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东汉末年枭雄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御炎

    沮授很痛心的劝说道:“一旦让出职位和兵权,主客身份互换,明公就是袁绍手掌里的婴儿了,袁绍绝对不会让明公掌握军队,绝对不会让明公拥有臣属,明公将没有任何反抗能力,袁绍想要对明公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明公要是到那个时候才后悔,就晚了!”

    韩馥摇了摇头。

    “袁绍接受了我的谦让,就必然要保护我,给我尊荣,否则就是忘恩负义,忘恩负义的人是不会得到众人的服从的,天下人都会群起讨伐袁绍,袁绍将无法立足,他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现在天下纷乱,谁都无暇顾及旁人,都只能顾及到自己,连皇帝都朝不保夕,何况失去兵权和地位的明公呢明公这样的做法,我私下里为明公感到忧虑啊!”

    面对沮授苦口婆心的劝说,韩馥始终不为所动。

    “袁绍家门四世三公,最重名望和德行,他不会做那样的事情,我的心智已乱,已经无法带领诸君了,还请诸君不要再劝阻我了。”

    沮授见劝说无效,大为懊恼,长叹而去。

    韩馥不是明主,无法在这世道上生存啊!

    在这以前,韩馥的从事赵浮、程涣率领一万能开硬弓的士卒驻守孟津,知道这个情况,带领军队飞速赶回,请求抵御袁绍和宗员。

    韩馥又没有听从。

    “我正要将职位让给袁绍,你们这样做,是在陷我于不义的境地!我要是为此失去了大义,你们能承担得起这样的罪责吗”

    对于想要保护自己的部下,韩馥居然出言呵斥,部下们终于绝望,对韩馥彻底的绝望了。

    他们所认定的明公居然昏庸到了这样的地步,他们纷纷死心,坐观事情的进展,不再努力阻止。

    而韩馥麾下被他招揽来做自己的助手的颍川士人们早就和袁绍串通起来。

    他们借由荀谌作联络,大肆称赞韩馥这样的行为有上古帝王禅让的风范,是最好的美德,让韩馥感觉自己做的这件事请无比正确。

    接着韩馥让出官位,搬出官邸到中常侍赵忠的旧宅居住,派其子给袁绍送去印绶从而让位,还上表给朝廷,表奏袁绍代替自己成为新任的冀州牧。

    袁绍当时已经从河内前线率军回到了冀州,得知此事,欣喜若狂,立刻向韩馥的儿子保证自己会保护好他和韩馥。

    “我家人的性命,以后全赖将军了。”

    “放心吧,我一定会保护好你们父子,你们且安心,在我的保护下,没有任何人敢于伤害你们。”

    袁绍信誓旦旦的许下了诺言。

    这个时候是初平元年十二月,也是郭鹏和孙坚率军越过函谷关向渑池前进的时候。

    寒冬腊月的,韩馥将自己的地位、势力全盘让给了袁绍,上演了一场大汉王朝时代的禅让喜剧。

    对袁绍来说当然是喜剧,还是那种拥有大团圆结局的完美喜剧。

    不费一兵一卒,不流一滴血,完成了堪称奇迹的主从转换,成功夺取了民户充实物产丰饶




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
    作为有识之士,在冀州避难的荀彧就通过这件事情看穿了袁绍的真面目,对他非常不满。

    当时,因为袁绍得到了冀州,韩馥麾下的颍川人全面投靠袁绍,还有不少士人也在投靠袁绍的路上,唯有荀彧对此不屑一顾。

    荀谌劝说荀彧投靠袁绍,说袁绍很仰慕他王佐之才的名望,给他很优厚的待遇,就是希望荀彧为他出力,荀彧则果断摇头。

    荀彧是受到韩馥的邀请到冀州避难的。

    当时董卓将要派兵扫荡颍川之前,荀彧预感到了颍川会遭到灾祸,所以想要带着乡人一起去避难。

    但是乡人们故土难离,不愿离开,荀彧无可奈何,只好独自把自己的宗族迁到了冀州避难。

    结果不久之后,董卓大军扫荡颍川,留在颍川的乡人纷纷遇难,颍川化作人间炼狱。

    荀彧在路途中得知,痛断肝肠,但是也不敢回去,只能继续前往冀州。

    结果等荀彧到了冀州,冀州已经被袁绍占有。

    袁绍虽然奉荀彧为上宾,但是荀彧从荀谌处得知袁绍谋夺冀州的全过程。

    荀谌十分骄傲的自我吹嘘,说自己不费一兵一卒就帮助主君夺取了冀州,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是极大的功业,今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功业。

