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东汉末年枭雄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御炎
“臣遵旨,臣多谢太上皇隆恩。”
陆议坐在了一张椅子上,姿态端正,目不斜视,安安静静,一点声音都不发出。
身边有内侍端来了茶水和茶点,小声地请陆议用一点。
陆议不是第一次来拜见郭鹏,每一次来,郭鹏都在伏案疾书,好像总是有很多写不完的东西一样。
对于这样的情况,他早已习惯。
于是陆议点了点头,端起茶碗喝了几口茶,润了润嗓子,又吃了几块郭鹏非常喜欢的新式宫廷糕点绿豆糕。
大约一柱香的时间之后,郭鹏松了口气,放下了手里的笔,拿起正在写字的纸吹了口气,而后放下,抬头看了看姿态端正目不斜视的陆议。
自从他退居泰山殿之后,郭瑾忙于政务不会事事来见他,也没有时间事事来请示他。
每当有郭瑾不能拿主意的事情而郭瑾走不开身子的时候,陆议就会代替郭瑾来向郭鹏请示问题,然后带着郭鹏的回复去给郭瑾知道。
陆议是郭鹏下令顾雍从江东拐回来的宝贝,就是准备留给郭瑾用的,现在看到他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成为郭瑾重要的左膀右臂,郭鹏很是欣慰。
“伯言来找我,有何事?皇帝那里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来帮他参谋参谋?”
郭鹏呵呵笑道,十分和善。
如此和善的郭鹏,在陆议的记忆里并不常见,但是他退位之后,陆议每一次去见他,他都是如此和善。
似乎退位之后,他的脾气也随着皇位一起远去了。
陆议站起身子走到郭鹏身前一拜。
“回太上皇的话,陛下委托臣带一份奏本给太上皇阅览,并且询问太上皇的看法。”
“什么奏本?拿来我看看。”
郭鹏伸出了手。
陆议把赵云的奏本递了上去给郭鹏看。
郭鹏打开奏本,一眼看到赵云的落款,顿时皱了皱眉头,再看了奏本的内容,眉头越皱越深,最后合上奏本,沉默了片刻。
沉默了大约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但是这段短时间的沉默,真的让陆议非常的不安。
他很担心郭鹏会为此大发雷霆,觉得郭瑾过于冒进,刚登位不久又是打仗又要对大将出手什么的,是乱来。
可他没想到郭鹏皱眉并不是因为此。
“子龙是我珍视的旧部,为人忠诚、勤勉、低调、谨慎,素来不参与任何争斗,不与人为敌,可这份奏表一上,子龙的名声怕也是不可能再有从前那般好了。”
郭鹏微微叹了口气:“伯言,这份奏表,皇帝是不是已经派人送到参谋部和内阁了?”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三百八十八 赵云弹劾张飞
郭鹏的话一问出来,陆议就是一愣。
他没想到郭鹏居然已经猜到了郭瑾的做法。
这本就是先斩后奏之举,为的就是确保张飞会被惩处,就算郭鹏想要保张飞,也做不到。
郭瑾是真的担心郭鹏会出手保住张飞,他不敢确定郭鹏在军事层面的问题上到底会不会对他宽容至此。
当他想要明确的确定自己对军队的主导权的时候,军队的精神领袖和真正主人郭鹏到底会不会进行干预,这一点,他不确定。
所以他选择了这种冒险之举。
赌他的父亲对他的重视程度远超对张飞的重视程度。
陆议当然也没什么否认的话好说。
“回太上皇,是的,陛下已经把奏表交给了内阁和参谋台。”
“不出所料。”
郭鹏摇了摇头:“子龙……罢了,罢了,子龙作为卫军大将军,若还是从前那般风评甚好人畜无害,未免也太令人感到不安,皇帝还愿意做点什么,反而对他有好处。
子龙能上这份奏表,应该也是想明白了的,知道自己最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相信子龙,他能想通透,他不是一格眷恋权力和地位的人,皇帝应该能懂他了。”
对于赵云,郭鹏只是略有些叹息。
说到张飞,郭鹏就不是这样的语气了。
“益德放纵了,有些倚老卖老的感觉了,一个人打乱大军部署,何等危险的举动,他居然能做的出来,就算是我,也未必能容他,这个先例太坏了,不能无视
就算我能容忍他,我也不会让他完好无损,皇帝要惩处他,我觉得是可以的,他这样做,纯粹是在挑战军规军法的底线,甚至在挑战皇帝的权威,绝对不能容忍。”
“所以太上皇以为,陛下做的是可以的?”
