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齐橙
“其实这也不奇怪吧。”副厂长张舒说,“现在不时兴说什么崇洋媚外了,但老韩碰上的这个事情,其实就是因为鹿机的领导崇洋媚外。韩国也是外国,在有些人眼里,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甚至外国的残月都是中国的满月要圆,老韩,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韩伟昌说:“张厂长说得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是遇到过的。很多客户买机床,光盯着国外的牌子,德国的、日本的、瑞士的,最不济也得是韩国的。原先德国、日本的机床价格偏高,有些企业买不起,现在韩国人来了,韩国机床的价格很低,大家都买得起,当然就不买咱们的了。”
“这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唐子风微微一笑,心里有了一些想法。
韩伟昌看看唐子风,见他没有再说啥,便继续前面的话题,说道:“第二嘛,就是韩国的机床看起来的确比咱们的机床漂亮,卖相比我们好。我们造机床主要考虑性能,不太关注外观,我们的机床和韩国机床摆到一起,光看外观就矮了一头。”
“这也算一个理由”秦仲年诧异道,“买机床又不是买衣服,还在乎好看不好看干什么”
唐子风却摆摆手,说:“秦总工,这个你就不了解了,机器也是要讲美观的,工业设计也是一门大学问呢。老韩说的这个情况,我觉得非常重要,咱们过去只注重产品的性能,不关注人机交互的问题。除了外观是否好看之外,操作是否方便,是否省力,噪音大小,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就外观这一点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事情,咱们偏偏没去做,这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一个观念问题。在这方面,韩国人给咱们上了很好的一课呢。”
“这个很容易,做个外壳,
第一百八十一章 打小怪升级
听完韩伟昌的介绍,周衡对众人说道:“大家议议吧,看看对于这个新情况,咱们应当如何应对。”
他话音刚落,大家都把头转向了唐子风,其动作是如此整齐,以至于每个人自己都感觉到了。大家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由得都哈哈地笑了起来。
“众望所归,小唐,你就先说说看吧。”周衡用手指着唐子风说。
这一年多以来,临一机的厂领导们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如果是寻常的一些事情,大家都可以发表点意见,但遇到棘手事情的时候,就要先听听唐子风的想法,再在他的想法基础上进行讨论。唐子风自己也曾调侃说,临一机的领导现在是外事不决问小唐,内事不决问子风,他也算是集度娘和谷歌于一身了。
来自于韩国机床企业的竞争,是一个新情况,大家都有些心理准备不足,所以都希望唐子风先说,以便给自己提供一些启发。
唐子风倒也不矫情,他笑着说:“这件事,我觉得也没多严重。秦总工不是说了吗,韩国机床的水平比我们略高一点点,但高得非常有限。咱们现在对付不了日本、德国的机床企业,不妨先拿韩国机床当个小怪打打,练练级也是好的。”
“什么叫小怪”秦仲年不解地问道。
唐子风说:“这是一个比方。咱们最终肯定是要和日本、德国的那些大牌机床企业竞争的,但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找一个弱的打一打,积累一点经验。我们把日本、德国当成大妖怪,韩国就是小妖怪,是送上门来给我们练手的。”
吴伟钦说:“小唐,你这个想法有些太乐观了吧现在的情况是韩国机床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按韩部长他们的估计,今年咱们临一机会有三成的业务被韩国企业抢走。这等于是人家在打我们,我们拿什么去打人家呢”
