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来来又半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留心金碧年深
这种原发性的骨髓肿瘤病是很少见的,哪怕在五十年后都依然是绝症,张叔叔的爱人恐怕命不久矣。
章晋阳的如果有个专业的生物实验室,或许还能帮点忙,对于解剖过吸血鬼的他来说,这个病虽然麻烦,但是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治愈的——然而她现在却是没有条件,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张家婶婶恐怕等不到他有条件的那一天。
虽然他并不觉得自己就应该为此负责,但是心头的遗憾难免,所以他每次见到张叔叔都会卖上一会萌,至少让他有那么一瞬间的笑容,哪怕仅仅是微笑。
目送张叔叔下了楼,章晋阳才转身进了刘初夏
第八章 给班主任拜年是很危险的
按说没有孩子的家庭,他们是没有必要去的,但是老师家,他们可没有勇气绕过去——至少章晋阳和刘初夏是肯定要去的。
恭恭敬敬的敲开刘老师家的门,开门的是她的丈夫,电工班的罗建军班长,果然白白净净高高大大,剑眉星目一表人才。
电工在这个时代几乎是最好的工种之一,有技术,待遇高,不脏不累,平时里活儿并不多,空闲时间大把。
在厂里也有这样的话:俏电工,脏管工,累死累活翻砂工。
电工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拎着工具箱,腰上挎着和枪袋一样的工具带,里面插着各式各样的闪亮亮的螺丝起子、老虎钳子,工作也简单得很,不过是哪里重连下电线,什么地方换个保险丝,还要三催四请,递烟倒水的好招待。
很多人给子女走后门儿花多少钱都认投,就要当一个吃公粮的电工。
罗建军在大家眼里也差不多,不过他很少帮邻居修理电,所以人缘一般,和刘老师的结合,一般人的说法都是女才郎貌——刘老师的长相在这个时代是很一般的,她有一个尖的像锥子一样的下巴,老人认为这是刻薄寡恩、不宜持家的克夫之相,非是良配。
但是罗建军是军人后代,父母早亡,也没有人和他叽歪这个,刘红霞身材妖娆,又是个才女,虽然长得一般但是为人处世相当老练,两个人没认识多久就扯了证。
分房子也是两个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按说她和罗班长单身的时候是不够资格在第一批分房的,但是罗建军是烈属,要照顾,既然结婚了,按规定厂里是要优先解决住房问题的,而且刘老师也是外地人,也在优先之列。
这个时候厂里分的房子产权还是公产,是落不到私人手里的,所以也没有人说刘老师结婚就为了分套房怎么怎么样。
其实罗建军不帮邻居们处理电,也是有理由的,他是高压电工,平时里接触的都是千伏电万伏电,厂里炼钢用的电炉是五十万伏三相交流电,他的电工班是负责那个的,家里的这种家用电他真不熟。
高压电这个东西,碰上死挨上亡一点也不夸张,他平日里都谨慎惯了,没有保护措施他都离电门远远地,自家里换保险丝都的穿胶鞋戴手套,电笔电表的一顿折腾,这要是在别人家这样,准就得让人笑话。
你解释吧,人美也不会听,就是听了听得懂的也少,往心里去的没几个人,这年头儿的弱电工人光着手浑身是汗的都敢带电作业,有那个小母牛到上树的,捻铜线还得沾沾唾沫呐。
他手底原来也有几个后门进来的,他都给人家骂的不行,直接关在办公室里接电话,一点专业活都不敢让人家动,真出人命啊。
厂里的工程师们用他当然是放心了,可是他的人缘就不好了,要不是刘老师是个班主任,孩子的家长们对他怎也得客气客气,说不好整个春节的时候一个拜年的不会有。
尹苏和尹凯旋对这样死讲规矩的人其实有点发畏的,尤其是刘老师还有班主任光环加身,如果是教务主任打死他们也不敢敲门,就这个还是章晋阳带头进的屋呢。
进屋之后他就乐了,原来三单元的小鬼头们也都到了,正围着刘老师被训话呢,小脸都讪讪的,看起来可不像是过年。
刘老师倒是笑眯眯的,小学老师么,和儿童医院的大夫一样,笑容都是刻在脸上的,生气的时候都是带着笑模样,但是他看见章晋阳的第一句话就让小章同学知道为什么小伙伴们都是那副表情了:
“章晋
第九章 功夫高手卫叔叔?
