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请长缨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齐橙
“二局这是个啥意思啊”乐敏华最先开口,他皱着眉头说:“这分明就是二局安排的事情,却让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年轻打着临一机的旗号来和咱们谈,这葫芦里卖的是啥药啊”
“听刘燕萍的意思,谢局长发了话,说二局不参与这事。”夏珉提醒道。
副厂长徐适不以为然地说:“老夏,刘燕萍的话,咱们随便听听也就罢了。二局如果真的不参与这事,干嘛又让刘燕萍跟着来呢,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赵兆新说:“我刚才一直在琢磨谢局长的想法,我觉得,二局是既想做这件事,又不想担责任,所以才搞了这样一个迂回战术。周衡虽说现在是临一机的厂长,但他原来是机电处的处长,而且二局派他去临一机,也就是临时救急,估计一两年就会让他回去,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提拔一下,当个副局长。
“所以,周衡牵头来做的事情,其实也就是二局要做的事情。但现在二局不直接出面,而是以临一机的名义来搞,分明就是要置身事外。所有的事情都要咱们这些企业去做,别指望二局给咱们出钱、出政策。”
“如果是这样,那咱们还干个屁啊!”徐适直接就爆了句粗口。
乐敏华说:“话也不能这样说,关键还是要看这事对咱们是不是有利。如果是有利的事情,咱们参与一下也无妨。如果没什么好处,那咱们就先看看其他厂子怎么做,再决定咱们的做法。”
夏珉说:“老赵,老乐,我倒是觉得,上午这个唐子风说的事情,还是有点意义的。五轴联动的研究,光靠咱们一家厂子去搞,咱们负担不起。如果大家能合起来一起搞,成本由各家分摊,就容易多了。”
“可是这样一来,谁说了算呢”徐适问道。
夏珉说:“唐子风不是说了吗,大家出钱搞一个独立法人单位,由这个单位自己来搞,大家都不干预。”
赵兆新冷笑着问道:“那么,这个法人单位的负责人,由哪家厂子派出”
“这……”夏珉无语了,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细琢磨一下,这个地方还真是有个坑,谁知道底下埋着啥东西。
乐敏华说:“这件事是临一机挑的头,估计最终就是由他们派人担任负责人吧这样搞,相当于我们出钱,帮临一机建了一个技术中心。到时候,研究什么、不研究什么,都是临一机说了算,咱们也就是在边上捡点他们吃剩下的边角料了。”
“我觉得不至于吧”夏珉争辩说,“既然是大家一起出钱,那凡事肯定还是要大家商量着办的。对了,唐子风不是说还有一个联席会议吗到时候各家的厂长一起提意见,我就不信临一机好意思独断专行。”
赵兆新说:“周衡是要回二局去当领导的人,倒也不至于吃相太难看了,面子上的事情,肯定还是会做的。既然他们提出要搞联席会议制度,那么表面上的民主决策,我估计还是会维持的。只是这种民主决策的结果,如果对咱们箐机不利,咱们还要不要接受”
“对咱们不利的结果,咱们当然不接受。”徐适想当然地说。
乐敏华说:“可咱们如果不接受,不就在联席会议里被孤立了吗”
“孤立怕什么,大不了咱们直接退出。这本来就是一个自愿加入的组织,对咱们不利,咱们就退出来,他们还能拿咱们怎么办”徐适说。
乐敏华说:“另外19家企业都加入了,就咱们一家退出,这个影响太不好了。二局说是不干预这件事情,但如果咱们做得太明显,回头赵厂长到二局开会的时候,脸上也不光彩吧”
赵兆新说:“我脸上有没有光彩,倒也无所谓。我担心的是万一临一机能够把那19家企业联合起来,光把咱们排除在外,行业里有点好处都被他们捞走了,咱们的日子就难过了。”
