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御炎
最后按照预定计划,郭鹏将一批黄巾军撵入了徐州,又将另外一批黄巾军撵入了兖州。
这个时候是九月中旬了,郭鹏遂以不能越境征讨这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停止行军。
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郭鹏动用三万兵马,平定了占据青州一半面积的北海国和东莱郡。
然后调任能力极强的杜袭担任东莱太守,调任顾雍担任北海国相,在这两块地方建立了统治,初步稳定了秩序。
然后将流离失所的难民和黄巾降众数十万分散安置起来,建立众多乡、村,继续实行屯田政策,确保屯田政策的平稳运行,在两地着力于恢复秩序,恢复安定。
秋粮的丰收给了郭鹏很大的底气,有了这一季度的夏粮和秋粮,用以赈济流民的粮食足够了,他们也就能安定下来。
随后,郭鹏驱使他们修建房屋、修建水利、防治蝗灾、整顿荒地,为来年的春耕做好准备。
然后又进行人口普查,户口统计,将其余四郡国运行的行之有效的政策全部复制到东莱郡和北海国。
征战途中招募的和战后招募的士兵将总兵力维持在了六万这样的数字上,然后长期开放征兵,让愿意从军征战的壮丁加入军队,以扩充军队人数。
这一次军事行动之后,青州基本平定,全部被郭鹏掌握。
郭鹏开始便开始主要在北海国和东莱郡工作,着力于恢复秩序,暂时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到其他的事情。
期间,他得知进入徐州的黄巾军徐和所部打败了琅琊国相萧建,随后被陶谦急急忙忙调遣骑都尉臧霸抵御,未能成功深入。
这批人想往回逃,又被郭鹏的兵锋所震慑,不敢回逃,于是只好掉头往泰山郡逃跑。
这一批黄巾军也进入了泰山郡。
不久之后,郭鹏得知消息,说进入泰山郡的黄巾军打败了泰山太守应劭,占据了泰山郡,大肆抄掠地方,捕杀豪强地主补充自己的军粮。
兖州刺史刘岱着急上火,正在筹备亲自率军征讨黄巾军。
正在郭鹏幸灾乐祸的时候,一个让他感到稍微有些惊讶的消息传来了。
孙坚死了。
初平二年七月的时候,孙坚几乎和他同时举兵,他去讨伐荆州刺史刘表。
 
二百五十二 公孙瓒心中的野望开始滋生
孙坚死的很突然,但是也很必然。
孙坚死后,旧部无法继续作战,便在孙坚的侄子孙贲的带领下归附了袁术。
袁术得知孙坚之死,大惊失色,连忙整军试图挽回劣势,但是已经无法扭转局势。
很快,袁术被刘表切断了粮道,再也无法在南阳郡立足。
于是袁术只能率军离开南阳郡,向东进入了汝南郡和九江郡一带,试图在这一带重整劣势,伺机报复刘表。
汝南太守孔融得知袁术入境,派人礼貌的邀请袁术做客,袁术看到汝南郡地广人稠,物产丰富,起了占据之心。
孔融擅长清谈、让梨,这两方面还可以,治理地方属于无为而治,对外征伐则是彻底的无能,完全不是袁术的对手。
袁术假意邀请孔融做客喝酒,孔融欣然前往袁术军营,大大咧咧的,还带了不少好酒。
结果好酒被笑纳,孔融被软禁。
倒霉的孔融在什么地方都逃不了当软柿子的命。
其后袁术纵兵控制汝南郡治平舆,强行占据了汝南郡,没有人敢于反对。
之后袁术又派兵吞并九江郡,杀死了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陈温,占据了寿春,自称扬州牧,兼领豫州牧。
占据了九江和汝南这两块人口充裕的富裕之地,袁术开始重整军势,向四周拓展自己的领土范围,把势力向豫州和扬州扩展,打算向刘表复仇。
不过在此之前,袁术需要对汝南黄巾进行征讨,否则汝南黄巾盘踞在汝南郡大大小小的山林之中,始终对袁术是个很大的威胁。
孔融无能,袁术可是想有一番作为的。
而同一时刻,初平二年九月,袁绍因为部将杀死公孙瓒弟弟的事情和公孙瓒结仇,公孙瓒不听宗员的劝告,强行率兵讨伐袁绍。
公孙瓒说服宗员,说他如果干掉了袁绍,可以拿下冀州,则整个河北都是宗员的势力范围内,难道不是美妙的事情吗
宗员此时年纪有些大了,头脑不太清楚,立场也不坚定,便任由公孙瓒去了。
袁绍因为才被郭鹏打败,元气大伤,不想和公孙瓒打仗,所以立刻派人将渤海太守的印绶送给公孙瓒的另一个兄弟公孙范,任命他为渤海太守。
