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火星上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天瑞说符
“你是不是傻。”老猫埋头敲键盘,“真迹在加拿大海尔顿博物馆里呢,跟着地球灰飞烟灭了,你那只是张扫描的照片。”
“我问是不是真迹的照片。”
“你自己辨认一下。”老猫说,“你从各个角度和方向去看那幅画,如果画面上的人物一直都在盯着你,就说明它是真迹。”
唐跃直起身子,拧着脖子从各个方向去看屏幕,片刻之后吃了一惊。
“哎哎哎真的耶,画上这个人真的在盯着我……我靠还怪渗人的。”
老猫叹了一口气。
从各个方面上来说,唐跃的智商都算不上这个世界上最顶尖的那一批人,或许大脑简单也是他能成功存活至今的重要原因。
“你看任何一张眼珠子在眼眶中央的人物肖像,你都会觉得它在盯着你,这是你的心理作用,和真品赝品无关。”老猫拿起手边的稿纸,上边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字,它对照着显示器上的数据,“嗯……弹道系数没有超过100kg/m2,这东西零攻角时阻尼系数为1.86……”
“真的”
“你可以自己试试。”老猫说。
唐跃在白纸上画了一张猫脸,又画了一对硕大的眼珠子,然后张着白纸伸直手臂放远了,左右横移。
“诶还真有点这种感觉……”
老猫懒得再搭理唐跃,它继续工作,处理繁杂庞大的数据。
这些工作涉及到高难度的轨道动力学与流体力学,需要极大的计算量,唐跃和麦冬自然是帮不上忙的,老猫就带着昆仑站的计算机埋头苦干了,老猫负责下达命令,工作站再一次功率全开,全天无休,唐跃和麦冬继续负责记录人类文明发展历史。
艺术史也是一个很庞杂的门类,在入手之前唐跃还以为只是写写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
但等到资料一展开,唐跃就被这卷帙浩繁的体量给震惊了,单单算流派都有几十上百个,什么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新印象画派,还有一大堆闻所未闻的人名。
唐跃搜肠刮肚想从自己脑子里找几个画家的名字,达芬奇毕加索梵高再搭上齐白石,满打满算也凑不足五个手指头。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没啥艺术细胞。
“我得对照一下它们的开伞马赫数,这个是1.1,这个是1.77,这个是……1.57,开伞点动压基本上都处于350至750的区间内。”老猫旋转着爪中的笔,低声喃喃,“那么它们的垂直降落速度是2.4,12.5,以及8.0……”
“质量质量质量质量质量!”
“动量动量动量动量动量!”
“速度!”
“还有密度!”
老猫焦躁地低喝,双眼瞪得老大。
数据和公式在它的脑中运转。
尽管它跟唐跃和麦冬说还有希望,后者可以利用猎户座二号飞船进行着陆,他们以舍弃整艘飞船为代价,把麦冬从轨道上接下来,但这终究是个疯狂而大胆的计划,风险极高,稍有不慎即是失败。
在人类航天史上,也从未有过这样的行动,普通人想想都会觉得夸张——一艘质量超过四百吨的飞船仅凭反推再入大气进行着陆,这种场景从来只出现在科幻片中。
也难怪唐跃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第二百七十六日(2)越过最后一关
“什么妙计”唐跃凑上来。
“去去去,别来干扰我的工作,去写你的达芬奇画鸡蛋故事。”老猫驱赶唐跃,“我在计算流场呢。”
“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已经写完了。”
“那就画鸭蛋,鸭蛋画完了还能画鹅蛋,鹅蛋画完了画你自己的蛋蛋。”
“你就不能透露一下么这么要命的关头就不要卖关子了!”唐跃一把揪住老猫,“麦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对不对麦冬”
“嗯罐头什么罐头”
女孩出现在通信系统里。
麦冬和唐跃讨论过这个问题,尽管猎户座飞船安全减速,但火星上不存在着陆场,猎户座二号也没有起落架,这根八十多米长的糖葫芦必然会砸在坚硬的地面上,摔成碎片。
如果让麦冬跟着它一起摔下来,那么这也太危险了。
三十层楼的高度啊。