    但是荀彧却为此感到相当的不高兴。

    “作为盟主,起兵得到了韩使君的帮助,兵马粮草多受到韩使君的资助,没有韩使君,袁本初如何能拉起军队结果现在袁本初又谋夺韩使君的职位,这是雄主所为吗”

    荀彧对荀谌严厉的说道。

    “天下已经出现了纷乱之势,这个时候,正是人人为自己谋划的时候,兄长这样说,实在是太狭隘了,袁公雄才大略,不拘泥于一般道理,敢为天下先,这才是真正的雄主。”

    荀谌如此反驳。

    “真正的雄主会不知恩义吗你们所采用的计策,哪里能被称作雄才大略这分明是阴谋诡计!靠阴谋诡计夺来的基业能够长久吗”

    荀彧义正言辞的斥责荀谌,荀谌很不高兴,兄弟两人不欢而散。

    不久之后,袁绍邀请荀彧参加宴会,荀彧前往参加,和袁绍面对面交谈,进一步了解了一下袁绍的为人。

    这次宴会之后,荀彧越发感觉袁绍不是可以成大事的人,觉得袁绍有诸多缺点,觉得留在冀州,迟早要被袁绍任用。

    而他实在是不喜欢袁绍的行事作风,与其留下来自找麻烦,不如尽早离开,谋取其他的道路。

    可是除了冀州,还应该往什么地方走呢

    为此,宗族举行了会议,商量去什么地方才能求取一份安稳。

    有人提出北上幽州或者辽东,讲这是很多人的选择,当年不少大儒也是这样去躲避黄巾之乱的,辽东距离中原太远,很安稳。

    很多人反对,觉得幽州太冷,距离中原太远,是偏僻之地,一旦过去,很难回到中原,等于自绝于中原,这不是长久发展之计。

    又有人提出去荆州,说不少人都去荆州避难,荆州很安全。

    很多人还是反对,说前往荆州的道路正在发生战乱,不安全。

    又有人说去扬州或者益州,都因为道路问题而被否决。

    于是又有人提出去兖州避难。

    这一次不少人都表示赞成,觉得兖州是个不错的去处,而且兖州刺史刘岱是汉室宗亲,很有些名望,去兖州应该很正确,距离家乡还不远。

    结果这个决策被荀彧否决了。

    “兖州刺史刘岱,空有虚名,残害同盟之人,吞并他的部下,不是可依托以保全家族的人。”

    族人们纷纷询问荀彧想?

    ナ裁吹胤健?br />

    荀彧深思熟虑之后,缓缓说道:“去青州。”

    “青州青州有很多黄巾正在闹事,怕是不安全吧”

    族人们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荀彧摇了摇头。

    “青州牧郭鹏,忠勇善战,上任之后屡次大败黄巾,我听闻青州的黄巾军被他打败多次,已经势颓,青州实际上还是比较安全的,现在郭使君本人正在讨伐董卓。

    天下诸侯熙熙攘攘,一起讨伐董卓,但是真正和董卓作战的,除了郭使君,也不过寥寥两三人,郭使君已经攻破雒阳,逼迫董卓逃亡长安,正在准备一举攻破长安迎回圣驾,这才是值得我们依托之人。”

    宗族众人都觉得荀彧说的有道理。

    &



二百三十五 麹义进犯青州
    谋士们互相看了看,纷纷皱眉苦思。

    袁绍这样想,不是不可以,只是风险有点大。

    而且冒着这样的风险做事,还容易承受舆论攻势,一旦行动不利,将得不偿失。

    不过,并非完全没有办法。

    “那,就只有趁他们都在关中和董卓鏖战的时候,釜底抽薪!”

    许攸面色阴狠。

    逢纪深以为然,开口道:“将军可趁他们都在关中的时候,对青州还有豫州动手。”

    荀谌面带犹豫之色。

    “将军,对孙坚动手也就罢了,他的豫州刺史是袁术所表,名不正言不顺,将军也可以表豫州刺史,袁术是无可奈何的,但是,郭鹏领青州是朝廷任命,名正言顺,我们对青州动手,是没有大义名分的。”

