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来来又半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留心金碧年深
回家的时候大姑娘都十多岁初中毕业了,老爷子这么多年不见了儿子,生死不知,心里能不怨吗。
虽说也是心疼,可老头儿岁数在那摆着呢,是个老顽固,信奉的是棍棒底下爱出孝子,当然他现在是不能打了,但有很多事嘴上都不说,办事儿上却多有照顾。
唐建业也是个犟脾气,单看他为师鸣冤远走千里十几年不回家就知道了,这个脾气爷两儿个一样一样的,所以说父子两个相处着别扭着呢。
大舅妈是儿媳妇,打结婚的时候就没给公公婆婆见过礼,回来有拖家带口的带着三个孩子,先本来在家里就低了一头,好在唐家也都没有那个好嚼舌头的,回来几年还算和睦。
但是她和丈夫都没有什么营生,靠着公公家的那几亩地哪能养活这些孩子呢,要不是大姐夫章宏化帮忙,介绍了钢厂的工作,他们一家绝活不这么好。
现在大姑娘在厂委办公室,虽说只是个打杂的科员,但是和厂领导们接触的多,慢慢的监视都好了不少,已经在自学会计,过了年再走动走动,说不定就能进劳资科了。
大儿子唐康平凭着一把子力气成了炼钢工人,虽然苦点累点,但是福利是真好,洗澡医疗什么的都免费,夏天的汽水儿一箱箱的随便喝,时不时的还可以往家拿,逢年过节分的东西也是也是家里最多的,就连工资都和干部一个等级。
可惜二小子唐康健不学好,这小学还没毕业呢就老吵吵着不念了,要出门做买卖,是个不省心的,要不这日子真就没得挑儿了。
最感激的自然是大姐唐初柳,姐夫那个铁老章六亲不认刚直暴烈的名声厂里谁不知道,就连党高官都直摇头,连说亏了厂里没有纪律委员会,不然老章准让人第一个打黑枪——谁敢让他在啊,那岂不是捞一点油水就得被抓起来。
所以这回到了大姐家,她是放开了喝,务要让姐姐姐夫感受到自己的心意,看这个状态……嗯,应该是感受到了。
章晋阳看着倒在床上呼呼大睡的三个大人简直无语,对喝的两眼放光的大舅妈也是佩服极了——你感谢我爸妈的诚意他们都收到了,但是你把自家老公也一块喝多了算怎么回事儿啊
看看外面天还没黑,这顿饭从一点多吃了还没两小时,爸妈这个战斗力也实在是不中,不过舅妈还清醒,也还好,有些事到方便问了。 一流小站首发
&nb
第十三章 有问题,大大的有问题
章晋阳也不羡慕姐姐,画画他虽然不太擅长,但是却比书法要强得多,勉强可以说得上是登堂入室,他最喜欢的雕刻没有点儿画画的底子可是不行,尤其是传统题材的那些。
中国传统题材的画和雕塑,在构图、空间框架什么的基础运用上和世界上通行的那些根本就不是一个体系,倒是笔法、色彩有共通之处,可这些年也是受到油画的影响太重了,好的传统国画精品已经不多。
而且还都是揉了东西方技艺的,纯粹的作品越来越少,尤其是大写意,直到几近绝迹之后,国家大力扶植,才有人重新回头去精研。
但是这些和章晋阳都没什么关系,他和大舅学艺也不是为了成个书法家画家什么的,就为了自己冒出点而什么稀奇物儿来换钱的时候,自己能有个出处来历。
这个事说定了,席上在说什么章晋阳就没怎么注意,左不过是当年如何和如何,大舅就会说自己穿过哪个州,过过哪个县,当地有什么看起来奇怪的风土人情。
唐初柳当姐姐的就一个劲儿的抹眼泪,哎呀弟弟当年吃了这么多苦,还好是有了个结果,算是圆满,又娶媳妇儿又过年,儿女都好几个了,这几年极力如何如何想,如何如何念叨,也就是这些话。
舅舅家的几个儿女呢,大姐大哥二哥,就和着章晋阳和章慧两个聊他们小孩儿的话题,但是大姐和大哥毕竟都工作了,这在感觉上,就不一样,能养家糊口了,不是小孩儿了,慢慢的就把注意里都集中到大人们的话题上去了,这边就剩下二哥和章慧章晋阳。
三个人都不是内向人,你一句我一句,慢慢的也从陌生就互相熟悉了,结果论起来,发现二哥和姐姐章慧同岁,不过比她小几个月,然后几个人才想起来,从进屋到这会儿,还真就没人关心他们有多大年纪了。
