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皇爷把禁军留给了太子。还有比这这更能表明皇爷的心思吗

    当弘治帝的圣驾在城外遇到迎驾的晋王时,弘治帝开口第一句便是,“太子闹脾气了”

    “这些日子太子殿下操劳国事。昨日殿下批了一夜的奏章,这还没睡下多久。”晋王硬着头皮,找了个不高明的借口给朱寿开脱。

    弘治帝哈哈一笑:“晋王叔就别给臭小子脸上贴金了。这些日子的奏章都是内阁批阅的。臭小子用刻了‘已阅’的印章,每本奏章上敲个章表示表示。他有什么累的臭小子是生朕的起了。怪朕不守信用,出去了快一年才回来。”

    回宫的弘治帝先到了文华殿。

    朱寿依旧躺在主殿房顶装睡。

    “你这臭小子,还真敢上房揭瓦。罢了罢了,朕同意你亲自去玉龙栈迎回龙骨。”弘治帝抬起头,叹了口气,无奈地对屋顶上的朱寿说道。

    朱寿没有回应。

    牟斌再次飞上屋顶:“陛下,殿下……睡着了。”

    弘治帝揉揉太阳穴:“这臭小子!来人,把东宫和文华殿内所有的酒都搜出来。在场的所有人见者有份。”

    晋王挑选了一瓶装在玻璃酒瓶中的葡萄酒,心里五味陈杂。皇家竟然会出现




第402章 仁慈宽厚的陛下哪去了
    弘治帝回京。龙骨现世、官员站队的消息并没有让天家父子产生隔阂。反而让太子得到了出京的机会。

    太子出京,犹如猛龙入海。谁都预测不到国朝将要面临何种风暴。

    “彭将军,这次太子离京没从户部要一粒米。府军前卫、石尚书等官员的一切费用,也是太子自掏腰包。太子明显不想朝廷染指北方草原,可文武百官都很有兴趣的样子。若议及此事,我该如何回答”惠安伯张伟小心翼翼地向总兵官彭清讨教。

    惠安伯张伟被推出来暂代军机处大臣,令他心中惶恐不安。他的资历很浅,能被推出来,原因有三。首先,惠安伯的爵位属于勋贵,也属于皇亲,是明仁宗诚孝张皇后二兄的后人。其二,他前年被派到榆林镇守,经历过了宁夏战役,有实战经验。其三,他时年二十五,是勋贵中出河套那帮之外,少有的、能拿得出手的青年才俊。

    彭清把手指放在嘴上,再指指耳朵,最后闭了闭眼。

    张伟瞬间明了,整理冠带和衣袍,在文华殿内正襟危坐。诚孝张皇后为一代贤后,在儿子宣宗死后垂帘听政、扶持孙子英宗继位,朝野评价极高。诚孝张皇后严厉约束娘家人,竭力避免外戚干政。所以惠安伯府凡事保持中立,也很少和勋贵、同僚往来。张伟是第一次参加廷议此等大事,紧张得手心底直冒汗。

    “上朝”随着弘治帝步入文华殿,廷臣停止议论,起身相迎。

    弘治帝边走边笑眯眯地和众人打招呼:“朕从云南带回不少特产。散朝后诸位大人别忘了拿些回去。”

    皇帝亲自带回京的特产,只有廷臣才有殊荣领取。普通官员们只能望洋兴叹。

    这也是分化官员的一种手段。但凡廷臣有不妥的言行举止,定会有人上奏弹劾。但凡空出一个廷臣的职位,官员们会疯抢。

    “谢陛下。”众人神色毕恭毕敬。

    弘治帝笑得如沐春风。经过每一排官员,用眼神快速扫射,脑海中闪出有哪些人明确表态投靠了儿子。走向主位的短短几盏茶功夫,已经决定更换哪些人。

    就像儿子说的,张牙舞爪是龙的本性。想要成为廷臣的,能从文华殿排到大明门。他可以任性一回。

    弘治在中央的主位上坐下,挥手示意众人落座。

    其余人坐下,屠滽站着拱手准备开口。

    弘治帝抢先一步说:“朕对选出的七位军机处大臣很满意。军机要地,人少了怕思虑不周,人多了怕扯犊子。朕以为七人人数正好。马爱卿,记得把‘选取七人为军机处大臣,每六年换届’写入《大明军律》。”

