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何日请长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齐橙

    “实验条件。”肖文珺说,“要写论文,肯定是要有实验支撑的。连我们清华机械系的实验条件都不行,其他学校就更不用提了。还有科研经费也少,韩国的机床水平虽然比日本和欧洲都差,可是他们大学里的经费比我们多得多,设备也比我们好,就是人数比我们少,真正有水平的学者也少。”

    其实肖文珺还有一个原因没说,那就是在国际上发表论文是需要支付版面费的。虽然有些版面费也就是几十美元而已,但对于国内学者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大家宁可在国内**文,而不会考虑向国外刊物投稿。

    “你算不算有水平的学者”唐子风问。

    “我当然不算,但我导师算。可就是我导师,一年的经费也就是二三十万,稍微复杂一点的实验都做不起。有时候……”

    肖文珺说到这里便卡住了,后面的话实在不便说出来。

    唐子风却是有些奇怪:“有时候怎么啦”

    “有时候……”肖文珺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我都想拿自己的钱来做实验了。有些特种钢材的试件,一根就是一两千块钱,一次实验要用掉十几根,我导师的经费不够,结果一项研究就生生地停在那里,做不下去。我看着着急,好几次都想自己掏钱去买试件了。”

    “这也不是不可以啊。”唐子风说,“你可以跟导师说,你出钱来做实验,做完以后第一作者署你的名,这样你是不是就成知名学者了”

    肖文珺摇头说:“这样做太扎眼了。算了,不说这个,你刚才说到哪了对了,你说咱们国家的机床没有竞争力,你打算怎么做呢”

    唐子风也觉得自己歪楼了,他说:“我这次回京城来,是跟我们周厂长一起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局领导汇报关于韩国机床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韩国机床进入中国市场之后,侵占了我们很大的一块市场份额,对全国的机床企业都构成了威胁。”

    “居然有这样的事情……”肖文珺自言自语般地说。

    唐子风说:“鉴于此,我们向局领导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把全国的大型机床企业联合起来,抱团取暖,共同提高技术水平,迎接国际竞争。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让各大机床企业愿意和我们联手。这些家伙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不给他们一点好处,恐怕很难说服他们加入。”

    “所以,你想把这种迷你机床作为礼物送给大家”肖文珺听出了一些端倪。

    唐子风说:“正是如此。在此之前,我需要先确定这种机床在海外有很大的市场,能够产生出上亿元的销售额,这样才能吸引那些机床企业和我们联手。”

    “可是,这种事情不应当是由机械部出面来做吗”肖文珺问。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只有你才能成为核心
    “我”

    肖文诧异道。好端端地说着全行业的事情,怎么还有自己啥事呢

    唐子风却是认真地说:“没错,就是你。我刚才琢磨了一下,你必须要加入。只有你才能成为整个研究所的核心,保证研究所的工作始终不发生偏离。”

    “你又在骗我了!”肖文下意识地说。说完才觉得自己似乎对唐子风说过很多次这句话了,但每一次都证明唐子风并没有骗她。到现在,她都分不清唐子风到底是个骗子,还是一个君子。不过,与唐子风交往这一年多,她并没有吃亏,自己和家里人的生活都因唐子风的帮助而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这是不容否认的。

    唐子风笑着说:“我怎么又骗你了连老秦都夸你是个机械天才,悟性强,功底好,做出来的设计让多少老工程师都自叹弗如。我们要搞机床新技术研究所,没有一两个压轴的人,我真担心最终就黄了。有你在,我就踏实了。”

    肖文摇头说:“我只是一个研一的学生而已,就算功课学得还可以,但和真正的老工程师相比,还差得远。你不是说这个研究所是由各企业共同入股建设的吗,这么多企业里,随随便便都能找出几个比我强得多的工程师,我哪能压得住轴。”

    唐子风说:“你的也许是对的,各企业都能找出几个比你有经验的工程师。但这些工程师不会听我的呀!”

