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御炎
陈纪得知此事,大为恼火,怒斥袁绍利欲熏心,简直给家族丢脸,表示自己会全力安排粮草后勤物资,全力支持郭鹏打赢此战。
不过他的愤慨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天下舆论在武力面前也不是那么的有意义。
只要实力足够强大,自然有人会舔,会帮忙洗地,会做出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事情。
所以说舆论只有强者才能玩,弱者没有资格。
而相对于袁绍的声望和出身,郭鹏还是处于劣势,这一战除非打的干脆漂亮,舆论才会发挥出该有的效果。
不过在青州四郡国内,情况倒不是这样。
讨伐袁绍的檄文发布到青州各郡县之后,也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能说得上话的人都认为袁绍没有道义,没有大义名分,全是私欲作祟,坚决支持名正言顺的青州牧郭鹏打败袁绍。
于是青州内部的意见十分统一。
程立为郭鹏分析局势,分析袁绍进军的路线和己方的策略,郭嘉和戏忠以参谋的身份添砖加瓦,将领们依次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断地进行战术推演,一群人集思广益,战略战术逐渐成形。
就在此时,有一个自称颍川荀彧的人到青州军大营求见郭鹏。
郭鹏一听,先是震惊,然后很奇怪。
“荀彧荀文若”
郭嘉和戏忠互相对视一眼:“他怎么会在这里”
两人异口同声,都觉得很奇怪。
“文若”
陈纪觉得很惊讶,但是随即反应过来,立刻对郭鹏说道:“将军,荀文若可是我等颍川同乡,很有才华,被评为王佐之才,将军可以一见。”
郭嘉和戏忠也如此认为,只有程立不认识荀彧,也没听过他的名声。
郭鹏稳了稳心神,宣布接见荀彧。
不一时,便有军兵引进来一个面如冠玉的年轻男子,郭鹏乍一看见,便觉得此人很有气质。
气质这个东西挺玄乎
二百四十 进击的文丑
面对荀彧的投效,郭鹏紧握住荀彧的手,喜不自胜。
周围的人们也哈哈大笑,拍手叫好,反而叫荀彧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将军,乃真将军也!”
荀彧笑了。
郭鹏便拉着荀彧的手请他落座,当场任命荀彧做自己的主簿,请荀彧参议军机。
荀彧觉得自己初来乍到,这样不太好,结果郭鹏直接把他摁在了座位上。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文若做了我的主簿,怎么能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呢”
荀彧心中感慨,便应诺,坐在了座位上,与程立一群人一起参议军机。
当时郭鹏正在和程立他们商量如何应对颜良文丑的一万军队,荀彧听了计划,表示自己有一个建议。
“彧在冀州居住的时候,曾听闻袁本初麾下有颜良文丑二将勇冠三军,但是也曾听闻有人评价他们勇则勇矣,却比较急躁轻浮,并非真正的大将之才,彧以为,或可巧施计谋,以较小的代价取得此战的胜利。”
郭鹏顿时大感兴趣。
“文若请说。”
荀彧知道这是自己第一次献计,也是自己能否立足的重要一计,便很谨慎的讲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针对颜良文丑性格上的弱点,荀彧给郭鹏规划了一个先败后胜的计划,并且愿意自己亲自上阵寻找合适的地形设伏。
程立听闻,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颜良文丑若急躁轻浮,没有大的智计,此计或许可行,但是若非如此,则需要留有后手。”
程立表示自己愿意为郭鹏准备后手,而荀彧尽管去前方施展计谋便可。
郭鹏点头认可,又看向了郭嘉和戏忠,郭嘉和戏忠表示对荀彧的计谋很感兴趣,愿意和荀彧一起去寻找合适的地形设下埋伏。
郭嘉和戏忠都出身颍川,同为士族,和荀彧有过一些往来,如今自然显得亲近一些,便随荀彧一起前往寻找地形,郭鹏则留下来整军。
数日后,荀彧郭嘉和戏忠返回,把完整的计划画在图上向郭鹏讲述,郭鹏觉得此计可行,便认同了这个计谋。
与此同时探子回报,颜良文丑已经率军前进到了东武城,很快就要进入青州境内了。