陆议有些惊喜的询问道。
“自然是可以的,倒不如说,做的还是不错的,懂得自己不够资格亲自下手,必须要拉一个人来作为下手的借口,减少群臣的非议和诸将的担忧,这是不错的。
但是之后要怎么做,怎么从中获利,怎么实现他的目的,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军队是我一手创立,我是不担心,但是他若要完全掌握军队,就不得不顾及老将的想法。”
郭鹏看向了陆议:“皇帝之后打算怎么做?伯言你可知道?”
“陛下与臣商议过,陛下有一些完整的想法,打算付诸实施。”
“你觉得可行吗?”
“臣觉得,陛下不愧为圣明天子,所思所想,远超旁人所能考虑,臣若不是被陛下透露天机,怕也是反应不过来的。”
陆议果断拍马屁。
“这样啊。”
郭鹏点了点头,笑了笑:“那我就不管了,皇帝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好了,只要他觉得自己能控制住局面就可以,别出了事,求我来摆平,眼下这个局面对他而言还是有风险的。
老将尚未归心,新人尚未成长,这样的局面就算交给我,我也会感到棘手,感到忧虑,就是不知道皇帝想怎么做就是了……伯言,你这边还是与我维持一个畅通联络,皇帝有什么问题,记得第一时间通知我。”
“臣遵旨。”
“还有,记得告诉皇帝,人心难测,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可以把所有人玩弄于鼓掌之中,天下间有的是聪明人,老将们不善政治,并不蠢。”
“臣,遵旨。”
陆议接下了郭鹏要求互通信息的命令,和传话的命令。
然后把郭鹏的看法和忧虑带回去告诉了郭瑾。
郭瑾松了口气。
“父亲不否认就好……父亲还是父亲,思虑周全,考虑深远,只是看一本奏本,就知道我做了什么。”
郭瑾似是感叹般的说道。
“陛下,太上皇还说,要臣及时给太上皇那边送咱们前朝的消息,陛下要是有了问题,也要告知太上皇,关于这件事情,您看?”
“送,为什么不送,太上皇也是皇,只要他想知道的,我不会瞒着他,你也不许,听到没?”
“臣遵旨。”
陆议连忙点头。
得到了郭鹏的首肯,郭瑾很开心。
不过郭鹏交代的问题,郭瑾也不是没有考虑过。
他威望不足,而张飞是为魏军服务了三十年的老将,二话不说拿下他,只有郭鹏有这个威望顺利办到且让诸将不敢有任何想法。
郭瑾没这个威望,刚登基就要拿下老将,问题是存在的。
别说有正当理由。
再怎么正当的理由也敌不过一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很快就能让老将们的心哇凉哇凉的。
太上皇刚退位你就要对我们这群老家伙下手,你是看我们不顺眼了吗?
