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御炎
发饷的时候更是必然亲临主持,坚持从护乌丸校尉时期就坚持的传统。
而对于在两曹两夏侯手下的军队,因为其存在的必要性,郭鹏则以另外一种形式彰显自己的存在。
比如他时不时的就下令从他们的军营之中抽调一两支小部队去执行某个任务,或者护送某个东西到临淄县来见他,用他的手令越过曹仁他们直接给军官下命令。
这些事情曹仁他们都不清楚,知道之后有些吃惊,向郭鹏询问之后才放心。
为此,曹仁还跑过来向郭鹏诉苦,说郭鹏经常这样搞,搞得他还以为军队出现了逃兵,别老是这样搞好不好
郭鹏表面答应,但是之后还是这样做,一点也没有改变的迹象。
时间一长,两曹两夏侯都习惯了,见怪不怪,问一下知道去向,就当没发生过,反他们也是听郭鹏的命令,都一样。
而且郭鹏也从来不在战时干这种事情。
另一头,郭鹏解决袁绍进犯的同时,袁术和孙坚那边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袁绍派遣的部将周昂趁着孙坚不在,袭取了豫州大量的土地,几乎切断了孙坚的退路。
孙坚十分恼火,带兵归来之后,一顿猛冲猛打将周昂打的屁滚尿流。
&nb
二百四十六 被粉碎的骄傲
郭鹏一路从临淄县开始巡查,沿途的每一个村庄都很认真的查视。
当他巡视到济南国某个新建立的村庄之中,见到村庄里的收成很不错,农户都在勤恳务农,觉得很满意。
于是郭鹏褒奖了村庄里新任命不久的从自家庄子里出来的村长,笑呵呵的往回走。
没走多少路,大约十几里,两个中年男子赫然出现在路边上,跪在了郭鹏面前。
亲卫上前呵斥,被郭鹏阻止,郭鹏下马快步上前,扶起了两人。
“使君!救命啊!”
两人哭的一塌糊涂,断断续续的将他们的遭遇说了出来。
郭鹏下令建立新的村庄和乡镇,给流民们授田,下令他们耕种以方便囤积粮食,也给流民留足口粮,让他们活命,不至于饿死。
不过同时郭鹏为了让官员和村民具备一定的积极性,设立了奖励制度,针对农民的,还有针对官员的。
简而言之,就是一定范围内耕种收获越多,则奖励的粮食就越多,就能比其他人家吃得更饱一点。
而基层的村长乡长们上缴的粮食越多,则政绩越好,就能得到更多的赏赐和职位的提升。
这本是十分正常的奖惩制度,并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可是这两人所讲述的事情,让郭鹏勃然大怒。
这个村子的村长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获得更好的政绩以更快的升迁,将农民们当作奴隶驱使。
耕种劳作的时候他自己带人拿着鞭子在田边巡视,看到稍微休息一下的就一鞭子上去,呵斥他继续干活不准偷懒,休息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
不仅如此,在上缴粮食的时候,为了获得更多的政绩,强制压缩郭鹏规定的要留给农民的口粮份额,更多的上缴,以此获得政绩和夸。
但是村子里的农民们就吃不饱,会饿肚子,很难受,坚持不下去。
吃不饱就没力气干活,但是不干活又要被鞭打,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已经撑不下去了,被打死了好几个,都被那村长压制着,不准透露出去。
这次郭鹏来巡视,看到的都是一片祥和,但是大家都不敢说,生怕说了要死。
可是他们两个已经失去了亲人,只想为亲人报仇,请求郭鹏为他们主持公道。
跟随郭鹏巡视田地的官员们听的目瞪口呆,而郭鹏则黑着脸,沉默了一会儿,叫着两人跟着他一起回去。
回到村子里,村长赵能听说郭鹏半路上折回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赶快跑来迎接,一看郭鹏身边带着两个村子里的人,大惊失色。
郭鹏翻身下马,手上拿着马鞭,一步一步走过去,那村长就被吓得面色惨白,连连后退,几步之后一屁股摔在了地上。
“赵能,因为你干活卖力,头脑聪明,认字认的比别人快,我给你起了能这个字做名,希望你成为一员能吏,我对你的期待没错,你的确挺能干的。
上年度夏粮和秋粮的上缴数量都是名列前茅,我还打算回去之后提拔你做乡长,让你传授一下经验给各地村庄,让他们都学着点,学习你。”
郭鹏站在了赵能的面前,低头看着他。
“但是你能不能给我解释一下,拿着鞭子监视农户们耕作是怎么一回事情啊”
赵能瞳孔一缩,浑身发抖,刚准备开口说话,郭鹏挥手一鞭子抽在他的脸上,正好抽到他的嘴巴,一鞭子把他的话抽了回去,抽掉了几颗牙。
