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还好,辽河东岸到海州城和辽阳城都是平原,道路也一坦平洋,两千斤佛朗机炮还是能拉过去的。

    张斌玩的还是围三厥一,他亲率一万戚家军和一万秦军居海州城以西主攻,孙传庭和马祥麟分率两万秦军和两万川军白杆兵居海州城南北两边虚张声势,至于海州城东边,那里临近分水岭,地形高低不平,大军根本就展不开,而且,他还是希望守军能像盖州、复州和金州的守军那样逃跑,所以,东边他压根就没有派一兵一卒。

    海州城的守军会逃跑吗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里驻守海州城的是汉八旗步卒,皇太极下了死命令,城在人在,这意思很明显,如果城破了,那么,你们,都去死!

    而海州城的守将正是多尔衮的倒霉三兄弟之一,阿济格,也就是后面的和硕英亲王,这家伙本事虽然不如皇太极和多尔衮,但还是有那么几把刷子的,他看到明军才五六万人马,那嘴都快瞥到天边去了,就这么点人马竟然敢来进攻海州城,明军主帅怕是脑子进水了吧。

    张斌的脑子当然没进水,他要是没把握,又怎么会率军来进攻海州城,不过,这海州城还真没那么容易拿下来,城中不但有三十门火炮,城外还壕沟密布,还有护城河,皇太极将袁崇焕在宁远城搞的那套全搬过来了,学的还相当到位。

    张斌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下海州城内外的情况,稍微皱了皱眉头,随即下令道:“戚元功,架炮,试射;曹文诏,准备土石填壕沟;另外,传令孙传庭造攻城车,传令马祥麟造云梯。”

    随着他一声令下,六万明军全部行动起来了,曹文诏、孙传庭、马祥麟那边暂不去管,张斌最关注的还是戚元功这边。

    两千斤佛郎机,轰城墙,会是什么效果呢

    这个,他还真没有测试过,现在他就想试试,如果轰的动,他不介意把城墙给轰平咯,毕竟,拿炮弹堆比拿人命堆要划算多了,弹药,他有的是,用无穷无尽来形容都不为过,士卒却是死一个少一个,这会儿他能调动的可总共就六万大军,拿人命堆,他根本就堆不起。




第七卷 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
    温体仁是准备出手了,齐党官员一个个被罢免,张斌手下亲信一个个上位,他终于确定,隐藏在黄承昊背后的人就是张斌!

    他以前是忽略了张斌,因为张斌以前远在福广,近两年才回京,而且,在朝堂之上从来没有跟他唱过反调,甚至,人家什么调都不唱,在朝堂之上就如同一个摆设一般,任他怎么背地里摆弄,都没见这家伙吭个气。

    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权势日盛,温体仁真不会去怀疑。

    不过,这会儿张斌已经隐藏不住了,因为齐党官员被罢免之后上来的全是他的人,温体仁再看不出来,那智商就有问题了。

    温体仁智商当然没问题,张斌入阁之后,他就开始怀疑了,因为那次廷推上来的,礼部尚书蔡善继、工部尚书毕懋康、礼部左侍郎陈子壮,全部是张斌的党羽,再加上前面上来的刑部尚书邹维琏,还有“恰巧”和张斌一起入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黄承昊,朝堂之上,张斌的势力已经隐隐超越他统率的浙党了。

    最终让温体仁确定目标的,正是张斌这次在辽东的“表现”。

    这所谓的表现指的不是张斌砥柱中流,一举稳定了辽东的局势,也不是指张斌再立奇功,一举收复辽东南部将近六百里河山,这些温体仁都不关心,他关心的唯有洪承畴手里的兵权。

    正是因为张斌一跑到大辽河堡就拿下了洪承畴,温体仁才确定,黄承昊背后的人,就是张斌!