“这特喵算个什么事啊!”徐适怒道,“本来大家都是好端端地搞生产,这个临一机非要整点妖蛾子,搞个什么联席会议,这不是像那个小说里写的左冷禅一样,想当五岳盟主吗”
“周衡或许就是这个想法。”赵兆新说,“前年二局派他到临一机去,他一年脱困,两年大幅盈利,可算是出尽了风头。我琢磨着,这老家伙是不是有点飘了,觉得光搞好一个临一机还不够他得瑟,想把手插到我们这些企业里里面来了。”
&nb
第一百九十八章 胡萝卜的味道
“两三千万”赵兆新有些失望,他问道:“怎么,是你们临一机嫌业务太小,不想做,想让给我们箐机做吗”
唐子风摇摇头:“这怎么会呢我们临一机还欠着银行1000多万贷款没还呢,哪敢嫌业务小就不做。这个小产品,是我上午说的那个独立研究所搞出来的。周厂长说了,这个研究所未来是要由各家企业共同出资来支持的,所以开发出来的产品也不能由临一机一家吃独食,而是要问问兄弟单位有没有兴趣一同参与。”
“你们已经把研究所建起来了”赵兆新一愣。
唐子风说:“是啊,时不我待,周厂长一面派我出来联络各家企业,一面已经安排人把研究所建起来了。目前研究所的股东包括我们临一机,432厂,还有京城的新经纬软件技术公司,他们是专门做cad软件的,未来我们搞五轴联动的研究,软件部分得由他们来提供支持。
“赵厂长放心,我们这个研究所是开放式的,箐机如果想参加,随时可以投资入股,也可以随时撤出,我们搞的是来去自由。研究所的资金来自于专利授权收入,就比如我刚才说的这种小型家用机床,如果箐机有意生产,每生产一台,需要向研究所交纳一笔专利授权费,这笔费用就是未来研究所开展研究活动的经费。”
“这么说,如果其他厂子愿意加入,你们也会授权他们生产这种机床”赵兆新问。
唐子风点头说:“正是如此。”
赵兆新说:“这就有点鸡肋了。总共也就是两三千万的业务,十几家企业一分,一家也就是一两百万,意思不大啊。”
唐子风说:“赵厂长,我说的只是从现在开始到西方圣诞节前这一段的业务。这种机床的销售肯定不会是一阵风过去就结束的,以后的市场规模只会越来越大。我们估计,明年一年,整个销售额有望突破一个亿,赵厂长也不感兴趣吗”
“一个亿,分给十几家厂子,一家也就是六七百万,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杯水车薪啊。”赵兆新说。
唐子风像是想起什么似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说道:“哎呀,我糊涂了。其实我跟赵厂长说的金额,是指美元。”
“美元”赵兆新眼睛都瞪圆了,“你是说,两三千万美元”
“是啊。我不是说这种机床主要是面向出口的吗,所以肯定是说美元了。”唐子风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殊不知他刚才就是故意让赵兆新误会的,他要用这种强烈的反差把赵兆新绕晕。
“如果是两三千万美元,一家就是……”赵兆新在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
唐子风笑着说:“赵厂长,你先不用算十几家厂子。至少在今年之内,我们最多先授权五六家厂子做就了不起了。说不定,有些厂子真的嫌业务太小,不乐意做呢。”
“这怎么可能现在谁会嫌业务小”赵兆新说,他似乎忘了自己刚才就在嫌弃一年几百万的业务,当然,这是在计量单位使用人民币的情况下,如果是几百万美元,那就另当别论了。
何文晶坐在旁边,替赵兆新算出了结果:“如果是五六家企业,一家差不多是500万美元,那就是4000多万人民币了。赵厂长,这业务值得一做啊。”
作为办公室主任,何文晶可不仅仅会端茶送水,她平时也是要参加厂务会的,属于箐机决策层的一员。她此时插话,也并非不知轻重、多嘴多舌,而是要替赵兆新把唐子风说的“只授权五六家”的承诺敲定下来。这样的话,赵兆新不合适说,何文晶却是可以说的。