联合空间站上没有降落伞,所以不存在什么空中脱离飞船进行跳伞的操作,而且在高速坠落中离开飞船进行跳伞这种特技得是詹姆斯邦德才能办到的事,麦冬一个小姑娘效仿就是在嫌命长了。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跳伞都是一件危险系数极高的事,最早苏联人曾经尝试让宇航员在降落途中弹射出舱,开伞降落,但尤里加加林在伞降途中差点出现事故。事实证明以肉身对抗高空的恶劣环境是不明智的,最安全的地方永远都是在指令舱内,用厚厚的金属外壳把宇航员们包裹在内,把气流和低温都抗拒在外。
“猫先生,你有什么方法么”
麦冬也想知道老猫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毕竟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
老猫注视着显示器上花花绿绿的图案,桌子底下的工作站主机发出嗡嗡的声音,散热风扇正在全力运转,流体力学的计算很吃运算性能。
它撇了撇嘴。
“谁告诉你们一定是八十多米的高度”
唐跃和麦冬都一怔。
“猎户座飞船的长度不是八十多米么它垂直降落,就是八十多米啊。”
“你傻么”老猫转过身来,靠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谁跟你说我们要把整艘猎户座都带进大气层了”
“你……你的意思是……”唐跃皱眉,他好像抓住了什么,有了一丁点头绪。
“你们知道为什么猎户座飞船的主桁架是三段式结构么因为它是模块化设计,整艘飞船是由电力模块,中央模块和动力模块拼装起来的,每一个模块可以更换,这是猎户座飞船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的。”老猫竖起一根指头。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它本身就是可拆卸的,工程师们早就预留了拆卸接口……我们没办法把发动机拆下来,但我们可以把整艘飞船截短。”
“猎户座飞船总长度八十八米,最前端的电力模块长度二十五米,这一段我们完全没必要带下来,可以直接腰斩。”老猫横起爪子一拉,目露凶光,“所以我不会傻乎乎地在几万米的高空中垂直竖起一根八十米高的细棍子,那风险也太大了。”
“六十三米。”麦冬算了算,“最后进入大气层的飞船是六十三米长”
“是的。”老猫点头,“电力模块的桁架可以丢掉了,这缩短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长度,维持平衡要简单很多。”
“难度呢实行起来难度大不大”
唐跃想起猎户座飞船的桁架,全部由粗钢筋焊接而成,立起来跟塔吊似的,一说到要拆桁架,唐跃的脑子里就蹦出来一大群工人手持乙炔上上下下的场景。
 
第二百七十六(3)凶兆
“气囊”麦冬和唐跃几乎同时出声回答。
在早期的火星探测任务当中,着陆的最后一关——也就是那最后的几十米高度,工程师们采用一种相当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对,那就是气囊式着陆。
用气球把探测器层层包裹起来,直接砸在火星地表上,通过反复地弹跳进行缓冲和卸能,在本质上这种技术与汽车的安全气囊没有区别,非常古老非常简单,但相当可靠。探测器在脱离降落伞之后迅速对气囊充气,在数秒种内被一圈大气球团团围住,最后摔进柔软的气囊上,以此来保护自身。
在好奇号那种高端的火星吊车投入使用之前,许多前往火星的先行者们就是靠着这种简单的气球来保护自己。
“我们哪来的气囊”唐跃问。
联合空间站上没有降落伞也没有气囊,在火星登陆计划高度深化的二十一世纪中叶,缓冲气囊这样原始且限制极大的着陆方式早就淘汰了——气囊只能保护小而轻的着陆器,如今的登陆任务动辄几十吨的载荷,只能使用降落伞和火箭反推。
“这个我们就得感谢毛子宇航局的工程师们了……”老猫悠悠地说,“谁叫他们那么喜欢在飞船和空间站上用充气的舱室呢”
“齐奥尔科夫斯基,戈达德,奥伯特,科罗廖夫,冯布劳恩,以及nasa,cnsa,rsa,esa的诸位大神在上,受晚辈一拜!”唐跃像模像样地站在昆仑站大厅里,朝着桌子上的牌位深鞠躬,“诸位的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着陆计划圆满成功啊,徒子徒孙的身家性命,可就全仰仗诸位了。”
老猫瞄了一眼桌上的牌位,当头一个名字就是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
“你写中文,老爷子们的在天之灵可能看不懂。”老猫吐出一连串的卷舌音,“你应该写konstantintsiolkovsky。”
“去去去,你干你的活去。”唐跃翻白眼,“说好的科学归你,玄学归我。”
“你不是会算卦么”老猫撑着脑袋,“算一卦呗。”
“已经算过了。”
“结果如何”
