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来来又半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留心金碧年深
当然了,算你入股,钱也有你一份。”
史兰摇了摇头:“我要钱干什么我又没有那么大的胃口,才不替你背这个黑锅。”
章晋阳一摆手:“诶不要这么说,用钱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而且我没骗你,练武确实有用。
你感知这么高,说不得以后就会遇上什么麻烦,总要有点自保能力吧”
史兰皱着眉头:“你可别唬我,见鬼了武术有用”
章晋阳傲然一笑:“怎么没用金
第三十章 效率
史兰有点害怕的样子:“可是听说练武可累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什么的。”
章晋阳一摆手:“习惯就好了呀,每天不还是要上学”
咬了咬下嘴唇,史兰犹犹豫豫的:“那……我试试吧,”
两人一路走着一路说,到最后章晋阳三大碗面下肚,史兰也没定死了自己要随章晋阳练武,章晋阳觉得她好像是害怕自己变成大胃王……
第二天章晋阳又到了崔秀的店里,这回他没带着史兰,小丫头太敏感,昨天回家就有点低烧,早上史爸爸下楼的时候还专门到家里来说了一声,这几天史兰要先在家里养一养。
而虽然今天的年来的早,但是二月二都已经过了,用不了几天很快就要开学了,所以小丫头应该会老老实实的在家呆到开学。
章晋阳急着在开学前把房子的事情办好,要是到了开学他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
甚至这所房子大部分时间都将空置,因为他开学之后就只有每周日上午才有时间出门摆摊,也许会成为一个特殊的标志也说不定。
到了崔秀的店里,崔秀早就在等着他了,昨天她说要和那个卖房子的老头通电话,看她的脸色结果应该不算好。 一流小站首发
果然,对面的家是儿子安排的,没有保家仙的地方,而且人家也不信这个,所以就随便找个地方一扔就算完事了,崔秀本来还说了两句,儿子不信可老人供了这么久,应该知道好歹,也不能随便扔啊,却被对面一顿连损带骂,给撅回来了。
江世早有预料,却把好心的崔秀气得够呛,干脆,两口子一点后手也没留,就把郭门府的保家仙送走了。
能送哪去反正没在这屋子里呆着,她又把对面的新地址都送上去了,至于对面保家仙又去找到了郭家以后会什么样,他们可管不着,最不济还有当地的神仙巫祝呢,请人看呗。
不过倒也有收获,这个事儿不是那个直爽的老郭头干的,而是他那个念念叨叨总说着卖亏了的老婆子干的,据说这老婆子平时抠门得紧,这次因为着急去儿子那儿,老房子折价卖了心里不高兴,便想了个法子要“惩罚惩罚和谐不知好歹敢便宜买房子的人”,和崔秀怼起来的也是这个老婆子。
至于打听了一下,郭家的儿子在沪上仪表厂是个小工头,娶了当地的女人做老婆,把户口落下了,这次接老两口过去,也是因为孩子都生了,家里实在是照顾不开。
老婆也不是什么富裕人家,一个弄堂里七八十平现在住了三代人,老两口过去了,还得再买个房子,郭老太的脾气也是觉得委屈的厉害了——这个时候沪上的房价已经是天文数字,工人一个月七八十块钱的工资,商品房一平米要到一千五百元以上。
