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御炎
没有机缘的人从进入太学到离开太学都见不到真正的博士哪怕一面,有机缘的人就成了博士的亲传弟子,未来的博士候选人之一。
“放宽心吧,你我二人虽然有求学之心,但是未来也是跟随父辈的脚步做官办事,难道还真的能成为博士不成”
臧洪很看得开,也没打算在太学里面成为博士,虽然读书比较用功,但是他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
成为传授弟子的宗师的条件真的很严苛,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可以为弟子举孝廉的硬实力或者人脉关系或者闻名天下的名气。
一点好处都没有,怎么会有弟子愿意追随呢
大家又不是在传宗教当神棍,弟子求学看重的是名气,是传承,是可以被举孝廉做官的机会,否则他们为什么不来太学而要在山野之地追随老师呢
学业就等于官途,大家一清二楚。
所以郭鹏想要更进一步,尽管他知道自己的身份依然是一种阻碍,但是光辉之路就在眼前,却踏不上去,这算什么
就是手脚并用的爬,也要爬上去!
郭鹏如此下定了决心,而几乎就在他下定决心的当天,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曹操的回信和举荐信一起送过来了,蔡邕的举荐信一封,桥玄的举荐信一封。
还有曹操写给郭鹏的关于如何面见两位大前辈的信,讲述他们各自有什么喜好有什么忌讳之类的东西,简直等于是曹操帮着郭鹏开挂了。
得到了这三样东西,郭鹏非常高兴,立即写了一封回信感谢了曹操的帮助,附赠叫花鸡制作的秘方作为答谢,然后就开始拾掇自己。
他打算首先去拜访蔡邕。
比起更加世故圆滑的桥玄,文艺气息更浓厚的蔡邕应该更容易打动才是。
他选择打动蔡邕的东西有两样,一样是自己练习多年的楷法,另外一样,是一首五言诗。
楷法和五言诗都是发源自汉末魏初,尽管它们盛放的时节要到唐朝了。
那是因为汉末之后国家就再也没有真正的一统,西晋短暂的一统并不能给文学艺术发展提供好的土壤。
而这一切的条件要在唐朝才具备,所以汉末开始发源的楷法和五言诗要到唐朝才真正的绽放万丈光芒。
只有盛世才有资格玩文艺,乱世是靠刀枪剑戟说话的,命都保不住,饭都吃不饱,谁跟你玩文艺
东晋那帮家伙就知道喝酒嗑药醉生梦死。
不过
二十一 蔡邕的日常
“这人也太多了吧”
跟着郭鹏一起离开,郭木忍不住在郭鹏身边抱怨。
“都想出名啊,蔡郎君又是出名的大学问人,谁都想求个评论。”
郭水则在一旁跟着评论。
“好了,别说了,回去吧。”
郭鹏摇了摇头,就打算离开了。
“少爷,不再等等”
郭水似乎觉得有点可惜:“咱们等了那么久,总要见一面吧您不是有曹郎的举荐信吗蔡郎君不会不见吧”
“你以为蔡郎君是谁我又是谁我想见他就能见到吗瞧瞧这里的人,每一个人都想被蔡郎君见到,得了,回去吧,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老天好了,也不知道蔡郎君什么时候能看到。”
郭鹏无奈的叹了口气,就上了车。
都五月底了,天气也是够热的,一群人挤在这儿,大太阳晒着,汗流着,整个蔡府门口一股子汗馊味儿。
郭鹏赶着回去喝冷饮去了。
这几日天气炎热,曹嵩遣人送来一些蜂蜜,叫郭鹏用水拌了,取一些冰块至于其中,说这样特别消暑,但是要注意不能多喝,喝多了会腹泻,叫郭鹏不要贪凉。
