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东汉末年枭雄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御炎

    和他们比起来,曹操和孙坚这种冒着生命危险一心讨贼的,真是单纯的可爱。

    正在长沙讨贼的孙坚,正在济南国累死累活组织流民安置的曹操,真是太可爱了。

    董卓以为我和那群名士是同类

    呵呵。

    董老哥,某种意义上来说,咱们才是一类人。

    不过我和你不同。

    我会比




二百零五 讨董号召
    同月月中,济南相曹操接到了桥瑁的讨伐号召,大惊失色,立刻将这件事情通知了郭鹏。

    郭鹏现在是青州牧了,是他这个济南相的直属上级了,这种事情不告诉郭鹏是行不通的。

    郭鹏在各地安排的军队都是直接听从他本人命令的,郡国地方只有五百人郡国兵维持秩序,担当治安的责任,没什么战斗力。

    而且那么大的事情,曹操不敢一个人做主,立刻从济南到临淄,来找郭鹏。

    郭鹏看到了桥瑁的讨伐董卓号召,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不承认当今陛下的地位他们也想行废立之举”

    郭鹏很是犹豫:“大兄,这不妥,这完全不妥啊,这是以臣伐君,这是乱了上下尊卑,是要出乱子的。”

    “可是,他们以大将军旧部的身份讨伐董卓,说董卓谋害大将军,是罪人,这样一来,也算是师出有名”

    “师出有名归师出有名,但是,到底有多少人响应,不好说,桥瑁以三公号召,这个名头并不响亮,大兄,咱们的家族出身和他们的家族出身不一样,他们能做的事情,咱们不一定能做。”

    郭鹏这样一说,曹操也流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子凤,你的意思是”

    “观望,继续观望,看看天下到底有多少人响应此事,如果响应的人多,成了潮流,咱们再加入进去,否则,这个事情还真不好说,一个不好,就成了叛逆,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如之奈何”

    曹操觉得郭鹏说的有理,但是又为自己大将军旧部的身份感到担忧。

    “没关系,大兄,我是青州牧,你是我任命的济南相,你就说我不赞同,我要讨伐黄巾,把责任推到我身上来,话也不要说绝,就说讨伐黄巾是最重要的,讨伐完黄巾再说这些事情,否则后方不保,是罪过。”

    曹操又觉得这样对郭鹏不好。

    “子凤,这样做,对你是不是不太好”

    “我不在乎,大兄,这件事情咱们务必要小心谨慎,咱们可都是当今陛下册封的职位,现在反对当今陛下,不就是造反吗”

    “也是啊……”

    曹操满心的忧虑,但是还是按照郭鹏所说的,用讨伐黄巾战事紧急为理由拖延,不给准确答复,打太极拳,观望局势。

    除了曹操,其他几个大将军旧部,比如王匡和鲍信,就直接响应了,不多时,袁绍也响应了,渤海太守袁绍以大将军旧部的身份响应桥瑁的号召。

    但是袁绍响应归响应,却是束手束脚。

    董卓对袁绍不是没有忌惮的,他之所以封韩馥为冀州牧,就是要韩馥以冀州牧的身份压制袁绍,形成上下级的关系,监视限制袁绍,不允许袁绍闹事。

    他的做法一开始也是有效果的,韩馥身为袁氏故吏,对袁绍非常忌惮。

    他表面尊崇袁绍,暗地里因为袁绍不与董卓合作保全名节的大名望而感到十分忌惮,担心袁绍会侵夺自己的权力,威胁自己的地位,当桥瑁的文书传到了冀州之后,韩馥对这件事情非常犹豫。

    他在宴会上向心腹们询问,询问这件事情上到底是应该帮助董氏,还是帮助响应号召的袁氏。

    幕僚刘子惠非常不满韩馥这种首鼠两端的行为,怒斥道:“这个时候应当是助国家,哪里来的助董助袁”

    韩馥感到惭愧,于是不再阻止袁绍响应号召,写信给袁绍,支持他的行为,于是袁绍得以公开行动。

    冀州牧的压力对袁绍这个渤海太守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同为外来人,尚未站稳脚跟,纵使袁绍出身袁氏,在大义名分之下也免不得遭到压制。

