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火星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瑞说符
“无论怎么办,地球仍然绕着太阳转,月亮仍然绕着地球转。”老人缓缓说,“人们还是得活下去,因为明天早上太阳照常升起啊。”
月亮爬上枝头,夜幕下玉盘光洁明亮,再也没有任何数字。
杨越默默无言地低头,令人惊奇地是狗尾草下那个蚂蚁窝居然还在,蚂蚁忙碌地进进出出搬运泥土和食物,这些渺小的生灵似乎从来就没有意识到世界曾经经历过一次毁灭性的重大危机,所谓世界毁灭,对它们来说只不过是原本那尊庞然大物提供的荫凉消失了,它们仍然按照千万年来一贯的生存方式生存。
杨远决定以后每年中秋节都回家。
九
监察官长出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观测终端。
“很不可思议。”他摇摇头,“但我不喜欢这个。”
“我真应该把您刚刚那津津有味的入迷神情拍摄下来。”测试官微笑。
“你把另一个文明当作试验品。”监察官神情严肃,“这是违反我的道德和人格准则的。”
“但这并不违法我的道德和人格准则。”测试官开始小心翼翼地整理手中的纸质资料,在当前的局面下,任何木浆纸都是极其稀缺的资源。
“在执政官颁布《电子文明保护条例》之前,我或许不会这么做。”测试官耸耸肩,“您要知道,隔着2.54光年的距离全方位实时观察一个拥有六十五亿个体的文明,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很费力气的……我大可以在中央电脑中设计一个虚文明,然后全程操纵观察,它与我的距离只是几条代码而已。”
&n
第一百零三日(3)火星冰人
老猫蹲坐在ogs机柜前的地板上,爪子里抓着一支螺丝刀,两只猫眼盯着主板。
唐跃在昆仑站大厅里疯狂地翻找,最后他把一只杯盖丢在桌上,长叹了一口气,“没了,能找的地方全部都找遍了,根本就找不到替代品……上一枚换下来的芯片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多半可能是粉碎压实之后给带回去了。”
昆仑站内产生的所有垃圾都会在经过处理之后带走,这个所谓的处理就是粉碎压实,先经过暴力粉碎,然后压缩成几十厘米见方的方块,半导体芯片这么精密娇贵的玩意根本熬不过这一关。
“其他替代品呢”老猫扭过头来。
“哪里还有什么其他替代品”唐跃摇摇头,“就这破窝棚里,什么都是手动,格力空调都算是高科技了……现在只能看看工作站机箱里能不能找到堪用的处理器。”
唐跃和老猫开始拆电脑机箱。
工作站机箱内最不缺的就是处理器,但未必有适配ogs机柜温控系统的芯片,昆仑站内的每一块处理器都是高度专用化的,无法混用,唐跃知道这一点,他实际上不抱多大希望,但总得找一找才肯死心。
“这块能不能拆”
“不能,拆了电脑就报废了。”
“这块呢……见鬼,根本就插不进去!老猫你有没有电烙铁和焊锡”
唐跃和老猫忙活了两个多小时,他们把工作站的机箱拆开,希望它身上能有什么零件可以修好ogs机柜,最终结果很令人失望,但也在唐跃和老猫的意料之中——ogs机柜所使用的处理器和工作站用的压根就不是一个类型,接口都不统一。
老猫和唐跃坐在地板上,把工作站的机箱装了回去。
“越来越冷了。”唐跃裹紧了身上的衣服和毯子,把两只脚缩了进去,“现在气温多少度”
“零下三摄氏度。”老猫回答,“还在缓慢下降当中。”
“真冷。”唐跃打了个哆嗦。
“但这里的温度仍然比外界高了五十摄氏度。”老猫用扳手敲了敲桌子腿,“昆仑站这个壳子帮你保住了大部分热量,但如果继续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天亮的时候,昆仑站的室内气温就会降低到零下五度,到明天晚上,这里的气温会下降至零下十五摄氏度。”
唐跃打了个寒噤,如果温控系统无法修复,那么昆仑站的室内气温就会持续降低,明天晚上这里的气温会降至零下十五度,那么后天晚上就会降至零下二十五度,他无法想象零下二十五摄氏度的生活,在那种气温之下,植物根本就没法成活,种植番茄的计划可以算是泡汤了,而他也要裹得跟个爱斯基摩人似的,或者永远把明光铠套在身上。
更可怕的是温度还会一直降下去,热量传导永远是从高温传向低温,直到昆仑站内外温度持平。
外界的最低温能突破零下八十摄氏度,唐跃只在液氮低温冰柜中见过这个温度……他不认为自己能存活在液氮冰柜里。
“不用这块处理器,能不能修好温控系统”唐跃不能坐以待毙。
“处理器是温控系统的中心。”老猫把处理器重新插回主板的卡槽中,“温度检测单元把信息传给这块芯片,然后它作出反馈,把指令下达给温度调整单元,它是大脑,没有大脑,温控系统就无法运作。”
“用工作站来代管”唐跃说,“简单的负反馈自动控制,电脑的性能绰绰有余!”