    “你的意思是说,我会听你的”

    “你说呢”

    “我凭什么听你的”

    “因为我思歪……,呃,因为我机智啊。”

    “机智有什么用……”肖文斥了一句,但也知道这并不是重点。

    唐子风说的意思,她是明白的,那就是她是一个与唐子风有默契的人。如果她能够加入这个研究所,唐子风就相当于有了可靠的人,遇到一些麻烦事的时候,不至于孤掌难鸣。

    “可是,我还要做实验呢。”肖文说,“我导师不会同意我到研究所去工作的。”

    “这一点很容易。”唐子风自信地说,“等我们的研究所建立起来,我第一件事就是去找你的导师,委托他做一个100万的课题。做完之后,论文署名权归他,成果的专利权归研究所。我另外再提一个条件,就是让他派你到我们研究所去协助工作,你说他会不会同意”

    “除非你能证明我去研究所的工作和我的学业不冲突,否则我导师不会因为贪图你给的经费就把我给卖了。”肖文说。

    唐子风故作惊讶地说:“怎么,足足100万的课题,还买不来他的一个学生”

    “说啥呢!我导师是那种人吗”肖文不满地斥责道。

    唐子风笑着说:“我说的可是真的,现在高校里导师把学生派出去给关系户干活的可真不少见,别说100万,出10万块钱就能让高校里的导师把学生派给我免费干上一年半载的。”

    肖文默然,她自然知道唐子风说的是真的。当然,导师们的理由也是经得起推敲的,比如说让学生多一个实践机会啥的。一味地说派学生出去干活就是坏事,似乎也不合适,但这话出在唐子风嘴里,怎么就让人觉得这么别扭呢。

    “其实,你到研究所来工作绝对是对你的学业有好处的。”唐子风认真地说,“我们打算成立的这个研究所,都是瞄准各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的,任何一个问题拿出来都有极大的学术价值。你能够接触到这样的课题,还有足够的经费让你去做实验,必要的时候你还可以到企业去拿一手数据,这样的机会上哪找去”

    肖文有些心动了,她低声说:“这倒也是……”

    “更何况,干完了还能拿到钱……”唐子风很煞风景地又补充了一句。

    肖文瞪了他一眼,说:“钱不钱的,其实我倒不在乎,我主要是……”

    说到这,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这样说实在是太矫情了。不在乎钱,也许是她现在的真实想法,但每次赚到钱的时候,她还是挺开心的。

    父母想到五朗市区去买房子的事情,其实几年前就已经提过了,只是老两口一直都凑不出这么多钱来。去年她从临一机拿到木雕机的专利授权费,一下子给了父母30万,让他们买了整个五朗市区最好地段最大户型的房子,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状的。

    钱是好东西,这一点肖文从小就知道。在她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笔记本电脑的时候,这种感觉又更为强烈。所以,赚钱这件事,对她一直都是有吸引力的,她实在没资格说“不在乎钱”这种话。她现在能够这样说,也只是因为她已经比较有钱了,赚钱的念头不如从前那么迫切了。

    “你们这个研究所,什么时候能够建起来”肖文问道。

    唐子风说:“争取半年之内吧。这件事需要和各家企业沟通,一家一家谈下来,没有半年时间是不够的。”

    肖文皱眉道:“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我现在就需要有人帮我做受力分析,如果等上半年,我还不如自己做呢。”

    唐子风说:“这个好办,我们可以先以临一机的名义做起来,在京城建一个筹备处,然后开始招聘专职和兼职的技术人员。你可以先进来当筹备处的首席工程师,然后再把你那两个室友招进来干活。到时候她们是完成研究所安排的任务,与你无关,拿多少钱也是研究所给她们的工资,一人给个三五百的,估计就能把她们给乐疯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掘到第一桶金
    这二位,自然便是已经在宾大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包娜娜和本科四年级的华裔梁子乐。包娜娜上学早,虽然是研二,但其实是与梁子乐同年的,只是比他大两个月而已。不过,包娜娜坚持称自己是研究生,而梁子乐只是本科生,让梁子乐必须称她为师姐。