    张伟傻了。他真的成为军机处大臣

    薛伦拍大腿懊恼不已,早知道陛下会全盘接受太子殿下的推荐,他拼了老脸不要也要挤进军机处。反而让张伟那个傻小子捡了大便宜。惠安伯府的人很少出来走动,他和他们府上不熟。张伟好像只有一位正妻,回家挑位庶女送去做妾加强两府感情。

    马文升起身接旨:“臣领旨。”

    彭清拉着张伟起立,七位军机处大臣一同谢恩。

    “惠安伯果然是一表人才。”弘治帝笑呵呵地看着张伟,“保国公辞去提督神机营之职,就由你来接任吧。”

    张伟好像被一大块金子砸中,傻愣愣地站在原地。神机营集中大明最厉害的火器。提督神机营之人,必是皇帝的心腹臣子。他远不够格。

    “快谢恩。”身旁的老将彭清扯扯他衣袖。

    虽然军机处从兵部手中接管了武官的任命权,但提督神机营的官职很微妙,由皇帝任命反而能让他们松口气,没人会提出反对意见。

    武官们相互使眼色。

    陛下隔了很长的时间再次临朝,老英国公、保国公用生病为借口不出席。原来是因为这个。至于保国公是自愿还是被动辞去提督神机营,不会有人关心的。

    有人欢喜有人愁。年轻的张伟被重用,也有人降职。

    提督十二营的新宁伯谭祐调往军机处参谋部,提督五军营的薛伦调任十二营。五军营由许进接任。

    薛伦的脸色变得惨白。掌随驾马队官军的十二营,可是



第403章 杀良冒功?
    “将军您瞧瞧,同样是后族,您还是长公主的外甥。可偏偏让惠安伯成了军机处大臣。您天天守着居庸关,怎么能让陛下记得。”偏将向会昌侯孙铭挤眼,“听说京师宜春院来了不少能歌善舞的西域舞姬,全都被富商买下送到了惠安伯府。惠安伯每天对着异域美女,而您天天吃沙子。”

    会昌侯孙铭无所谓地笑笑:“本侯无德无能,全赖陛下信任,才能任职居庸关守将。给陛下看大门,是本侯的荣幸。”

    同样是后族,性质是不一样的。他的姑祖母可不是英宗生母,传说姑祖母杀母夺子,英宗和他们也只有表面情。他夹着尾巴做人还来不及。居庸关守将一职,还是走了嘉善长公主的路子得来的。

    偏将嘴角抽了抽:“此一时皮一时。鞑靼人逃到草原深处,居庸关失去了防线的功能,已经不被军机处重视。”

    “你若想调走本侯爷帮你递折子。但只要在居庸关一日,不得有丝毫松懈!本侯不想再听到你说类似的话。”孙铭脸一沉。

    偏将拱手道歉:“末将言语有失,请侯爷赎罪。若是能外调,末将感激不尽。”

    太子殿下用人首看其才。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守在居庸关,无法看人看到他的才能,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出头之日。反观会昌侯,因前次太子奉旨出京大惊小怪地点起狼烟,成为了京师里的笑话。要不是他投胎投的好,哪还能保留优待。

    孙铭当场写了折子,盖上大印,让偏将找人送往军机处。

    偏将兴高采烈地离去。

    孙铭对着偏将离去的身影白了一眼:“守将只需小心谨慎,便不会有大错。太子岂是好相处的主,犯了错的不论是谁都会处罚。”

