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朱慈烺闻言,气的咬牙切齿道:“原来是熊廷弼没钱贿赂魏忠贤才被传首九边,这魏忠贤也太无耻了!”
这个时候,张斌也颇为气愤道:“这算什么,接下来,魏忠贤才叫无耻呢。熊廷弼被传首九边还只是开始,紧接着,魏忠贤便命人弹劾熊廷弼,说熊廷弼贪污军费,家产足有上百万两白银,必须追缴回来,而后,他又矫诏命人严加追赃!熊廷弼家里又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阉党党羽不但抄了熊廷弼的家,还将熊廷弼所有亲属家全抄了,结果还是不够,他们便逮住熊廷弼的儿子熊兆珪毒打,逼的熊兆珪自杀身亡,紧接着,他们又去逼迫熊兆珪的母亲,熊兆珪的母亲也拿不出钱来,他们便将熊廷弼家里的两个丫鬟扒光衣服凌辱了一番,而后还每人打了四十大板,结果,两个丫鬟都不堪羞辱自杀了!”
&nbs
第八卷 第八十一章 东林无能
张斌见朱慈烺呆愣的样子,心中不由生出一丝不忍,这些话题对于这位太子殿下来说好像有点过于残酷了,毕竟人家还只是个孩子。
他叹了口气,摸着朱慈烺的小脑袋慈祥的问道:“烺儿,是不是被这些人的无耻给吓到了”
朱慈烺缓缓的点头道:“是啊,我真没想到,这世上还有如此无耻下作凶残暴戾之人。”
张斌叹息道:“唉,没办法,金钱和权力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有的人能经受住诱惑,保持做人的基本道德;有的人却经受不住诱惑,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力,他们可以无耻,可以下作,甚至可以丧失人性,比野兽还凶残!尤其是太监,因为身体有缺陷,不能享受男欢女爱带来的欢愉,对金钱和权力的**就更为强烈,再加上身体缺陷造成的心理变异,他们一旦疯狂起来,那简直是毫无人性。所以,自古便有太监当政,祸国殃民的说法,太祖也曾立铁牌于皇宫,严禁太监干政。可惜,这牌子被王振给砸了,英宗宠信王振,让王振当权,最后土木堡惨遭蒙元羞辱,差点亡国,血淋淋的教训啊。烺儿,你一定要记住,无论如何,绝对不能让太监干政。”
朱慈烺闻言,重重的点头道:“好,师傅,我记住了,等我继位,我也在皇宫立块牌子。”
张斌欣慰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提醒道:“对朝臣结党营私之事,你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党争祸国,那些以争权夺利为目的聚拢的朋党就是朝堂上的毒瘤,发现了就必须清除。如果任其发展,整个大明都会受其影响逐渐走向衰败甚至是灭亡!比如建奴的崛起,可以说是完全托大明党争之祸的富,如果浙党不包庇杨镐,让他在蔚山之战就得到应有的惩罚,大明怎么在萨尔浒惨败;如果浙党姚宗文不联合其他阉党把熊廷弼弹劾下去,沈阳和辽阳又怎么可能丢失;如果不是阉党为了排挤熊廷弼而支持王化贞,大明又怎么可能丢失广宁,甚至丢失整个辽东;如果不是阉党提拔王在晋这等平庸之辈,建奴又怎有机会收服蒙元诸部,收服朝鲜,彻底崛起;如果不是阉党为了整垮东林而逼的孙承宗致仕,建奴又哪有机会彻底发展壮大;如果不是魏忠贤抢夺军功,气走袁崇焕,辽东形势又何至继续糜烂。“
他自己虽然也结党,但是,他结党的目的并的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救国救民,这点他问心无愧,而且,他也不会到处宣扬他结党了,这点,或许崇祯和朱慈烺永远都不会知道。
那些以争权夺利为目的,明目张胆结党营私的,绝对不可留,因为明朝之所以灭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人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掀起党争。
不过,朱慈烺貌似还有点不明白的地方,他想了想,有些疑惑的问道:“师傅,何谓朋党”
张斌详细的解释道:“这朋,乃朋友的朋,也是朋比为奸的朋;这党,乃乡党的党,也是党同伐异的党。所谓朋党就是指以争夺权利、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的一个团体。《战国策赵策二》中就有:臣闻明王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
朱慈烺有些不解的问道:“朋党自古就有之吗为什么没见哪个朝代的党争有大明这么惨烈呢”
张斌紧接着解释道:“朋党是自古有之,党争也自古有之,但是,像阉党之流,完全不顾国家安危,只为把持朝政而陷害忠良无法无天的却很少见。就算是阉
第八卷 第八十二章 治国之道
治国,能依靠东林党人吗
他们或以道德礼仪标榜自己,或以清正廉洁为荣,或宽厚仁慈,或嫉恶如仇,的确是一帮君子。
但是,崇祯朝天灾**,内忧外患,乱象频现,君子救不了这乱世!