    梁子乐是个很随和的人,不知道是与生俱来的“小受受”气质,还是被这位从国内来的漂亮师姐的容颜所倾倒,总之,在第一次见到包娜娜之后,他便粘上这位师姐了,三天两头过来探望,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包娜娜最初对这位师弟并不在意,只是因为同是中国人,所以并不拒绝对方献的殷勤。梁子乐的精诚所至,最终还是打动了包娜娜,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二人便有些形影不离的意思了。包娜娜也很享受被一个小男生百般呵护的感觉,或许是因为她在本质上是有些控制欲的。

    听到包娜娜又在念叨她的闺蜜和师兄,梁子乐笑道:“师姐,我倒觉得,他们在念叨你是好事啊,这证明他们肯定又在想着给你创造赚钱的机会。你从中国大陆来,读书还不用贷款,不都是因为他们的缘故吗”

    包娜娜临离开中国之前,与唐子风有个约定,即在美国帮助唐子风调查美国机床市场的情况,唐子风承诺将根据包娜娜提供的信息支付相应的报酬。

    包娜娜到宾大来读书,拿的是半奖。换成其他中国留学生,如果只拿到半奖,读书期间就不得不去打工,否则是无法维持生计的。包娜娜因为此前给飞亥公司打工赚了些钱,小有积蓄,所以研究生的第一年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靠过去的积蓄生活。

    包娜娜的那些积蓄,在国内看是挺丰厚的,拿到美国来就很不经用了。时下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8.3比1,国内1万元人民币换成美元只有1200美元,差不多也就是两个月的生活费,而且还是紧紧巴巴的。

    看着像流水一样花掉的积蓄,包娜娜想起了唐子风交代的事情,于是拉着梁子乐开始做美国家用机床市场的调查。梁子乐是十几年前随父母移民到美国来的,对美国社会颇为熟悉,而且还有一些社会关系。在他的帮助下,包娜娜有机会走进一些美国家庭,视察这些家庭使用的各种工具。

    她发现,不少美国家庭都拥有小型机床,其中多数是木工机床,但也有一些是金属切削机床。包娜娜发挥了一个新闻记者的特长,不但记录了这些机床的品牌与型号,还与所访问的美国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于家用机床的需求。她把自己调查的结果整理成详细的报告,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唐子风。

    唐子风正是受到这些报告的启发,才想到了迷你型机床的创意。这种可以装在工具箱里的机床,或者用行业里的术语,叫做“多功能工具机”,是唐子风在后世偶然见过的。如果没有包娜娜的提示,他是绝对想不起来的。

    为了鼓励包娜娜的工作,唐子风从私人账户上给包娜娜付了2万元的信息费,并把迷你机床的创意告诉肖文珺,让她完成这项产品的设计。唐子风与肖文珺约定,如果迷你机床设计出来,并获得应用,这2万元的信息费便从专利授权费中扣除,这也是必要的成本。

    除了有关机床市场的信息之外,包娜娜还从图书馆为临一机技术处复印过一些技术资料,购买过一些专业技术书籍,这也都是受唐子风的委托去办的。唐子风倒也不小气,每次托包娜娜干活都会付一些费用,这些费用当然是要由临一机来支付的。

    以往,临一机技术处想找这类资料,花费的精力不说,金钱支出也非常可观。相比之下,请一个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来找这些资料,反而是更廉价的。

    也就是在做这些工作的过程中,梁子乐从包娜娜那里听说了她的闺蜜和师兄。包娜娜对自己的闺蜜赞不绝口,但在描述那位师兄的时候,却使用了诸如唯利是图、冷酷无情、出尔反尔、阴险狡诈等成语,极尽批评贬损之能事。

    梁子乐是个有足够智商和情商的人,他从包娜娜的态度中知道她对这位名叫唐子风的师兄其实是充满好感以及崇拜的,之所以没一句好话,不过是一种酸葡萄效应。他把包娜娜用的贬义词都翻译成了褒义词,并还原出了一个足智多谋、信守承诺、心地善良、擅长经营的优秀青年形象。

