你就不能多高尚几分钟”王梓杰愕然道。唐子风这个变脸也变得太快了,刚才还一口一个本心、人品的,一转眼怎么就说起这个了
“高考之前卖的那拨精缩版,大数是4万套的样子,一套赚10块钱,总共是40万。因为这拨精缩版在各地发行,把正式版的名声带起来了,现在各地新华书店都在向我们征订正式版。我离开京城之前,收到的订单已经有40万了,最终达到100万套没啥悬念。按你说,一套定价100块钱,咱们按五折出货,扣掉成本,一套赚25块钱,总共至少能赚到2500万。”王梓杰意气风发地说。
“基数还是太少了。”唐子风叹道。时下一年也就是不到300万人参加高考,不像后世一年高考报名人数上千万。不过事情也是有利有弊,后世高考人数多,做高考生意的人也多,哪像现在,有个好创意就能垄断整个市场。
“书的内容还要继续改进,公司要成立一个研究机构,专门研究如何改进这套书。我估计,咱们今年热销之后,市面上就该有跟风的书了,这就像我们生产的机床一样。咱们只有不断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才能维持我们的市场份额。”唐子风交代道。
王梓杰说:“这件事,我已经安排人在办了。等过完暑假,我觉得咱们公司也该雇一批固定员工了,把研究工作做起来。对了,上次为了给你妹妹做辅导,咱们搞了个‘一对一’辅导的模式,结果有几个参加辅导的学生受到启发,想办一个高考辅导机构,专门提供这种‘一对一’的辅导。”
“不错啊!”唐子风笑道,“是什么人这么有商业头脑你没有把他们招到公司来”
王梓杰说:“他们想自己干,不过他们目前手上没钱,想和咱们公司合股,我说还要和你商量,暂时没答应他们。”
唐子风说:“你和他们聊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执行力。如果有执行力,咱们出点钱也可以,马马虎虎占个七八成的股份就行了。”
“七八成股份”王梓杰咧嘴,“人家说了,最多给咱们49%,他们要控股。”
唐子风问:“他们想让咱们投多少钱呢”
“20万。”王梓杰说。
唐子风点点头:“如果只是20万,占49%的股权也不算吃亏。这种投资就权当是风险投资了,万一他们能做成,高考辅导可是一个大市场呢。对了,你跟他们说,让他们也别光瞄着高考辅导,从幼儿园开始都可以搞这种‘一对一’。再狠一点,未来还可以增加律考、公考、考研、考托啥的,咱们来个全面解决方案。”
“嗯嗯,这个想法不错,我回头和他们谈谈。”王梓杰认真地说。在经营方面,他自忖比不上唐子风,所以唐子风提出的任何意见,他都会不折不扣地去执行。
“以后公司就照这个套路去做,看到有前途的项目,就投点钱,提供点支持,万一能做成,那就是一本万利的事情。临河这边的丽佳超市,现在非常火爆,据黄丽婷估计,一年下来净利润200万应当没啥问题了。”唐子风说。
王梓杰赞道:“还是你有眼光,在一堆工人家属里都能发现这么一个商业天才。我上次和黄丽婷聊过,就觉得这个女人不简单,咱们这笔投资也算是赚着了。”
唐子风笑道:“这还是刚开始呢。黄丽婷和我谈了,说她想再接再厉,下半年就到南梧去开丽佳分店,争取明年能够出省。照这个势头,五年之内丽佳超市做到1亿利润也不意外,咱们可是有一半股权的哦。”
“所以,咱们也的确不用惦记着瓜分临一机的事情了。”王梓杰笑着调侃道。此前唐子风说如果把临一机买下来,光是卖地就能够获得3亿多的利润,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两个选择
肖文等人在临河呆了两天就各自离开了。包娜娜打算回楚天老家呆几天,然后就经浦江前往美国。考虑到中美间机票的昂贵价格,她这一去,估计就要过三五年才能回来。
临别前,她搂着肖文的肩膀,对唐子风说了一堆疯疯癫癫的话,核心主题就是说要把自己的闺蜜托付给唐子风。唐子风和肖文知道她即将离开中国,心里肯定有些难受,所以也就懒得跟她计较了。
为了陪肖文等人,唐子风专门向周衡请了两天假,带着肖文一行在临河周边玩耍。送走客人,唐子风来到周衡办公室销假,周衡随口问了问唐子风的客人们在临河玩得是否尽兴,然后也不等唐子风做出回答,便用手指指沙发,说道:“小唐,你坐下吧,有些事情我想跟你商量商量。”
唐子风坐下了。周衡说道:“最近这段时间,厂里的业务形势不错。韩伟昌那边谈下了北方重型机械厂,北重准备向我们订购两台数控重镗,差不多是3000万的产值。机床翻新和木雕机床这边的业务,目前已经到手的有6000万了,今年临一机盈利已成定局。
“昨天我和谢局长通电话,他表示,局里对咱们的工作非常满意,认为我们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局党组交给我们的任务,局党组将对我们予以表彰。”
“光是表彰吗”唐子风问道。
周衡说:“怎么,表彰还不够,你是想让局党组给你发奖金”
“奖金不奖金的,我倒是不在乎。局里没有说什么时候让咱们回去吗”唐子风笑嘻嘻地问道。与王梓杰谈过之后,其实他已经不太急于要回京城了,觉得在临一机的工作也挺有意思。不过,既然周衡谈到这个话题,他自然是要问一问情况的。
