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死在火星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瑞说符

     




第一百一十四日(3)人间失格
    夜深了。

    唐跃裹着衣服和毯子坐在椅子上,口鼻呼出白色的水汽,在昏暗的灯光下翻腾消弭。

    他开始了第二轮的尝试,这一次他不敢用太多番茄种子,毕竟种子数量也是有限的,试验性地种植他只取了两颗种子,取一颗他担心会有偶发性的死亡,取两颗则能保证样本数量足够。

    那两颗种子此刻正躺在磁带盒内,那是唐跃专门为它们准备的温床,它们将在那里孕育出两个全新的生命。

    这两株新生的幼苗将为它们的兄弟姐妹们探明前路。

    最终是什么结果很难说,但是在大概率上会失败,唐跃已经无法再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了,唐跃在照顾先前一批番茄苗时几乎是把它们捧在手心里,但它们仍然没能活下来。

    唐跃也决定了,如果这两株番茄幼苗再次死亡,他就不再让它们白白送死了,同为这个宇宙中幸存下来的同胞,他没有权力,也不再愿意剥夺其他生物的生命。

    还是给这个宇宙多留下两个生命的种子吧。

    否则就太孤独寂寞了。

    麦冬已经休息去了,通讯系统中没有人,昆仑站内很安静,唐跃趁着自己脑子还灵光,还有时间来回顾自己的一生。

    一般来说回顾人生这种事老人才会做,老人们坐在自己的棺材上回首自己的一生,欢笑也好幸福也好悔恨也罢遗憾也罢,那些或美好或悲伤的往事,皆不带去。

    唐跃毕竟也是个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唯一令他有点遗憾的是,他的人生还不够长,可供回忆的故事太少,太遥远的记忆太模糊,而眼前的经历太乏味,唐跃有些后悔自己上学时没有打过群架没有揍过校长,瞧瞧电影里那些年轻人的青春,哪一个男孩没有打过架哪一个女孩没有打过胎

    没有打架和打胎的青春,那叫青春吗

    唐跃想起自己当初的初中同学,无比生猛,此兄与同年级的某位女生**打得火热,最后竟发展出相约私奔这种戏码来,此兄回家从抽屉里偷了他爸的工资卡,与小姑娘坐上火车,奔逃千里双宿双飞,简直是现代版的张生与崔莺莺,罗密欧与朱丽叶。

    最后结局,当然是不出意外地被警察叔叔抓了回来。

    看着小两口站在主席台上哭哭啼啼,唐跃站在底下一边唾弃这种不务正业的错误行为,一边忍不住多看了隔壁班班花两眼。

    唐跃年轻时就没这么个小姑娘跟他看对眼,唐跃掂量掂量,否则以他的脾性,必然也是不屈服于家长学校强权的一株杂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跃在五分钟之内回顾了自己从八岁至二十二岁的人生。

    他一怔。

    我靠,这特么的也太快了吧十四年的光阴五分钟就扫了一遍难道说自己这一辈子真的平平无奇,平淡至极

    于是唐跃再次回顾了一遍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一遍他仔仔细细,事无巨细。

    所以这一次他花了八分钟。

    “我是不是该写一封遗书了也到这个时候了。”唐跃爬起来坐直了,活动活动手腕,从抽屉里找到一支笔。

    遗书这东西,有备无患。

    所以最好还是趁着自己能动弹,大脑还清醒的时候写好,以免到最后脑子不清楚了再提笔,写出来的东西跟鸡爪子爬出来似的,鬼都不认得。

    “亲爱的麦冬小姐,亲爱的老猫——如果你还活着:

    这封信是我对这个世界的告别。”

    唐跃一边写一边低声叨念。

    “我不知道谁能看到这封信,或许是老猫你,或许是某个外星人,或许是很多很多年之后火星上诞生的智慧生物……最后一个应该不可能,这张纸应该保留不了那么久。

    麦冬不会看到这封信,你们谁也别把这封信给她看,因为这封遗书中不会有什么好话。

    首先,我要对这个世界说:

    cnm!

    听到没有

    cnm!nmd!

     



第一百一十四日(4)归来记
    唐跃懵了。

    这声音他实在是太熟悉了,恍惚间他还以为自己是产生了幻觉。

    唐跃一个激灵蹦了起来,转过身来,老猫就站在气闸室内,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丝丝寒气,它显然是刚刚才踏进昆仑站的大门,满身都是泥沙,非常狼狈,洗消系统都洗不干净。

    唐跃伸出手去捏了捏老猫的耳朵,手指微微发颤。

    “不用摸了,真的,活的。”老猫抓住唐跃的手,然后一个耳光扇在后者的脸颊上,“疼不疼你也不是在做梦。”

    “你……你……”唐跃张了张嘴,这一秒内他有千万句话千万个问题要说,但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老猫踏进大厅,关上气闸室的舱门。

