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朱寿瞟了一眼:“你帐篷里的女子都是你的好妹妹华夏乃礼仪之邦。本宫身为大明皇太子,岂能做出夺臣子之妻的卑劣行径还不得让人口伐笔诛千万年”
鞑靼公主的年纪比他还小,以达延汗和满都海的长相,他对公主的容貌不抱希望。娶妻娶贤,纳妾纳色。他是非常遵守规矩的人。
花当惊得像踩了尾巴的猫,把泰宁卫、福余卫的人请来见证,力图证明他和鞑靼公主没有任何联系。当年他确实动了心思和达延汗联姻。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谁还他妈的愿意和鞑靼联姻啊!鞑靼都快被他们抢走老家了。
阿勒坦、撒因孛罗等人看在朵颜三卫一体的份上,帮花当竭力澄清谣言。
朱寿脸色一板:“本宫说是就是!”
花当吓瘫在地。
“右都督,鞑靼想联姻是好事。大家都在草原上混饭吃,打打杀杀对谁都没好处。”朱寿和颜悦色地劝慰。
“可是满都海太后没安好心。父皇与母后鹣鲽情深,一生一世一双人。本宫还未迎娶太子妃,先纳妃是对太子妃的不尊重。夫妻间贵在相互尊重。本宫若家宅不宁,容易影响大明安定。右都督还是认下吧,事后本宫会送上数位中原美女给你暖床。”
站在身旁的杨一清不断地咳嗽。
朱寿瞪他:“让军医给杨大人瞧瞧,可别病了。”
杨一清无奈被卫士‘请走’看病。太子口没遮拦,这话传出去会被天下人嗤笑。又得让诸公头疼了。
花当在朱寿的一通忽悠下,认下了鞑靼公主这位妻子。并随谷大用到玉龙栈面见鞑靼使者。
花当厉声质问鞑靼有几位公主,把鞑靼使者骂的狗血淋头。鞑靼使者一脸懵地回捕鱼儿海复命,同时带上了朵颜卫右都督花当的‘休妻书’。如果鞑靼想要和大明联姻,先要解除他和鞑靼公主的婚约。
大明皇室不可能会要再嫁之女。
朱寿轻巧地把皮球踢了回去。
图鲁博罗特暴毙,鞑靼一定会乱成一团麻线。答应鞑靼的联姻也好。火速停战,让他能快速占领玉龙栈,保护一群老臣们的安危。
有人撒腿往玉龙栈赶,不止是想让他出丑。草原幅员辽阔,人员稀少,防守很困难。大胜仗容易,想要在一个月内占领玉龙栈并不是件轻松的事情。
何况,他从来不想消灭鞑靼。没了鞑靼在侧,他如何插手军务。
只是……
“暗一还没回来吗”朱寿询问江彬。
江彬摇头:“没有龙卫的消息。我已派人前去捕鱼儿海接应。”
朱寿紧皱眉头:“但愿他们能安全归来。”
朱寿的愿望怕是落空了。
“头,坚持一下,我们快到家了。”暗十抱着暗一虎目含泪。
暗一吐出吊命的人参,沙哑得说,“别诓我了。暗二,把我怀里的玉佩拿出来。”
暗二哭着掏出朱寿临行前赠与的玉佩。
“这是块上好的羊脂白玉,可惜沾了我的血,污了。”暗一的双手被手雷炸残,没办法摸一把玉佩。
“呜呜呜”仅存的两位龙卫哭泣。
“一定要把辽东勾结鞑靼的武官名单送回去。”暗一眼神逐渐黯淡,“记得提醒太子殿下,我的名字叫朱一龙。”
“头!”
暗二用手指试探暗一的鼻息,哽咽地说,“头去了。”
暗十捂着嘴巴不让哭声传的太远。
&n
第415章 填房?