只不过二哥唐康健因为从外地搬过来,上学的时候错开了,因此比姐姐章慧低了两个年级,章晋阳又是早上了一年学,所以唐康健正夹在他们中间,不过章慧明年要留级,因为她的腿至少要等到四月份正常的上下学才安全,所以过了年她就比唐康健只高一个年级了。
对于这个章家姐俩儿挺在意的,但是唐康健完全不在乎,他也直说自己不想上学了,把舅舅气得不行,看那样子要是在自己家准就打上了。
不过人都纳闷,怎么就不爱上学了呢,要说他成绩吧,不好也不坏,一天天的就知道玩还能这样儿孩子脑子可以,但是怎么就这么不想念书呢。 一流小站首发
唐康健估计是被他爸打皮了,满不在乎,直说就喜欢做小买卖,摆摊儿开个小卖部啊,都行,那个……低进高出,没有什么事就把钱赚了想买什么买什么多好。
可这和上学不冲突啊,但是这小子振振有词,现在做买卖的少,都想当工人,结果留那么多闲人在外头,过不几年这些人当不上工人还是一样得吃饭,那肯定满街都是摆摊儿的,那时候就挣不着钱啦。
大人们当笑话听,就是大哥大姐都不当真,国家这么大还能安排不下这点闲人这些人当不成工人是因为不够格,工人老大哥,那么好当的么,怎么的知识水平得有啊,纪律性什么的,那都很重要。
街面上的那些到钢厂是当不了工人的,但是可以到火柴厂,火车站,酒厂沙场什么的地方去嘛,国家安排了你嫌累不去,那就怨不着别人,饿着了就活该呗。
第十四章 民俗求收藏,求推荐
舅舅来做客,这就是过年期间章家最大的活动了,破五的饺子和迎神鞭炮,初七人日子的面条,对其他人家来说可能是个活儿,对于章晋阳来说那就不叫事儿。
初八倒是在没上陪着史兰逛了一天,这一天各个买卖家都开门营业了了,家家的放鞭炮,而且过年的氛围还没散去,有一些个民俗——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队队的秧歌队,哪家放鞭就在哪家门口跳。
店主人一般也就乐呵呵等着一个圈转完(一只曲子从头到尾),就洒出喜钱下来,算是谢意。
可也有那个不想谢也得给钱的——当然,不是那些收规费的,人家也过着年呢,没功夫出来讨厌来。
这是渐渐消失,很快又变了味冒出来的一个群体,江湖中大名鼎鼎的丐帮。
这些人算是净衣派,和平时里肮脏不堪或者残疾或者痴傻的,总窝在街角,面前放个破碗破盆儿的污衣派大大的不同。
一般两人一伙儿,一个拉弦儿或者弹弦儿,拉的弦通常是板胡儿和二胡儿,弹的弦多数都是单弦儿,另一个有拿云板或者快板儿的,也有空着手攥着拳的。
到了买卖家门口,拿乐器的就先打出一个长调儿来,就算是戏曲里叫板的意思,和评书甩那块木头都一个目的,吸引人注意,让大家伙儿知道他来了。
然后那个拿板儿的就开始唱,无非是些恭贺的词,“我来到这个店门口儿,探着头往里瞅,门口儿这个小老板呀,呐看着人就么(没)烦愁……”,来点喜庆调儿呗,反正是莲花落,唱什么词儿也自由。 一流小站首发
这个你就得给钱,卖艺也算不上,因为你要是光听不给钱,唱个两三段他就开始骂人了,唱着骂,比刚才那个贺喜词儿调门都高,“哎呀这个店里头那么黑呀,人看着打揪揪(心烦,要打架),买的那个面呐,那蒸不出来伯(白)馒头……”
先不说大过年的第一天营业就被人堵着门口骂街多晦气,关键是国人有那个好看热闹的,好好的贺喜词不爱听,就爱听那个糟损人的,围着看也就罢了,听到那个激烈的地方还叫好。
“店里头的老板娘儿,夜夜你都换新郎,小老板儿,你别心慌,靴兄靴弟你招待忙,买卖兴隆达三江……”
你要是揍他一顿吧,干这个的都是上了岁数的,年轻的那就能卖力气吃饭了,一把年纪,头发胡子连眉毛都白刷刷的,到时候一拳躺地下,你就多了个爹啊。
所以有那干脆的,也不等人家唱,乐器一响,里头就送出两块钱来:“去!上对面那儿骂去!”——他和对面的那个有矛盾。
也有爱热闹的先甩下两毛钱:“来吧,老爷子,亮亮口儿,先来一个四喜财(太平歌词《福禄寿喜》),唱得好还有。”
“新年新月度新春,花红对子贴满门,天上财神来进宝,我把元宝抬进门,一送金,二送银,三送摇钱树,四送聚宝盆,聚宝盆内插金花,富贵荣华头一家!发财啊掌柜的!”
