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星辰玖
谢正刚点头道:“知道,就在后面第三艘福船上。”
张斌闻言,立马挥手道:“好,叫张差和赵如下来,我们去第三艘福船。”
谢正刚闻言,连忙跑到外面招呼了几声,很快,张差和赵如便顺着楼梯爬下来,并把楼梯收了,摆在甲板上,紧接着,外面掌舵的小队长一声吆喝,立马两个水手立马加快速度,车轮舸灵活的掉了个头,直奔第三艘大福船而去。
这时候,毕懋康忍不住问道:“双全,你这是干什么”
张斌神秘的道:“我要做个好东西,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毕懋康闻言,翻了个白眼,对张斌吊人胃口的行为很是不齿。
船队正在前行,就算车轮舸停这不动,第三艘福船很快也会开过来,这一掉头开过去,自然一会儿就到了。
楼梯架好,张斌飞快的爬上去,此时船上指挥的把总已经恭候在甲板上了。
张斌直接上前问道:“随行的木匠呢,带本官去他那里看看。”
那把总一拱手,道了声遵命,立马带着张斌往中间一个船舱走去。
张斌刚一抬腿,突然看到甲板上轮值的水兵肩上扛着的燧发枪,他立马下令道:“让人抬一箱燧发枪子弹过来。”
这巡抚大人到底想干嘛,一会儿要去木匠那里看看,一会儿又让人抬箱子弹过来,简直就跟脑子抽风了一样。
不过,没人敢吭气,那把总毫不犹豫的就按他的吩咐去做了,谁叫人家是巡抚大人呢,他抽风你也得跟着抽!
很快,众人便来到了随行木匠所在的船舱,这是一个相当宽敞的船舱,里面堆满了各种木材和工具,什么方木、圆木、木板、木桩,什么推子、凿子、刨子,锯子、斧头等等,应有尽有,简直就跟个木匠作坊一样。
这里面
第三卷 第八十四章 从车轮舸到轮船(下)
张斌看着眼前的父子三人专注加工着手中的木材,一丝不苟的完成着每一道工序,再看看桌上宛如玉镯般的木圈,心中不由肃然起敬。
大明的工匠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技艺最高超手工艺制造者,没有之一,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工匠能与之相比。
瓷器究其本质就是手工艺品,丝绸又何尝不是手工艺品,这两样东西可谓风靡当今世界,不知道为大明带来了多少收益。
但是,这些匠户,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更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益,他们的地位和他们的待遇甚至连普通的平民都不如,也正是由于这些人得不到重视,大明还处于世界之巅的制造行业,到螨清百余年时间就被人赶超,最后甚至还尝到了任人欺凌的苦果。
当然,这其中也有蒸汽动力在欧陆盛行的原因在里面,不过,蒸汽动力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就算用手工制作枪炮,凭借螨清庞大的人口基数,所有欧陆列强全加起来也难以望其项背。
但是,一个不重视,就毁了这一切。
不重视,就不会有发展,就会慢慢被重视的国家超越,欧陆列强正因为重视制造也的发展,才能在短短一百多年时间超越大明的取代者螨清。
说到发展,蒸汽动力何尝不是手工业制造者手中工具的升华,欧陆那些发明家、科学家、工程师何尝不是工匠与科学结合的升华,就好比自己所要做的轮船何尝不是车轮舸的一种升华!
张斌深刻的反思到,他对发展还是不够重视啊。
比如,他早就知道车轮舸了,不是被帆船慢的让人吐血的速度刺激一下,他还想不到要将车轮舸改进成轮船;
他也早就知道大明匠户的存在了,却没有想到要重视他们,给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进步,如果大明的匠户发展到工程师、发明家甚至是科学家的层次,试问,大明谁人能敌!
匠户是归工部管的,要帮助他们最好是从工部开始,改变制度,为他们争取利益,组织他们传承技艺,开拓创新。
这些,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己怕是没这时间,也没这精力。
他不由偷偷瞄了一眼身边聚精会神看着几个木匠加工挡板的毕懋康,这货,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他既有功名,又有资历,更重要的是,他还对制造十分热衷,甚至自己都发明了很多东西。
如果能让他主管工部,自己再从旁加以引导,同时帮他想办法说服崇祯,那么大明匠户的春天就来了。
引导也不是一日之功,先让他深切体会一下匠户发展所能带来的好处吧。
想到这里,张斌主动搭话道:“老师傅,你听说过月港铸炮厂吗”
老木匠连连点头道:“知道啊,知道啊,我们福建的匠户有好多都集结在那里制造火枪火炮呢。”
张斌又继续道:“那里有一种车床,跟你这里这个木陀螺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还不需要人去转动,你知道吗”
没想到这老木匠还是知道,他羡慕的点头道:“小人早就听相熟匠户说了,那钻床、车床等等各种各样的床都是好东西啊!”
张斌又继续问道:“对了,老师傅以前做的是哪一行,做家什、修楼房、盖宫殿,还是其他什么的”
老木匠闻言,尴尬的道:“这个,不瞒大人,小人以前经常被征召去造船厂干活,做的正是造船这一行。”
造船!