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个乱世,这个时代,需要的是英雄,而不是君子。
聪秀绝伦,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能挽国家之危亡,救黎民于水火,方为真英雄。
东林党人是君子,但是,君子并非英雄,品德高尚是君子,为国为民是英雄,君子注重的是自我修养,只能成就自己;而英雄的成就是救国救民,英雄才能救这乱世。
张斌正是这样一位乱世英雄,他并不是只讲礼仪道德,对翩翩君子他能讲礼仪道德,但是,对无耻下作之人,他能比人更无耻下作!
他如果处在当时孙承宗的位置,绝对会兴兵清君侧,别说是魏忠贤了,就算是皇帝,敢虐杀自己的亲友,他都不会坐视。
你敢耍流氓,我能比你更流氓,你敢耍无赖,我能比你更无赖。
魏忠贤这种地痞流氓被他逮手里,能把人家翔都虐出来,还跟人家讲道理,甚至讲礼仪道德,有毛病啊!
这就是东林党人救不了大明的原因,跟地痞流氓讲道理,人家能把你翔都虐出来!
当然,英雄并不需要自我标榜,英雄功成之后自有世人传颂,张斌也不想跟朱慈烺解释这些什么君子与英雄的理论,这些解释起来朱慈烺也不一定懂,英雄自有他来做,而朱慈烺只需做一个好皇帝就行。
他紧接着教导道:“烺儿,你要记住,一国之君,肩负着天下兴亡,主宰着亿万黎民百姓的命运,凡事都需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不可凭自己的心性草率从事,不可凭自己的喜好任用朝臣,更不可听信谗言残害忠良,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天下黎民的福祉。“
朱慈烺似懂非懂的点头道:“师傅,我记住了,这个,国家到底怎么治理呢”
治国之道,这是个很大的命题,历朝历代的君王都在摸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者方法各有不同,要把这些全解释清楚,恐怕几天时间都不够,而且,张斌也不是对所有君王的治国之道都有研究,全面论述肯定的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个治国之道,要怎么跟朱慈烺说呢
他想了一阵,终于想明白了,治国之道千千万,他也说不完,那么,就按最有利于自己的来,他教导朱慈烺不就是为了朱慈烺能按他理想中的方法治理大明吗。
他想让朱慈烺怎么治理大明呢
这个其实很简单,参照后世,提倡民主,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国富民强。
他大概组织了一下语言,随即便郑重的道:“治国之道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有各自的体悟和方法,可谓千变万化,要一一分析,那不知道要说多久,师傅只能从根源上跟你说。《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你首先要清楚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因为有了老百姓,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王,所以,治国之本就是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如果老百姓过得不好,国家就不得安宁,如果老百姓没法活下去,那这个国家也无法维持下去。“
这个倒不需要张斌做太多的解释,因为这时候的大明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老百姓因为天灾**所以造反了,再加上外有建奴之祸,整个大明已然风雨飘摇。
朱慈烺重重的点头道:“嗯,师傅,我知道了,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那么,怎么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呢”
第八卷 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术
治国之道并非一成不变,盛世有盛世的治国之道,乱世有乱世的治国之道,各个朝代有各个朝代的治国之道,这世上并没有放在任何朝代任何时候都通用的治国之道,只是适合时宜的,才是最好的。
张斌提出的两点发展商业和开疆扩土其实也不能完全挽救现在的大明,还有很多事情他都不能说,只能做。
比如,让崇祯这个昏君下台。
又比如,收拾朝中的奸佞之臣。
这些都不能说,也不需要朱慈烺来做,张斌自然会暗中筹划,慢慢完成,朱慈烺要做的就是继位之后大力推动商业发展,然后让他去开疆扩土。
说了这半天,都快午时了,张斌感觉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他正准备结束今天的教导,却突然想起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平衡之术,大明之所以搞成现在这个样子跟大明历代皇帝一味的迷信平衡之术有很大的关系。
万历莫名其妙的玩什么平衡之术,结果玩出了个党争祸国。
天启傻不拉几的玩什么平衡之术,结果玩出了个阉党之祸。
崇祯自以为是的玩什么平衡之术,结果,把大明给玩亡国了!
自己辛辛苦苦逆转局势,好不容易要把大明给救活了,可不敢让这小太子朱慈烺以后再玩什么平衡之道,把自己给玩死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提醒道:“烺儿,还有一点,你要记住,平衡之术并不是什么治国之道。”
“啊!”,朱慈烺闻言,忍不住惊呼一声,因为他父皇崇祯教他的治国之道就是平衡之术,父皇不止一次的在自己面前吹嘘,其平衡之术玩的有多好,师傅现在却说平衡之术不是治国之道!
他不由惊奇的问道:“师傅,平衡之术为什么不是治国之道呢”
张斌一听朱慈烺这话就明白了,崇祯肯定在使劲教导自己的儿子玩平衡之术。
大明朝这些个皇帝一个个都脑子有病吗,平衡之术是治国之道吗
他们之所以要玩平衡之术究其根源就是因为朱元璋当初为了集权,把宰相胡惟庸一伙给灭了,并且取消了宰相一职,从而跟文官集团走到了对立面。
这就导致后来的历代皇帝都被他影响认为文官不可靠,文官都想夺他们的权力。
这不有病吗!
还有什么宰相也会夺他们权,简直病的不轻!