果然,听何文晶说完,赵兆新看着唐子风,问道:“唐厂长,你的意思是说,在未来两个月时间里,我们厂从这桩业务里,能拿到4000多万销售额”
“我不敢保证。”唐子风笑嘻嘻地说,“市场的事情,我说了也不算。不过,我们研究所开发的这个新产品,的确是有一些独到之处。我让人在美国市场上了解了一下,消费者的反应很不错,我觉得,圣诞节前卖出两三千万美元,应当不在话下。”
“到目前为止,有几家企业决定做这个产品”
“如果箐机愿意接受的话,那就是第二家。第一家自然就是我们临一机了。不瞒赵厂长说,这两三千万美元,光凭我们临一机一家,吃不下来。”
“要不,就咱们两家干吧!就这么点业务,还分来分去的,多麻烦啊。”何文晶笑着提议道。
唐子风也笑道:“何主任的想法,也是我的想法。不过,我们下一步要搞联席会议,是要请各家大型企业共同参加的。如果现在我们两家就把好处都给瓜分了,未来要让其他家参加联席会议,人家就该有说法了。”
赵兆新苦笑了,唐子风这话的
第一百九十九章 当然有兴趣
赵兆新对于唐子风的话,多少有些将信将疑,所以在接过图纸的时候,也带着几分漫不经心。他看了一眼图纸,皱了皱眉头,再认真看下去,脸上的表情渐渐有了变化。
“这是车床,这是铣床,……咦,居然用的是同一套支架,这是怎么做到的让我看看,原来是这样,这也太神奇了吧!”
赵兆新自言自语地评论着,忍不住就拍案叫绝了。
“赵厂长,是个什么产品”何文晶被赵兆新的表现吸引住了,忍不住问道。
赵兆新却没有把图纸递给她的意思,反而用手一指门外,说道:“小何,你快去把夏总工请来,还有徐厂长,让他们马上过来。”
何文晶屁颠屁颠地跑出去,少顷便领着夏珉和徐适二人回来了。赵兆新向二人招招手,把他们叫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然后把图纸分给他们,让他们观看。
“这不是机床吗这箱子是什么鬼”
“什么,这机床是装在箱子里的这箱子得有多大”
“咦,我看出点味道了,这应当是家用的小型机床吧”
“竟然是一机多用,妙,太妙了!”
夏珉和徐适二人越看越是惊奇,声音也越来越大。何文晶凑在他们旁边,踮着脚尖看他们手里的图纸,半天没看出名堂,只是跟着傻笑,装出一副一切尽在把握的样子。
“这机床,是临一机设计的”夏珉终于想到了图纸的来源,他把头转向唐子风,狐疑地问道。
唐子风摇摇头,说:“这是我们刚成立的苍龙研究院的成果,最早的创意,是清华大学机械系的一位博士生提出来的,整个设计已经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所有权也是属于这位同学的,由苍龙研究院代为向各生产企业授权。”
“专利”夏珉把眉毛皱成一个疙瘩,“你是说,这东西你们又想垄断市场了”
他用这个“又”字是有原因的。去年临一机开发出了木雕机床,箐机也动了仿造的念头。相比那些乡镇企业,箐机要想仿造木雕机床,障碍就少得多了,因为机床中涉及到的许多技术,对于箐机这样的大企业来说,并没有什么困难。
但箐机最终也未能进入这个市场,原因就在于唐子风事先就让人把几项关键技术都申请了专利。箐机要想绕开这些专利,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且产品的造价也会大幅度提高,从而失去竞争力。
在那一次,箐机就认识到了临一机专利壁垒的厉害,这次听说唐子风拿出来的设计又提前申请了专利,夏珉就有一种气不打一处来的感觉。
“这种机床,没什么实用价值吧”徐适在看完图纸之后,犹豫着说道。
赵兆新看了他一眼,问道:“老徐,你也是开机床出身的吧,我想问问,如果有人送一套这样的机床给你,你想不想要”
“送给我”徐适一愣,旋即笑着说道:“有人送,我当然要。这玩艺搁家里也不占地方,平时做个小玩艺啥的,还是挺好的。”