    袁绍顿时有些犹豫,觉得荀谌说的很对。

    对青州动手,不就等于名正言顺的反叛朝廷吗

    如果韩馥的冀州牧不是朝廷所任命,他还需要小心翼翼的去骗吗

    直接起兵打就是了。

    郭鹏领青州同样是朝廷所任命,左将军也是,名正言顺,比他袁绍自称的车骑将军和骗来的冀州牧要名正言顺的多。

    对他动手,不就是明目张胆的和朝廷作对吗

    大汉还没有灭亡,还有皇帝,天下人可还没有接受大汉要灭亡这样的局面。

    许攸则不这样认为。

    “郭鹏的青州牧可是董卓任命的,他自己都说董卓名为汉相实为汉贼,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荀谌继续摇头。

    “那是朝廷公文,皇帝宝玺,名正言顺,再怎么说,大义也不在我们这边,没有大义名分,青州,动不得,否则将军会极为被动。”

    袁绍更加烦恼了。

    “将军,纪倒是有个想法。”

    逢纪忽然开口,袁绍连忙询问。

    “快讲!”

    “青州遭到黄巾军攻略,青州境内现在还有很多黄巾军,将军何不以助郭子凤抗击黄巾军的借口派兵进入青州,那样,则名正言顺的多。”

    袁绍面色一喜,看向了荀谌。

    荀谌犹豫了一会儿。

    “这……勉强说的通,只是一旦为郭子凤拒绝,便没有继续进入青州的借口了,再进,就有被郭子凤反咬一口,说咱们是造反的危险。”

    “所以,趁他现在不在,立刻动手,和豫州一起,动手!”

    许攸快速说道:“将军若要成大事,就要果决,不可犹豫,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袁绍顿时感觉许攸说的很对,虽然荀谌还有些犹豫,但是袁绍心意已定。

    袁绍决定立刻分别派遣部将周昂、麹义率军进入豫州、青州,趁孙坚和郭鹏都在讨董前线,釜底抽薪,让他们吃个哑巴亏!

    天下大乱的前奏曲,被董卓吹响,进入正题之后,奏出第一声响的,是兖州刺史刘岱,他杀死了桥瑁,吞并了东郡。

    而奏出前期最强音的,则是袁绍。

    讨董联盟还没有在名义上解散的时候,盟主袁绍便开始背后捅刀。

    为了自己的私利,弃正在讨伐董卓的大义于不顾,对盟友直接下手,吃相极差,也让很多人更加看清了袁绍的真面目。

    不过乱世即将到来,再怎么吃相难看,只要势力大,就有人投靠,有人吹,有人帮洗地。

    而弱小的人,即使被侵害了,即使有大义名分,也不顶用,没人会为弱者出头。

    &

    nbsp;没错,没人会为弱者出头。

    很显然,袁绍把孙坚和郭鹏都当成弱者了。

    接着,袁绍麾下的谋士们为他分析天下形势,向他提了很多建议,帮助他交好宗员和刘岱,并且派人向并州发展,观察并州局势,然后向南边进行渗透,遏制袁术派系的发展。

    得到冀州之后,加上和宗员以及刘岱的关系,袁绍瞬间扭转了自己对抗袁术曾经不利的局面。

    四世三公的庞大底蕴一朝爆发,就能瞬间扭转天下局势。

    袁绍立刻具备了称雄河北乃至天下的潜力,而在不久之前,他还仅仅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渤海太守。

    几个月之



二百三十六 大军归来
    根据程立的说法,麹义受到袁绍的指使,打着帮助青州对抗黄巾军的旗号,率领一万五千兵马强行要求进入青州。

    驻兵平原国的曹仁予以拒绝,麹义见无法顺利进入,居然直接纵兵进攻,强行突入平原国。

    曹仁率军与之鏖战,战况不利,鬲国县失守,程立调动兵马支援曹仁,现在堪堪稳住局面,请郭鹏尽快归来。

    而孙坚也接到了袁术的通知。

    说袁绍趁他的主力都在关中,卑鄙无耻的派部将周昂做豫州刺史,已经率兵占据了豫州很多郡县,让孙坚马上带兵回去对抗周昂。

    讨伐董卓的两名主力将领各自的大本营都遭到了联军盟主袁绍的釜底抽薪!

    鲍信当场就拔剑狠狠插在了地面上,红着眼睛痛骂袁绍猪狗不如。

    公孙瓒咬牙切齿的诅咒袁绍不得好死。

    张飞气得直接折断了自己的长矛。

    孙坚部将程普当场就要上马冲到河北去和袁绍大战三百回合。

    刚刚招募兵马来到雒阳的朱儁更是为此感到十分错愕。

    朱儁没有跟着董卓西迁长安,他在董卓麾下经常受辱,不愿继续受辱,于是找了个机会脱离了董卓阵营。
1...7273747576...7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