赵能直接捂着嘴巴在地上扭来扭去,血水透过指缝流了下来。
“长能耐了,会拿鞭子抽人了,不错,不错,认字认的快,这方面你也学得挺快的,良心也丢掉的挺快的,是吧”
又是一鞭子抽在身上,一条血痕很快透过衣服显露出来,看上去非常骇人。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也是流民出身,进入我家庄园,吃了饭,学了认字,给你安排了活计做着学着,又让你做村长,指着你念及过去的苦日子,好好办事,让大家都有口饭吃,结果,你好像忘了你自己也是饿过肚子的吧”
郭鹏甩了几下鞭子,连着三鞭抽在他身上,接着不停的抽,越抽越用力越抽越用力。
“让你当村长办事,你到这里来作威作福来了”
“你把你自己当成什么啊啊皇帝吗”
“我都不敢做的事情,你做得很痛快是不是”
“敢欺负人了,敢饿死人了,干这种事情,你是真的不怕断子绝孙是不是啊”
&
二百四十七 夜校
之前荀彧的建议郭鹏都会采纳,所以荀彧觉得这一次郭鹏也会采纳。
对于郭鹏大量任用贫苦出身的只认识一些字的人做基层的村长乡长这种事情,荀彧是不太赞同的。
他秉持着汉代士人的一致观念,认为贫苦卑贱出身的人就算认了字,也没有德行,不能重用。
虽然未曾往深处去考虑,没有考虑到更深入的阶级属性的问题,但是荀彧也一样是不赞同的。
不过这一次,郭鹏看了荀彧几眼,张口说了一句《老子》当中的名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家中财产够多,饱读诗书,就不会犯罪吗光武帝时,门生遍天下的大儒欧阳歙贪污数千万钱被处死,难道欧阳歙读的书不够多吗”
荀彧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郭鹏提出的问题。
郭鹏抚着荀彧的背部,摇了摇头,叹息道:“文若,我在雒阳学习八年,见到的士族子弟不比你见得少,那些广有财产却依然贪心不足的人,我见的还少吗
你说的那种人的确存在,但是,并不普遍,贪婪,不会因为有钱并且饱读诗书就会改变,清廉,也不会因为出身贫苦而改变。
重要的不是用什么人,而是政策的详细制定,律法的严厉执行,从上到下共同的监督,如此,才能让掌权之人小心谨慎,不敢逾越。”
荀彧没想到郭鹏说的话让他无法反驳,他想不出反驳的论据,想不到反驳的话语,并且感觉郭鹏说的很有道理。
“明公所言,彧未曾深思,彧有失考量,请明公责罚。”
荀彧果断向郭鹏认错。
郭鹏摇了摇头,握住了荀彧的手。
“这不是文若的错,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上如文若这般诚诚君子,已经不多了,甚至非常之少。”
“明公谬赞,彧实在是不敢当。”
荀彧觉得脸上有点热。
当天晚上,郭鹏把程立叫到了自己的书房里,面授机宜。
“夜校”
“对,夜校。”
郭鹏点了点头:“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是我已经决定在我们可以直接掌握的乡村之中,推行夜校的政策。”
程立看着郭鹏所书写的夜校政策的草案,十分吃惊。
“这……”
“这个,我在讨伐董卓之前就有想法了,我现在越来越意识到夜校的必要性,就拿这一次来说,只是靠我自己,是根本不够的。
我一个人不够,我派出巡查使者不定时定量定路线的明察暗访,是可以震慑,但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效力依然不够。
若要解决根本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入手,根本在乡,在村,在土地上,那些村长乡长受命,则为一村一乡之主宰,几乎掌握农户生杀大权。
我下令,需要他们去执行,而他们是否很好的执行,我一个人管不过来,他们暗中打折扣,暗中违反,使用政策上的漏洞钻空子坑害黎庶,让他们吃不饱饭,我无法及时发现。
到最后黎庶受苦,我被责怪,我和黎庶双输,获利的就是这些人,黎庶吃不饱饭,是要起来造反的,黄巾贼不就是这样发展壮大的吗
我屯田,为的是不让黄巾贼继续坐大,可现在这才多久,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死了人,若继续这样下去,屯田乡村之中,迟早会再次出现黄巾贼,我的初衷还有意义吗
到时候我前方征战天下,后方黎庶揭竿而起,首尾不相顾,我还能实现目标,实现我的追求吗不能,我必须要稳定后方,将其变成我最可靠的大本营,因此,夜校非开不可!”
