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瞧瞧孔府的倒霉劲,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只要有强势的太子在背后坐镇,办事的官员心中十分安定。

    雍泰瞟见按察使黄珂脸色难看,不由得问,“黄大人也担心事后追责”

    黄珂摇头:“我仔细研究了进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总觉得不对。”

    “太子无可争议地拥有调动天下兵马的大权,山东沿海的水师船只更是太子一手打造。金州卫指挥为何敢附逆他哪来的信心造反成功还有衡王,素来喜好书画,陛下夸赞其书法为宗室第一人。是位胸有点墨的风雅之士,怎么就像换了一个人似得盲目相信他是真龙天子”

    “还有东厂在此事上的消息过于滞后,太过反常。”黄珂目光炯炯地看向雍泰。东厂的无线电通讯部遍布大明各个角落。一有风吹草动便能把消息传到京师。可是在山东,东厂的人好像同时消失了。

    参政不敢听下去:“布政使大人,下官去巡查地方,安抚百姓。”

    雍泰挥手让人退下。

    “泾王




第418章 意气风发
    工程兵团在迤都立下大明界碑。朱寿大笔一挥:到此一游。

    杨一清嘴角抽抽:“殿下不写点别的吗”太子书法师从书琴双绝的戴义公公,端的是游云惊龙、行云流水。不过这内容实在无法形容。

    “留什么话都是假的。”朱寿哈哈大笑,“临时界碑而已。迤都既不是大明的边疆,也不是鞑靼的安全线。不过是掩耳盗铃。”

    元朝能占领四分之一的世界,清朝能拿下乌里雅苏台,他奋斗的最低配也不能比清朝差。

    朱寿意气风发:“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杨一清嘴角不自觉的勾起,年轻时被灰暗的现实磨光的热血再次燃起。储君年少有为,大明盛世充满希望。

    “谷大用,本宫答应给阿儿脱歹王的物资尽早兑现。再把大宁城的那座行宫送给他。听闻他有不少妻妾,送上一批银作局打造的首饰。”朱寿转头吩咐道。

    好儿趁部又名科尔沁,实力仅在达延汗嫡部察哈尔之下。如今成了第一大势力,有的满都海头疼。好儿趁部紧邻福余卫和女真各部,后世是努尔哈赤的盟友。重利以诱之,对大明百利而无一害。

    杨一清心情从山顶掉落到谷底,一言难尽。太子时常把风骨、气节挂嘴上,本人的骨子里更像商人。

    谷大用一一应下,然后表情凝重地禀报,“王厂督紧急来电。妖道段鋹会妖术,东厂在他手上折了不少人手。王厂督从京师掉人手支援山东,结果发现……发现段鋹长相与陶仲文相似。王厂督问殿下该如何处置”

    “陶仲文!”朱寿骤然色变,“段鋹打出的国号可是大顺朝”

    谷大用低头道:“是。”

    朱寿骂骂咧咧:“他大爷的。”

    他当时把注意力放在刘瑾身上,生怕系统给刘瑾留下些什么,反而忘了陶仲文。陶仲文死前没有逃跑的征兆,喝毒酒时更没有挣扎。当时死的可千万不要是个冒牌货。

    “殿下,有何问题”杨一清见到朱寿脸色大变,上了心。

    朱寿摸着下巴抬头望天,半晌后开始瞎编,“本宫曾让天师研究院的陶仲文研究《推背图》。《推背图》暗示:大顺将会取代大明。陶仲文因为勾结兴王已被本宫下令处死。没想到会冒出来一位段鋹。”

    《推背图》号称是预言第一奇书。

    杨一清的呼吸停了片刻。他沉重地拱手说:“殿下应让东厂解决掉段鋹。”

    朱寿瞟了他一眼:“东厂近来……人手不足。”

    “为何”杨一清铁了心打破砂锅问到底。

    ‘平顺大帝’在山东聚集了几万人的信徒,深入民间的东厂事先竟然没有发觉。引起了很多官员的怀疑。

    朱寿捂着嘴小声说:“玄武湖黄册库被淹。天下的黄册、鱼鳞册全部损毁。东厂忙着从各布政司、州、府、县回收备用的青册。”

    杨一清几乎晕厥,几个深呼吸抚平受到强烈冲击的心脏,急不可耐地道,“殿下快回京吧,即刻启程。”

    “急什么!杨大人曾在先帝爷身边待过,也是见惯风浪的人。别为了一点小事乱了阵脚。”朱寿神色淡然地道。

    杨一清失声大叫:“殿下,这可不是小事!黄册、鱼鳞册关系到千家万户,那可是天大的事。龙骨现世,果然没好事。一个处理不妥当……”