张斌仔细打量了一下四周,随即便恍然道:“看这船上到处都是木板,造船最耗时的应该是锯木板吧”
那老木匠点头道:“是啊,要人老命了,这么一艘福船的木板,要是两个人拉锯恐怕一年都锯不出来,所以每次造船大部分木匠都是去锯木板,小人也曾经锯过几次,一锯就是几个月,胳膊都快锯断了。”
张斌自责道:“是本官忽略了,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制造枪炮上了,其实这锯木板也可以设计专门的锯床去锯,宽点的木板就用活塞拉着锯子飞快的来回锯,你们只要慢慢推过去就行了。窄点的木板可用一个圆形的锯轮锯,同样只要推过去就行了,速度快得不得了。”
老木匠闻言,稍微想象了一下便满脸崇敬道:“大人真是太厉害了,如果真有这样的锯床,造一艘船起码能快四五倍!”
张斌闻言,竟然略带失望道:“才快四五倍啊,还是有点慢了,本官还想过给织户将织机也改成蒸汽动力的,那速度可是快了十倍都不止。唉,可惜本官不是很懂造船,不然还能给你们想点别的床子出来。看样子,应该将蒸汽动力怎么用教给你们这些匠户,你们就可以自己研制一些合适的床子了,那样的话各行各业都会飞快的发展起来。”
老木匠闻言,激动道:“真的吗,大人那真是太好了。”
张斌点了点头,边看向毕懋康,边肯定的答复道:“当然是真的,不过你们是归属于工部的,这个最好还是让工部来推行,本官会向皇上进谏的。”
这会儿毕懋康果然眼中精光直冒,看样子他是听懂了,毕竟他还当过一段时间工部侍郎。
不过,这会儿考虑什么工部尚书的事还为时过早,自己现在都还只是个郎中呢,这些只能以后再说,现在还考虑将车轮舸改进成轮船的事比较实在。
过了一会儿,挡板和小木块便做好了,张斌先将七个小木块塞进八颗子弹之间,又将挡板盖在子弹和珠子上方,这才指着挡板道:“找些小钉子把挡板和小木块钉一起。”
老木匠闻言,立马提过来一个装有钉子和小锤的木盒,小心的将挡板和小木块钉在一起。
待他钉完,张斌直接在这些东西下面塞了一张纸,然后小心的将这些东西整体翻转过来,随即又在另一面盖上挡板,这才指着挡板道:“这边也钉上吧。”
很快,老木匠又将这边钉完了。
张斌激动的拿起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滚珠轴承,神秘的朝毕懋康笑道:“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毕懋康满脸立马好奇的盯着他手中的轴承,张斌则得意洋洋的将左手食指和中指往轴承内圈一插,两指叉开,顶住内圈,随即用右手使劲把外圈一转。
结果,超尴尬,外圈转了几圈便不动了!
张斌满脸黑线的将轴承拿到眼前轻轻转动了两下,立马发现问题所在了。
原来,中间的小木块没固定位置,在上下摩擦内圈和外圈,外面的盖板也有点大了,也在摩擦内圈和外圈!
他立马对老木匠道:“老师傅,麻烦你把这边挡板撬开,这里还需要改一下。”
老木匠闻言,接过轴承,取出一个细细的凿子,小心的将挡板撬开。
张斌随即指着中间的小木块道:“这方方的不行必须做宽一点然后在两边个挖出一个圆弧形的凹槽,还有这挡板内外都磨小点吧,不能碰到内圈和外圈。”
老木匠闻言,连忙点头道:“嗯嗯,小人明白了,大人请稍等。”
稍等做七个小木块,再在每个小木块两边挖出圆弧形的凹槽不需要时间的吗
&n
第三卷 第八十五章 毛文龙偷人
辽东,大明九边之一,洪武八年开始,一直是大明的边防重镇。
辽东军,大明边军中的翘楚,以英勇善战而闻名,辽东军最出名的一战莫过于万历朝鲜战争。
大明万历二十年,万历二十六年,东瀛关白丰成秀吉两次组织大军进攻朝鲜,先后投入兵力达三十余万,却两次都被以辽东军为主的大明援军击退。
以辽东一镇之兵为主,辅以其他精兵万余,两次击退三十余万东瀛大军,辽东军之善战可见一斑。
那么,为什么才过了十多年,英勇善战的辽东军就接连大败,被起兵时还不到五万的后金打的屁滚尿流,失地千里,毫无还手之力呢
这一切都源自万历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
这场大战,明军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号称四十七万,去征讨总人口还不到四十七万的建州女真部,结果大败亏输,差点全军覆灭,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萨尔浒之战,明军主将杨镐,何许人也,他正是万历朝鲜战争中唯一一个被东瀛大军打的大败亏输的明军将领。
当时,他率五万明军进攻蔚山,东瀛大将毛利秀元、黑田长政等率援兵突然赶至,他竟然撤退命令都不下就率先策马奔逃汉城,结果明军莫名其妙被东瀛大军击溃,死伤两万余,要不是副将吴惟忠率戚家军拼死断后,他手下五万明军恐怕这一战就全军覆没了!