电话、电台的诞生改变了明朝的消息传播速度。京师很快适应了天南地北的信息大量涌入。军机处、东厂有专门的情报处理官员。连内阁都加派了诰敕房中书舍人的数量,专门汇总处理消息。
草原同时涌入了大量的消息,一时间弄懵了京师众人。
内阁、军机处官员汇集文华殿商议。
“这仗怎么打了一半就停战了”谢迁满眼遗憾。
他和刘健收到朝廷急电,迅速安排好政务从吐鲁番返京。温良改的牧民喜欢吐鲁番,安心地在那暂住。可谢迁在温良改下力气经营了两年,疏通了温良改通往吐鲁番、哈密、赤岭、云南的商路,前景不可估量。这其中花费了江南商人不少的心血,是江南商人一手打造的海外贸易线。他是不会轻易放弃温良改。
马文升出言安慰:“太子不会把到手的肥肉吐出来。估计和鞑靼谈妥停战协议,立刻会解决霸占温良改的瓦剌部落。”
惠安伯张伟不无遗憾地说:“若不是因为太子遇刺,估计太子会一口气打到捕鱼儿海,打破蓝玉将军的辉煌战绩。”
刘健语气平淡:“太子一口气打到捕鱼儿海,那只是少年意气。可是太子中途终止战争,单方面与草原几方签订条约……”
李东阳中途插话:“太子长大了,有独特的见解了。”
现场的人同时沉默。
惠安伯左右张望,闭上嘴不敢开口。
朝中年轻的文武官员大多支持太子。太子做了很多他们想做不敢做的事,说了很多他们想说不敢说的话。但不少老臣对太子的行为非议颇多。
军事上不多说。不管如何,开疆扩土肯定是好事。民事上,太子被骂成了筛子。
比如在草原上推行大明律之北方条约》,保留了草原民族的风俗,和儒家礼仪相违背。寡妇改嫁、不允许女子缠足、女子也有继承权等规定,明显是和朱理程学针锋相对。
大明皇家日报》上天天都有文章指名道姓骂太子。民间更是争论不休。甚至引发了第三次移民河套的风潮。
河套在北方条约》的范围之内。不想女儿缠足,或是只有独女的人家,把河套当成是脱离宗族枷锁的桃花源。
“行了,别去管外头乌七八糟的议论。关上门有的是时间讨论。你们谁知道太子此时身在何处”马文升扫视全场。
内阁摇头,军机处摇头。
电台掌握在朱寿手上。朱寿不想让人知道的,外头的人压根不会知道。内阁把杨一清塞到他身边,可只要他不点头让杨一清用电台,远在草原深处的杨一清毫无办法把消息传出来。
马文升咳嗽了几声:“我等切不可与太子隔阂太深。太子手上即不缺钱粮,也不缺人手。太子能轻易绕过我等办事。可我等做臣子的,却无法事事专断。”
“负图,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内阁总不能全当应声虫吧好歹我也是最后一任首辅,该有的文人风骨不能丢。”刘健表态道。
马文升轻笑:“首辅、宰相不过是虚名。”话语权才是实实在在的。
刘健大笑:“也是,我在吐鲁番可当了回土皇帝。这两年收礼收到手软。”
“你这老家伙,御史怎么没弹劾你!”马文升笑骂。
刘健摸着胡子得意地笑:“因为我只收西厂的礼。西厂在国外比奸商还奸。的确良卖丝绸的价,塑料制品和瓷器捆绑销售,小小的弹簧和银子一个价,橡胶轮胎更是卖天价。”
“太子鬼精着呢。估计也只有未来的太子妃能从太子手上占便宜。”马文升朝李东阳挤眉。
朱寿严词拒绝了鞑靼公主的和亲。传到京师的消息除了官面上的,还有太子的原话。大家一致认为:太子格外‘尊重’太子妃,有惧内倾向。
众人同时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顶着众人迫切的目光,到乾清门请求面圣。
“李大人,不是老奴不让您进。”陈宽遮着嘴小声附在李东阳耳边说,“皇爷又吐血了。王院判
第416章 大顺朝
李东阳忧心忡忡地回到文华殿。
“宾之,可打听到太子下落”马文升急忙问道。太子总是瞒着朝廷私自行动,他们是鞭长莫及。
李东阳一脸肃容:“太子此刻在迤都,同满都海太后签订停战协议。”
“迤都”刘健骤然起立,“可是永乐帝招降元朝末代太尉乃儿不花的地方”
李东阳点头:“正是洪武二十三年第七次北伐,永乐帝首次出征便惊艳四方的那场战役。”
“那可是在草原腹地!玉龙栈还要往北三百多里地,和鞑靼王庭相距不远。万一出意外,我军无法救援!太子……太过胡闹!”马文升急得不得了,恨不得冲到草原把太子拉回来。
李东阳苦笑连连:“太子原话是说:大军占了迤都,才能保护住前往玉龙栈的各位大爷们。如果一切顺利,迤都以南将纳入大明疆域。不过,至少在五十年内都属于太子直接管辖,由河套负责具体事务。”
马文升招招手,军机处参谋部官员把长约五米的舆图摊在众人面前。
刘健、马文升戴上朱寿送的眼镜,才瞧到舆图上部标注的迤都。那可是十几个河套的土地!
惠安伯满眼崇拜:“不愧是太子殿下。”
“太子胃口真大。只是……草原不好治理呐。”彭清没能瞧清舆图上的标注,打算退朝后去保大坊走一趟,要一副眼镜。
梁储笑道:“太子殿下治国的本领也是不差的。”
杨廷和头疼了,直觉告诉他肩上的担子更重。太子不会亲力亲为治理地方。与其说太子善于治国,不如说太子善于‘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宾之为何神色不安”刘健注意到李东阳不同往常的焦虑。
内阁、军机处众人把注意力放在李东阳身上。太子事先言明草原不归朝廷管,他们只有看热闹的份。草原终归不是中原,位极人臣的他们兴趣不大。
李东阳思虑再三还是实话实说:“皇后娘娘有意做媒,让寿宁侯嫡长女许给犬子做填房。”
话音刚落,文华殿如死一般沉寂。
李东阳独子李兆先三十而立,寿宁侯嫡长女刚满十六,年纪差很多岁,还是填房。皇后娘娘性子要强,和太子殿下只有面子情。把嫡侄女许给未来太子妃的哥哥做填房,非常打皇后的脸。除非……
“我等多日不曾见过陛下,不知陛下身体如何”刘健问到了关键。
李东阳摇摇头。
众人心里一咯噔。
刘健立刻反应过来,用凌厉的目光扫视众人,“这事大家都想明白了,那就死死捂住!太子归京之前,外头绝不得有一丝一毫的风声。做好自己的分内事,绝不要越雷池一步!”