老将们不会说,但是心里一定会这样想,然后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担忧。
他的部下们还没有成长到可以接管魏帝国军权的地步,他的部下们都还很年轻,是军队里的少壮派,不是主流,还不能承担军事重任。
这个时候不依靠老将们,魏军的骨架就维持不住,一旦有什么军事问题,就很难控制局面。
所以郭瑾不能自己亲自下场和大将博弈,废掉大将之类的。
必须要有人率先发难,他来成为仲裁者,顺便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个人必须要有超过张飞的资历、职位、权力、名望,如此,才能成功为躲在后面的郭瑾吸引火力。
否则火力没吸引到,这个人首先就要成为活靶子被大家集火。
一通集火之后,他肯定扛不住,郭瑾也要暴露真身下场拉架,到那个时候就糗大了。
帝王权威一朝丧尽,群臣怎么看待他,就是个问题。
这一点郭瑾想得很明白。
所以,在曹仁退休之后,能承担起这个金刚盾牌的职责的人,也只有赵云一人了。
赵云的火力激发将极大地混淆视线,把君臣矛盾掩盖成臣与臣之间的矛盾,君则高高在上成为仲裁者,成为最后的获利者。
张飞当然是没有前途了。
赵云也失去了一直以来经营的人设,面临着人设崩塌的局面。
皇帝则一波操作顺利平息事端,依靠仲裁收获威望,有一就有二,成功打入魏军顶级将领的圈子里,拥有了仲裁者的身份。
从此,郭鹏留下的这个顶级军事指挥俱乐部,就要被郭瑾的势力缓缓渗透进去,也不再是郭瑾登基以来难以插手的部分了。
这就是郭瑾的目标。
而张飞只是达到这个目标需要献祭的牺牲品。
硬是要说的话,赵云也是半个牺牲品。
用一个半大将的前途作为祭品,召唤出属于郭瑾的美好未来和醉人的权力。
郭瑾都能看到这样的未来了。
在他和陆议商量之后的执行细节的时候,赵云的奏表已经先后在内阁和参谋台激起了千层浪。
等他宣布召见赵云的时候,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已经很多,大家都在热烈的讨论着。
一般来说,能参与到军事问题的朝廷部门,也就是参谋台和兵部。
内阁因为有专门对接兵部的辅臣和工作组,所以也被纳入其中进行军事运作的商讨,只是本身不发表任何意见罢了。
参谋令戏忠和新任兵部尚书陈宫对于这样的消息感到万分的不解和为难。
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赵云要做这样的事情,想不通为什么赵云要上表弹劾张飞,要求严惩张飞。
他们不是好多年的老战友吗?
一路走到现在,赵云居然要弹劾张飞?
这可是前所未闻的事情。
听说还是利用绿色通道直接把奏表投给皇帝,而不是通过原先的某些渠道,非常直接。
就那么急切吗?
昨天才是凯旋大典,大家都在高兴呢,今天你就搞这一出,你是生怕世界不够乱吗?
想不通的人很多,大家都不太明白赵云的目的是什么。
可是皇帝下发这样的奏表给群臣知道,显然就是不打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而且这搞不好也是赵云的想法,他是打算把事情闹大,搞个大新闻的。
不对啊,这和赵云一直以来低调有内涵的人设完全不符合啊。
曹操看着赵云的这份奏表,感觉不对劲,他怎么想也想不出赵云会上表弹劾张飞,这感觉就像是曹操亲自弹劾曹洪一样,很不可思议。
但是奏表都已经送过来了,他不得不把奏表按照程序转交给兵部尚书陈宫,让兵部参与到这件事应当中去。
于是很快,兵部也知道这件事情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兵部知道了,尚书台的各大部门也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刻就传播向了朝廷的每一个角落。
人人都知道昨天刚刚荣升为卫军大将军、大魏帝国第一军人的赵云上表弹劾了昨天刚刚荣升为西域三府守备军总指挥使的张飞。
帝国最高阶的军人弹劾了西域地区最高军事长官,说他犯了很多错误,几乎让西征的局面毁于一旦,所以必须要惩戒他。
这个消息的确是惊吓住了不少人,比如刚刚进宫去找曹真换班的关平。
他进入皇宫中的禁军值班房里准备和曹真换班的时候,看到禁军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又看到曹真一脸茫然地坐在椅子上。
“子丹,这是怎么了?大家都在商量什么啊?”
曹真看到了关平。
“坦之,大将军把张益德将军给弹劾了。”




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三百八十九 卫军大将军赵云赵子龙,他弹劾你!
听到曹真这样一说,关平眨了眨眼睛,呆立当场。
大将军是谁?