战后,众将纷纷谴责他不战而逃,他竟然拿出当朝首辅浙党首领沈一贯的亲笔信,大肆吹嘘,洋洋自得,气得众将差点喷血。
当然,如此惨败,浙党再怎么维护他,他最后还是被罢免了。
但是,战后不久,他又被浙党起复,出任辽东巡抚,从而导致了后面的萨尔浒大败。
萨尔浒一战,明军优势明显,他却莫名其妙的兵分四路。
明将刘綎,骁勇善战,与杨镐素不和,被派往东路,孤军深入,被后金埋伏,全军覆没;
明将杜松,立功心切,轻敌冒进,被后金埋伏,全军覆没;
明将马林,结营自保,因后金攻击太猛烈,招架不住,大败而逃;
明将李如柏,畏敌怯战,犹疑不前,刚遇到一股后金游骑便不战而逃;
主将杨镐明明手握数万大军,听闻刘綎、杜松被埋伏却不去救援,明军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收获了一场惨败!
不过,这还不足以致命,此时的后金原本就没有多少兵力,而且他们还没有统一女真诸部,所以,拿下抚顺和铁岭之后,他们又回头收拾叶赫部去了,大明总算获得了一点喘息之机。
这次,大明朝廷没再派一个饭桶大将过来了,直接派来了谋略和胆识都相当出众的熊廷弼。
熊廷弼一来,便整顿军纪,招收新兵,重新操练出大军二十万,稳打稳扎,收复失地百余里,努尔哈赤被他整的焦头烂额,几近喷血。
此时形势一片大好,如果继续稳打稳扎,收拾后金,貌似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这个时候,他一个好朋友姚宗文却出现了。
熊廷弼可以算得上是楚党中坚,姚宗文只是浙党的一个小喽喽,但是当时齐楚浙三党联手对抗东林,在姚宗文的刻意巴结之下,熊廷弼慢慢就和他成了好友。
万历年间,姚宗文因守丧离职回乡,天启元年回朝,想入补为官,结果没位置,他便写信给好友熊廷弼,让熊廷弼给他谋个官职,结果,熊廷弼没有顺他的意,他因此嫉恨在心。
后面,他加入正在四处招兵买马的魏忠贤麾下,终于谋得吏科给事中之职。
上任之后,第一件事,他便跑辽东来了,不过不是来叙旧,而是来索贿的,熊廷弼又没顺他的意。
回朝之后,他立马拼命弹劾熊廷弼,当时,东林掌权,认为熊廷弼才能出众,所以一直拼命维护,结果,阉党相继出手,不停弹劾,明喜宗最终听信谗言,罢免了熊廷弼。
熊廷弼一走,辽东瞬间乱套,巡抚袁应泰继任经略之职,当辽东诸将认为他不知兵,对他的命令都是阳奉阴违。
努尔哈赤听闻熊廷弼被罢免,立马兴兵进攻沈阳,当时沈阳城内有贺世贤、尤世功两位总兵官,各统兵一万余,城高炮多,以后金之力很难攻克。
努尔哈赤使出轻敌之计,派老弱残兵送死,反复几次,总兵贺世贤中计,率军出击,结果被努尔哈赤埋伏,仓皇回逃,总兵尤世功率兵出城救援,两人全部战死城外,城内明军群龙无首,又有内应打开城门,坚城沈阳,不到三天就被攻破了!
远在辽阳的袁应泰听闻后金围攻沈阳,命总兵陈策、童仲揆等率领川、浙两军由辽阳北上增援,又遣总兵李秉诚、朱万良等率师从奉集堡北上支援,结果援军还没到沈阳,沈阳便已被攻克。
陈策、童仲揆等率领川、浙两军浑河血战努尔哈赤主力大军,总兵李秉诚、朱万良贪生怕死,不予增援,八千戚家军、白杆兵精锐全军覆灭!
至此,辽东善战之兵伤亡殆尽,辽阳城中守军不足一万,袁应泰招侯世禄、李秉诚、梁仲善、姜弼、朱万良五总兵合力坚守辽阳,但五总兵执意出城迎敌,结果又被努尔哈赤大败。
不到五天,辽阳失守,袁应泰自尽殉国,后金长驱直入,一路从辽阳打到广宁,不到三个月时间,辽东八成领土被后金占领,辽东两百多万平民不及撤离,全部落入后金手中。
由于后金贵族的残酷压迫,辽东平民不断发起反抗后金暴政的武装暴动,整个天启朝,辽东的平民暴动可谓风起云涌,前赴后继,然而原本应该给予他们支持的明军,又在干什么呢
天启元年,袁应泰兵败自杀,东林党想方设法,重新启用熊廷弼经略辽东,阉党却派了个巡抚王化贞,结果经抚不和,明军再次大败亏输。
后来阉党又换上了畏敌怯战的王在晋,跟袁崇焕等辽东将领闹翻了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