    “把所有的事情串起来看:辽东杀良冒功、离间殿下与朵颜三卫感情;衡王残害泾王意图不轨;鞑靼派人伏击‘假太子’;大顺取代大明的预言;黄册库被淹;龙骨现世;如果件件事情都按照布局走,改朝换代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杨一清暴走,“殿下快回京吧。”

    朱寿很想说,龙骨现世只是巧合。

     



第419章 跟着本宫混
    京师回复一切安好。可朱寿知道,皇后不会轻易向他低头。寿宁侯嫁女三媒六聘全无要求,只要求在万寿节之前完婚。宫里头一定发生了变故。

    朱寿把杨一清留在草原,主持朵颜三卫、土默特、永谢布等部落的草场分配。他一路快马加鞭,沿途更换数种交通工具,用最快的速度,带上谷大用等寥寥数人回京。

    江彬带着府军前卫来到了玉龙栈。

    玉龙栈一半以上的土地被翻整,裸露出一具具史前巨兽。江彬和卫士们坐在马上愣愣地瞧着,心理素质不过关的直接摔下了马。

    “见过太子殿下……”礼部尚书石瑶正欲行礼,近距离看清楚穿戴黄袍玉带的并不是太子本人。

    石瑶愕然:“太子又去哪了”

    “山东有人起兵造反,之前草原上有人伏击殿下,为防万一,殿下乔装从另一路回京。”江彬说话时视线没离开过龙骨。

    目光所及之处,遍地白骨。历经岁月的流逝,依稀能看到它们死前的模样。会是一种什么样毁天灭地的力量,能把洪荒巨兽一同消灭!宫中豹园里的大象,是江彬平身见过最大的动物。但大象的体格在龙骨眼前,什么都算不上。

    晋王揪着胡子诧异地问:“有人造反是哪个不长眼的”皇帝军权在手,虽然天灾不断,可朝廷救灾得利,大部分百姓安居乐业,宗室忙着在海外赚银子,谁会造反啊。

    秦纮等人到达玉龙栈之前,衡王还没扯出造反的大旗,只是有民间议论。为避免麻烦,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打算在玉龙栈等太子。

    他们等来了停战和谈、迤都以南划拨入大明的好消息,但没能等到太子。

    “江湖术士段鋹先借衡王手杀了泾王,事情败露后又杀了衡王。并且举起‘大顺朝’的旗帜号召信徒造反。山东有几处卫所响应,已经被军机处调兵镇压。东北也出现了动乱,武靖伯领兵弹压,暂时没有消息传来。”江彬一五一十道出。

    晋王等人瞪大了眼睛,一下子去了两位亲王

    挑选真龙遗骸的龙卫、正在祭坛上跪拜的名士、商讨迎龙骨适宜的礼部官员、负责安全的榆林军,全都惊讶地把目光聚集到江彬身上。他们在玉龙栈待了没多久,怎么就发生这么多事

    随行的东厂通讯员身上的电台响起。没多久,众人得知了玄武湖被淹,黄册、鱼鳞册被毁的消息。

    现场抽气声此起彼伏。

    “快回京!这一连串的事情都是阴谋。”身为宗人令的晋王火冒三丈。

    晋王催促众人回京。

    秦王拦下焦急的晋王,扫视着玉龙栈周围的巨兽尸骸说,“我老朱家‘上承天之所为,而下正其所为’,才会令龙骨现世。一群妖魔鬼怪趁机出来闹事而已,我等挑一具龙骨,放到大明门前镇压妖物便可。”

    晋王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对。

    龙卫统领许泰问:“挑哪一具”

    众人犹豫再三。

    “拿最方便携带的。‘你未看此龙骨时,此龙骨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龙骨时,则此龙骨形状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龙骨不在你的心外。’”王明阳立于龙骨之中,铿锵有力地道,“‘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王明阳的说法引起谢铎等名士的共鸣。

    “‘天理即人欲也’。造反的人根本不是什么顺应天道,顺应的是他们内心的**。拿天理天道当什么借口!大明在陛下的统治下五谷丰登,满足了百姓们最基本的生存**,那就是顺应天道的行为!”王明阳说出了他多日来思考的哲学观点。

    秦王深深注视王明阳,总觉得他的话语含沙射影了些什么,一时没想明白。倒是王明阳说话的腔调,和太子有几分相似。

    听懂的秦纮、谢铎、老英国等老狐狸暗中点头。

    迤都离京师很远,朱寿一路急行,还是在路上花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巧合的是,今日正好是李府和寿宁侯府办婚事的日子。