赵兆新和徐适都是会开机床的,赵兆新读过技校,徐适则纯粹是工人出身,先是以工代干,然后一步步提拔到了副厂长的位置上。这种小型的机床,对于惯长于玩机床的人来说,有着无法抵御的吸引力,就像当兵的喜欢玩枪,老司机喜欢开车,商人喜欢玩心眼,作家喜欢玩梗,这与赚钱谋生没有太大关系,主要就是个人的兴趣爱好。
赵兆新在悟出这种机床的妙处之后,便把自己代入了消费者的角度。他意识到,如果不考虑价钱的因素,许多人是愿意购买一台这样的机床的。他见过国内企业为国外代工的那些家用小型机床,从功能上说,自然是比这种工具箱机床要强得多,但从观赏性和情怀的角度来说,他更喜欢这种迷你机床。
想想看,平时装起来就是一个工具箱,放在任何地方都不扎眼。而拆开之后却可以变成车床、铣床,一机多用,这是什么样的神器。他可以想到,很多消费者看中的,甚至并不是机床的实用价值,而是那种拼装变形的感觉,这简直就是一个大人的积木,能把一干三四十岁的巨婴迷得不要不要的……
“这样一台机床,价钱不低吧”夏珉在旁边问道。
“不贵,只能加工木材的i型定价800,能够加工木材和铝材的ii型定价1500,我们正在开发的能加工普通钢材的iii型定价3000,绝对是良心价了。”唐子风笑着回答道。
“才800块钱成本都不够吧”夏珉惊愕道。
“他说的是美元!”赵兆新恨恨地说道,他刚才就已经被唐子风给唬过一道了,现在见唐子风又在玩弄这个话术,便忍不住要予以戳穿了。
“800美元,那就是小7000块钱人民币啊,这也太贵了!”夏珉像被踩着脚一样叫起来,“7000人民币,买620车床都能买到了,谁会花这冤枉钱买一个这玩艺”
第二百章 看你那没见过钱的样子
唐子风在各家机床企业面前吹牛,说苍龙机床的销售能达到2万台。但到目前为止,他拥有的海外推销员也只有包娜娜一人。当然,包娜娜又发展出了梁子乐这样一个助手,这就是唐子风所不知道的。这段时间里,包娜娜和梁子乐便挑起了苍龙机床在美国试销的推销任务,二人可谓是累并快乐着。
临一机造出机床样机之后,唐子风便寄了五台给包娜娜,让她帮助在美国寻找销路。以唐子风的想法,包娜娜只是替他去探探路,看看有没有市场。如果市场情况不错,唐子风就要考虑从国内派专门的销售人员到美国去展开全面的推销。如果市场反应非常冷淡,那唐子风就要再评估一下这个产品,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不受人待见。
以唐子风的印象,这种机床后世在西方应当是比较流行的,他曾不止一次在报纸和杂志上看到过西方家庭使用这种机床的报道,而且这些不同的报道所反映的并不是同一个家庭的事情。在中国国内,这种机床也已经有一定的销量,尤其是在军迷、工业党的圈子里,拥有一台这样的机床是属于能够吹上一年半载的事情。
中国国内的需求,只能等上十几二十年再说,毕竟上世纪90年代的国人还是非常穷的,没有几个人能够拿出几千元来买这样一个玩具。但西方国家在此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20年后并没有太大的区别,20年后能够流行的产品,在这个年代也应当会有市场,这就是唐子风的判断。
收到国内寄来的机床,包娜娜让梁子乐拆开一台进行了试用。梁子乐也是个文科生,但作为一名男生,多少是有一些机械感觉的。他在音像店里买了一堆关于手工制作的音像资料恶补了好几天,终于弄明白了车、铣、钻之类的操作要领。他照着说明书把机床拼装起来,做了一些切削操作,越用越觉得这种机床神妙无比。他相信,那些原本就有机加工底子的美国人,对于这样的机床是会有强烈兴趣的。
包娜娜是不会自己上手去操作机床的,她更多的是从一个女性的视角,观察这种机床的颜值。唐子风在安排苍龙研究院设计这台机床的时候,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他专门让李可佳去请了一位工艺美院的学生来给机床做外观设计,包括线条、颜色以及一些小logo的分布等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