秦始皇一统天下开始就有宰相,秦朝是亡在文官手里吗,宰相夺他们权了吗
汉朝也有宰相,汉朝是亡在文官手里吗,宰相夺他们权了吗
隋朝也有宰相,隋朝是亡在文官手里吗,宰相夺他们权了吗
唐朝也有宰相,唐朝是亡在文官手里吗,宰相夺他们权了吗
......
文官不可靠,那他们靠谁来治国,靠太监吗
张斌不答反问道:“那你说说,治国为什么要靠平衡之术”
朱慈烺似懂非懂的道:“这个,这个,文官一旦失去约束,不就只手遮天,无法无天了吗”
狗屁!
张斌想了想,随即愤然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先帝英宗当初依靠太监王振制约文官,结果怎么样土木堡之变他是不是被王振带沟里去的他都被蒙元俘虏了,朝中的于谦没人制约了吧,结果如何于谦是在救国还是在祸国还有万历之初,首辅张居正没人制约吧,结果又如何万历中兴靠的谁张
第八卷 第八十四章 有缘无分
崇祯让皇嫂张嫣来监督张斌貌似就是个错误,因为张嫣本来就心向着张斌。
这些年她虽然没经常和张斌在一起擦出爱情的火花,但是,因为有太子朱慈烺这个纽带,再加上张斌时不时让人给她和皇后送来女人最喜欢的胭脂水粉、珍珠、香精、绫罗绸缎等事物,她早把张斌当自己人了,让她防着自己人,这个貌似有点难。
这会儿她听着张斌贯穿古今的一通述说,再加上张斌在辽东取得的辉煌战绩,她眼中早已满是小星星,什么监督张斌,阻止张斌“教坏”太子,她全部抛到了脑后,甚至连时间都忘了。
最后,还是张斌提醒道:“太子殿下,娘娘,这时候也不早了,要不今天先到这吧,微臣这一上午没写票拟,今天怕是要忙到晚上才能把奏折的票拟写完了。”
“啊!”,张嫣闻言,不由抬头看了看窗外,这会儿屋檐的影子早已缩到台阶上了,这午时都过了一会儿了!
她略带娇羞道:“哎呀,听的入神了,这午时都过了,张大人,要不在这吃了饭再去写票拟吧,我和烺儿也吃不完那么多菜,等下我让他们添副碗筷就行了,反正你回内阁值房也要吃饭的是吧。”
张斌闻言一愣,陪太子吃饭他倒是习惯了,陪张嫣吃饭好像还是头一遭。
说实话,他的确心动不已,不过,这会儿他的想法已经大不一样了。
以前他是年少轻狂,血气方刚,所以对张嫣这等绝色少妇没什么抵抗力,因此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官场沉浮,他心智早已变得成熟无比,他早就明白了,自己和这位绝色少妇之间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她的身份太敏感了。
先帝的遗孀,当朝皇上的嫂子,你敢打主意,有多少脑袋都不够砍啊,崇祯就算是个脾气好得不得了的谦谦君子,这种事他都不能忍,更何况,崇祯那脾气就跟个精神病患者一样,自己可不敢因为这事而撩的崇祯发狂。
他表面上只是愣了一下,内心却经过了一番剧烈的挣扎,最后,他还是理智的道:“多谢娘娘盛情,不过,这段时间我已经不在宫里吃饭了,自从卸了詹事府詹事的位子之后,我每天中午都回府邸吃饭,家里人都等着微臣呢,这会儿估计小香香和小洋洋他们估计都饿的哇哇叫了,微臣得赶紧回去了。”
张嫣闻言,脸上不由露出一丝不舍,不过她也明白自己的身份,所以并没有再挽留张斌,太子朱慈烺却突然热切的道:“师傅,要不下午你接小香香和小洋洋他们到慈庆宫来玩吧,还有师兄和秀秀姐,我都好久没见他们了,怪想他们的,父皇又不让我出宫,只能请师傅接他们进宫来了。”
小子诶,你是想我的宝贝女儿吧!
张斌没由来的心中一紧,出于对女儿的溺爱,他这当父亲的天生就对打他女儿主意的人警惕异常,要是换做其他人,他估计会让人直接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不过,这位可是太子殿下,不久的将来就要继位为帝的人,而且,这家伙还是自己的宝贝弟子。
罢了,罢了,随他们去吧,只要自己的宝贝女儿不反对就行。
他一瞬间在脑海里闪过无数个念头,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点头道:“好,微臣等下吃完饭就带他们过来。”
张斌就这么走了,朱慈烺是满脸激动的期待着小张香的到来,张嫣却是脸色复杂的看着张斌的背影,站那里愣了半天,直到张斌的背影消失在远处,她才轻轻叹息一声,随即拉着小太子的手,向膳房走去。
她也明白自己的身份,民间都忌讳的事情,她身为皇嫂
第八卷 第八十五章 张香进宫
“进宫咯,进宫咯。”
随着一声欢呼,小张香扯着戚芳华从张府内宅跑出来。
“姐姐,等等我啊。”
小张洋使劲拉着洪蓉儿,撵在后面,好像生怕被丢下一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