然后还说曹府里丁夫人亲自做了酸梅汤,等之后有时间给他送来一些冰镇酸梅汤,也是解暑良品。
对此,郭鹏还是很高兴的。
这年头,能够吃点甜的都是达官贵人家才能享受到的,臧洪的父亲是带兵的高级武将,饶是如此也没见他有冰块用有蜜水喝,可见曹氏对待自己实在是足够优厚。
也是足够有钱。
曹嵩在官员任上可绝对不像曹腾那样对金钱不热衷。
曹腾个人的操守可以,但是曹氏家族可没那么好的操守,家乡占据了一大片土地庄园,钱哗哗的赚,曹嵩在京城也利用权力揽财。
不过是有人罩着,而且在党锢的大环境之下,也没人愿意找麻烦就是了。
这也就间接的便宜了郭鹏,过上了有冷饮喝的生活,这种生活可是郭鹏之前在家乡也享受不到的。
那个时候一到夏天就热的受不了,郭单自己在书房里都是光着膀子的,郭鹏干脆接点水直接泡在木桶里消暑。
那个时候他无比的怀念空调。
现在倒是好一些了,有了冰块,曹嵩还送来了一个冰鉴,些许日子实在太热难以入睡,郭鹏就在卧房内放置一些冰块,好让自己静心入睡,还真别说,这房间里还就是凉丝丝的很舒服。
郭鹏一回去,臧洪就跑了过来挤进了郭鹏的卧房,美其名曰增进感情交流学识,实际上就是来蹭冰块和冷饮的。
郭鹏当然不会回绝他。
所以每到郭鹏晚上用冰块帮助入眠的日子里,他也就跟着凑过来,厚着脸皮挤上郭鹏的床,说要和郭鹏『抵足而眠』,真真是个不要脸的。
所以一开始郭鹏还拿他当可靠的兄长看待,现在直接就当个沙雕室友看待。
臧洪也没把自己当兄长看,所以就坐实了沙雕室友的名头。
今天那么热,学堂不讲经,臧洪没地方去,自然就跑到郭鹏这边来蹭他的冷饮喝,顺便享受冰块。
“话说你今日到底去什么地方的”
臧洪饮了一口冰镇蜜水,一脸的满足。
“我去了蔡郎君的府上,想请求蔡郎君的接见和点评。”
郭鹏如实相告,臧洪一听就瞪大了眼睛。
“蔡郎君那可是鼎鼎有名的大家,想要求他接见的人不知凡几,你怎么就……”
“我有才华。”
郭鹏一句话说的臧洪无话可说。
这一点他的确不否认,郭鹏的书法非常好,写出来的字非常好看,这是一点。
另外就是经文方面,郭鹏能全篇背诵严氏公羊,这一点叫臧洪十分佩服,而且虽然郭鹏年龄比他小,但是才学方面却反而比他还要强。
没办法,郭鹏是从小被郭单压着学,自己也的确愿意学,学习的自我意识十分强烈。
&nbs
二十二 十五从军征
其实蔡邕一直也觉得自己有点遗憾,年纪那么大了,却还没有一个儿子,只得了一个女儿聊以。
一般人来拜访蔡邕的时候都劝蔡邕多纳妾侍多生育,以延续香火。
但是蔡邕却认为有些事情是天注定,如果上天注定自己没有儿子,再怎么纳妾也白搭,当然这也和蔡夫人比较强势有一点关系。
没有儿子,女儿也是人,他不会因为没有儿子就苛待女儿,这女儿依然是他的心头肉,四十多岁才得一个女儿,他当然宝贝,所以经常把女儿带在身边弹琴给她听,每到此时,也是蔡邕少有的可以舒缓心中苦闷的时候。
今日自然也是一样,不过弹着弹着,就有仆人过来,面色为难。
“主人,外面有人打起来了。”
“什么”
蔡邕停止了弹琴,一脸错愕:“打起来了”
“是的主人,他们为了争谁先投递谁后投递,打起来了。”
仆人一脸为难:“主人,现在前院有些不可收拾,要不然,您去看看”
蔡邕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一脸的无奈。
“这些后生,不知道努力读书,就晓得投机取巧,我夸他们一万句,他们若是没有真才实学,迟早要露馅要遭殃,真是不知上进!”