等到小伙伴们挨个儿被刘老师点评完,时间就是中午了,三单元小分队和一单元小分队各自分开,都瞄准了对方的老家。
为什么没有二单元小分队因为二单元的是中队,最小的一个孩子已经初中三年级了,再有一年就要毕业,最大的那个已经拿到了身份证,正式的是厂里的职工了,和他们层次不一样了,所以……大家不熟啊。
他们也只是去了201的语文老师家,就是那个在刘老师嘴里会敲罗大班长板砖的那个华露老师,不过没呆多久,因为华老师还没结婚,她现在是和父母一起住的。
这两位老人家是质检科的,天生一副扑克脸,小孩子们看着就害怕,所以也只是归规矩的拜年,领糖果,然后作鸟兽散。
这个地方说是钢厂的社区,其实只有一栋楼,原本有剩余的计划,可是以为内政策的转变,剩下的楼不在这附近了,一共就三个单元五层的职工楼,还要分出几帮几伙儿,至少三单元和一单元就不太和睦。
这个吧,其实要怨厂工会,一单元住的都是立连人,是总部立连市钢铁总公司从本市各个冶炼企业找来的行业精英(闲人),三单元却是龙界省工业厅发下来的,从省内各地支援的行业精英(刺头),这两拨人天然的就看不顺眼。
二单元呢,人家保持中立,他们都是附属设施的负责人,和行业关系不大,比如说厂浴池的主任(估摸着是说池长不大好听),制氧车间的科长,汽水厂的厂长,工程车队的队长什么的。
不过学校的老师就只有那两位,其他人都是住在学校旁边,那个挪了地方的家属楼,近呢,就是一个楼间距就到了——所以那边的学生都可听话了,下个课的功夫老师就家访了。
三单元里多半都是南方来的知青,因为在这里当了国营企业的工人甚至是干部,没有办法拿到回城名额,心里都是怨怼的,谁家都是怨气冲天。
只有卫健家和人与众不同,卫健的妈妈是蓟京人,家里对回城政策的消息得到得早,早早的就走关系办好了,但是他们没选择自己回去,而是把儿女的户口都迁了回去。
卫健作为男孩,他的户口跟了姥姥姥爷,现在是蓟京人,他的姐姐卫子(听这名字就知道他家里重男轻女了吧),则是跟了爷爷奶奶,户口落在了九河卫。
所以他们家里是有着淡淡的骄傲的,所以冉姨总是抬着下巴颌儿,用半拉鼻孔看人——当然,这也和她身高不是很过关有关系。
冉姨和卫叔叔的身高都不太过关,所以开门引进来这些淘气包之后,场面就有点搞笑了,这些人当中最矮得就是卫健,他是小孩子,家里又都是矮个的。 一流小站首发
第二矮的,就是卫叔叔,他比第三矮的冉姨和章晋阳只矮了五公分左右,将到冉姨的眉毛,正好是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身高差距的一个尺寸。
经过淘气鬼们就像进了半身人的住处一样,桌子椅子沙发柜子——这年头这些东西都是木匠到家里来打,都是定制款的——都是矮的,和他们的身高就正好合适。
尹苏就比较尴尬,她年纪最大,女孩子又长开的早,父母又都是大高个儿,现在就已经是一米七了,虽然以后可能不长了,但是她比卫叔叔高了一个头,腿又长,坐着那个小椅子有点不舒服。
她又不敢马上就走,因为卫叔叔家是万一专门嘱咐了要多说几句话的,不光是冉姨和王姨在一个办公室,卫叔叔和尹叔叔也是一个办公室,而且尹叔叔是副手。
孩子们叽叽喳喳,
第十章 少吃点