“吴厂长说得好!”唐子风说,“这就是咱们要考虑的问题。韩国机床的技术水平和质量都不比我们强多少,我们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够超过他们,至少是达到与他们相同的程度。他们的价格比我们略高,所以我们是有优势的。如果我们盯住他们的产品,保证每一种产品咱们都比他们强,大家说客户最终会选择谁”
“这个……不好说。”韩伟昌缓缓地摇着头。虽然他把唐子风当成自己的偶像,但在这个问题上,他并不能苟同唐子风的观点。如果换成他的下属这样说,他恐怕直接就予以批驳了,但唐子风是他的上级,所以他只能以“不好说”来表示自己的意见。
“老韩的意思是,我们要考虑到客户崇洋媚外的心理,不是说咱们的产品好,客户就会接受的。”张建阳趁韩伟昌把话说出来了。他也算是唐子风的铁杆拥趸,他能够有今天,得益于唐子风对他的鼓励,以及唐子风给劳动服务公司出的许多主意。他知道唐子风是个爽快人,在唐子风面前说话,用不着太委婉,过于委婉反而会惹唐子风不悦。
唐子风说:“就短期来看,客户的崇洋媚外心理是难以改变的,我们应当允许他们采购韩国机床。事实上,就算我们不允许,他们也一样会采购,是不是
“我相信,经过对比之后,他们终究会发现外国的月亮也没那么圆,而咱们中国的月亮好歹是近水楼台,有更多好处。咱们的机床性能不比进口机床差,价格更便宜一些,还有服务优势,以及整体配套的优势,他们在比较之后,就会回来找我们。”
“这样是不是太被动了。”副厂长朱亚超质疑道,“小唐,你这个意见基本上就是主动放弃市场了。就算最后客户还是回来了,可这段时间的损失也是很大的。咱们临一机刚刚有了一些起色,如果被韩国人这样一搅和,没准情况又糟糕了。”
唐子风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咱们国内的崇洋心理,不是靠做一两次思想工作就能够改变的,也不是国家下一个行政命令就能够改变的,必须要让大家真正感觉到国外的产品也并不那么优秀,他们才会改变自己的观念。
“日本、德国的机床,性能和质量比咱们要强出很多,在短时间内,咱们不可能超过他们。而他们的存在,会不断强化国内企业的崇洋心理,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
“现在韩国人来了,其实是给我们帮了忙。正如老韩刚才说的,韩国也是外国,对于鹿机这样的企业,买不起日德的机床,能够买几台韩国机床用用,也能聊以,满足一下他们用进口货的愿望。而当他们买进了韩国机床之后,就会发现外国机床也不过如此,国产机床甚至还能够比外国机床更强。
“这样一来,他们的崇洋心理就会弱化,转而接受我们的机床来替代韩国机床。未来等我们有实力挑战日、德的时候,这些企业也会更容易站在我们一边。”
“唐厂长说的这个,很有道理!”韩伟昌不愧是做销售的,市
第一百八十二章 产业殖民
接下来,大家又讨论了一些生产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毕竟,面对来自于韩国公司的竞争,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兵法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自己练好内功,对方只要露出一个破绽,自己就能一剑封喉。反之,如果自己实力不济,对方再烂,你也抢不到机会。
开完会,已经是中午时分,大家各回各家。唐子风从办公室拿了自己的饭盒,到食堂买了饭,拎着回到家,却见于晓惠也在他家里,正在给他打扫卫生。
“晓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唐子风笑呵呵地和于晓惠打着招呼,然后在饭桌前坐下,打开饭盒开始吃饭。
“我们今天放学早,我回家吃了饭,就过来帮你打扫一下卫生。”于晓惠跪在唐子风对面的椅子上,两手支在桌上,托着下巴,笑咪咪地看着唐子风吃饭,对他说道。
今年中考,临一机子弟中学取得了近十几年来最好的成绩,有30多人考进了临河市的几所市重点高中。于晓惠的名次排在全校的第五名,如愿以偿地进了临河市排名第一的临河一中,而且还分到了重点班。