袁绍试图缓和与公孙瓒的关系,但是公孙瓒早就因为袁绍背后捅刀的事情痛恨袁绍,又因为袁绍才郭鹏被打败,公孙瓒知道袁绍元气大损,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都不打算给袁绍机会。
于是公孙瓒假意接受袁绍的求和,让公孙范接受渤海太守的印绶,上任之后整顿兵马,迎接公孙瓒率领的幽州部队进入渤海郡,两军合二为一。
然后公孙范宣布倒戈,和公孙瓒一起,率领三万军队,从渤海进入清河国。
在清河国,公孙瓒轻松击溃了数支袁绍的小部队,然后公孙瓒火速进军前往清河国与巨鹿郡的交界处——界桥。
公孙瓒试图通过这里杀入袁绍的统治核心,捣毁袁绍在冀州的统治,覆灭袁绍,占据冀州。
袁绍得知此事,大惊失色,无可奈何之下只有在部下的支持下起兵两万前往界桥附近的大平原迎战
公孙瓒的燕代精兵。
袁绍很不想打这一仗,奈何公孙瓒趁他病想要他命。
他现在无比后悔自己脑袋发热和郭鹏交战,让刚刚稳定下来的冀州变得动荡起来,刚刚复苏的势力又被削弱了很多。
和郭鹏的一战让袁绍损失了两万兵力,主力军队受损,此番经过数月整顿,好容易聚合了一支部队,结果刚刚开始恢复元气,公孙瓒又来了。
可恶的公孙瓒!
袁绍痛恨公孙瓒不已,但是又没有办
二百五十三 界桥之战
之前袁绍的军队被郭鹏打的狼狈窜逃,这一次要是没有更好的战术战法获得胜利,袁绍在冀州的统治可就真的要告终了。
甭管你是不是四世三公,只要你被杀了,一切就完了。
所以袁绍手底下那些人也是相当的紧张,没有一个人不竭尽全力应付此战的。
他们将自己的利益寄托在袁绍身上。
公孙瓒这个辽东出身的人在他们眼里就是野人,辽东野人,能和他们这些书香士族混到一块儿吗
不能的,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让谋臣们追随的。
否则黑山军百万之众早就得到天下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孙瓒是没有和袁绍争夺天下的资格的。
因为他没有人望。
但是在某个时期,他的确具备和袁绍争雄的资格。
而且如果袁绍真的死了,被他杀了,河北被他夺了,他也就具备了人望了。
所以说,对于公孙瓒而言,这也是一场不能输的战斗。
双方的会战在秋风刮起之时打响。
前哨战数次,袁绍全部失利,被公孙瓒的优势骑兵以经典骑射战术击败,难以对抗,这使得袁绍军中的士气更加低落,出现了逃兵的情况。
袁绍皱眉苦思,想不到对抗公孙瓒优势骑兵的办法。
他的骑兵都是新兵,没什么战斗经验,有也是战败逃跑的经验。
而公孙瓒的骑兵都是燕代之地的骑兵,长年累月和游牧骑兵战斗,战法战术精熟,绝对不是袁绍的新兵蛋子能对抗的。
正面交战没有战术战法,绝对会很快就溃败。
可是办法,在什么地方呢
谋士们群策群力,为袁绍定下了用步兵挫败公孙瓒的步兵,使他的骑兵即使战胜也无法立足的战术,但是这需要十分强大的步军整容,确保袁绍可以战胜公孙瓒的步军。
谁来做这个主要角色呢
这个时候,麹义站出来了。
之前被郭鹏一战打崩,麹义痛苦了很久才恢复精神,这一次,他要用公孙瓒的血来洗刷耻辱。
通过之前的数次前哨战,麹义观察了公孙瓒所部骑兵的战术战法,心中有了数。
他曾经在凉州生活过很长时间,对付轻装骑弓手很有办法,这一次,麹义早早备下了千张强弩,准备埋葬掉公孙瓒赖以称雄的轻骑兵队伍。
弩是产生于战国前期的射击兵器,发展到了汉末,分为手弩和强弩两种,手弩单兵可以操作,只有瞄准简易的有点,射击力度甚至不如弓箭。
而强弩就不一样了,需要用双手拉住弓弦,上脚猛踏系在弓上的吊带,硬是将弩机踹开,用尽身体的力量。
因此强弩具备比弓手使用的硬弓还要大的射击力量,可达十二石,射击轨道低伸平直,不需要经过多久的训练,瞄准目标,稍微抬高一点点,命中率就很高。
麹义向袁绍建议,由自己率领精兵持大盾和长矛阻敌于前,不让公孙瓒的骑兵得逞。
然后设下千张强弩于后,射杀公孙瓒的骑兵,以挫败他的骑兵冲击。
之后借此优势,袁绍可以下令全军向前突击,必可一鼓而破公孙瓒的步军。
他的步军若失败,则骑兵也没有了立足之地,必然也要随之溃败而去,则此战袁绍必然获胜。
给袁绍画了一张大饼之后,就看袁绍愿不愿意用了,如果袁绍不愿意用,一切都不用谈。
这的确很危险。
“此战若败,我在冀州当无
立身之地,还谈什么其他的大业呢”
危机时刻,袁绍也是很光棍的,孤注一掷。
老子不管了!搞!