章晋阳摇了摇头,都不用算卦,也知道这老太太好不了,头几年租房子,吃儿子的喝儿子的,沪上人和北疆人的生活习惯又是南辕北辙,有那么个精打细算的儿媳妇,这种脾气的老太太,婆媳关系休想好的了。
再加上过几年要闹起来的“天降横财”,股市大发,郭老太弄不好就得心脏病发把自己命都扔在那儿——还得说她能坚持到那个时候,没被自己的儿子气死。
当然,也不排除郭家为了改变困顿状态奋发图强,赶上了“一批先富起
第一章 离家出走了(⊙﹏⊙)
在开学前章晋阳和这支队伍的负责人见了面,一个满脸沟壑看起来很朴实的老大爷,粗糙的大手搓的烟袋杆儿咔咔的响,对于是个小孩子来谈生意,连眼皮都没动,一副波澜不惊见多识广的样子。
章晋阳对于建筑材料的要求不高,无论如何他最后都是要做强化的,虽然不说用的是残次品,但是也不是高档货,但是他对建筑外形的要求很严格,因为一旦确定就不好改了。
这个房子虽说不在闹市区,但是也人来人往,周围的邻居也不少,新房子总是招人注目的,如果盖好了没几天,样子就变了,那岂不是成了都市传说,他会被人烦死的。
带着老人家走过了一遍现场,章晋阳也描述了一下具体的施工要求,老头表示这个活可以干,但是装修的事他帮不上忙。
要说一般人家的要求也就算了,他们将就着也能干,但是章晋阳要的太细致,包括房子上瓦都有特殊要求,这不是专业的装修队他们连干活的家伙什都凑不齐。 一流小站首发
而且老头对着章晋阳地上随手画出的草图直咂嘴,表示这房子就不应该是红砖,这要是青砖翠瓦,飞檐斗拱的支起来才带劲,可惜立连市就没有烧青砖的,那东西贵还销路少,工艺又复杂,一般的砖厂都没有青砖匠人,实在是可惜。
算下来钱不少,材料钱因为章晋阳要的是偏向便宜的,但并没有占大头,可是工钱却着实不便宜了,他要起三节楼,前面的院子要用水泥铺好,自院子里还要打一口井,上下水的安排都是问题。
而且打井他们也做不了,但是而可以帮忙找村上的打井队,反正春天的时候打井队也是闲着的。
章晋阳却没同意,会江县地下水资源丰富,一般用十米深的井就足够了,可是同样的,会江县是农业县,浅层地下水达不到饮用标准,而且会江地下岩层偏碱性,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硬水”,浅层地下水水锈水垢非常之多,一般使用年限在五年的电水壶,在会江能用上两年半都算是节省的。
这些情况不要说他后世知道的很清楚,就是现在,妈妈唐初柳同志也见天儿的和老爸抱怨,她是水处理的化验室主任,会江的地下水无论是饮用还是炼钢设备冷却,都不能用。
只能大量的制备蒸馏水,然而水中含量丰富的钙镁化合物对设备的伤害很大,几乎每天都要做全面清洗——这是一般频率的十倍以上,这些设备通常两周清洗一次就够了,可是在会江就不行。
这些状况造成的额外工作量和成本都是她要头痛的,回家之后自然要和丈夫发发牢骚——章宏化同志因为得罪了人现在是厂里的生产调度,倒也算是正管。
基于会江的水质,章晋阳要在自家院子里打的,就是一口五十米以上的深水井,再配上电泵和小型净化设备,相信水质不会再是问题。
可是这种设备会江县是没有的,立连市目前也没有人敢拿出来给个人用,再说一个井,也并不想房子的外表那么引人注目,所以他自己偷偷干就行了。
这个工作他可以和地下室一起完成,包括泵机和一些设备都要放在地下室,尤其是他自己的工具制作间和实验室。
所以他连厕所的改造都只让对方留出位置来,室内装潢一概没有,因为只要外面的看起来光鲜亮丽,剩下的他就可以自己解决了。
&nbs
第二章 (⊙?⊙)这就回来了?
