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而内阁机制形成以后,皇上
第七卷 第八十七章 辽东危局
?
洪承畴这段时间心情很不好,准确的说,他是在闹情绪,因为上次廷推兵部尚书的时候,温体仁没有让人推举他。
他也挂了个兵部右侍郎之职好不,而且还是蓟辽督师,温体仁竟然推举张凤翼而不推举他,这么个大好机会就这样白白错过了,他心情能好才怪。
其实,温体仁只是想让他掌握辽东的兵权,至于兵部尚书,他暂时是不用想了,除非温体仁找到合适的人选来替代他,不然,他就得在辽东熬着。
这辽东的冬天说难熬也难熬,说不难熬那也不难熬,这里冬天是寒冷异常,冻的人受不了,不过,这天气却不用担心打仗的问题,因为到处都是冰天雪地,别说去进攻人家的城池,就连在外面走都要小心摔伤冻伤,这点崇祯相当清楚,所以,他并没有催促洪承畴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向建奴发动进攻,而这个时候建奴也不可能向辽东军掌控的地方发动进攻,所以,洪承畴一天到晚就是睡觉,做梦,做升官发财的梦,结果到头来却是一场空,他可谓郁闷之极。
他是躺床上做升官发财的美梦,什么都没干,皇太极却没有闲着,他几乎忙碌了一个冬天,又是扩军,又是铸炮,又是生产武器,又是制造盔甲,忙的不亦乐乎。
这个时候的形势与历史上已大大不同,毛文龙还没有死,辽东军也没有被他打的龟缩在关宁锦防线死守不出,辽东还不平静,他还需要更多的人马,这次,从大同镇掳二十余万奴隶让满八旗的诸申闲下来很多,有了奴隶,他们田也不用种了,活也不用干了,正好组织起来操练。
皇太极一次性又征召了六万新兵,不过这些人没打算操练成精骑,也没打算把他们装备成重甲步兵,他将这些人征召起来纯粹就是为了对付毛文龙的,毛文龙一直在他身后虎视眈眈,搞的他每次出征都提心吊胆,生怕老巢被人端了,所以,他干脆征召六万新兵,布于金州、镇江、定辽右卫一线,由大贝勒代善、贝勒岳托和他的大儿子豪格带着,专门对付毛文龙。
另外从大同镇抢来的两百多万两白银他也没有收着,而是通过大明奸商全部换成了铜和铁,使劲铸炮,使劲生产武器装备,他带着人边烤火,边铸炮,边生产武器装备,忙活了一个冬天,不但六万新兵的武器装备都造出来了,还铸出了四百门虎蹲炮!
他铸出来的虎蹲炮跟张斌他们研制的虎蹲炮自然不一样,因为他们没有机床,没法将子母铳做的严丝合缝,所以,他干脆命人将虎蹲炮铸成了红夷大炮的式样,也就是后面是封闭的,没有什么子铳,炮弹和火药就从前面装进去,就跟原来戚家军用的虎蹲炮要是差不多。
他也没令人做跑车,只是给每门虎蹲炮配了个简单的木架子,这样就能将虎蹲炮绑在马背上,运输起来方便的很,移动速度也快的吓人。
这八旗军配上虎蹲炮战力就恐怖了,辽东军就算配备了张斌赠送的燧发枪在野外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了,因为虎蹲炮的射程比燧发枪远,打阵地战的时候他完全可以摆开阵势用虎蹲炮慢慢轰,辽东军的火枪手都被他们轰杀完了,他们都不会损失一根汗毛!
装备上来了,皇太极的底气也上来了,洪承畴还在大辽河堡做美梦的时候,皇太极已经带着八旗大军悄然出发了,趁着河上的冰还没有开始融化,他率十二万满八旗大军从辽阳出发,横跨辽河套,往东行进三百余里,偷偷来到了三台子河与关外长城交界处,而蒙元诸部的骑兵和步足也陆陆续续从北边赶过来,很快,他便集结了二十余万大军。
五月份,辽东的山河刚刚解冻,他便率二十余万大军越过无人看守的关外长城,直扑三台子河西北面的平津桥堡!
平津桥堡离关外长城还不到三十里,不到一个时辰,整个平津桥堡便被二十余万满蒙联军团团包围,而这个时候,平津桥堡里面驻扎的明军才区区一千人!