    据他安插在督师府的人密报,洪承畴事先根本就不知道张斌会来大辽河堡,而且张斌到了大辽河堡之后也没跟洪承畴打招呼,而是跑到秦军军营里去了,紧接着,这家伙便召集一帮将领,冲入督师府,干翻了洪承畴的亲卫,一举将洪承畴拿下。

    这家伙,真他吗阴险啊,悄声无息的窜到大辽河堡,突然之间就拿下了洪承畴。

    这个时候,温体仁才想起来,他以前那些党羽,闵洪学、闵梦得、张捷、史范等等,可不都是没一点征兆,突然间就出事了吗,而且,张斌在福广主持军政事物那么多年,暗地里培养一批打手是件很简单的事情,自己手下那帮亲信十有九是被这家伙干掉的。

    张斌这家伙,着实可怕啊。

    他文武双全,不但把福广治理的富甲天下,还屡立战功,把反贼和建奴打的找不着北;

    他能屈能伸,不管自己怎么阴他,不管皇上对他多么不公,他都能忍,都能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他阴险毒辣,表面上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背地里却专门跟自己作对,闵洪学、闵梦得、张捷、史范、唐世济、王应熊,自己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干将被他干翻了一大半,浙党三十余年积累起来的暗中势力也被他一晚上杀了个精光!

    现在,论朝堂中的势力,张斌占优,论暗中的势力,张斌更占据绝对优势,就连他培养起来掌握兵权的洪承畴也被张斌拿下了,温体仁还有办法翻身吗

    他当然有,作为一个内斗的绝顶高手,这点劣势对他来说并不算什么,他以前是不知道对手是谁,所以无从下手,现在既然确定了目标,那就好办了,一个个阴谋浮现在他脑海,怎么翻盘,怎么收拾张斌,怎么重掌朝堂大权,一步一步,每一步他都能想出无数诡计。

    第一步,自然是忽悠皇上,重新博得皇上的信任,让皇上帮他收拾张斌!

    崇祯还会信任他吗当然会,在他眼里崇祯就是个小孩,好忽悠的很。

    这会儿张斌正好不在朝堂,正是忽悠崇祯的好时机,他初步定下计谋之后,便拿起一份奏折斗志昂扬的走向御书房。

    这份奏折是张斌刚从辽东发过来的,里面主要是汇报最新的战果,同时也附带提了一句,洪承畴桀骜不驯,说什么自己是文官不是天下兵马,不接受自己的调派,所以,他把洪承畴拿下了。

    崇祯看罢奏折,心情大好,这个张斌,果然厉害,竟然趁建奴主力卡在三台子河附近,一举收复了辽东南部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所辖将近六百里河山!

    辽东的山河等于一下被他收复了将近三成,再加上关宁锦防线和三台子河流域、辽河流域,这辽东差不多已经收复一半了,按这架势,他在年内甚至有可能收复整个辽东,真是太好了!

    崇祯忍不住赞赏道:“这个双全,果然厉害啊,建奴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温体仁却是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小心的拱手道:“皇上,有句话微臣一直想提醒您,但又怕您生气,这会儿,唉。”

    崇祯最受不了人家吊他胃口了,这温体仁故意说一半留一半,崇祯这心里立马就被其挠得痒的不行了,他忍不住追问道:“什么话,你说,朕怎么会因为一句话生气呢。”

    温体仁闻言,假装信了,然后继续小心翼翼的道:“皇上,不知您有没有注意,现在的朝堂上,工部尚书毕懋康、礼部尚书蔡善继、刑部尚书邹维琏、兵部左侍郎孙传庭、兵部右侍郎卢象升、礼部左侍郎陈子壮,工部左侍郎傅冠,刑部右侍郎钱士晋等都是张斌当初任福广总督时手下的官员。“

    这个崇祯自然知道,因为这些人都是他听从了黄承昊的建议,特意提拔起来的,为的就是收拾阉党余孽,现在看来,效果很好啊,齐党被逐,朝堂一片清明,就连温体仁这个浙党大佬也老实了,现在,张斌又收复了辽东将近三成河山,大明一片中兴之像啊。

    他不由得意的道:“这个朕当然清楚,他们都是朕特意提拔起来的,至于原因,想必你也清楚吧。”

    他这是在敲打温体仁,让温体仁老实点,不然,齐党就是他们浙党的榜样。

    温体仁果然“老实”的道:“这个微臣听说了,有人在传什么阉党余孽复起,齐党、浙党妄图掌控朝堂什么的。”

    崇祯眼睛一眯,微笑着问道:“关于这个流言,你怎么看”

    他认为这会儿一切尽在自己掌控,所以才有闲心逮着温体仁细细敲打一番。

    温体仁心中冷笑,表面上却是恭恭敬敬的回道:“依微臣看,齐党、浙党都是无稽之谈,皇上英明神武,刚一继位便全力打击阉党,成效显著,阉党东林之流烟消云散,在皇上的治理下,党争什么的早已不存在了,又何来齐党、浙党。”

    嗯,英明神武,这个必须承认,自己的确英明神武,崇祯很坦然的接受了这记马屁,那么,党争还存在吗如果党争还存在,岂不说明自己不英明神武了!