章晋阳说的话,不自觉就漏出来些经历来,听着就不像是小孩子说的话了,不过他最近也总有冒神经的时候,史兰是已经习惯了,但是卫健可就纳闷——他听着别扭,和他爸爸说的差不多。
其实差不多也不奇怪,哪个练功夫的,开始师傅都这么说:练功苦啊,这个冬三九不穿棉,夏三伏没有闲,夜伴寒霜晨乘朝露,每天的汗衫子日上三干。
怎么叫日上三干太阳到脑瓜顶儿这叫日上,到这个时候,练功练得汗把衫子沁透了,又干了,再沁透再干,如此已经三遍,就形容真下狠力气练功。
这个没有大毅力肯定是坚持不下来,尤其是小孩子,年纪小好瞌睡,早上哪有不爱赖床的,所以孩子练武一定是逼出来,不光是练武,包括唱戏,各种曲艺,甚至乐器,都是这么练出来。
某某演奏家年少成名,天才如何如何,他是有天才,可他小时候练得直哭直吐的时候你们没看见,坚持下来的是天才,坚持不下来,那就什么也不是了呗。
这么说也都是师傅给学习的人一个警示,卫叔叔跟卫健准也是这么说啊,都是套路成规矩的了。
章晋阳那时候仗着自己身体天赋好练得比师弟们少点,进度也快些,但是该有的辛苦也都吃过,这不光是为了磨练体魄,也捎带着揉练人的意志,时间长了人这个精气神自然而然的拧成一个劲,这才叫练功夫——光练出点肌肉,有膀子力气,能打能抗的那就叫健身,还不如撸铁效果好。
卫叔叔在一边笑眯眯的正看着冉姨应付几个小孩,耳朵里就听见章晋阳说的话,不由得稀奇,过来一拍章晋阳:“行啊,还知道太极十年不出门,下一句是什么啊”
章晋阳一愣,有点犹豫——他不知道卫叔叔什么意思,他也没感觉刚才那一巴掌有什么试探,就是平常打个招呼:“啊都知道啊,太极十年不出门,形意一年打死人。
还有太极奸,八卦滑,最狠最毒心意把,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参披挂神鬼都害怕……哎这个好像不是哎……”
卫健在旁边一个劲儿的眨眼,这都什么啊,完全不懂哎,就是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卫叔叔就哭笑不得了:“你介孩子……都打哪嗨儿听说的这些事儿,都知道是嘛么”
乐的家乡口音都漏了。
章晋阳点了点头:“知道啊,都是拳法么,前几天上街有个老和尚说我是百年一见的天才,非拉我跟他学拳,维护世界和平啥的,说管饭,我吃了他一顿他就不干了。”
他倒是没说谎,就年前上街的时候,这事史兰也在旁边来着——章晋阳就是为了陪她买年货才上的街——不过她听说管饭的时候,就知道那老和尚要倒霉了,这事是成不了的。
卫叔叔倒是有点懵了:“啥还世界和平……哪来的老和尚”
史兰接了句口:“就是码头路那边,河桥下坎儿那,有个少林寺的武术学院,那老和尚说自己叫惠安,是少林寺的武僧。”
前几年少林寺火遍大江南北,南北少林刚刚下线没多久,这会儿正是少林寺声望正隆的时候。
一听说有少林寺的武僧抢着收章晋阳当徒弟,卫健羡慕的口水都要流出来的,那可是少林寺,打拳都咵咵响的少林寺哎……小孩子他也没什么形容词。
至于卫叔叔则是关心了另一件事:“管饭武校还有这待遇你吃多少把人吓成那个样儿”
章晋阳吐吐舌头没好意思说,史兰捂着嘴笑的前仰后合的:“他吃了人家十多个大包子!我拳头那么大!”