于是郭鹏召集众将,开始给他们分配任务。
一番吩咐之后,众将纷纷领命,去整军备战了。
三月二十二日,颜良和文丑率领一万军队进抵青州境内,于此遭遇到了第一波青州军的防御。
青州军虎胆校尉赵云率军一千在这里抵御他们。
“就一千人该不会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吧”
文丑和颜良得到哨骑的回报,感觉不太对,郭鹏居然只派一千人来阻拦他们的进攻,是不是有点少
战前,袁绍也派人对郭鹏麾下的武将团队做了一些了解。
他了解到郭鹏麾下的文人有不少颍川士族出身,广有谋略,值得在意,不过武将团队多数都是出身低微之人,要么就是自己家人,要么就是没有名头的人。
虽然听上去战绩不错,但是,那些战绩是在郭鹏统兵的时候取得的,那些人都在郭鹏麾下听指挥,主要是因为郭鹏的指挥才能取得胜利,而不是他们本人指挥。
他们就像是冲将,冲锋陷阵之将,勇则勇矣,并不是指挥能力出众,所以郭鹏如果不在,这些人想必没什么本事。
之前麹义进攻,青州军拿他没办法,后来郭鹏回来,一战就把麹义打崩掉,或许可以印证这样的猜测。
青州军中唯一厉害的就是郭鹏,只有郭鹏统兵,青州军才有战斗力,郭鹏不在的话,也就是乌合之众。
所以袁绍的谋士们都持有这样的看法,他们比较轻视没有郭鹏统领的青州军,于是袁绍只派了麹义一个人带兵进攻没有郭鹏坐镇的青州。
现在郭鹏回来了,袁绍觉得青州军才有一些威胁,所以派了自己看
二百四十一 文丑之死
这支结阵的青州军由曹仁率领,曹仁率领两千青州军结阵抵抗颜良和文丑的进兵。
双方在一条两边有密林的大道上短兵相接。
曹仁的军队人数少,很快陷入了颓势,而颜良文丑率领的人数多,进攻势头猛,颜良亲自上阵督促士兵进攻,很快,他的军队就占据了优势。
曹仁率领军队且战且退,开战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曹仁下令后军拼命发矢阻挡颜良军队的进攻,果断率军撤退了。
由于撤退的太过于仓促,居然把随军携带的五十多辆大车给丢掉了,这些大车被追击而去的颜良的军队所占有。
一名士兵追击的时候一不小心把一辆大车上的一口箱子撞翻了,箱子跌到地上,跌开了,里面满满的都是铜钱。
“是钱!!”
这名士兵忍不住的大喊了一声,吸引了大量的视线。
一群士卒看到满地的钱,顿时也不追击了直接冲过来抢钱,你推我攘的乱作一团。
更多的士卒涌过来,你推我我推你,撞翻了不少箱子,结果这些箱子装的都是铜钱还有绢布之类的,还有一些粮食和军械,全都是战备物资。
颜良军队的士兵们眼睛都红了,顿时谁也顾不得军规军纪和追击敌军,你争我抢乱作一团,整齐的军阵很快混乱了。
后面颜良和文丑刚刚还在嘲笑青州军弱小,郭鹏有名无实就是个水货,结果忽然发现前军士兵发生了混乱,军阵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直接混乱了,这让两人有些吃惊。
有士兵汇报说是青州军溃退的时候丢下的一些军械物资,被士兵们缴获了,他们都在争抢。
文丑觉得无所谓,颜良倒觉得这样不太好。
“还在行军途中,这就争抢了,太早了一些,我们还要去讨伐郭鹏呢,马上下令军队整军,不许争抢了,打败郭鹏还怕没有战利品”
文丑觉得也是,于是命令下达,开始有军官去整顿军纪。
不过袁绍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新招募的军队,没什么战斗经验,参军就是为了吃饭和抢钱,尤其是对于抢钱这种事情,他们是非常熟练的,看到钱眼睛都红了,谁还在意军纪
军队要真的想溃散,就算主将杀再多人也没有用。
对于这一点,很多将领都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混乱越发严重,根本整顿不了。
颜良和文丑觉得有些心急,刚准备亲自上阵整顿军纪,结果忽然四面传来了战鼓隆隆声和喊杀声。
颜良和文丑大为震惊,这才发现他们的左右两侧都出现了大量的青州军,这些青州军从密林之中杀出,直朝他们扑来。
两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见着刚才溃散的青州军掉头杀了过来,从正面猛冲,而后又回头一看,惊讶的发现他们连退路上都冲来了一支青州军。
方才被击溃的几名青州军将领带着这些兵马迅猛的冲击过来,而他们自己的军队根本无法整军对抗。
“什么怎么会这样”
“糟了!中计了!”
