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死在火星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瑞说符

    “还有电源的问题,我们必须得把太阳能电池板给带上,而且要携带足够的数量,才能满足流浪狗的需求。”唐跃靠在车门上,扭头望了一眼远处的电池农场,整整齐齐的电池板反射着阳光。

    平时火星流浪狗停在车库内,电池农场会为它提供能源,蓄电池通常处于满电状态,但如果要把这辆电动车开到一百公里以外,就需要把电池板也给带上了——在火星上,太阳能电池板不算是什么高效的电源,用来支撑科研仪器的工作尚在其能力范围之内,但用来驱动汽车就是强人所难了,所以充电过程慢如龟爬。

    火星流浪狗车顶上有两块电池板,不过那俩电池不是用来给发动机供电的,而是为实验舱供电的。

    “火星流浪狗的最高功率是三十千瓦,如果卸下实验舱内的所有耗电仪器,装上ogs机柜,热源可以用rtg,这东西不耗电,那么一块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是两百瓦,我们一共就得携带……”唐跃开始计算自己需要带多少电池。

    “不需要。”老猫摇摇头,打断了唐跃。

    唐跃一怔。

    “我们不需要ogs系统,不需要rtg,也不需要改造火星流浪狗。”老猫敲了敲火星车的车轮,这些巨大的车轮内部没有充气,而是细密的金属织网。

    “不带ogs”唐跃扭过头来,“那氧气怎么办”

    老猫目光灼灼地注视着他,一字一顿地说:“不需要氧气。”

    唐跃悚然一惊,他在忽然之间就意识到了老猫是什么意思……对,他们不需要改装火星流浪狗,也不需要安装ogs机柜,更不需要搭载rtg和补给,所有的生命维持系统都不需要,因为唐跃根本就不需要参与这次行动。

    老猫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让唐跃跟着自己一起去,它一只猫去就好了,它不需要氧气,不需要热量,不需要生命维持系统,它只要一辆车和一堆电池。

    这才是最简单的办法,改装火星流浪狗工作量太大,搬动ogs机柜太麻烦,食物和淡水太重太占地方,而且此去上百公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万一半路上发生了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你一个人去”

    老猫点点头,“我一个人去,只开火星流浪狗,卸下所有不必要的东西,带走一半的电池,其他什么都不需要,这样最快最简单,也最安全最稳妥,你待在昆仑站内,我尽量在七天之内赶回来。”

    “猫先生自己去”麦冬问,“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如果连我都会出问题,那么唐跃跟着我去就更是死路一条。”老猫摇摇头。

    “但是多一




第一百零五日(1)老猫走的第一天
    唐跃用衣服和毯子把自己紧紧地裹住,身边靠着同位素温差发电机,到今天早上时,昆仑站内的室温已经降低到了零下十五摄氏度,说起来这个温度还远未到唐跃的忍耐极限,当初他跟着老王在大兴安岭特训时,夜间下着鹅毛大雪,那气温能突破零下三十度。

    老猫已经走了,昆仑站内忽然就显得空荡荡的。

    今天早上唐跃从睡眠中醒来,打开乘员舱的门帘就想叫老猫,但话说到一半又止住了,他突然想起来老猫已经走了,昆仑站内就剩下自己一个人,冷冷清清的。

    “露白了没有你们露白了没有……你们倒是露个白啊”

    唐跃打开盒子,仔细观察盒子里的番茄种子,翻来覆去地看,像是个盼望偷看到少女裙底和大白腿的色狼。

    但反重力短裙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这两天以来他一直把番茄种子绑在身上,靠体温给它们提供热量,但很显然这么做成效并不显著,按照麦冬的说法,这个时候种子们就该发芽了,但唐跃手中的这些番茄种子仍旧没有苏醒的迹象。

    “种子没有萌发么”麦冬问。

    “没有。”唐跃有些失望,摇了摇头,温控系统的忽然故障完全打乱了他们种植番茄的计划,如果温控系统没出问题,这个时候种子们都该入土了。唐跃今天早上又尝试检查了一下温控系统,还是束手无策——不知道哪个神经病把加热器设计得如此复杂,如果是两根电热丝就好办了,唐跃就能像修好电吹风那样修好这玩意。

    唐跃把车库里正在发酵的肥料也带了过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独暖暖不如众暖暖,达则兼济天下,自己在取暖的时候也不能忘了正在车库中挨冻的大便兄们,所以唐跃带着几罐子大便围绕着rtg相拥取暖,其乐融融。

    几天过去,大便不见发酵,倒是冻硬了不少。

    以前只是臭。

    现在是又臭又硬。

    一个人待在昆仑站中时会有种天地茫茫不知归处的感觉,待的时间长了心底大概会长满荒草,尽管有麦冬在频道里陪着,但这种荒芜的孤寂不是两个人抱在一起就能消弭的,如果火星任务只有两个人,那么这两个人多半会在漫长的工作期间说完所有能说的话,最后相对无言,相看生厌,所以一支科考队一般都有六个人,外加一只老猫。