听得好了,这边店家掏出钱来,连着唱,逛街的大伙儿也都围着听,也有讲究人,打零钱,算是赞助,不能让店家一个人花钱大伙听啊,那多不好意思。
但是这里面呢,也有规矩的。
店家伙掏出钱来:“来吧,四喜财,掌柜的爱听。”
两人一对眼,不行,不会,那就算砸锅了,赶紧的,鞠躬道歉:“您看我们,也不是专业的,就过年出来蒙两个钱儿花,您大人大量……”
给人家唱几句喜词儿,还得挑着自己拿手的调儿,卖力气唱,唱完了鞠躬走人—
第十五章 挨揍也活该
今年过年是早的,年都过去了,阳历才进二月头,距离开学还有小一个月,当然二月也是短。
厂里初八就开始正常上班了,所以剩下的假期,白天基本都是孩子们的天下,现在的孩子们还都是……不那么熊的熊孩子,主要原因是没有那么多用来作的物资。
冬天烧老鼠大概是男孩子们的最爱了,这不眼看出了正月,郭敬东踩着划子提溜着一竹笼老鼠兴冲冲的来找卫健和章晋阳,半路上还拐了个弯儿拉上了在家里无计留守的马穆嘉。
看到马穆嘉的时候史兰(现在只要章晋阳出门,身边必然会有史兰)笑的连腰都直不起老,这个称得上帅气的白面小生两眼的黑眼圈重重叠叠,看起来不只是被揍了一遍。 一流小站首发
马穆嘉也没想到章晋阳身边会有个女孩儿,只好用幽怨的眼神盯着章晋阳,指望着他劝一下。
章晋阳则是一摆手,她愿意笑就笑吧,反正……本来就挺有趣的。
仔细一问才知道,这混小子过年的时候放鞭炮,也不晓得听谁说的,说鞭炮里的火药啊,是过去老道炼丹炼出来的,那是炼丹都是为了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他就琢磨着把鞭炮拆了,把里面的火药面儿都抠出来,到饮料瓶子里打算尝尝。
马穆嘉的妈妈穆红霞在银行工作,是个中层干部,待遇比钢厂好多了,过年的时候,一家分了两箱饮料,是健力宝,铝听儿的,里面有什么外面看不见。
他倒了火药面儿进去,还没等喝,正好他爸从厨房出来忙活一身汗渴了,看见儿子拿着听儿健力宝在那儿愣神——他还在那下决心呢,不知道好不好喝啊——一把抢过来墩墩墩就进去了,嗯味不对啊
再看自己熊孩子的脸色,赶紧逼问,马穆嘉都傻了,问啥说啥呗,这把马叔叔气的,有啥好说的,揍吧,叮咣五四一顿胖揍,一脑袋青包,脸上五颜六色。
到了晚上,马叔叔喝了点酒,这肚子里就开始不舒服,一个劲儿的连拉带吐,没办法进了医院,不用说,食物中毒呗,还好马穆嘉只放了一个鞭炮的量,还是那种最小的闪光小炮儿,不然呐,恐有不忍言之事……
当时他也是害怕了,一个劲的哭,他爸也是没什么力气了,除了嘴上唬吓他几句,也就没动手,等到出院回来,好家伙这顿胖揍,据说打完了他马叔叔晚上多吃了两碗饭。
章晋阳也纳闷,为什么马叔叔这么爱打马穆嘉呢,他也问过章爸,但是章爸也不清楚,后来问了刘叔,就是刘初夏的爸爸,才知道了怎么回事。
马叔叔这个人没有什么毛病,不抽烟,因为工种的缘故也不喝酒,媳妇有很漂亮,知书达理,人长得帅,难得又不花心,就是爱玩牌儿。
两口结婚没生马穆嘉的时候,他的日子挺潇洒的,他是高级技术工,活不累工资又不低,媳妇又在银行,工资高不说待遇也好,不说天天的玩吧,一个星期总有那么两三回。
这个东西久赌无胜家,每个月两口子倒有一半的闲钱扔在牌桌上,这还是穆红霞职业习惯的精于算计,家里的日子安排的井井有条。