    这只猫走到灯光底下了唐跃才意识到老猫这一路上并不顺风,老猫临走时还是一只皮毛很柔顺的白猫,但回来时它已经变成了一只泥沙里打滚的野猫,浑身的毛发乱蓬蓬的,大片大片地断裂脱落,露出底下的高分子材料皮肤,它视若生命的胡须也全部折断了,像是个刚刚下火线的伤兵。

    老猫在粗重地喘息,它正在利用空气对体内进行散热冷却,这说明它已经功率全开,临近极限。

    唐跃站在它面前,不知道是该笑还是哭,眼睛发酸。

    “别哭,一个大男人哭哭啼啼的像什么样子”老猫摆了摆爪子,“这个时候,就该跟那些电影里的硬汉一样,笑着说一句你迟到了。”

    唐跃把眼泪又憋了回去,点了点头,“你迟到了,迟到了很多天你知道么”

    老猫往前迈了一步,“把手伸出来。”

    唐跃依言把手伸了过去。

    老猫把一枚小小的黑色芯片放在唐跃的手心里,“这就是那枚英特尔tcu1524m温度控制处理器,这是全世界最后一枚了……保管好,一定要保管好,到时候记得给ogs装上去。”

    唐跃点点头。

    老猫到这里才算是完成了任务,它往前走了一步,“当啷”一声,老猫的左胳膊掉在了地板上。

    紧接着老猫身子一歪,一头栽倒在地上。

    “别动,你脑袋后头的毛全部都秃了。”唐跃扶正老猫的脑袋,用一把梳子帮它理毛,“我正在尝试帮你把这些秃掉的斑块遮盖起来……否则实在是太难看了。”

    老猫坐在椅子上,正在充电。

    它返回昆仑站时耗尽了最后一点电力。

    “你究竟是怎么搞的为什么失联这么长时间”唐跃对着镜子瞄了瞄,“这么多天以来,我和麦冬穷尽了所有办法来找你,无线电和望远镜,但是都找不到你在什么地方。”

    老猫右手里拎着断下来的左臂,正在做检查。

    “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没事,反正我有的是时间。”唐跃耸肩。

    “你们找不到我,是因为我和火星流浪狗根本就不在地面上,而是在地下。”老猫解释,“我在启程之后的第三天找到了切洛梅号探测器,但是在返程途中出了岔子,我们遇到了巨大的流沙陷坑,我和火星车一起坠入了陷坑。”

    唐跃吃了一惊。

    “陷坑底下很深,垂直的坑壁有两三层楼那么高,火星流浪狗的通讯天线摔坏了,好在动力系统还能用。”

    “那你们是怎么爬出坑的”

    “爬出坑不,我没有爬出来。”老猫摇摇头,“火星流浪狗根本不可能从那么深那么陡的坑底爬出来,我开着火星车在地底下行走——是的,地底下有巨大的空间,足够火星车通过,像是隧道,又像是古代地下暗河的遗迹,你还记得我去找切洛梅号时中途遇到的城墙么”

    “记得。”



第二百七十日(1)地球生物进化史
    “你猜猜我瘦了多少斤”

    “三十斤。”

    “很遗憾,猜错了。”唐跃低头看了一眼体重秤上的数字,“我只减轻了二十九斤。”

    老猫翻了翻白眼,“这有什么区别你再拉一斤屎,不就减轻了三十斤吗”

    “你信不信我现在还能举起五十公斤重的东西”唐跃撩起身上的袍子,屈起胳膊,努力鼓起手臂上的肱二头肌。

    沐浴在ogs机柜温暖的春风下,唐跃又回归了古罗马人的生活方式,穿着裤衩子,披着轻薄的袍子。

    当初温控系统故障的那段时间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噩梦,唐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反正这鬼地方的重力不到地球的百分之四十,地球上五十公斤的东西在这里也只有十九公斤重。”老猫说,“我建议你不要尝试搬动那座柜子,以免砸伤了脚背,如果骨折了会很麻烦,我们药物不足的……你要意识到你现在的骨质疏松得跟六十岁的老大爷差不多,老大爷就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了。”

    长期生活在低重力环境下,再加上严重的营养匮乏,人体运动系统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肌肉萎缩,钙质流失,算算唐跃已经在火星上独自待了两百七十天,尽管他一直以来严格地执行体能训练方案,但体重依然下降了三十斤。

    他本来是个体重一百四十斤的人,现在体重只有一百一十斤,两侧肋骨都能看到了。

    “你得注意,不能再让自己的体重降下去了,如果你的体重低于九十斤,那么可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老猫目视电脑,敲击着键盘,屏幕上是打开的文档,密密麻麻的字迹。