抖着唐康健留下的信章晋阳直嘬牙花子……这是什么事呢。
一个十几岁的半大小子,身上揣着几百块钱,出门不被人敲了闷棍就是好的——至于上当受骗什么的章晋阳不担心,好歹也是重生者,不会那么轻易的被人障过眼去。
这年头儿几百块钱能干的买卖多得是,一翻手赚上十倍的也不是没有,但那都是要身家性命去钢丝,重生者的见识只是为人多拴了一根保险绳,真要是倒霉该死还是要死。
每年跑出去生死不知的有的是,这个年代不是逼到份儿了谁出门跑行商
不过看着这信,最近又突然笑了起来:“舅母,要我说还是二哥最像我大舅,说不好还得强点。我估摸着,当年大舅离家出走的时候,写的信也恐怕没这个水平吧”
唐康健这封信虽然说不上文辞斐然,但是胜在言辞恳切,语义拳拳,而且半文半白很有规矩,读起来并不向一个小学即将毕业的人写的,至少也得读过高中。
舅母想了想,一拍大腿:“你还别说,我在你姥姥那儿见过你大舅写的那封信,还真就没小健写的有水平。
哎呀,这么说小健也是有才华的,难怪他憋屈,我和你大舅也确实不怎么拿他的话当回事……唉,孩子懂事早是好事,可是……”
说着眼圈又红了。
章晋阳笑嘻嘻的安慰她:“没事儿,我倒觉着这回二哥出门准能成,过年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他胆子小着呢,什么事都不爱出头,他敢这么干,准是都想明白了,自己不会有事才出去的。
要我说呀,你现在得劝着点大舅,可别我二哥兴冲冲的回来了,话都没说一句就给打断了腿,那才冤枉……可不能让他学我姥爷呀。”
舅母勉为其难的笑了一下,只当章晋阳是安慰她,依然还是忧心忡忡。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唐康健离家出走的事没几天就人尽皆知了,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厂里学校里说什么的都有,而且不知道谁扒出来章晋阳是唐康健的表弟,好多同学都想从他这里打听内幕,把他搞得不胜其烦。
就连同桌姜珂琳都充满好奇,每天都拿了新的谣言版本来找他确认真假。
最过分的是班主任居然找他谈了话,不断的安抚他,反复的暗示只要他老老实实的别和他表哥学,作业写不写都是可以的,只要保持成绩就行……
幸好这些事没持续多久,因为开学没过一个礼拜,在唐康健出走的第十天,他就回来了。
这小子聪明的紧,他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到了章晋阳家,晚上九点多钟,随身两个大皮箱,上四楼把他累的气都喘不匀乎,坐在那连灌了两大杯水才有力气说话。
章宏化不是那种老式的家长,他总是给孩子充足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意见,哪怕这些意见颠三倒四,不成体统,对于唐康健离家出走的行为,他是不同意的,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他觉得唐康健需要安抚,但是他的嘴没有唐初柳的快:
“行啊,二小子,你和你爹还真是一个门儿出来的,说走就走,不过你可比你爹差远了,他走了十多年呢。”
章宏化直皱眉头:“你说这个干嘛,这能一样么,二小子,别听你姑的,什么事儿还是要商量着来,这离家出走不是个法子。”
唐康健苦笑着擦擦嘴:“姑夫,要是商量着来不赶趟儿(及时)啊,机会稍纵即逝,我爸那个人艮啾啾(固执)的,我说什么他都不会信的。
之
第三章 你的轮椅准备好了
也就是唐康健眼睛还算大,不然都看不见黑眼仁了:“大姑,你少看那些不靠谱的电视剧,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烟土……你听说谁还用那玩应儿抗战的时候就专政了。
再说国内这个形式,缴枪令不是都实行好几年了谁敢顶风儿上啊。