上了高中之后,于晓惠就没时间再来给唐子风当保姆了。她父亲于可新因为有一门设计木雕图案的手艺,现在已经跻身临一机富豪榜之列,也用不着再让女儿去当保姆赚钱了。
唐子风从此开始像其他单身职工一样每天在食堂买饭回家吃,不过食堂经过整顿之后,饭菜质量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只要舍得花钱,唐子风的肠胃是不会受到亏待的。
于晓惠虽然不再拿保姆工资,但隔三岔五还是会跑来帮唐子风收拾一下房间、洗洗衣服啥的。其实唐子风家里也有洗衣机,只是他经常犯懒,有时候换下来的衣服随手一扔,很多天也顾不上拿去洗,只有等于晓惠来了,才会统一归置起来,洗上一大堆。
对于于晓惠给自己做家务这件事,唐子风只是客气了一番,于晓惠坚持要做,他也就接受了。于晓惠一家都是厚道人,于可新也经常说唐子风对他家有恩,交代于晓惠不能忘记唐叔叔的恩情。唐子风如果坚持不让于晓惠帮他做家务,于晓惠反而要不开心了。
当然,唐子风也不是那种能够心安理得享受别人伺候的人,他时不时会给于晓惠买点学习资料,也算是变相给她支付过费用了。事实上,于晓惠作为厂里排得上号的富二代,也不会在乎这点小费用。
“唐叔叔,我给你买了个花瓶,你看好看吧”
于晓惠不知道从哪变出一个精致的花瓶,树脂质地,颜色很鲜艳,的确是挺好看的样子。她把花瓶放在饭桌上,笑着说:“等文姐再来,你就买一束花插在花瓶里,她肯定喜欢的。”
“谁告诉你文姐还要再来的”唐子风笑着问道。其实刚过去的这个暑假,肖文的确是又来了一次,与同样过来玩的唐子妍住一起,在临河呆了好几天。这姑娘与唐子风的关系不清不白,却是把临河当成一个度假胜地了。
于晓惠笑而不语,脸上的表情分明在说:这种事情,我懂的,你别想骗我。
唐子风无语,其实他和肖文到目前为止也只是互有好感,还没到确定关系的程度。肖文刚刚本科毕业,直接保送了本系的直博,现在是博一,前途充满各种变数,所以并不急于要谈婚论嫁。至于唐子风,作为一名刚过25岁的穿越者,又哪会琢磨婚嫁这样的事情充其量就是和女孩子玩玩暧昧罢了。
有句话乍说的,不以啥啥为目的的啥啥都是耍啥啥……
“你这个花瓶是哪买的”唐子风决定避开这个话题,他向于晓惠问道。
于晓惠的兴趣转换也极快,她说道:“我在放学路上买的。我们放学路上新开了一家韩国精品屋,里面的东西可漂亮了。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买那里的东西。对了,你看我这个发卡,就是韩国产的。”
说着,她从头上取下一个发卡,得意地向唐子风展示着。
唐子风哑然失笑,这韩流还真是无孔不入,连高中生都开始哈韩了。
“这么说,你们同学里韩粉很多”唐子风问。
于晓惠是懂“粉”这个词的,她点头道:“我们全班同学大多数都喜欢韩国,尤其是女生,几乎是百分之百。”
“那么,在你们心目中,韩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特别先进,特别时髦,还有……特别有人情味。”
“我明白了。”唐子风点了点头,他突然意识到,今天会议上大家所讨论的问题,还过于肤浅了,韩国产品进入中国的问题,远比大家看到的更为宏观。
于晓惠把唐子风的房间收拾得纤尘不染,然后便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她在市里上学,中午回来的时间是很短的,
第一百八十三章 压迫他们的利润空间
“你们非常敏感。”
京城,二局局长谢天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接见了前来反映情况的周衡和唐子风。听完由唐子风做的汇报,谢天成当即给予了他们一个高度的评价。
“前几天,部里传达了中央某智库提交的报告,对于中韩建交四年来两国贸易发展以及韩国企业来华投资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报告认为,我国在积极吸引韩国投资的同时,还应当特别注意韩国对于我国的经济侵袭。智库专家所提出的见解,我感觉还不如你们看得深刻,最起码,以文化渗透促进经济渗透的做法,专家们是没有提出来的。”谢天成说。
“这或许是因为专家们没有接触过韩粉吧。”唐子风笑着调侃道。