“谁说不是呢天天那么些人来投递文章,别说主人,咱们这些做仆役的也觉得为难,这不,今天不仅有人在外面打起来了,还有童子来投递文章,真是世风日下。”
仆人不经意间的说起叫蔡邕觉得诧异。
“童子”
“是,未曾束发加冠,必然是童子。”
仆人如此回答,叫蔡邕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这种事情居然叫童子都学会了,不过既然是童子来投递文章,想必是有些名头的,莫不是刚刚进入太学的几名童子郎急着要出名”
“来人是个长得挺俊秀的小郎,不知道是不是太学的童子郎。”
蔡邕顿时有了些兴趣。
“你去把那童子的文章拿来与我看。”
“啊那主人,前门的那些打架闹事的……”
“还不明白吗他们怎么是为了先后而闹事分明是为了逼我出去见他们,好直接给我文章,你去报官,叫北部尉来处理这个事情!全部赶走!”
仆人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老仆明白了,老仆这就去处理。”
仆人随后离开,留下蔡邕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看了看被妻子抱在一边的女儿,无奈地说道:“看来今日这弹琴的兴致又要没了。”
“谁让夫君名气大呢”
蔡夫人也在一旁宽慰:“连刚刚来雒阳求学的童子都知道夫君的名声,想要求学于夫君,这是好事。”
“好什么啊叫我连弹琴的兴致都被扰了,况且他们看中的哪里是我的才学就只是我的名声,想借着我的嘴夸他们几句,叫他们身价倍增,方便他们求田问舍,他们哪里是想求学唉……”
蔡邕无奈的摇了摇头,忽然又想起了曹操来。
“当初孟德做北部尉的时候,管理这片区可算是得心应手,寻常人都不敢来府门前骚扰,可算是过了一段安生日子,结果孟德走了,这帮人便又来了,为了叫我出去,也是不择手段。”
“谁让夫君名气大呢”
蔡夫人重复了一遍。
“是啊,谁叫我名气大呢”
蔡邕自嘲地笑了笑。
过了一会儿,仆人又跑了过来,送来了一个木盒子。
“主人,这便是那童子投递的文章,一共三份,还有一份名刺。”
蔡邕点了点头,拿起了那张名刺。
“颍川郭鹏颍川郭氏郭鹏……郭鹏……哦!想起来了,便是在冬日里凿冰捕鱼供奉母亲的孝子”
“凿冰捕鱼供奉母亲还有这回事儿”
蔡夫人深居内府,没听说这档子事儿,蔡邕却是听说过。
这些日子这个事情在各大家族内传的比较多,各家长辈有意无意拿这个事情训诫子弟们,叫他们注意学习郭鹏。
这的确是个出名的好办法,现在大家都在称赞郭鹏是个孝子,连蔡邕都听说了。
不过蔡邕对此中之道也算是明明白白。
年轻的时候,他也曾被家中长辈传授个中奥妙,在母亲生病的时候侍奉母亲,之后就被传出了『衣不解带侍奉母亲,七十天不睡觉』的事情。
乡里人都觉得蔡邕很孝顺,因此蔡邕得以扬名。
其实蔡邕当然为母亲而担心,也曾经亲自侍疾,但是怎么可能七十天不睡觉
三天不睡觉就够叫人崩溃的,别说七
二十三 学生颍川郭鹏,拜见蔡议郎
蔡邕的心中酸涩不已,蔡夫人心中也颇为感伤。
“夫君,这……”
“嗯,这是一首五言诗,句句皆是五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通顺,表达也十分明确,言简意赅,只是这分明是写兵役繁重之苦,郭鹏年不过十二,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五言诗”
蔡邕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这首五言诗,越看越是酸涩,越看越是觉得心痛,有种莫名的酸楚,蔡夫人比较富有同情心,多读了几遍,眼眶就湿润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蔡邕反反复复的诵读这几句,仿佛能从这几句诗句当中读出这个时代人们的一种普遍的悲情。
十五岁从军出征,八十岁才能回家,回家一看,家人都死了,这是何等的凄楚
此等凄楚是一个十二岁的小郎能写出来的
这必然是经历了凉州羌乱的人感同身受才能写出的东西。
蔡邕不相信,但是他也不觉得曹操会说谎,那么看来问题就在曹嵩身上了。
如此这般一想,蔡邕更是对曹嵩不满,思来想去,又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郭鹏,不要学习曹嵩的做事手段,要做个堂堂正正的君子才好。
出于这样的想法,蔡邕决定要见一见郭鹏,看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值得曹操为他写引荐信。
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蔡邕才放下了这卷竹简,拿出了另外一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