可是怀上了马穆嘉,家里用钱的地方就多了,他打牌的钱就少了,人就有点蔫蔫的,不过伺候月子是个麻烦事,他也没有太多时间想这个那个的,牌友们也都理解,媳妇怀孕了么,这是大事儿,打牌就不叫他了。
后来马穆嘉出生,他就有点旧好复燃的意思,但是这回,穆红霞可不惯着他了,家里
第十六章 烧老鼠(求推荐、收藏)
烧老鼠基本是男孩子们的专利游戏,因为这个玩法是很残忍的,但是农村的家长们,其实并不阻止孩子们玩,有的时候还会派几个动作敏捷的半大小子(半大小子基本就是劳力了)围好了一个大圈,让小孩子们在圈里烧着玩。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过去的农村里有传说,老鼠这种东西是比较容易成精的,而且很容易出现长寿鼠,都是经验丰富,狡猾的不得了的那种偷油贼。
但是老鼠毕竟胆小,所以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用非常残忍而且漫长的办法,在家的周围杀死老鼠,用来恐吓这些聪明鼠,以达到驱鼠的目的,据说十分灵验。
烧老鼠只不过是过年期间,家家都有些白酒,而且大雪铺地,防火也比较容易,因此实施起来比较方便,实际上有好多种,一种比一种残忍,不过为了防止教坏小朋友和天降404,就不说了。 一流小站首发
郭敬东是只带了老鼠过来的,酒什么的他没拿,主要是家里怕孩子好奇半路上再给喝了,倒不是心疼那瓶酒,孩子要是喝醉了躺雪堆里又没人看见怎么办呢。
马穆嘉本来想从家里偷瓶他爸爸的酒带过来的,但是被郭敬东拦住了,他怕自己开学可能就看不见自己这兄弟了……
所以找酒这事儿就落到了卫健和章晋阳身上。
但是卫健家里几辈儿都不是农村人,早就忘了有这个玩儿法了,而且蓟京人多鸡贼啊,那还能自己出瓶酒就为了大伙儿看个乐呵不能够,所以这事儿其实是章晋阳出的酒。
家里没有什么人喝酒,但是白酒是不缺的,一来是有可能待客用,二来章晋阳做饭有的时候需要用到,他掌握厨房,拿瓶酒出来也无所谓。
本来章晋阳不打算弄这么残忍的活儿,不过妈妈提醒了他,他们楼下有一个菜窖,是楼上几家关系好的人联合起来挖的,主要就是为了储藏冬菜,无非就是土豆白菜萝卜地瓜。
这个菜窖也招耗子了,耗子很少吃土豆,它也知道生土豆吃了肚子不舒服,有白菜呢,清热解毒祛心火,清肝利胆下湿毒,多好啊,尤其白菜心儿,甜丝儿丝儿,越放越甜。
这几家琢磨好久了,什么耗子药老鼠夹子老鼠笼子,能使得招儿都使了个遍,也打死不少,但是架不住老鼠多啊,打死一堆又来一堆,这周围也没有谁家养个猫。
倒是附近的果园里有夜猫子,那东西也吃老鼠,不过它不下窖啊,而且有夜猫子的地方没有黄鼠狼和蛇,耗子的天敌就少了。
章晋阳听说了,也是没办法,其实最好的就是养一窝儿鼬子,在北疆生存的任何鼬类,都是老鼠的天敌,尤其是俗称蜜狗的青鼬,和俗称黄皮子的黄鼬。
这种体型和猫差不多大的小型猛兽,就算是也吃蛙类和昆虫,每年也要两千到三千只老鼠果腹,而且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大,基本一家鼬鼠五六只,就能保证数倾农田没有鼠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