刘健毕竟做过多年的首辅,说出的话很快得到众人的认同。
军机处和内阁分头行动,一切以稳住局势为重。
手中握有实权的官员收到上峰的暗示,谨言慎行了起来。万事以《大明律》为准,违法违规的事绝不沾手。三大营外松内紧,五城兵马司更是昼夜不断巡逻。
为了防止消息外泄,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虚衔的官员并没有收到任何风声。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觉察了不对劲,很有眼色地循规蹈矩做事,并没有声张出去。
京师上层严阵以待,中下层如往日一般过日子。就算有人觉得京师的巡查力度太过频繁,也会以为是弘治帝病倒、太子不在京的缘故。弘治帝三天两头生病,太子经常不在京,大家都习惯了。
刚升任锦衣卫千户的孙璟,在辽东还算是个人物,可在京师就什么都不是了。因为有很多把柄掌握在娘舅手里,孙璟不得不到处求人,想把张斌从北镇抚司救出来。
会昌侯孙铭收到王家表兄的暗示,非但没有帮着救人,反而抬出族长的身份,从孙璟家下人中拷问出不少内幕。
下人的供词吓坏了孙铭。意识到事态严重,孙铭把亲弟弟孙璟五花大绑,送入了北镇抚司。
没多久,内阁派出巡抚调查辽东走私案。军机处跳脚,和内阁在文华殿
第417章 协议签署
在朱寿的熏陶下,大明官员百姓对神迹非常不感冒。
见识过了热气球、电话、电报,他们相信认为的‘神迹’,多半是一种奇淫技巧。报纸曾大篇幅报道热气球的原理。在山东沿海地区捕捞海鲜的宝船,早就全换成蒸汽船。神奇的事情看多了,大家连对龙骨都产生过怀疑,何况区区光和声音
山东青州出现的‘神迹’,并没有引起轰动性的效果。除了对大顺朝所谓的开国皇帝‘平顺大帝’狂热的信徒,没人会认为他是什么真龙天子。
大明国力强盛,连南涝北旱这种最容易饿死人的天灾**都能扛过去。受灾的地区在朝廷扶持下渐渐缓过来,百姓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有什么理由跟着一起起兵造反!
最主要的事,军机处牢牢把控兵权。金州卫指挥刚相应平顺大帝的招揽,不到五日,便被隔海相望的威海卫驾驶铁船打上门。
临时被调到山东布政使司、担任左布政使的雍泰,是一位手段强硬的老臣。在地方任职时没少处理过犯事的世家豪族。尤其是九边军改之时,他为山西按察使,他和马中锡把大同、宣府等地侵占军屯的世袭武官们清剿了个遍。
青州刚扯起大顺朝的旗帜,黄珂让随行的东厂通讯员发电报给济南府。雍泰立刻从济南府杀到曲阜。先礼后兵,先给孔家赔罪,然后命人围困了孔家,孔家只许进不许出。
孔家大公子暴跳如雷地责问雍泰:“为何敢欺上门”
自衍圣公死后爵位高悬,孔家已经闭门谢客很久。总是有人拿着朱理程学的礼教经典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孔家人行为。只要出现逾越的言行,就会有人到处散发小广告昭告天下。可以说,山东地界谁都有可能勾结反贼,就是孔家没这个可能。
“山东是孔圣人老家,为何尽出唐赛儿、段鋹等反贼孔家有教化家乡不利之责。”雍泰横眉冷对。
孔家人气得倒仰。
雍泰转头赶到邹城亚圣府孟家,同样软禁了孟家人。
孔孟两家开了好头,其后山东有名的世家大族接连被官兵围困。
只要哪家的姻亲故旧、下人、佃户参与反叛,就换成东厂的人进家门看管。山东地界上的地头蛇们,被硬生生压制住不得动弹。
“雍大人,是否太过了万一山东士族事后追责、御史弹劾,我等受不起。”胆小的参政心惊胆战地问道。
雍泰冰刀子般的目光射向参政:“内阁通过电台通告,东北出现相应‘平顺大帝’的骚乱,武靖伯派军队武力镇压。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这是内阁的命令。再者,你怕咱们的太子殿下受不了士族压力找地方官员麻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