说着还挥者自己的
第十一章 家宴
史兰抑扬顿挫的用朗诵诗歌的方式念出了章晋阳在作文里的“名人名言”,逗得一屋子人笑到不行——虽然童子军们在华老师那里已经听了一遍,但还是止不住笑意。
冉姨笑得最夸张:“哎呀,这孩子忒有意思了,要不我介绍个人你学说相声去吧,怎么也比厨子强。”
也不知道她说的是史兰还是章晋阳,但是这个话一般都是逗乐儿,没有真事儿的,再怎么的也得和家长商量了才行呢,再说章晋阳和史兰两人的学习成绩都不错,怎么也不至于现在小小年纪的就去说相声当厨子。
拜年的活动持续了一小天儿,小伙伴们都收集了装满衣兜的糖果,而且还在院子里撒了好一会的欢儿,才被各家家长叫了回去,相比在外面玩耍,很显然还是家里的美味更吸引人。
这个年代的新年没有什么活动的,初一都是邻居间拜年,白天是小孩子们,晚上就是大人们的交际活动,男人们各自呼朋唤友的在谁家里喝茶抽烟侃大山,女人们同样也是呼朋唤友,不过她们之间就是打麻将织毛衣的局子多了。
初二大人们延续初一的活动,小孩子依然还是撒欢儿,在附近有亲戚的,互相之间就要走动走动了,原本以为今天舅舅要来,但是妈妈告诉他,这一天舅妈值班,没有空闲,所以是初三那天才会来。
所以这一天章晋阳乖乖的自己在家里打谱,史兰和姐姐窝在床上研究红楼梦里是怎么过年的——主要研究的,其实是红楼梦里过年吃的什么菜。
结果两个丫头研究了一整天,光看着贾府领赏钱祭祖了,根本就没有几道菜名儿。 一流小站首发
到了吃下午饭的时候,章晋阳干脆就去史兰家和她爸妈说了一声,就让史兰在家里吃了,反正回家也是饺子,还是史兰自己包的,撇开去丁阿姨古怪的眼神,这个事儿倒也没有什么。
初三史兰就不来了,因为头一天章晋阳和她说了,家里舅舅要来,他得张罗饭食,而且姐姐也要陪客人,就没有空闲了。
大舅唐建业个子不高,是个很消瘦的人,总是微笑着,一字胡很浓,薄薄的短发分头,和胡子一样很黑很茁壮,油亮油亮的,不是那种溢出来的油腻,一种很健康的光泽。
和妈妈长不是很像,脸有点儿方,声音很含混,夹杂着不太明显的黄河口音,听起来有点儿大鼓书的味道。
舅妈也是他第一次见,是个很敦实的女子,脸圆圆的,笑起来也很爽朗,但是却不是北疆人那种仰天大笑的风格,很阳光,就像晒场上新下来的麦子。
口音倒是比舅舅还像北疆人,和爸爸妈妈聊了几句,才知道,原来舅妈也是下放到北方的,不过她被分到了边疆农场,虽然不是建设军团的军人,确实农场的工人,所以才能通过人事部把档案直接调到厂里。
舅舅当初为了师傅的平反东奔西走有了结果,所以舅妈就提前回城了,那个时候虽然有回城的事儿,但是具体的政策还没出,对舅妈的安排也不过是个补偿。
姐弟俩儿在屋里拉家常,舅舅走的时候年纪小,姥爷姥姥在家里想的厉害,对外面又不能说,他结婚比妈妈早那么多,家里却也没出个人去参加婚礼,说起这些事来妈妈忍不住就抹眼泪。
舅舅
请假条
正在为您手打内容,请等待2-5分钟后刷新?
第十二章 感受心意
章晋阳其实有把握自己上场大舅妈肯定不是对手,但是他这个年纪,能闻闻酒味儿都是“铁老章”开恩,喝酒准备好家法吧。
不过这个人喝开了呀,有一样,好说话,就喜欢说,也不用你问什么,有个话头儿,嘡嘡嘡的自己就能跟自己唠一晚上。
当然了,喝多了就不行了,那个……酒喝多了胡说八道,还有打把式的,还有那个天老大他就老二的,也有省心的躺下就睡,反正也不挑地儿,不管是雪磕儿里啊,还是什么草垛坟头儿,不打紧,倒了就睡,其实没等倒,他就睡着了。
非得是喝的酒劲上来,人还没醉,刚有点晕晕乎乎,说不明白吧,人是清醒的,说明白,他管不住自己那嘴,这就老话说的:酒后吐真言。
大舅妈也是差不多这个状态了,她是高兴的,自己丈夫偷跑是为了她爹,回到了北疆,虽然公公婆婆对她并无意见,对待妯娌也尽量是一碗水端平,没有偏向,但毕竟隔阂了好多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