结果可想而知,四百门虎蹲炮轮番轰击,城里的守军被轰的连头都抬不起来,皇太极甚至连云梯都没造,直接让人抬着根一尺多粗的圆木,三下两下就把平津桥堡的东门给撞开了,不到两个时辰,平津桥堡一千明军将士全军覆没,大辽河畔的十万明军将士粮道被断,形势岌岌可危。
这个时候,洪承畴甚至还没收到消息,因为皇太极专门将上万精骑散布开来,明军的斥候和传令兵什么的一个都没跨过他的封锁,平津桥堡被攻占的消息甚至连附近的西平堡和镇武堡守军都不知道。
紧接着,皇太极又用同样的方法拿下了西平堡、镇武堡、东莲子堡和吴家堡,整个三台子河西北所有堡垒全部被他攻占,驻守在三台子河西岸的五千辽东军将士无一生还!
这个时候,洪承畴才知道,三台子河西岸被人给占了,因为他派去关宁锦防线催粮的快马被人截住了,跟本就过不去。
他甚至连三台子河西岸有多少建奴大军都不知道,就派祖大寿率五万关宁铁骑冲过去了,没办法,因为整个冬天大辽河一线的辽东军都没补充粮草,他们这会儿粮食都差不多吃光了,如果没有粮食,将近十万辽东军都会活活饿死!
历史上,洪承畴领着八镇总兵率大明最后十三万边军精锐与满清决战松锦也是粮道被人截断,十三万大军什么都没干便土崩瓦解,皇太极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明军主力歼灭,自此,大明再无力与满清抗衡,大明等于间接断送在他手里!
他这个主帅当的,连粮草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注意,遭遇大败只是迟早问题。
祖大寿被他催的率关宁铁骑打马直奔平津桥堡,结果,还没过三台子河,便在东岸被十余万满蒙铁骑包围,这倒不能怪他大意,主要这里是山区,到处都是山谷河道,他侦骑散布左右十余里都没用,人家随便找个山谷河道窝着,躲远一点,你侦骑派的再多都没用,等你过去了,人家再围过来,十多二十里也就是一两刻钟的事情,在这种地形,皇太极要率骑兵围他,他根本就预防不了。
不过,他宁远祖家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在辽东,说到出身,他宁远祖家甚至超越了爱新觉罗氏,因为爱新觉罗氏只是世袭建州卫指挥使而已,而宁远祖家自祖大寿的爷爷祖仁那一辈开始便屡屡出任辽东总兵官,论起打仗来宁远祖家比他爱新觉罗氏可强多了,只是爱新觉罗氏反了,宁远祖家没反而已。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皇太极一直对宁远祖家念念不忘,想将其收入麾下,就算祖大寿一再耍他,他也不在意,不管怎么样,他都一心只想收服宁远祖
第七卷 第八十八章 请尚方宝剑
洪承畴在辽东喊救命,崇祯还想喊救命呢,他可不光收到了洪承畴求救的奏折,关宁锦防线还有山海关的守将都发来了求救的奏折,因为他们总共还不到两万人马!
不到两万人马面对二十余万建奴大军,如果像袁崇焕当初那样,单守一座宁远城或许还能顶的住,问题关宁锦防线可不止一座宁远城,光和宁远差不多大小的城池就有广宁、锦州、松山和塔山,另外还有左屯、右屯、前屯、后屯、大凌河堡、大兴堡等堡垒,还有山海关,这些地方都得有人驻守,这会儿,除了山海关,其他城池都只有一千人驻守!
平津桥堡,西平堡、镇武堡、东莲子堡和吴家堡的失守证明,一千人驻守的城池在建奴大军面前就是浮云,如果皇太极发了疯,带人一路杀向山海关,关宁锦防线肯定是完了,山海关能不能守住还是个问题,一旦关宁锦防线和山海关失守,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崇祯根本就救不了洪承畴,温体仁更救不了洪承畴,这个时候,能救他们的唯有张斌。
还好,还有张斌,不然,崇祯又要抓瞎了。
他看罢从辽东打包发过来的奏折,立刻便命人传张斌前来觐见。
张斌这会儿已经隐约听说辽东出事了,但具体出了什么事他还不是很清楚,因为奏折是先发到内阁的,不过,温体仁并没有给他看,而是直接命人送去给了崇祯。
这个时候,温体仁甚至都不敢亲自将奏折送过去,因为他怕崇祯问他怎么办,他压根就不知道怎么办,说到争权夺利,那他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说到对付建奴和反贼,他没有任何办法,洪承畴竟然想着向他求救,简直是瞎了狗眼!