颜良和文丑眼见青州军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大惊失色。
他们这才意识到自己被包围了,被青州军包围了!
袁军士兵们也是大惊失色,刚刚还在抢夺财物一片混乱,结果猛地看到了青州军大批大批的杀了过来,条件反射的就是逃跑。
抱着抢来的财物没命的逃跑,向退路上逃跑,虽然退路上也有青州军的围堵。
如此局面之下,混乱之中的袁军直接溃散,而少数保持结阵的袁军士兵还有颜良文丑身边的亲兵在这样的溃败浪潮冲击之下也难以保持,跟着溃退的有很多。
他们全部不要命的往来路的地方跑,根本整顿不了,颜良和文丑想要结军阵杀出一条血路都做不到,场面一片混乱。
看到局面变成这样,颜良和文丑意识到事不可为,只能带着亲卫骑兵杀出一条血路来。
堵住他们的退路的是关羽,关羽率军堵住了颜良和文丑的退路,大量溃兵冲了过来,关羽挥军截杀,杀死很多冀州兵。
不过人想要活命的**还是非常强烈的,为了活命,他们可以做到很多事情。
颜良和文丑就在亲卫骑兵的保护下拼命冲杀,居然真的杀了一条血路出来,关羽大怒,盯住了挥刀厮杀不止的文丑。
&
不吐不快了
我还是要认真的声明一下,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加上以往一些小说游戏电视剧不分演义和正史,将演义和正史混合在一起表现,造成了相当程度上认知混淆的情况。
而我要严正声明,首先《三国演义》相当于同人小说,是明代人写的同人小说,我很喜欢,从初中开始读了十几遍。
但是我深知它不是正史,其次,我百分之一百没有参照《三国演义》,不包含任何演义情节和内容。
罗贯中也是人,他写书也会犯和我们现在的一样的错误,考据不严谨,无法重现当时真实的情况等等,很正常。
比如刘关张桃园结义,比如张飞屠户出身,出钱帮刘备打造军队,比如刘备使用双股剑,关羽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蛇矛,吕布的方天画戟,曹操的倚天剑什么的,全是演义和日本游戏当中的情节,正史上不存在。
刘关张没有桃园三结义,帮刘备出钱组织军队起兵的是苏双和张世平。
方天画戟的真实原型就是宋代《武经总要》里记载的戟刀,戟是很古老的武器,汉代的确有列装,但是那不是方天画戟啊,你让汉代的吕布拿着宋代出现的武器,明朝人的确能写得出来。
另外根据史料研究,小说和传说中提到的三国名将关羽所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在当时并无此物,真实的青龙偃月刀是在唐代才出现的兵器。而关羽的偃月刀之名,原称掩月刀,很重,宋明时代被使用,多为锻炼臂力之用。
 
二百四十二 郭鹏的报复
说干就干,郭鹏下令军队将被俘获的冀州兵挑选了一批送到鬲国县城之下。
然后当着县城上的守军的面全部斩杀,将缴获的战旗和主要将领文丑的脑袋给城内守军看,告诉他们援军已经被青州军消灭,他们再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
投降的话,郭鹏以青州牧的身份保证,不会杀死他们。
强大的心理攻势之下,城内出了问题。
很多士兵希望投降。
“我家人还在等我回去,我不想死!”
“援军都被打没了,我们会被困死在这里的!”
“粮食吃完了,别说外面的人打进来,我们自己都要饿死的!”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投降吧,投降吧!郭青州不是说了吗投降的话,可以活命!”
“对!投降吧!投降可以活命啊!”
这样的氛围一旦产生,就像瘟疫蔓延一样无法阻止。
很快,从城头到城中,大量绝望的士兵产生了投降的想法,最终汇聚成了强大的声势,要求主将麹义同意投降。
麹义可不愿意投降,背叛韩馥跟了袁绍已经让他声名狼藉,要是再背叛袁绍,他不就是三姓家奴了吗
到时候谁还敢用自己
自己的名声不就彻底废掉了吗
他可不相信袁绍会坐视自己这一万兵马困死城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