    可见州牧对麾下官员的压制力有多强。

    同样的事情郭某人也在做,就任州牧以后,



二百零六 你这家伙真是个小机灵鬼儿
    自我感觉良好的董卓是没有预料到有人会联合起来反对他的,更没有想到自己一再忍让的袁绍居然会牵头反对自己。

    对这些大将军旧部的政治诉求,他也感到十分恼火。

    不过此时此刻,董卓没有想到袁隗身上,不觉得袁绍的行动和袁隗有关系。

    因为一力主张册立刘协的,是袁隗,袁隗主张立刘协,让自己出力,现在袁隗怎么会让袁绍做这种事情呢

    董卓排除了袁隗的嫌疑,又对自己部下那些劝说自己给大将军何进旧部封官的人大发一通火,几乎要杀掉他们。

    他们拼命求饶说自己也没想到,这才让董卓勉强原谅了他们。

    “现在情况已经出现,袁绍那贼子打起反旗要反对我,甚至还要废立帝王,简直大逆不道!我绝对不能容许这件事情发生!你们有什么办法,立刻说来。”

    幕僚们纷纷觉得难以接受,几个月前废皇帝的人不就是您老人家吗

    现在居然调转身份做了守卫皇室的忠臣

    这可真是魔幻现实主义,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不过事已至此,为了大家的脑袋,有人开始给董卓出主意,比如军事威慑啊,政治打压啊。

    董卓觉得都不好使。

    最后,还是某个不能诉诸姓名的人向董卓提出了一条十分恐怖的计策。

    那些大将军旧部的政治诉求是废刘协,立刘辩,那么问题的根源就在刘辩身上,只要把刘辩除掉,灵帝只剩下一个儿子,那么那帮大将军旧部的政治诉求不就成了一场空吗

    董卓一想,嘿,还真是如此,你这家伙真是个小机灵鬼儿!

    何必去解决问题呢只要让问题本身消失不就行了

    于是董卓就开始筹划着如何用简单便捷的方式干掉刘辩。

    要干掉刘辩,肯定是以刘辩的身边人来下手为最佳,于是董卓等人选来选去,选中了弘农王郎中令,李儒。

    李儒是关中人,刘辩被废为弘农王之后出任弘农王郎中令,他对这个职位可不满意,一心想着做更高的职位,离开弘农王府这个毫无前途的地方。

    可是他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机遇,他也为此感到郁闷,直到这一回,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可是机会本身也是需要付出的,机会只会留给有准(牺)备(牲)的人。

    “什么!”

    李儒被震惊了。

    机会摆在眼前,李儒却被吓到了。

    “机会就在你面前,李君,你要懂得把握机会,记住了,机会不是每一次都会到来的。”

    董旻半是劝说半是威胁的告诉李儒,你不做这件事情,就要死。

    那么你是选择做,然后得到荣华富贵,还是不做,自己去死,换一个人来享受荣华富贵,全看你自己。

    李儒经历了极其激烈的内心斗争。

    既然无法青史留名,遗臭万年也是好的。

    李儒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现在只想活下去。

    于是,初平元年正月十二日,董卓邀请弘农王刘辩吃饭。

    席间,董卓硬是要说看到刘辩的面色不好,是生病了,命令李儒端了一碗药上来给刘辩服用。

    刘辩立刻意识到这是政治谋杀,极端惊恐之下拒绝服药,李儒强逼,刘辩无可奈何,与妻子唐姬吃了一顿饭,最后欣赏了一次唐姬跳舞,就悲痛的服下了毒药,顷刻间身亡。

    刘辩死了,董卓以为关东联军的政治诉求就此完蛋了。

    结果,这给了另外一批想要反对董卓的人绝佳的起兵借口。

    讨董联军其实分做三批起兵。

    桥瑁首倡,袁绍接过令旗,组织了第一批大



二百零七 加入联盟
    当其时,郭鹏率领赵云郭烈关羽张飞四支部队共一万兵马在乐安国大破徐和、司马俱所部黄巾军两万,斩首数千,平定乐安国全境。

    奔驰的骑兵让黄巾军无所适从,徐和、司马俱被郭鹏打的丢盔弃甲,赶快逃命去了。

    剩下的一万余黄巾军俘虏和三万多男女口众再次被俘虏,郭鹏将之编入难民流民队伍。

    这些人,一半会安排在乐安国进行屯田,一半会安排在济南国进行屯田,分别交给臧洪和曹操负责。

    这些人要说是黄巾吧,也是黄巾,要说不是黄巾吧,也不是黄巾。

    他们纯粹就是借着黄巾的名头混口饭吃,连黄巾两个字怎么写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太平教义,有些人甚至连大贤良师叫张角都不知道。