麹义的战术得到了使用许可,麹义大喜过望,立刻开始筹备这场决战。
九月十六日,公孙瓒引兵三万冲过界桥,排兵布阵,将精锐骑兵放在左右两翼,将主力步军放在中间。
公孙瓒的步军以冀州降卒为主,公孙瓒对他们没什么信心。
所以公孙瓒将自己最精锐的最有信心的白马义从骑兵队安排在了步兵方阵的最前面,以大将严纲统领,率先对袁绍的军阵发起冲锋。
&n
二百五十四 郭鹏率军入兖州
初平二年十月中旬,郭鹏又得到消息,说侵入泰山郡的黄巾军已经以泰山郡为根据地,发展壮大起来了。
几个月的时间里,黄巾军展现了自己惊人的顽强生命力,势力蔓延到了济北国,鲁国,任城国,还在往西扩散,成星火燎原之势。
刘岱数次派出军队剿灭黄巾军都不能成功,反而被黄巾军打败,大失人望,于是刘岱决定亲自出征。
属下有不少官员劝阻刘岱,让他不要亲自出征,说这样太危险,黄巾军一时强势,只要坚壁清野,很快就撑不住了,所以还是固守城池为上。
或者干脆请郭鹏率军来帮助剿灭黄巾军也好。
刘岱不这样认为。
他打桥瑁桥瑁死,打郭鹏郭鹏认怂,现在连个败给郭鹏的黄巾军都收拾不了
开什么玩笑!
对于提出邀请郭鹏率军来援的济北相鲍信,刘岱则是严厉警告了一次。
“郭子凤黄口小儿,懂得什么兵法我听说你与他走得很近,这不对,你要小心一点!”
然后刘岱就率军出征了。
他要正面收拾掉黄巾军,解决这些大汉王朝的蛀虫。
然后他死了。
他的亲信,东郡太守王肱也死了,被黄巾军杀死,兖州军兵败如山倒。
黄巾军的战斗力始终有点飘忽不定,牛逼的时候可以收拾董卓,弱小的时候,几十万人被逼的投降,一转眼,又把一州刺史给干掉了。
刺史战死,兖州举州震动,黄巾军士气大振,席卷半个兖州。
眼看着就要把兖州给席卷一遍了,兖州的上层人物们终于无法忍受这损失惨重的局面了,纷纷寻求突破。
自己内部找不到愿意顶岗的,没人敢站出来力挽狂澜,这一条路行不通,那么就要从外部找突破。
鲍信和其弟鲍韬一看时机到了,立刻推荐郭鹏,说郭鹏很快就可以带兵从济北国和泰山郡进入兖州,从背后打败黄巾军,使兖州得以安定。
“郭青州世之名将,麾下精锐百战不败,正是可以驱逐黄巾平定兖州的人,我们还有什么可以疑虑的呢”
鲍信坚持自己的意见,坚持邀请郭鹏来平定黄巾掌管兖州。
接着,丧师失地的泰山太守应邵也支持郭鹏,觉得郭鹏才是唯一可以拯救兖州的人。
兖州众人也都看出了这个乱世的迹象,没有强者的保护,兖州就会被黄巾军吞吃殆尽,他们也将成为无根浮萍,不得不四散逃难。
于是不说全部支持,至少没有人反对,虽然还有人觉得袁绍好。
比如山阳太守袁遗,是袁绍一派的,觉得郭鹏是袁术一派的,对他很敌视。
但是鲍信坚持认为袁绍率先破坏讨董联盟,不是可以托付家族未来的人。
这个说法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于是鲍信牵头,写信给郭鹏,请求郭鹏出兵进入兖州,平定祸乱,保护兖州父老的安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