一人一猫开始尝试把温控系统与工作站进行连接,唐跃找来剪刀和胶带,老猫抄着烙铁和焊锡,利用一根没用的数据线,剪断接口,取出其中的铜丝。
他们做了一个非常简陋的数据接口,一头插在电脑机箱上,然后把两根极细的铜丝小心翼翼地焊在主板的接脚上,一条用作数据输入,另一条用作数据输出,老猫的手相当稳,是个熟练的老电工。
一切准备就绪,老猫打开电脑,进入测试程序,“准备好了”
&nb
第一百零四日(1)最后一个方法
“早上好啊猫先生,唐……你们这是怎么了”
麦冬吃了一惊。
她看到唐跃裹得跟个粽子似的坐在地上,戴着帽子和口罩,捂得严严实实。
“温控系统出了问题,控制芯片损坏,现在昆仑站的室内温度已经低到零度以下了。”老猫坐在椅子上,它倒是神色如常,作为一台机器人,老猫靠蓄电池供电,电机驱动,铜皮铁骨,对低温的耐受能力比人类可强太多了——就算温度再低,它最多也就是象征性地哆嗦一两下,以示对大自然的敬意。
所以温控系统坏不坏对它而言是没多大影响的,大不了关机休眠。
“备份呢”麦冬问。
“坏的那个就是备份。”唐跃嘟囔,“老王他们在临走之前把上一块老化的处理器换了下来,把备用品换了上去,然后这块备用品就出问题了。”
“其余备份呢没有更多备份了么”
“谁会在昆仑站里囤积一大堆这玩意麦冬小姐你会在自家房顶上加装复合装甲么”老猫摊了摊手。
麦冬一愣,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你不在房顶上盖一层厚钢板,就不怕天上掉陨石下来砸穿房顶么这么巨大的安全隐患,真可怕。”老猫耸肩,它朝着镜头扬了扬手中的芯片,“同样的道理,温控系统的处理器损坏是个低概率事件,这个小东西的设计使用寿命超过十年,性能其实非常可靠——昆仑站内的其他所有东西出故障的可能性都比它高,这玩意损坏的概率比被陨石砸到头大不了多少。”
“但是多准备两枚有备无患啊……”
“你以为是储备大白菜呢”老猫摇摇头,“在高辐照环境下,半导体芯片就算不用也会损耗寿命——所以囤积一大堆备用处理器根本没有意义,等你机柜里的处理器活到头了,你囤的一堆备用品也该报废了。”
“再低的概率,也让我给碰上了。”唐跃闷闷地说,“我就是那个被陨石砸到了头的人。”
“霉运之神与你同在。”
“没有这块处理器,温控系统能修好么”麦冬问,“比如说搞成手动控制或者让昆仑站的电脑代管”
“都试过了。”唐跃摇摇头,“没有起作用。”
昨天晚上他和老猫折腾了一整晚,所有可能起效的方法都尝试了一遍,尽管温控系统最多也就是个格力空调的水准,但麻烦的是它和ogs是串联在一起的,唐跃在尝试修理温控系统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照顾分子筛和电解水模块、二氧化碳过滤与吸收模块,淡水回收模块,这些玩意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一台空调,而且非常精密。
唐跃和老猫都不敢太过分,在地球上修家电那一套没敢搬出来,如果ogs出了问题,那么唐跃就会中断氧气来源,其严重程度远超温控系统。
唐跃裹紧了身上的衣服,昆仑站内冷风飕飕的,他分外怀念地球上南国的春天,那桃花盛开的日子。
如果地球没有消失,他早就带着老猫和麦冬回地球了——反正昆仑站也是要关闭的,ogs和温控系统都会彻底关机,所以那块见鬼的处理器坏不坏根本无所谓,我走之后管他洪水滔天。
至于下一批来火星的队伍,他们会携带崭新的备份,直接更换就是了。
唐跃身边摆着rtg,他去车库里把同位素温差发电机给搬了过来,同位素温差发电机靠钚238衰变放热,不需要外来能源,这个时候唐跃只能靠这玩意取暖了……他连一堆火都生不起来,昆仑站内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阻燃材料。
不过钚238是种令人胆战心惊的放射性元素,尽管rtg用厚厚的保护壳屏蔽了辐射,实际上非常安全,但唐跃仍然手里拎
第一百零四日(2)我觉得还能抢救一下
“第三枚”
老猫收起爪子,点了点头,“在火星上,还有第三枚tcu1524m温度控制处理器,我在八年前见过它。”
“它在哪儿”
“切洛梅。”
唐跃愣住了,切洛梅他努力回忆了一下这个古怪的名字,才隐约记起来自己好像确实听说过这个词语……但那是个什么玩意来着一枚火箭一颗卫星还是一台探测器
切洛梅具体是个什么唐跃已经想不起来了,在火星登陆计划全面展开之后,无人探测器已经不再为人们所瞩目,特别是猎户座一号与二号这两趟地火来往大巴通车之后,搭便车来火星的各路探测器多如牛毛,就连梵蒂冈都委托猎户座带来一颗小小的登陆器,它不承担任何科研任务,只会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向外播送圣经,说是要把耶和华的福音播撒向全宇宙。