周衡说:“我想跟你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局党组最早安排我们两人到临一机来,提出的任务是帮助临一机扭亏,甚至哪怕是减亏,只要能够稳定局面,就算是成功。局里给我们的时间是三年,但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我们就已经实现了盈利,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局党组现在给了我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在临一机呆一两年,稳定住现有的成绩,最好是能够让临一机拥有充分的造血功能,然后再离开。第二则是现在就交班,由部里另外安排人来接手。我回去之后,由部里给我安排一个副局级待遇的岗位,等着退休。”
“那我呢”唐子风诧异道,合着说了半天都是对周衡的安排,自己难道就这么不起眼吗
周衡哈哈一笑,显然他刚才那样说话就是故意想吊唐子风的胃口。听到唐子风问起,他才笑着说道:“关于你,局里也有安排。第一个方案,是你继续留下,职务调整为临一机副厂长,工作两年后返回局里,先当一年副处长作为过渡,如果没有什么问题,30岁之前晋升为处长。第二个方案,就是你现在就可以回局里,先提主任科员,两年内晋升副处长。你选哪个”
“我听周厂长的。”唐子风直接把球踢给了周衡。其实,从局里给出的选择以及周衡的叙述,他已经能够猜出二局其实是希望周衡和他继续留在临一机的。
局里之所以会给一个允许他们立即返回的选择,只是因为这是当初的承诺。想必局领导也没想到他们能够这么快就打开局面,让临一机起死回生。当初以为他们至少要花三年时间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所以承诺只要他们实现了扭亏,就可以回去。现在时间还不到一年,临一机已经实现了盈利,局里自然不能食言而肥。
但从局里的考虑来说,却又不希望他们马上返回。临一机的扭亏有一定的偶然成分,打包机和木雕机床都属于“捡漏”的业务,这种业务其实是不能持久的,迟早会被其他企业模仿,然后整个市场的利润会被摊薄,届时临一机就算不放弃这些业务,从中也赚不到太多的利润。
重镗和机床翻新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业务,其他企业想模仿的难度比较大。其中普通机床的翻新难度不大,但利润也薄。真正有利润的翻新业务是对进口高精度机床和重型机床的翻新改造,这种业务就不是那些乡镇小厂子能够拿得下的,临一机在这方面是有核心竞争力的。
可仅凭这两项业务,并不足以养活临一机,临一机必须继续开拓新的拳头产品,才能保持生命力。周衡和唐子风在企业经营方面的能力,已经得到了局党组的认可,所以局党组希望他们能够再留一段时间,为此不惜向唐子风承诺了一个30岁之前晋升正处级的条件。
一个正处级在地方上是很了不起的级别,但在中央部委就算不上什么了。部委里的处长就是负责给部长、司长跑腿拎包的,谁干不是干以唐子风在临一机做出的种种成绩,30岁之前提一个正处级也并不为过。
当然,前提是唐子风愿意继续留在临一机,并且创造出新的奇迹。如果他呆在临一机只是当咸鱼,
第一百七十六章 前途远大
“第二,”唐子风竖起两个手指头,继续说道,“要扩大我们的技术情报研究部门。现在我们的技术情报是由总师办下属的信息中心在做,但信息中心同时还承担着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工作,甚至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我建议把现有的信息中心一分为二,一个专门做技术情报搜集和整理,另一个负责信息系统维护。
“技术情报这方面,可以和销售部一起做,一方面做前沿技术跟踪,另一方面做市场热点跟踪。比如像木雕机床这样的创意,本来不应当是由我来提出的,我们的情报部门就应当有这样的敏感。”
“这个也很重要。”周衡点头认可,情报工作的重要性,的确是如何高估都不为过的。
“第三,每年启动两至三个重大研究专项,就像这次为西重设计的数控重镗一样,不断地积累我们的拳头产品。这方面的工作也可以请销售部协助,最好能够依托现实的客户需求来做,以便及时回收投资。如果暂时找不到现实的客户,咱们也应当有决心进行研发,有了产品再去找客户也是可以的……”
“老秦他们已经提出,今年之内准备搞砂轮直径600毫米的数控立轴双端面磨床和1200x2000毫米定梁龙门铣床,这也是两个重点项目。”
“第四,……”
唐子风林林总总说了好几条,周衡一一记下。实际上,唐子风说的这些建议,有些周衡自己也考虑过,有些在以往与唐子风交谈的过程中,也曾听唐子风说过。这一次,周衡让唐子风提思路,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试探一下唐子风对于留在临一机工作的态度。
从唐子风的叙述中,周衡能够感觉到,唐子风的态度是真诚的,他的确是把自己定位于临一机的一员,所以才会如此认真、深入地思考临一机的发展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小唐,你在京城的公司,目前经营得怎么样了”
听完唐子风的所有建议之后,周衡突然问起了一个似乎不相干的问题。
唐子风一愣,随即笑着说:“还可以啊,最近我的搭档在搞高考复习资料,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年大概能赚个百来万的样子。”
“我听说,于可新的女儿卖的那些资料,就是由你提供的。她好像光是卖资料就赚了好几千块钱,你们公司做这方面业务,收益应当也不错吧”周衡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