程立皱眉苦思,觉得郭鹏说的有道理,但是开夜校和整顿屯田政策又有什么直接联系呢
“主公,夜校和屯田之策之间,有联系吗”
程立想不通。
“当然有。”
郭鹏果断点头:“若要不让这些乡村土皇帝为所欲为坑害黎庶,最好的办法不是我亲自监督,而是让黎庶自发的监督,我要改动屯田之策的内容,我要教会黎庶如何反制违法的村乡之长。
但是如果平民黎庶不识字
二百四十八 于是乎郭某人在历史的舞台上纵情起舞
对于郭鹏提出的这个想法,州牧府里的官员们也是花了不少时间才吃透。
不止这些官员感到惊讶,到各个乡、村里宣布的时候,乡长村长们也是很惊讶。
有人觉得疑惑,有人觉得没必要,有人觉得这是白费劲。
连农户自己都这样认为。
不过当奖励政策和惩处政策颁布之后,就没有人这样感觉了。
所以惊讶归惊讶,真的要实施的时候,也没人觉得这样不好,因为这样的确很省钱,是也没有给青州带来多大的财政负担。
然后还能实践一下孔老夫子教化万民的理念。
对,郭鹏对外宣称自己的理念是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的理念的延伸。
他要贯彻孔老夫子的理念,拉大旗做虎皮,祭出孔老夫子的名号,还把蔡邕拉来给自己站台。
蔡邕一听郭鹏不仅开了学宫,还要实践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顿时感觉十分感动,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行为,所以大加赞扬。
有蔡邕帮忙站台,舆论方面郭鹏自然不会受到什么非议。
有些人对此持疑惑的态度,觉得那些愚民又能学到什么呢
认识几个字又能如何
他们不还是黎庶平民吗
他们能当官
虽说是有教无类,但是真的秉持这样的理念的人几乎没有。
自从西汉诞生豪门以来,孔老夫子有教无类的理念一直都被有意无意的忽视,而在此之前,皇帝们主观和客观上都不会这样去做。
主观上没必要,客观上没有实现这样做的经济条件。
说是无类,但那是士族豪门这个范围之内的无类,和平民黎庶没有关系。
郭鹏要让真正的平民黎庶识字,还一天就认一个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有些人表示支持,说这是伟大的实践,是圣人之道的实践。
有些人则私下里议论,说这是毫无意义的事情,觉得郭鹏是吃饱了撑的,太想要政绩和名望去对抗袁绍了。
很自然的,郭鹏真正的想法也就没有人知道了。
程立了解郭鹏心中最黑暗的**,却不曾发现这**所掩盖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程立知道郭鹏教士兵认字,给士兵发饷,这是要自己亲自掌握军队,不让其他人僭越,是心术,而教黎庶识字,是权术。
他认为郭鹏在为自己做汉贼、篡夺汉室江山做准备。
这是他所理解的全部,也是他能理解的全部。
可是郭鹏深深的明白,汉室,现如今只是一面旗帜而已,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他要做的不是篡夺汉室江山,他要做的也不是汉贼。
汉贼,很狭隘。
王朝的背叛者,很狭隘。
这片山河真正的主人曾经是汉室,曾经是皇帝,但现在早已不是汉室,不是皇帝。
而是士族豪门。
往后数百年都是如此。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真实存在的,而这个民,是平民的意思吗
不,和平民黎庶一点关系都没有。
在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时代,民,代表着没有做官的地主、豪门、士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