从昨天开始,大魏帝国就有两个大将军。
一个是军衔上的大将军,代表荣誉的大将军——帝国荣誉最高的武将曹仁。
还有一个是真正的大将军,不仅有荣誉,还有实权职位的卫军大将军——帝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军人赵云。
曹仁已经没有职位,照理来说,已经失去了弹劾现任官员、武将的资格,有资格弹劾他们的只有拥有职位的现役军人、官员。
很显然,弹劾张飞的,是赵云。
回想起了自己一路上的不安和担忧,还有那隐隐约约不祥的预感,关平大惊失色。
然后转身就跑。
“坦之!你去哪儿啊?”
“子丹,你帮我顶替一会儿,我很快回来!”
关平忙不迭的跑出了皇宫,跑回了自家府里,找到了刚起床,正在吃早饭的关羽。
“父亲,我丈人他……他上表弹劾了益德叔!”
关羽刚端起一碗稀粥正准备喝,被忽然冲回来的关平所说的话给震住了。
手一松,一碗稀粥就掉在了桌子上,碗翻了过来,粥溅的到处都是。
但是关羽没有任何感觉。
真的?
真的。
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到处都在传赵云弹劾了张飞的事情,这昨天才是凯旋仪式,赵云和张飞被厚赏,今儿个一早赵云就弹劾张飞,这是几个意思?这是什么情况?
没人知道。
但是很快又有人说赵云被皇帝喊进了皇宫,正在南书房问话,应该很快就有消息了。
于是大家都在等消息。
等着等着,忽然有人来了一句——张将军要是知道了,会怎么想?
于是大家纷纷反应过来。
对啊,这天都塌了,张飞呢?
张飞昨天在宫里大吃大喝,还给赏了一车御酒,回家以后没忍住,不听劝,又抱着一坛子御酒喝的稀里哗啦的。
喝完之后,他直接睡在了酒坛子边上,醉得不能再醉了,还是几个家丁上前把张飞抬到房间里的。
张飞到现在还在府上呼呼大睡,将军府到现在门还没开,还是紧闭着,与外界隔绝。
所以这个时候,张飞家里的人应该什么都不知道。
果不其然,之后传来了皇帝派人去找张飞,结果张飞还没睡醒,睡得死死地怎么叫都叫不醒。
连皇帝召见都参加不了。
消息传开,有些人也是佩服张飞的大心脏,他是真的没心没肺,外面都火烧眉毛了,他居然还在家里醉酒,他……
先机已失,甚至不能和赵云在皇帝面前辩论,那是完蛋的征兆。
张飞完了。
大家都是这样看待这件事情的。
然后,传来了皇帝非常生气,在南书房里大发雷霆,痛责张飞喝酒误事不堪大任的消息,这更加印证了大众的看法。
关羽急急忙忙的从家里赶到皇宫打探消息,但是他本人也没有什么好的渠道,只能指望关平,关平进入皇宫打探消息,得知都到这个份上了,张飞居然宿醉未醒。
你是真的牛逼。
关平都傻了。
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关羽,关羽大惊,连忙就要跑走。
关平拉住了父亲。
“父亲,您要去哪里?不会是想去找益德叔吧?”
“自然!”
关羽正色道:“我不能让益德连为自己争辩的机会都没有,虽然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关平连忙拉住了冲动的关羽。
“父亲,情况不会那么简单的,事已至此,益德叔几乎肯定是会被定罪的,您现在过去,很容易被陛下盛怒之下当做同伴一起惩罚,对您来说何其冤屈?”
关羽一愣,而后眉头紧锁,继而摇了摇头。
“我与益德,那是超过三十年的交情!三十年!坦之,若你处在我的位置上,你能对益德遭难无动于衷吗?”
“我……父亲,这不是交情的事情,益德叔这一次惹了众怒,有了大将军带头,很快,会有很多人一起上表弹劾益德叔,到那个时候您万一也被盯上了,就完了!”
关平指了指自己:“我是没关系,大将军是我丈人,我无论如何都能保证平安,您呢?还有兴国和安国呢?您不为他们考虑吗?
一旦被益德叔牵连,张氏和关氏就会被一网打尽,就算大将军能保我,咱们两家三十年征战的功绩所换来的一切就都没有了!全都没了!父亲!”