    唐跃觉得老猫之所以这么神经质与话痨,多半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老猫总能找到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话题,往小了说这是活跃昆仑站中的气氛,往大了说它是在锻炼乘员们的大脑,论起陪聊,老猫一个顶六个。

    “老猫情况如何它到什么地方了”唐跃把种子们收起来。

    “猫先生已经停止行进了,现在距离昆仑站31.4千米远,它在两个小时之前与我联络过一次。”麦冬看了一眼屏幕,代表火星流浪狗的光标每隔五秒钟闪烁一次,“目前应该是在充电当中。”

    火星流浪狗上有一台大功率的通信天线,这台天线可以直接与中继卫星或者联合空间站取得联系,但为了节省电力,老猫关闭了通信系统,它每天只跟空间站联络两次,汇报一下自己的具体情况。

    唐跃起身,透过舷窗往外眺望。

    不过三十公里的距离远远超过了他的目力极限,唐跃只能想象着那只猫把电池板从车上卸下来,一块一块地码好,然后靠着车轮安静地等待充电完毕。

    唐跃起身,在昆仑站内原地高抬腿,又趴下了连做了几十个俯卧撑,以驱散寒意。

    “我觉得我现在就是个爱斯基摩人,正在北极圈内艰难地求存。”

    “因纽特人么”

    唐跃点点头,“就是喜欢吃基维亚克的那群人。”

    “基维亚克”

    “一种来自异世界的黑暗料理,爱斯基摩人会把五百只海雀塞进海豹的肚子里,然后任其腐烂发酵三个月,最后把海雀掏出来吃。”唐跃解释,“这玩意就叫基维亚克,据说富含多种维生素,比崂山白花蛇草水泡瑞典鲱鱼罐头可怕多了。”

    下午五点左右,老猫与联合空间站以及昆仑站取得了联络,它发来了一封很简短的邮件。

    老猫:“这里是火星流浪狗,火星车一切正常,蓄电池充电完毕,太阳能电池板已经全部归位,预计在今晚夜间将继续行进三十千米。”

    麦冬回复:“空间站收到,猫先生,你的前进方向准确无误,祝好运。”

    唐跃回复:“老猫,情况咋样啊有没有碰到擎天柱”

    老猫:“擎天柱是没有看到,不过碰到了德国的火星基地,他们请我进去做客喝茶,热情洋溢地招待了我,还问我斯大林死了没



第一百零六日(1)老猫走的第二天
    “猫先生,你现在距离切洛梅号探测器的直线距离为32.78公里。”麦冬注视着屏幕上的数据,“方向准确无误。”

    “直线距离32.78公里但实际行进距离恐怕不止三十公里。”老猫回复,“想接着往下走,恐怕得绕道了。”

    麦冬和唐跃都怔住了。

    “绕道”唐跃爬起来敲键盘,发邮件过去询问,“有什么东西拦住你了么”

    麦冬也跟着问:“是沙丘么”

    “是沙丘,而且是连绵不断的沙丘,我把火星流浪狗停在了沙丘底下正在充电,但这沙丘的坡度太陡峭了,得有一两层楼那么高,我认为流浪狗无法翻越过去,所以得绕道。”老猫回复。

    “绕道有多远”

    “不知道,我正在尝试爬上沙丘,站在高处或许能看清楚四周的情况,看看能不能找到通路……”老猫说,“真令人惊讶,这不是沙子,而是岩石。”

    “岩石”

    “沙子底下掩埋着岩石,非常大块的岩石,一块就得有几十乃至数百吨的重量,我觉得是玄武岩,它们可能是十几亿年前火山喷发的产物,然后在风蚀的作用下变成了如今这副模样。”老猫解释,“我已经爬上来了,让我看看该往哪儿走……见鬼,这不是沙丘,而是一堵墙!”

    频道中的两人都吃了一惊。

    “墙”

    “这根本就是一堵用岩石堆积起来的高墙,它被沙子完全掩埋了,所以看上去像是沙丘,但挖开沙子就能看到底下的岩石,一层堆着一层,跟砖头一样砌起来。”老猫非常惊叹,“我站在这里,可以望见它绵延向远方,一直消失在地平线那边,根本没法计算它的长度……太惊人了。”

    “就像长城”麦冬问。

    老猫点点头,“就像是一条古长城,你能想象火星上的一条长城么”

    “是人造的么”唐跃问。

    “未必是人造的,尽管它看上去像是某种智慧生物的作品,但这也有可能是冰川活动的结果,古代的冰川把岩石搬运到这里来,所以这些巨石就沿着冰川的边缘堆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时候远超人类的双手。”老猫摇摇头,“你知道北爱尔兰的巨人堤道么”

    “那是什么”唐跃问。

    “一种非常奇特的景观,位于北爱尔兰的大西洋海岸,三万多根大小均匀形状规则的石柱,紧密地排列成一条石堤,绵延数千米,每一条石柱都是规则的六边形,看上去就像是人工开凿的。”老猫解释,“但这其实是自然形成的,巨人堤道的材质是玄武岩,由火山喷发的熔岩遇到海水骤然凝固而成,石柱之所以是六边形,是因为玄武岩的晶体结构……所以我们在火星上看到的这道高墙,同样有可能是自然景观。”