谢天成说:“本质上还是一个敏感性不足的问题吧。其实在我们身边,崇拜韩国文化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只是我们视而不见,或者哪怕是看到了,也觉得不过就是一些文化现象,不足为患。现在听你们一说,我也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文化,一旦在中国社会形成了普遍的……”
说到这,他迟疑一下,不知道用什么词汇合适。唐子风替他说了出来:“这种现象可以叫做哈韩。”
“哈韩”谢天成有些懵。
唐子风解释说:“就是喜欢或者崇拜韩国的意思,另外还有哈日、哈美,都是同样的意思。对了,这主要是年轻人的说法,谢局长可能没听说过。”
其实,唐子风自己也不确信时下“哈韩”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已经出现了,他是凭着后世的记忆这样说的。在他的印象中,90年代中后期还不是哈韩一族最兴旺的时候,新世纪的前十年那才叫一个疯狂。
谢天成倒也没去追究词汇的出处,他点点头说:“嗯,就照小唐说的,出现这种哈韩的现象,大家会不自觉地认为韩国的技术就是比我们先进,韩国的产品就是比我们的高级,这相当于是给所有的韩国产品打了一个大大的形象广告,对于我国企业与韩国企业开展竞争,是非常不利的。”
周衡说:“正是如此。小唐跟我谈了这个事情之后,我感觉光凭我们临一机一个单位,要想和对方去争夺话语权,是很困难的,这件事应当提高到国家层面上来做。”
唐子风说:“我觉得,把这个问题提高到国家安全的层次来谈,也不为过。”
“国家安全吗”谢天成思索了一会,说道:“小唐的话也有一些道理,我们过去还没这样想过。这样吧,我把你们的意见汇报给部里,请部里尽快向中央汇报。至于咱们二局,能够做的仅仅是机电领域的事情,对此,老周,你有什么想法”
周衡说:“这件事应当分几个层次来做,国家层次要有所动作,具体到咱们机电领域,甚至是机床行业,也应当有自己的动作。我们这次回局里来汇报,也是想请局里帮助协调一下,联合所有的机床企业,共同应对韩资机床对我们的冲击。”
“这个完全可以。”谢天成答应得很痛快,这原本也是在他的职权范围之内,他问道:“你们有什么打算”
他是看着周衡问的,但周衡却指了指唐子风,说道:“这件事,让小唐说吧,他的思路比我清楚。”
听周衡这样说,谢天成微微一怔,他与周衡交换了一个眼色,从周衡的眼神中似乎悟出了一些什么。当着唐子风的面,他也不便多说什么,只是把头转向唐子风,说道:“既然如此,小唐,你就说说吧,大胆一点,你现在也是一家国营大厂的厂领导了,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尽管提出来。”
任命唐子风担任临一机的副厂长,属于一种“火线提拔”。以唐子风的资历,如果留在局机关里,这时候能够提一个主任科员都算是比较快了,但因为他是被周衡点名带到临一机去的,而去了之后又的的确确地干出了一番让人震惊的成绩,所以才会被提拔为临一机的副厂长。
唐子风在临一机地位很高,除了一干厂领导之外,中层干部和普通职工在他面前都是下属,他随便说句话,大家就得屁颠屁颠地去落实。但回到局里,他的职务就不够看了,即便在一个处长面前,他也得恭恭敬敬,自称“小唐”。这其中既有企业级别与机关级别之间的差异问题,也有他资历浅、年纪轻的因素。
在此前,他回京向谢天成汇报工作的次数也不少,但一般都是处于一种落差很大的下属地位,除了汇报之外,便是请示工作,以及接受各种指示,很难像周衡那样与谢天成平等地讨论问题。
刚才谢天成这话,却是在告诉唐子风,他现在已经拥有了与自己讨论问题的资格,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也可以质疑谢天成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这意味着局领导已经在重视他的声音,不再把他当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年轻了。
唐子风当然能够听出谢天成的意思,他原本也不是一个会在领导面前怯场的人,此时便挺起胸膛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