    这些人,有口饭吃,有块地种,就老实了。

    真正不老实的,是那些带头的,识字,有野心,狡猾,抓了就要杀掉,绝对不留情面。

    这些人又能编成数十个村、乡,郭鹏安排一大批自己人去做村长和乡长,带领他们去建设新家园去了。

    而其中要是有想投军的,郭鹏也接受,将他们纳入军队,统一送到齐国临淄的新兵大营,交给于禁练兵去了。

    于禁真的是个善于练兵的人才,郭鹏与他商讨了一些练兵方面的道理,于禁讲的头头是道。

    郭鹏很开心,就把兵马交给他来练,然后编入军队,把从上谷带出来的精兵编入其中充作基层军官,把军队拉起来。

    从十一月中折腾到二月份初,三个多月的时间于禁练出来了三千多新兵编入军队之中,给郭鹏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郭鹏一高兴,就封于禁做了校尉,还给了别号,叫做忠武校尉,专司练兵。

    二月中旬,刘辩被董卓害死的消息传到了郭鹏这边,仅过了一天,鲍信的书信再次送到了郭鹏的手上。

    鲍信言辞恳切的讲明了这件事情,阐述了董卓作为国贼必须要被讨伐的重要性,再次诚恳的邀请郭鹏加入他们的联盟。

    这一次,郭鹏没有回绝。

    “董卓暴虐无道,残害皇室,人人得而诛之,郭某身负皇恩,听闻此事已经痛断肝肠,没有不为此而披坚执锐的道理。”

    郭鹏回了信给鲍信,确认自己会参加讨伐董卓的联盟。

    不过这件事情只是催化剂,在郭鹏确认加入之前,讨伐董卓的联军已经基本成立了。

    在袁绍主导的大将军旧部派系集结之后,一月份下旬,袁隗暗中操作的名士派系也差不多集结了。

    发起人是广陵太守张超。

    契机,是在雒阳做官的袁绥回到了家乡。

    袁绥是广陵人,他的职位比较特殊,是太傅掾,是袁隗的属官。

    袁隗不甘心失败,暗中操作忽悠着董卓给名士们封官之后,就派袁绥暗中潜出雒阳,回到家乡,找到了广陵太守张超。

    袁绥向他阐述了袁隗对董卓的不满以及袁隗做的准备,希望张超可以联合自己的兄长陈留太守张邈,一起联络名士们,发起讨伐董卓的战争。

    张超欣然应允,将广陵太守的职责托付给了袁绥,自己带领军队和物资来到了陈留,找到了兄长张邈。

    两人一拍即合,继袁绍之后,发起了第二批次讨伐董卓集结令。

    他们将讨伐檄文发给了徐州刺史陶谦,山阳太守袁遗,南阳太守张咨,汝南太守孔融,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冀州牧韩馥,还有在南阳招兵买马的后将军袁术等人。

    于是讨伐董卓的两大派系,大将军何进旧部派系和关东名士派系就此集结起来。

    袁隗本来的想法可能是想让袁术主导名士们讨伐雒阳,袁绍主导的大将军派系可能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结果袁术太水了,二月份刘辩身死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大将军派系和名士派系的讨董诸侯们因为共同的诉求而联合在了一起。

    最后,主导人居然



二百零八 酸枣盟誓
    作为一直以来的第一心腹,程立得到了郭鹏的授权。

    一旦遇到黄巾军的进犯,则留守的四校尉都要听从程立的指挥,反击黄巾,但是不得主动进攻。

    准备好这一切之后,戏忠突然来求见,请求跟随郭鹏一起去讨伐董卓,增加经验。

    “忠喜好军事,实在不堪政务之苦,还请明公成全。”

    戏忠苦哈哈的向郭鹏请求道。

    郭鹏看着戏忠苦哈哈的样子,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好吧,志才,你就跟着我一起去讨伐董卓吧。”

    郭鹏安排了其他人接下戏忠留下的摊子,把戏忠纳入了讨伐军之中。

    不过,虽然决定了讨伐军的组成,郭鹏却没有立刻率军出击,而是继续命令军队操练,自己则跑到了夏侯渊的军中,和夏侯渊一起了解北海国方向黄巾军的情况。

    三月开春,郭鹏还亲自主持了临淄县范围内的开春祭祀,并且带领全体官员将领一起下地耕种,正式宣布了屯田政策的开始。

    筹备了数月之久,郭鹏所掌握的齐国济南国乐安国和平原郡四地同时开始了屯田,投入大量金钱和精力的郭鹏要亲眼看着这一刻的到来。

    有组织的屯田绝对是效率很高的积攒粮食的方法。

    郭鹏亲自带人四处巡查各郡国各乡村镇县的屯田情况和水利情况,挨个巡查,带领农业团队挨个指导,确保春耕的成功和夏粮的丰收。
1...6364656667...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