看着关平满脸焦急,关羽沉默了一会儿,心中思虑百转千回。
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坦之,你读书多,知道如何趋利避害,比我更懂政务,更懂朝政,我不懂这些,我只知道,这一次我不能去帮益德的话,我就再也没有颜面去见他了。
我与你益德叔从前汉乱世一路相互扶持走到今天,没有什么比这份感情更重要了,男儿立于天地间,不能不讲义气,陛下生气也好,不生气也罢,我必须要去,否则,我不就是个小人了吗?”
关羽甩开了关平的手,对着关平笑了笑。
“如果为父出事,兴国和安国就拜托你了,如果为父侥幸平安,你就想着帮帮你益德叔的儿子和女儿们,别让家眷一起受苦。”
说完,关羽转身离开,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关羽留给关平的是一个决绝的背影,也没给关平最后一点点挽留的时间。
关平站在宫门口愣了好一阵子,“哎呀”一声回过神来,一跺脚,一甩手,狠狠地叫嚷了几声,然后转身跑回了皇宫。
也不知道去干什么了。
关羽不顾一切的策马奔驰,很快来到了张飞家里,看到张飞的妻子和儿子女儿们聚在一起六神无主的样子。
“仲兄!”
张飞的妻子刘氏一看关羽来了,顿时感觉家里来了个靠得住的人,立刻迎了上来:“益德他还没有醒过来!现在该怎么办啊?”
“我知道,我来叫醒他。”
关羽看了看张飞尚未成年的儿子和女儿们,见他们也是一脸慌张的模样。
张飞有两个成年的儿子现在都在平州军中服役,在家里的都是未成年的孩子,根本帮不上什么忙。
“我去找益德,益德呢?”
关羽看向了刘氏,刘氏便把关羽带到了卧房里。
推门而入,一阵浓郁的酒气差点没把关羽熏晕过去。
这是喝了多少酒?
关羽定睛一看,张飞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鼾声如雷。
他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天都要塌了,你还睡!你还睡!
怎么不睡死你!
你这酒疯子!
快五十岁的人了,居然还跟年轻的时候一样!光长岁数不长脑袋!
关羽左右看了看,在卧房旁的小水池边上看到一个木桶,便冲过去拎起木桶打了一桶水,然后冲进了房间里,二话不说一桶水就往张飞脑袋上浇了上去。
“啊!!!!!!!!!”
张飞给浇了个透心凉心飞扬,狂嚎一声,睁开眼睛,直接从床上跳了起来。
“谁干的!!!!!!”
张飞的破锣嗓子喊得震天响,把刘氏和房间外的儿子女儿们吓得够呛。
“你仲兄我!”
关羽更是恼火,一拳打过去,稳稳地打在张飞的面门上,沙包大的铁拳一拳把张飞直接打倒在了床上。
这下子张飞才算是清醒过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正要杀人,一眼看到了关羽怒气勃发的脸庞,浑身火气化作一肚子的疑问。
“仲兄?”
“清醒了?!”
关羽直接把张飞拎了起来,对着他一顿狂喷:“天都要塌下来了,你还喝!喝喝喝!怎么不干脆把你喝死算了!省得你祸害家人!”
张飞宿醉刚醒,脑袋跟炸裂了一样的疼,关羽的声音又太大,张飞差点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被关羽撕开了。
“轻点儿轻点儿!仲兄你犯什么病了?干嘛来打我?我喝点酒又不是啥新鲜事情!”
张飞没好气的一把推开了关羽,喘了几口气,抱着脑袋痛苦的蹲下了身子。
“哎呀……头疼,疼……”
关羽更生气了。
“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天塌下来也和我没关系啊仲兄,我头疼,你让我继续睡不行吗?刚打完仗,又不要上朝,你……你这是……哎呀!”
张飞气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赵子龙上表弹劾你了。”
“爱弹劾谁就弹劾谁!与我无关!”
张飞没好气的摆了摆手,强行站了起来,忍着剧烈的头痛往床上挪。
他想躺在床上。
挪了几步,张飞站住了。
转过头看着关羽。
“弹劾我?谁?”
“赵子龙。”
“赵……咱们军中有叫赵子龙的将军吗?”
“赵云,表字子龙。”
1...636637638639640...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