张斌倒不怕崇祯问他怎么办,没有什么怎么办不怎么办,就一个字,干!
他跟皇太极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明里暗里他们已经交手很多次了,这皇太极是有点小聪明,但是,也仅仅只会耍小聪明而已,真要论打仗,不说孙传庭和卢象升,就孙承宗和袁崇焕他都干不过,历史上,他只是运气好,随便耍点小聪明便让大明自毁长城,把能干翻他的人全整死了!
说实话,张斌并不怕皇太极,大明朝堂的奸臣可比皇太极可怕多了,比如温体仁,这家伙要不把袁崇焕整走,换上洪承畴,辽东能出什么事。
他认为,十多万辽东军毕竟不是吃素的,再怎么出事也出不了多大的事,所以,他一直相当淡定,却不曾想,这次还真出大事了。
他刚进御书房,还没来的及见礼,崇祯便挥手让他免礼,随即焦急的道:“双全,不好了,建奴绕道突破关外长城,偷袭三台子河以西,平津桥堡,西平堡、镇武堡、东莲子堡和吴家堡全部失守了,这会儿建奴二十余万大军正直奔关宁锦防线,双全,怎么办啊,关宁锦防线和山海关守军加起来还不到两万啊!”
张斌闻言,也被吓了一跳,他忍不住问道:“皇上,洪承畴在干什么”
崇祯依旧焦虑道:“他派祖大寿率五万关宁铁骑试探了一下,结果还没过三台子河便被十余万建奴骑兵偷袭,损失惨重,他不敢再冒险了,正在辽河一线固守待援呢。”
这头猪,他不知道先查探一下再派关宁铁骑上啊,如果建奴势大,他可以往海州或者盖州方向进攻啊,皇太极既然把主力都拉到三台子河以西了,辽东平原肯定兵力薄弱啊,联合毛文龙,去进攻他后方,看他救不救!
再不济也要赶紧抽调人马,从海上支援关宁锦防线啊,固守待援,有毛病啊!
这下真是麻烦大了,关宁锦防线恐怕是保不住了,如果皇太极疯狂推进,山海关恐怕都有危险。
他连忙建议道:“皇上,宜速调蓟州镇守军固守山海关,支援关宁锦防线,先稳住阵脚再说。”
崇祯却是摇头道:“不行啊,蓟州镇最多能抽调三万边兵,关宁锦防线那么多城池堡垒,一散开来,没处都分不到三千人,根本就顶不住二十余万建奴啊!”
张斌这个郁闷啊,跟这个外行简直没办法说,他只得解释道:“可先集中兵马守住广宁、大凌河堡和锦州一线,建奴也会怕粮道被断,这三处如果没拿下,他们绝对不敢深入关宁锦防线,这样我们就有时间抽调各地兵马前往支援了。”
崇祯闻言,连连点头道:“行,你想怎么做都行,事不宜迟,双全,要不你即刻赴辽东督师吧,只要能守住山海关和关宁锦防线,救回辽东军主力,天下兵马任你调派。“
张斌闻言,不由心中一动,看样子崇祯已经乱了方寸了,好机会啊,一个又一个想法从他脑海中冒出来,一个庞大的计划慢慢露出雏形,不过,这时候他也没时间细想了,先忽悠个东西再说。
他假装犹豫了一下,随即坚定道:“好,微臣即刻赴辽东督师,不过,为防有骄兵悍将不受调派,破坏大局,请皇上赐微臣尚方宝剑,以为震慑。”
崇祯这会儿的确已经方寸大乱,山海关如果被建奴攻破,京城便失了门户,后果他简直不敢想啊!