    崇祯满怀希冀的问道:“党争,真的不存在了吗”

    温体仁肯定的点头道:“回皇上,党争的确不存在了,当初万历、泰昌、天启三朝,朝中官员都摆明了说,我是浙党、我是齐党、我是东林、我是厂臣的干儿子、我是厂臣的干孙子等等,用以证明他属于哪个党派,现在朝堂之上有谁说自己是齐党,自己是浙党,压根就没有,所以,齐党、浙党纯粹是某些人捏造出来的无稽之谈!”

    这个崇祯还真没听人说过,党争真的不存在了



第七卷 第九十三章 复起
    温体仁这招分而化之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计谋,历史上薛国观和杨嗣昌就这么玩过。

    那时候皇太极入寇京城,崇祯也被吓的不行了,急急忙忙的命卢象升总督天下兵马去抵御建奴。

    如果卢象升真的能掌控天下兵马,或许,那一次,皇太极就会被卢象升打的找不着北。

    可惜,朝中掌权的阉党余孽薛国观和杨嗣昌不想放下手中的兵权,让卢象升一人掌控了天下兵马,他们与太监高起潜狼狈为奸哄骗崇祯,又是什么兵部调令,又是什么太监监军,把卢象升手里的兵权全抢了,甚至连他手中的天雄军都调走大半,搞的卢象升率领几千天雄军在巨鹿力抗数万清军主力,最后力战而亡。

    这会儿温体仁之所以玩分而化之的把戏,也是没有办法,他是想一把夺了张斌的兵权,但是他不敢面对建奴,甚至,他连起复洪承畴都不敢,因为洪承畴本就是蓟辽督师,如果起复洪承畴,让他夺了张斌的兵权,那洪承畴就要面对二十多万建奴大军!

    洪承畴的本事他是相当清楚的,那都是吹出来的,论吹牛甚或是争权夺利,洪承畴或许是把好手,论打仗,他也就能欺负欺负刚丢下锄头的农民军而已,跟建奴钢,分分钟被建奴打的找不着北。

    崇祯可不是白痴,自己刚劝他起复洪承畴,洪承畴立马在辽东大败,崇祯不找他麻烦才怪,如果败的太惨,自己甚至有可能被崇祯迁怒,跟着洪承畴一起完蛋。

    这种傻事他是不会干的,而西北五省就不一样了,反贼主力基本上都被张斌和孙传庭歼灭了,剩下的,都不知道躲哪里去了,借口剿灭反贼让吴振缨复起出任五省总督,徐徐图之,慢慢夺走张斌手中的兵权才是良策。

    他可不会如同跟崇祯说的那样,等辽东大战结束才慢慢夺走张斌手中的兵权,他这是忽悠崇祯的,辽东战局关他屁事,只要吴振缨上任五省总督,他很快就会让吴振缨欺骗崇祯,说张斌骗人,反贼主力根本就没有被剿灭,这会儿正在某某地方肆虐呢,需要调大军去围剿!

    那时候,既夺了张斌的兵权,又让张斌背上欺君之罪,还能令张斌因为兵力不足败在建奴手里,一举三得,如果运气好,张斌败的够惨,甚至一把就能把张斌干趴下!

    说到运气,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这祖孙三代,运气真的好到爆,他们的江山,等于是捡来的。

    如果不是浙党不顾杨镐在朝鲜大战中丧师辱国,硬要起复他去辽东掌控兵权,哪里会有什么萨尔浒惨败,大明随便派个人过去领兵都不会败那么惨,他们还想攻占抚顺老老实实在建州窝着吧!

    如果不是阉党姚宗文起心不良,弹劾熊廷弼,使得辽东经略熊廷弼被罢免,他们还想从沈阳一直打到广宁还是老老实实在建州窝着吧!