    如果太子和陛下一样宽厚仁慈,他一定会想法子找份肥差。可太子连亲姑姑都敢下手,他这隔了一代的‘表哥’算什么。别看陛下为了太子的名誉,恢复了三位长公主的封号。可三位驸马的官职不但没有恢复,入了羽林卫的长公主之子,因小事被赶出羽林卫,如今正在家无所事事。

    他这居庸关守将的官职虽然不高,可重要啊!在京师的大门口待着,简在帝心。他两位庶弟和他一样,都是无才之人,在羽林卫当皇家的活摆设。

    “将军,锦衣卫千户孙璟孙大人求见。”士兵在门口通报。

    孙铭愣了愣:“你说谁”

    “大兄常年在居庸关,竟然连弟弟也不认识了”孙璟一身飞鱼服,腰挎绣春刀,神气活现地出现在孙铭面前。

    会昌侯分家时为了田产争夺不休,兄弟三人关系闹得十分僵。孙铭不愿意回京,也有躲避两位不省心弟弟的原因。锦衣卫被太子从上到下整治了一次,非能者不为。这个和他一样能力平平的弟弟,怎么成了锦衣卫了

    孙铭淡淡地瞟了他一眼:“这里是居庸关,要叙旧回家去。你来此地何干有公务”

    孙璟最看不得孙铭高高在上的模样。明明和他一样,是同一个娘生的,都是妾身子。只不过孙铭早生了两年,是爹的长子,被夫人记载名下成了嫡子而已。真以为自己身上流有皇家血脉啊!

    “我和表哥在辽东立功,此番和舅舅上京参加武试。只要舅舅通过武试,有机会能从辽东调入军机处。路过此处,特意来和大兄打招呼。舅舅就在下头,大兄随我一同下去见一见。”孙璟得意地笑。

    孙铭自知是记名嫡子,凡事谨慎,让人觉得他胆小怕事。生母娘家人急功近利、善于攀附权贵。不然身为都指挥使的外公,也不会把生母送入侯府当妾。

    孙铭冷哼一声:“本侯爷娘舅姓王。侯府重规矩,妾的娘家人不能当做亲戚,二弟难道忘了”

    “好你个孙铭!既然这样,从今以后你有种别找舅舅帮忙。你以为居庸关守将算老几侯爵又算什么手里没实权,什么都不算。等舅舅入了军机处,一定要把你这个孬种赶回家!抱着你的爵位俸禄过一辈子吧!”孙璟气呼呼地离开。

    &nbs



第404章 挑一副呗
    杀良冒功是武官们惯用的伎俩。

    弘治十二年‘朵颜三卫反叛’,也是由于辽东都司的官员想要升官造成。彼时需要边将守关防备鞑靼,便宜老爹偏心边将,对犯事的官员重拿轻放。朵颜三卫看在朱寿送上的厚礼份上,对此事避过不提。

    四年后,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朱寿心里窝火。在全世界变革风潮的节骨眼上,大明应该趁着当世第一的国力出去多捞一点。可国内到处是扯后腿的人!

    “去前屯卫!”朱寿阴沉着脸下令。

    礼部尚书石瑶快步上前阻止:“殿下此行为迎接龙骨回京。半途中转他处极为不妥。”

    “本宫说妥当就妥当。”朱寿不听。

    石瑶左顾右看,除了他队伍中无人敢在太子盛怒的时候谏言。他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说:“殿下,三人成虎啊!还是早日把龙骨迎回京的好。”

    朱寿闭眼沉思。他用龙骨当吉兆,自有人用龙骨挑拨生事。龙骨的传言引出了各路鬼魅魍魉。人心最是难测,强权无法左右人心。

    江彬踢了踢跪着求援的杨家子。满脸不忿的杨家子疑惑地抬头。江彬瞪他一眼小声说:“别让殿下为难。”

    杨家子咬了咬牙,俯身道,“小的不敢耽误殿下大事,只愿殿下派人彻查此事。”张家和皇亲会昌侯有姻亲关系,又时常拍定西侯马屁,没有强有力的人撑腰翻案,他爹一定难逃一死。