尚方宝剑,没问题啊,他立马点头道:“好,朕赐你尚方宝剑,不管是谁,胆敢不听从号令,你都可以先斩后奏。”
这话听听就行了,你真要敢乱杀文臣武将,崇祯绝对找你秋后算账,张斌请尚方宝剑也不是为了拿去砍人,他主要是拿去吓唬人的,有了这东西,很多事就好办了,他立马拱手道:“多谢皇上恩典。”
崇祯也没时间跟其啰嗦了,他直接命曹化淳取来了尚方宝剑,又命曹化淳拟了道诏书,授权张斌统领天下兵马,与建奴决战辽东,再将绶带印信等一应物品一并交给张斌,随即便催促张斌赶紧上路,奔赴山海关,主持大局。
张斌也没墨迹,他拿了东西,回到内阁值房便开始签发调令。
命卢象升率天雄军即刻奔赴山海关汇合;
命戚元功率戚家军即刻奔赴山海关汇合;
命孙传庭率四万秦军即刻奔赴三海关汇合;
命曹文诏率一万河南兵即刻奔赴山海关汇合;
命马祥麟、秦拱明、秦翼明即刻率三万川军白杆兵奔赴山海关汇合;
命蓟州镇即刻抽调三万精锐奔赴山海关支援;
前前后后,他共签发了六张调令,调集了十三万大军奔赴山海关,其实,如果光是逼退皇太极,他根本不需要这么多人马,不过,他还有其他的想法,至于具体什么想法,他自然不会告诉任何人。
崇祯收到消息并未怀疑什么,抽调十三万人马去对付二十余万建奴大军,在他看来,还有点少了,不过,大明这会儿能调动的也就这么多人马了,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了。
历史上,洪承畴也是带着大明当时能抽调出来的十三万精锐奔赴辽
第七卷 第八十九章 两督师见面
张斌自然不是学洪承畴的窝在广宁等升官发财,他是在等人。
这会儿他手下才五万人马,跑上去跟皇太极硬拼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耍计谋,这点人也不够。
他这一等就是十余天没动静,这下,崇祯反而不急了,事实上,收到张斌率五万大军解了广宁之围的消息他就不急了,张斌的本事他相当清楚,有他率五万大军守在广宁,皇太极就算有五十万大军都攻不下来,皇太极能有五十万大军吗,自然没有,关宁锦防线已经保住了,山海关更没一点问题,他还急个屁啊!
这时候,皇太极倒是急的不行了,这二十万大军的粮草转运实在是太麻烦了,虽然辽阳距平津桥堡一线就三百余里,但中间隔着个辽河套啊,那里河道纵横,不知凡几,河面没结冰的时候要横穿辽河套,不知道要趟多少水,不知道要修多少浮桥,二十余万大军的粮草,二十万壮丁转运都不够。
虽说这些壮丁基本都是奴隶不花钱的,但是,他们要种地啊,春天来了,该播种了,再不种地,秋天就没收成,二十多万壮丁,最少能种五六百万亩地,如果拖下去,这损失简直无法估量啊!
张斌可没他这负担,户部尚书曹珖本就在拼命为他筹集粮草,他自己更是在南直隶松江府外的海岛上建立了秘密粮库,别说五万大军,就算是五十万大军他都不用担心粮草问题,至于粮草转运,那就更简单了,他压根就不用曹珖管,只要户部把粮草送到北直隶的大沽港又或者山东登州水城便可,他已经调集了两百艘车轮舸日夜转运,走辽东湾和大小凌河,方便的很。
他在广宁城窝了将近半个月,孙传庭和曹文诏终于相继率军到来,这时候关宁锦防线已经集结大军十余万,他终于动了。
他并没有如同皇太极想象的那般率军直扑西平堡,反而率三万秦军和一万戚家军退到了广宁后面的大凌河堡!
皇太极这个郁闷啊,等了半个月,好不容易明军有动静了,人家竟然不进攻,反而后撤,张斌这是要干嘛呢
张斌才不会去中他的套呢,他之所以率军退到大凌河堡是因为那里有小港口,可以沟通辽东湾,这会儿两百余搜车轮舸已经被他调集到大小凌河,戚家军和秦军纷纷带着武器装备登上了车轮舸,往大辽河堡去了!
两百多艘车轮舸,一次转运五六千人,每天两趟,四天后,三万秦军和一万戚家军差不多全部转移到大辽河堡,张斌带着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登上了最后一趟车轮舸,也往大辽河堡去了,整个关宁锦防线张斌都交给了总督卢象升,有卢阎王在此坐镇,在加上一万天雄军、三万蓟州边军和一万河南军,皇太极就算有五十万大军在手,也同样攻不破关宁锦防线!
这个时候,困守在大辽河堡的辽东军一改前段时间的绝望和颓废,变得欢欣鼓舞起来,因为朝廷的支援终于到了,大明有数的精锐戚家军来了,还有边兵里面跟辽东军齐名的秦军也来了,随同他们一起到来的还有无数粮草辎重和武器弹药,而且他们还带来了关宁锦防线那边的消息,太子太师兵部尚书督师张斌已赶到广宁坐镇,无数大明精锐正在向辽东汇集,他们压根就不用担心关宁锦防线会被攻破了,这个时候,他们只想着反攻,报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