遗憾的是登陆器在穿越火星大气时坠毁,看来上帝的声音想传达到火星上还要假以时日。
“俄制切洛梅号火星探测器,于2044年发射升空,由一艘货运飞船携带。”老猫低声说,“那枚登陆器上就有一颗tcu1524m温控处理器,它的详细编号是tcu1524m2043071123,它跟这玩意是同一型号不同批次的产品,可以完全通用。”
“等等……毛子的探测器上有什么零件,你怎么会知道”
“因为我参与了那枚探测器的部分设计,当时制造切洛梅号探测器时,俄罗斯的工程师们征询了我的意见。”老猫回答,“切洛梅号登陆器上有这颗处理器,英特尔tcu1542m是至今为止最可靠的温控芯片,所以俄罗斯专门向英特尔订购了一批,并专门用于火星探测。”
唐跃明白了老猫所说的最后一个方法是什么——找到切洛梅号登陆器,把它身上的那枚处理器拆下来。
“但是切洛梅号在什么地方”唐跃问。
尽管知道火星上还有第三枚tcu1542m温控处理器,但火星可是一颗直径三千三百多公里的巨大球体,表面积超过一亿四千万平方公里,你跟我说它就在火星上,这么大的地盘,要怎么找
不知道详细位置,在一颗星球上搜索一枚小小的探测器,这是太平洋里捞大头针呢。
更何况火星表面积这么大,如果那颗探测器的着陆地点距离昆仑站上千公里,那唐跃要怎么才能把它搞到手
“切洛梅号的具体位置昆仑站中没有记录。”老猫摇头,“详细位置得去问俄罗斯宇航局。”
“现在哪还有什么俄罗斯宇航局老伙计,大清都已经亡了,伟大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都解体了。”唐跃双手一摊,“如果俄罗斯宇航局还在,我们这个时候就该在地球上了。”
“那就自己找。”老猫说,“切洛梅号的主要任务是评估伊希地平原一带的土质和水资源,所以它的着陆地点距离昆仑站不会太远,应该在我们能触及的范围之内……”
即使把搜索范围缩小至伊希地平原一带,那么这仍然是上百平方公里的巨大区域,要在这么大的一片荒漠中搜索探测器,只靠老猫和唐跃是无法办到的。
“你准备怎么找”唐跃凑过来。
“当然不是靠眼睛,用眼睛得找到明年去。”老猫麻利地打开电脑,“我们要喊它一声,如果它还活着……会回应我们的。”
“ok!猫先生,我已经就位,通信系统一切正常。”麦冬漂浮在核心舱内,手里端着无线键盘,“俄罗斯切洛梅火星探测器……对么”
“对!”老猫点头。
“这都过去八年了,它还活着”唐跃问,“能收到我们的指令”
“实际上切洛梅号在五年前就已经挂了,这台探测器的设计寿命只有三十六个月,而且它最终还未能寿终正寝……一场特大沙暴席卷了切洛梅的着陆点,风暴扬起的沙尘完全覆盖了探测器的太阳能电池板,最终切洛梅号电力耗尽,与地面失去了联络。”老猫说。
“切洛梅计划只是俄罗斯宇航局整个火星任务当中很不起眼的一部分,任务
第一百零四日(3)落日
“切洛梅号探测器的着陆地点在昆仑站西南方九十五公里处,具体经纬度我已经发给了你们,探测器由两部分组成,一座着陆器和一台巡视器,我已经和着陆器取得了联系,但巡视器目前处于失联状态……切洛梅号目前处于半休眠状态,它的电量很低,每隔五分钟给我发一次信号。”
“ok,谢谢你的协助麦冬小姐。”老猫打开车库的大门,“请继续保持对切洛梅号的追踪和关注。”
唐跃和老猫站在车库里,眼前就是火星流浪狗高大的车头,多边形的驾驶室向前突出,镶嵌着暗色的玻璃。
切洛梅号探测器与昆仑站之间的距离有将近一百公里远,毫无疑问,这么远的距离步行前往是不可能的,他们只能驾驶火星车去找探测器。
“火星流浪狗平均一天最多能跑三十公里,白天充电,晚上赶路,那么九十五公里,应该要跑三至四天,来回就得六至八天时间。”唐跃靠在车库墙壁上,上下打量着火星车的车身,一边计算时间,“六至八天时间,只靠明光铠的生命维持系统肯定是扛不住的,所以还得把ogs系统搬上来,这样的话我们就得改造火星车……”
唐跃在心里打算盘,要把ogs机柜搬上车还是一件挺复杂的事,它毕竟不是空调,不是仅仅挪个地方那么简单……火星流浪狗的实验舱本身就有气密性,这倒是省了不少事,否则如何封闭舱室都是一个大问题,他总不能用胶带把整辆车都严严实实地缠起来。
“六到八天时间,我们起码得携带十天以上的食物和淡水,这个重量也得考虑,实验舱内空间有限,肯定放不下,我们得把它们打包放在车顶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