    “猫先生,在地球的历史上,什么因素会决定生物的体型大小”麦冬问,她正在阅读生物进化系谱,为地球的历史作传也是她和唐跃的目标之一,“我正在看过去几亿年生物进化的历程,发现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动物的体型在周期性地波动。”

    “体型大小”老猫想了想,“这个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大气中的氧气含量,环境温度,食物丰度,以及动物本身所处的生态位,举个例子来说,三亿多年前的石炭纪,那个时期的节肢动物体型普遍是现代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大小,比如著名的巨尾蜻蜓,能长到半米多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空气中的氧含量,石炭纪大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地球历史上的巅峰,高达百分之三十五。”

    “如果某种生物占据了食物链的顶端,在气候适宜以及食物充足的情况下,那么它们的体型就会显著地放大。”老猫接着补充,“另外,海洋中的动物由于有水的浮力帮忙支撑体重,它们可以长到比陆地生物更庞大,比如说蓝鲸,这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动物,一颗心脏就有一吨重。”

    “蓝鲸最大”唐跃插了一嘴,“你将我新西兰大鱼龙置之何地了”

    “那种没有足够证据支撑的民间传说就不要拿出来了。”老猫摇摇头,“在古生物的研究领域不能抱有猎奇心态。”

    “鲸类为什么能长到这么大”

    “因为鲸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除了某种架着捕鲸炮的两脚猿之外,它们没有天敌。”老猫解释,“它们的竞争对手鲨类在两百万年前败下阵来,大牙灭绝之后,再没有任何生物可以在海洋中撼动鲸的统治地位。”

    “大牙”麦冬没听说过这个词。

    “megalodon,巨齿鲨。”老猫解释,“这种鲨鱼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海怪,它们是水生掠食者的巅峰,以鲸为食。”

    “巨齿鲨能干得过沧龙么”唐跃问,“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了,究竟哪个更牛逼”

    “沧龙是非常古老且原始的海洋爬行动物,爬行动物对海洋环境的适应性不如鱼类,巨齿鲨是高度进化的掠食者,它身体上的每一个部位完全为了捕猎而存在,在



第二百七十日(2)无解难题
    这三个月以来,唐跃和老猫不止一次地私下里讨论过这个问题。

    联合空间站的自持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尽管它还远未到达自己的结构寿命,但在补给断绝的情况下空间站还能撑多久无人可知,留着麦冬独自一人在上头唐跃着实不放心,万一出现什么问题,他和老猫都帮不上忙。

    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麦冬的身体,说实话联合空间站着实不是一个合适长期居住的场所,没人会喜欢在狭窄的管道中生活,如果有幽闭恐惧症那更是噩梦。在这种压抑的绝境下,失重和辐射带来的负面影响超出了唐跃和老猫的预料,麦冬的体重正在迅速减轻,她甚至都开始掉头发了。

    唐跃在火星上,好歹还有0.38个g的重力,而麦冬在空间站上,重力几乎为零,后者的生存环境要恶劣得多。

    眼看着女孩一天一天地消瘦下去,唐跃拉着老猫绞尽脑汁,想找到什么方法可以让麦冬安全落地。

    老猫表示在技术上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无论是空间站还是猎户座飞船,它们在设计之初就没想过要进入大气层——进入大气层的那一天就是它们报废烧毁的时刻。联合空间站是巨大的桁架式结构,好比是一个庞大的乐高拼装积木,这种结构只有在失重的轨道上才能稳定存在,一旦受到重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空间站就会迅速崩溃。

    无论在地球上还是在火星上,再入大气层都是航天工程中最难以克服,同时也是最危险的一关,不知道多少飞船探测器就是栽在了这一步上。在无动力的再入中,为了减速降温,返回器必须设计成钝锥形或者钟形,苏联人短暂地采取过球形返回舱,后来因为过于危险废弃了此方案。

    “现在联合空间站的平均飞行速度是每秒钟3.5千米,这相当于十倍音速。”老猫悠悠地说,“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么只要‘滴答’一下,空间站就已经跑出了七里的路程,它从北京飞至上海只要五分钟。”

    “联合空间站的总重量是六百吨,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它的动量……2.1x10∧9kgm/s,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老猫接着说,“想让它减速下来需要非常大的能量,减速是我们要面临的第一道难关。”

    “可以利用猎户座二号的火箭发动机进行反推。”唐跃说。

    “我不确定猎户座二号上还有多少燃料,上一次我们让空间站暴力变轨,一降一升,已经耗费了太多燃料。”老猫摇摇头,“但就算我们能让空间站降低高度又如何这是在自寻死路……我说过了空间站的结构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过载和高温,进入大气层后空间站的表面温度能突破一千摄氏度,它会烧成一堆碎渣。”

    “空间站上没有任何一个舱室能承受得住这样的温度吗”唐跃问。
1...3637383940...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