“上离下坎,未济。”唐跃回答。
“什么意思”老猫瞄了他一眼。
在玄学上唐跃是个人才,他不仅会念咒还会算卦,如果他不是来火星了可能会去做个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老猫也不明白唐跃为什么会懂这些玩意,用唐跃的话来说,“这是他小时候住在隔壁的老大爷教给他的,老爷子道行高深,据说给社会名流看过风水,爱吃墨鱼,江湖人称墨鱼仙,唐跃就经常买了铁板鱿鱼去找他”。
每次老猫把这些东西斥为封建糟粕,唐跃就把俄罗斯人搬出来挡枪。
人家毛子到现在还找牧首给火箭开光呢。
“未济,救火未成,事业未竟。”唐跃说,“大凶兆也。”
“大胸罩”老猫一怔,“我跟你正经说话呢,唐跃你脑子里装的都是啥”
“你脑子装的是啥我说的是凶兆,凶兆!凶兆!你知道什么是凶兆吗”
“我当然知道啥是胸罩。”
“你这只蠢猫。”唐跃说,“来,跟我念!凶——兆——!凶——兆——!大凶之兆!你明白了没有”
老猫忽然闭嘴了,面容严肃,指了指桌边。
唐跃扭过头来。
麦冬一脸寒气:流氓。
“未济之卦,卦象恶劣啊。”唐跃叹气,“形势不利
第二百七十七日(1)猫急了会骂人
唐跃拉着小车,倾倾哐哐地拖着太阳能电池板,穿行在电池农场里。
火星上极度干旱,地球上很难找到一个地方能与这里相比,唐跃所处的伊希地平原在过去的数千万年中都没有下过一次雨,往前回溯同样的时间,地球上的撒哈拉沙漠那时候还是雨水充沛的热带雨林。
火星上绝大多数水分都被低温冻结在两极,在那些阳光很难照到的低洼峡谷里,蕴含水分的冻土上亿年都不会开化,这是非常庞大的水资源,总量超过万亿吨,如果日后人类要殖民火星,那么这将是重要的淡水来源。
说起来火星上的资源是不少的,有水有甲烷,只可惜人类的手太短了够不着。
唐跃拉开支架,撑起电池板,抓起一把泥土,轻轻捏碎了散在脚下。
按理来说土壤内含有微量的水分,老猫说只要你架起一只足够大的锅,深挖泥土放进去加热,就能得到水蒸气……这种看似可以无限制备淡水的方法之所以没有真正实施,是因为唐跃实在找不到那么大的锅,也没法收集如此稀薄的水蒸气。
“地球上的降雨也好,台风也好,包括洋流与大气环流,究其根本是热的流动和交换。”老猫说,“海洋中的暖流上升,冷流下沉,水蒸气携带着热量进入大气,又通过低压气旋释放出来,地球上复杂的水系循环,其背后的发动机是热能,但火星是死的,它不缺水,缺少驱动这一切的发动机。”
“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这个发动机重新运转起来”唐跃随口问。
“火星的发动机就是它本身,但这台发动机已经停止运行三十多亿年了。”老猫回复,“你想让火星重新运转起来人类是办不到的,这也是个上帝工程。”
“我想起了大学上化学课时用过的磁搅拌子,老猫你见过那种玩意么”唐跃说,“一个纺锤形的金属疙瘩,把它丢进溶液里,只要给它施加一个外部磁场,那么这个搅拌子就会飞快地旋转起来,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给火星施加一个足够强大的外部磁场,是不是能重新驱动火星地核”
“一旦火星的地质活动重新开始了,那么地幔和两极的气体就会得到释放,大气浓度会逐渐增加。”唐跃接着说,“火星的环境就得到改善了。”
“火星地核可是一个半径一千八百公里的大铁疙瘩。”老猫说,“重量起码有1.9x10∧20吨,一万九千万万亿吨重的玩意,你拿什么磁场来驱动”
“有这个能力,你们都能向银河系殖民了,还对火星念念不忘干啥。”老猫最后说,“不要痴心妄想啦,就算有千万种可能让火星重现生机,现在也不可能办到了。”
唐跃手里握着长柄的铲子,在脚边的沙地上一笔一划地写字。
“唐跃到此一游。”
“人类文明到此一游。”
“地球生物到此一游。”
“后来的智慧生物们,如果你们看见这些字,要记住,在你们之前已经有人来过这儿啦。”
锋利的铲尖划开沙地,拖出一条深深的沟壑,但游离的沙粒立即又重新流动进去,填补了凹陷的地面。
唐跃写下的字很快就模糊不清了。
唐跃把铲子扔在地上,坐下来休息,就这么两分钟的功夫,“唐跃”那两个字已经无法辨别了,这是自然力量对文明痕迹的侵蚀,流沙模糊字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缩影,唐跃挖出十厘米深的沟壑,自然界花十分钟的时间抹平,唐跃挖出十米深的深坑,那么自然界就花十万年的时间抹平。
唐跃很想留下点什么,但他越这么想,越能感觉到这件事的难度。
时间就是一辆推土机,它缓慢地,无可阻挡地把一切全部推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