    如果不是魏忠贤为了残害东林党,使劲弹劾孙承宗,使得孙承宗罢官,孙承宗早把堡垒修到沈阳,修到抚顺去了,吃了大明的,他们全部都要吐出来。

    如果不是王永光等阉党余孽为了阻止崇祯继续追查阉党逆案,陷害袁崇焕,牵连钱龙锡、孙承宗等人,他们想攻下关宁锦防线,做梦去吧。

    如果不是吴三桂这个大叛徒引他们入关报私仇,他们想攻破山海关,还是做梦去吧。

    如果不是耿精忠、尚可喜、孔有德和吴三桂这些判将引军为他们到处攻伐,他们就算把满八旗壮丁全部征光也休想打下大明万里河山!

    这会儿,温体仁又要出手帮他们收拾张斌了,这次,他们的运气能有历史上那么好吗

    当然不可能,张斌是没时间,他知道毕懋康、蔡善继、邹维琏等人都没他这么“无耻”,使不出下作手段来,如果把洪承畴送回去,温体仁肯定会想办法为洪承畴脱罪,甚至直接让洪承畴“服毒自尽”,自己利用洪承畴收拾温体仁的计划就废了。

    所以,他只能将洪承畴先关在大辽河堡,让他“老实”交待,使劲把责任往温体仁身上推,等自己干翻皇太极,得胜归朝,再一举收拾温体仁。

    他收到京城亲卫通过快船送来的密报,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对昏君奸臣,真是让人无语啊。

    这会儿他真没空搭理这两个家伙,因为皇太极已经从三台子河撤军了,而海州城还没有拿下来,他必须加快速度,尽快拿下海州城,不然,等皇太极率主力大军过来,那可就麻烦大了,他这会儿手里总共就六万大军,他可不会狂妄到认为仅凭这六万大军,在海州城外能干翻皇太极二十多万满蒙联军!

    经过两天的轰击,海州城西面城墙上的箭垛和女墙差不多已经被削平了,城内的守军只能趴在残存的女墙下面躲避炮弹,西面城墙上的十门火炮也早已被轰的东倒西歪,是时候发动进攻了。

    他直接命一万秦军将士扛着早已准备好的土石,一路填壕沟,填到护城河附近,又令戚家军将四百门虎蹲炮架起在城墙外侧一里左右,不间断轮流轰击,压得城墙上的守军抬不起头来,这才命一万秦军将士将护城河和剩余的壕沟全部填平,再推着攻城车,抬着云梯,冲上去攻城。

    攻打被削掉箭垛和女墙的城墙秦军还真没试过,不过,攻起来还真爽,特别下面还有戚家军火枪手配合的时候,城墙上的守军根本就没法抬头,他们几乎是一路畅通无阻就冲上去了。

    结果不用多说,秦军将士一个个都是拿打仗当饭碗的职业边兵,这些投靠建奴的汉八旗杂兵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不到半个时辰,海州城西面的城墙便被攻占了。

    不过,这些汉八旗的杂兵还真是“顽强”,就算西面城墙被攻破了,他们也没有逃跑,反而利用其它三面城墙甚至是城中的民居顽强抵抗着,他们也没办法啊,皇太极下的命令可是城在人在,城不在了,他们就算逃回辽阳也是个死!

    张斌这个奇怪啊,盖州、复州和金州的守军那么菜,甚至打都没打就跑了,这海州城的守军却这么“顽强”,就算是死也不撤退,他不得不下令让马祥麟和孙传庭率领川军白杆兵和剩余的两万秦军全部冲进城里面,跟城里的守军打起巷战来。

    这样打起来就辛苦了,海州城虽然不大,好歹也住了十余万人,一万多守军往城里一窜,找起来都费劲,马祥麟和孙传庭率军冲进去一个多时辰,才堪堪把另外三面城墙打下来,城中守军的清剿进展却是缓慢无比。

    张斌冒险进城亲自观察了一下,便看出了端倪,望远镜中守军那痛苦、绝望而又惶恐的眼神告诉他,这些守军并不是真的英勇顽强,他们应该是被逼的没办法,不得不拼死守城。

    这些人还可以选择投降啊,难道他们是怕投降后也会死吗

    张斌想了想,干脆让人传令命孙传庭、马祥麟和曹文诏让手下大喊,“放下武器,投降不杀,我们优待俘虏。”

    &n




第七卷 第九十四章 装病
    反贼复起,围攻洛阳,崇祯心急如焚。
1...176177178179180...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