    “子乐啊,我师兄真的又让我干活了,而且是桩大活,我正发愁呢。”包娜娜苦着脸对梁子乐说。

    梁子乐从包娜娜的表情中读出了欣喜与期待的心情,他笑着说:“师姐,有活干是好事啊,你不用发愁,我可以帮你的。”

    “是吗我怕你忙着考研,没时间帮我呢。”包娜娜假意说。

    梁子乐满不在乎地说:“考研有什么难的,我随随便便也就考上了。师姐,你说说看,唐师兄又让你做什么了”

    包娜娜说:“我师兄给我来了一个邮件,说他正在让我闺蜜设计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
    “哟,刘姐,欢迎欢迎啊,这是哪阵风把您吹来了”

    宁乡省箐北市,箐北机床厂的办公楼外,一片热情洋溢的气氛。以厂长赵兆新和书记乐敏华为首的一干厂领导,正在欢迎来自于京城的客人。被他们称为“刘姐”的,正是机械部二局机电处副处长刘燕萍,其实乐敏华的岁数比刘燕萍还要大两岁,但这并不妨碍他一口一个刘姐地叫得欢实。

    “赵厂长,乐书记,打扰你们了,我这应当算是不速之客了啊”

    刘燕萍一边与对方握手,一边笑呵呵地说着客套话。

    赵兆新假意嗔怪地说:“瞧刘姐您说的,您这怎么算是不速之客呢您是部里的领导,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来视察工作,是让我们蓬荜生辉的事情。像您这样的贵客,平时我们可是连请都请不来呢。”

    刘燕萍笑得花枝乱颤:“赵厂长真会说话,你们箐机家大业大,平时来视察工作的高官领导都是一把一把的,我一个小小的副处长,算个啥领导,赵厂长别嫌我身份太低就好了。”

    “刘姐在部里的位置,可比一般的高官领导重要多了,我们小看谁,也不敢小看刘姐您啊!”乐敏华也凑趣道。

    赵兆新和乐敏华的这番奉承,可也不是没有缘由的。论级别,刘燕萍的确只是一个副处长,搁在箐北机床厂,也就相当于一个中层干部,而且还不是处室里的正职。但刘燕萍在机械部已经工作了30多年,在好几个司局都呆过,别说司局级领导,就是部领导里都有她看着长大的。这么一个人,谁敢怠慢

    刘燕萍与赵兆新他们也是很熟的,这种见面的客套话,说上一两句也就够了。与箐机的几位主要领导握过手之后,她拉过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对众人说道:“来来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原来我们机电处的小唐,现在的身份嘛,大家可以猜猜看。我先透露一下,这一次到箐机来,主角可不是我,而是我们小唐哟。”

    “小唐”赵兆新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敢确信地问道:“刘姐,你说他就是跟周处长一块到临一机去的那个小唐,唐子风,唐厂长”

    刘燕萍笑了起来,转头对身边的年轻人说道:“哈,小唐,我就说你是名声在外吧还不快见过赵厂长”

    刚才一直跟在刘燕萍身边扮演背景墙的唐子风赶紧满脸堆笑,向赵兆新伸出两只手,说道:“赵厂长真是……,呃,博闻广记,连我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名字都知道,实在是让我倍感荣幸啊。”

    赵兆新也伸出两只手,与唐子风用力握了一下,笑着说道:“唐厂长可不是什么小人物,你的大名,在咱们机床行业里,那可是震耳欲聋的哦。临一机这两年搞的打包机、木雕机床,还有机床翻新的业务,都是你开发出来的吧老实说,就你们临一机搞的那个木雕机床,可把我们都给羡慕坏了。就这么一个小玩艺,技术上没啥难度,一年起码是五六千万的产值吧,利润对半赚都不止了。”
1...5960616263...1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