放心吧,正经的国际贸易,受国家保护的。
只不过现在干这个的人少,都不用等过几年,再过上几个月,就没法这么赚了,那时候有大本钱的人和国营企业进来,我这样跑单帮的就只能边边角角的沾点油水,可那也比一般的买卖挣钱。
十倍利润不可能了,但是两三倍还是可以保证的。”
关于“利润”这个词,这个年代还没有那么普及,也就是章家两口子都是工厂里中层以上干部,经常参加厂代会,才知道这个词的含义,要是唐建业两口子,恐怕一时半会的也反应不过来。
作为一个小学毕业生(差半年)能知道这种相对专业的词汇,唐初柳还是比较诧异的,她给自己同样诧异的丈夫使了个眼色:这孩子难不成也是那个什么早慧
章宏化微微摇了摇头:不像,是别的,回头再说。
唐康健低下头去开箱子,也没看见这两口子打哑谜:“大姑,我这还给你们带了点礼物回来,都是那边的特产……”
唐初柳纳闷的问他:“二小子,你总说那边,到底是哪边儿啊”
唐康健从箱子里掏出一件大衣抖搂开,呲牙一笑,标准八颗牙:“还能哪边,老毛子呗。”
溜光水滑的一件貂皮女士大衣,黑灿灿的在灯光下泛着水波样的油光,至少一百三十公分,就算唐初柳身高在一米七左右,也是压过了膝盖算是长大衣的,唐康健站起来还要举过头顶才完全展开不至于拖到地上——说起来他的身高也不是很高。
作为北疆人没有人不认识貂皮大衣的,可这年头没有多少人专业养殖,一件貂皮大衣普通工人三四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唐初柳被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貂皮”
连忙上手捻了捻,拨开顺滑的长针毛摸着下面厚厚的细绒,没过十几秒手掌下就暖起来了:“还是公貂的秋皮五十块钱的货换的这个老毛子那边比咱们这还冷,那么便宜”
唐康健眨眨眼,把大衣全堆给唐初柳,空出手来先竖起来一个大拇指:“大姑厉害,一上手就知道是好货色,我还是吃了亏的。
这些东西我分不出来好坏,五十块钱我从会江拉了一百四十斤桥西白,到那边换了十二件貂皮,还有点其他的零碎儿,我估摸着留了两件,一件给你,一件给我妈,都是这一个质量的,你个高这件长点,我妈矮那件短了二十公分。”
说着话他又从箱子里掏出一个小盒子,和一件皮大衣:“姑夫就对不住了,没我大姑的贵,实在是没有合适的,这个皮大衣质量也很好,而且足够长,一百七十公分的衣面,大姑父你正好到脚脖子,下回我再找双合适的靴子给你。
这个盒子里是一块怀表,老毛子的手表实在是太次了,比国产的差很多,怀表嘛,咱们这边比较少见,当个玩物也不错。”
章宏化不像唐初柳那样被貂皮晃花了眼,只是皱着眉头看着唐康健:“十二件貂皮……你卖了十件,刨除去成本只赚了三千低价出售”
唐康健摇了摇头:“嗨,没卖几件,我哪有那个渠道啊,都在立连市里当了,为的是换现金,现在冬天就要结束了,打算在家呆一段日子,还得找点好带的,在那边也好出手的货。
其实最好的是
第四章 紫金怀表
话一出口唐康健脸都黑了,章宏化忍不住哈哈的笑了起来,唐初柳扬起巴掌似乎要打,还是扑哧一声放下了:“个小崽子,你就不盼你二哥点好”
章晋阳哈气连天:“盼着好呢,舅妈都劝了好久,才说只打断腿,要搁我大舅原来的意思,我做的怕不要是棺材——说了要活活打死的,连鞭子都做好了。
后来还是我给买的擀面杖,好说歹说才决定打折腿就算结账。”
这一巴掌到底是没跑了,唐初柳嗔怪的一巴掌拍在他后脑勺上:“臭小子说什么呢,什么棺材不棺材的,那是你大舅的亲儿子!”
章晋阳揉了揉被打的地方,闷闷的说:“又不是我说的(>﹏<)。”
唐康健的脸色依然不是很好,他可不觉得这个事很好笑:“大姑,这个……还是劝劝我爸吧”
还不等妈妈说话,章晋阳就摇了摇头:“不是劝的事,大舅对你离家出走并不生气——这是他自己都干过——他气的是你逃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