    唐跃想想也对,自然形成的可能性更大,风蚀和水流的作用有时就能形成让人惊叹的奇迹,火星上怎么可能会存在人造的景观呢

    “我正在沿着这道墙行走,它最高处超过了九米,差不多有三层楼高,你们知道这让我想起了什么”老猫正在等待火星车充电,所以也乐于把自己的见闻讲给唐跃和麦冬听。

    “什么”

    “烽火台。”老猫回复,“如果把这道墙看作是某个文明的产物,那么这道城墙的功能很齐全……”

    老猫悠然地在古墙上寻找蛛丝马迹,那些痕迹已经被漫长的时光所模糊,但老猫发挥了它超常的想象力,开始肆意地描绘。

    “我看到了烽火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这么一个高台,用来点燃狼烟是再好不过了,还有登上城墙的斜坡,窄的那些可能是给人用的,宽的可能是用来装卸攻城器械的……哦,还有碉楼的遗址,我看到了一个很规则的方形平台,很显然这里是用来屯兵的,如果有外敌进攻,住在这里的士兵就能出门迎敌……”老猫说着说着声音就低了下去,最后怔然无言。

    麦冬和唐跃早就不说话了。

    “妈的……”



第一百零七日(1)老猫走的第三天
    “这里是火星流浪狗,联合空间站,收到请回复。”

    “我是联合空间站,收到,早上好猫先生。”

    “我已经发现了切洛梅号探测器,重复一遍,我已经发现了切洛梅号探测器,着陆器完好无损,巡视器不知所踪,但它应该就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之内,我准备搜索一下它的位置,联合空间站能否提供协助”

    “恐怕不能,猫先生。”麦冬回复,“我无法与巡视器取得联系,空间站内高精度的望远镜与相机都在晨曦号舱内,已经随着舱段一起损坏了。”

    “见鬼。”

    在第三天的下午,老猫终于抵达了切洛梅号探测器的着陆地点,它找到了处于半掩埋状态下的着陆器,那东西就落在一片平地上,只有一张圆桌那么大,黑色金属外壳和银色的保温材料在棕黄色的背景下非常显眼。

    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板处于展开状态,上面蒙着一层沙子,想来是三个月之前的风暴卷走了大部分的沙尘,让电池板重见天日,电脑重新得以充电,这才让探测器从长眠中苏醒。

    切洛梅号探测器来火星时是两部分,不可移动的着陆器和可移动的巡视器,着陆器是个降落平台,负责搭载小巧的巡视器,在火箭整流罩内时着陆器是折叠状态,用电池板把巡视器包裹在内,成功登陆之后电池板打开,释放巡视器。

    巡视器已经找不到了,尽管老猫估计那个小东西应该跑不远,但缺乏空间站的协助,它也没法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搜索一台小小的探测器。

    “猫先生,探测器状态如何”

    “我正在检查。”

    老猫站在探测器边上,身上裹着塑料布,包得很严实,像是个风尘仆仆的贝都因人。

    它把切洛梅号上的沙土拨开,一点一点地清理干净,探测器的原本面貌才逐渐展露在老猫眼前,老猫觉得自己的行为像是在考古,如同考古学家们用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古墓中青铜器上的泥土,它这也是在发掘一个已经消失了的文明的遗物。

    把沙尘清扫干净,老猫甚至看见探测器上的某个指示灯还在闪烁,尽管是八年前的老家伙,但切洛梅号仍然崭新得仿佛是昨天才走出实验室,甚至连螺丝都是光洁的,在干燥缺氧的火星上,机器的老化速度大大减缓了,它们能在这里保存很多年。

    老猫再一次见到了切洛梅号,上一次见面它们还是在地球上。

    “老伙计……又见面了,你真是一点没变啊。”老猫叹了口气,靠着探测器坐下来,“你老家炸了你知道么”

    切洛梅号沉默地伫立在荒滩上。

    “听到这样的噩耗你也不表示一下”老猫扭过头来,“如果伤心你就闪一闪灯。”

    探测器的指示灯闪烁了一下。

    “我就知道你很伤心。”

    在这颗遥远的星球上遇到另一位来自地球的同胞,这也算是他乡遇故知,无论是老猫还是切洛梅号,应该都会高兴,旅居他乡的游子偶遇来自故国家乡的老友,就应该有说不完的话,老友为他带来故乡的消息,好的坏的各种各样的,还有告诉你老家炸了的。

    切洛梅号在这里孤零零地伫立了八年时间,甚至都被它的制造者们遗忘了,按照正常剧情,它就该这么一直站下去,再站八年八十年八百年,站到天崩地裂天荒地老。

    如果不是昆仑站的温控处理器损坏,连老猫都不会来找它。

    “你问怎么炸的”老猫喃喃,“我也不知道是怎么炸的啊,反正是灰飞烟灭了,一丁点痕迹都没留下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是伽马射线暴,不可能是伽马射线暴,伽马射线暴也不能这么玩。”
1...293031323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