    “本宫的右手砍了本宫的左手,对本宫来说这才是大事。”朱寿睁开眼,他很快有了决断。“石尚书,您带人迎龙骨。本宫去前屯卫。我们分头行事。”

    石瑶脸色发苦:“微臣位卑,岂敢代殿下迎龙骨。”将来有政敌,拿迎龙骨说事,他跳黄河也没用。

    “石尚书想多了。龙卫发现的是一大片龙场。都是骨头,谁知道龙卫挖了是真龙遗骸,还是拉车的龙小弟尸骨。若本宫前去迎错了,岂不是叫天下人笑话。石尚书到了玉龙栈,一定要挑一副最威武的迎回来。”朱寿玩笑道。

    石瑶听得风中凌乱。

    朱寿把石瑶塞进了太子座驾,招呼江彬走人。

    “臣乃李公学生,殿下可给臣一句准话,真的有龙骨吗”石瑶扯出朱寿衣袖,压低声音小声问。太子行事让人难以捉摸,龙骨是真是假无从断定。很多人倾向于假的,认为是太子想要出兵草原找的借口。

    朱寿翻翻白眼,拍了拍石瑶的肩,“石尚书到了那便知真假。记住,龙骨所在便是华夏土地,附近的人都是华夏子民。一定要把这事闹大,闹的越大越好。”

    石瑶傻眼了。这回太子要土地不算,还想要人啊。

    玉龙栈靠近捕鱼儿海,朱寿只从府军前卫挑选了五十名精兵,其余人留下保护石瑶北上。朱寿怕泰宁卫的事影响前方军心,让谷大用跟着石瑶一起走。谷大用与把台、琪琪格关系不错,关键时刻好说话。

    “小子叩谢殿下。”杨家子激动地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不停地磕头谢恩。

    朱寿把人扶起:“起来说话。把前因后果详详细细告诉本宫。”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届军机处成立,电令各地卫所五品官以上入京参加武试考核。

    朱寿这四年在交通上的投入卓有成效。接到命令不出十日,大半的地方卫所武官到了京师。

    张斌几人到达京师城门,不见会昌侯府的人,只有孙璟府上的下人来迎接。

    张斌重重哼了一声。

    “大哥把王家当外家,看不起我等。舅舅若不嫌弃外甥家地方小,请到府上歇息。”孙璟不忘给会昌侯上眼药。

    张斌一挥马鞭:“不了,你先让人打听定西侯是否在府上。”

    孙璟吩咐下人办事。

    门千总客气地朝他们拱手:“请诸位耐心排队,等候检查。”

    进出城门都需要盘查,城门兵仔仔细细检查入京武官携带的东西,并给没有身份证的人员当场核发证件。

    孙璟领着张家父子排队等候检查、办证。等候期间介绍了京中不少需要注意的事项。

    &nbs



第405章 讽刺
    世上的事只要和利益相关,便都变得复杂了。

    朱寿开发了东北黑土地,开垦的粮食连续三年供给遭灾的辽东。保证了辽东都司、朵颜三卫数十万人的粮食供应。东北从被中原瞧不起的不毛之地,成了大明的粮仓之一。

    奴儿干都司从东北最北面迁移到了金上京,朱寿做主改名哈尔滨。

    为了运送粮食,西厂修通了哈尔滨、隆安府、辽东都司、梁房口四地的道路。隆安府是后世的长春;辽东都司在后世的沈阳附近;梁房口位于大辽河入海口,是后世著名的营口港所在地。内陆城市通了海,犹如猛龙入江。

    大明商贸发达。朱寿在提高商税的同时,也在大力扶持小商家。皇家商行秉承曾经内行厂的习惯,喜欢在大明各地落地生根。即便朱寿没花心思建设哈尔滨,哈尔滨的商贸像野草一样疯狂增长。

    东北不但成了粮仓,还有成为第二座大宁城的趋势。令无数人口水直流。可因为太子殿下的强势,辽东的人只能干看着身边的大肥肉流口水,却不敢下口。
1...105106107108109...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