    “拿出



第420章 都是套路
    朱寿在永定门一番慷慨陈词,收获了百姓的拥戴、官员们的愁眉苦脸。

    在不远处,东厂厂督王岳、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御马监宁瑾三人带着人马相继而来。朱寿见到他们远远隔开前来迎接的马文升等人。

    朱寿眼珠子转了转,做好了心理准备,“进宫。”

    穿过人群围堵的永定门、欢呼他回朝的正阳门、百官恭迎的大明门,拒绝登上撵轿,也没有使用自行车,放缓脚步、步履维艰地向乾清宫走去。

    “恭迎殿下回京。”两旁的宫女、内侍、侍卫一一行礼。

    朱寿颔首示意,心中万般滋味。

    这可比上辈子被受害者围讨投资时难受多了。毕竟,脚下的紫禁城离属于他只有半步之遥。那可不是几百亿能论得了的!

    望着躺在床上完全脱了形的便宜老爹,朱寿跪在床前,心难受的像刀割一样。虽然此前有千万种打算,可看到便宜老爹深陷的双眼、凸起的颧骨、突然冒出的白发,各种想法都散了。

    回首上辈子的失败,他成于不甘心、败于不知足。四个字总结出人生经验:量力而行。

    他多活了这几年精彩的日子,也该知足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些年来,若没有便宜老爹在背后无条件的支持,他估计活不到现在。

    “回来了”披头散发地躺在龙床上的弘治帝,侧过头,深深打量熟悉又陌生的儿子。眼中闪过怀疑、痛苦、挣扎、纠结,最终归于慈爱。

    朱寿虎目含泪,握着便宜老爹干瘪的手微微颤抖。嘴唇蠕动,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弘治帝摸摸他的头,轻笑,“不想叫一声为父吗”

    “父……父皇。”朱寿退到床边,结结实实磕了几个响头。

    ‘咚咚咚’的磕头声,在小小的暖阁中回荡。

    弘治帝急促地道:“陈伴伴愣着干嘛,咳咳咳,还不快把太子扶起来。”

    “小爷,您磕疼了额头,心疼的可是皇爷。”陈宽马上扶起朱寿。

    朱寿跪地不起。

    弘治帝长叹一口气:“都下去吧,让我们父子俩单独说说话。”

    陈宽领着人悄无声息退出了暖阁。

    “都猜到了什么”弘治帝开门见山地问。

    朱寿摇头:“没有依据地猜测只会徒增麻烦。孩儿只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凡事以糟糕的状况考虑,做符合时宜的事。若陶仲文没死,一定会夸大孩儿被妖物迷惑的事。能让父皇突然间病倒的,不仅仅因为泾王叔的死,还因为孩儿。陶仲文一定没说什么好话!”

    “你是朕的亲子”弘治帝语气淡淡,握紧的拳头出卖了他紧张的心情。

    朱寿先是一愣,然后急急道,“孩儿身上流着父皇的骨血。父皇对孩儿舔犊情深、父爱如山,孩儿只怕这辈子都难报亲恩。父皇怎么会以为……以为……陶仲文到底说了什么!”

    “骨肉亲情”弘治帝眼角滑下眼泪:“皇家的骨肉亲情淡漠。”

    “父皇想差了。皇家是世间最大的名利场,触手可及的无上权利,不断考验人的本性。人的**被无限放大,非常容易迷失自己。”朱寿握紧弘治帝双手,“孩儿不把昏迷期间遇到的奇事告诉父皇,因为起初孩儿被迷了心窍。”

    弘治帝用力回握:“儿为何醒悟了过来”

    “因为觉得没意思。九五之尊看似至高无上,处处受肘制,处处需要妥协。父皇活得太累太累,没让孩儿看到当皇帝的好处。”朱寿老老实实地回答。

    在朱寿看来,明朝皇帝的日子真没后世的**丝舒服。

    朱寿伸手摸向弘治帝光秃的额头,弘治帝下意识避开。

    “父皇戴帽子遮住光秃的额头。公公们说,这是当年万贵妃给祖母灌堕胎药的后遗症,甚至造成父皇身体孱弱,让皇爷爷起了易储的心思。”朱寿很是心疼,“而皇爷爷的口吃,是景泰帝想废掉皇爷爷的太子之位造成的。”

    没人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丝羡慕得眼红的富二代,所要承受的压力超过常人数倍。我们的双眼只能看到别人爬上了人生巅峰,而看不到攀爬过程的血泪。

    人,要量力而行。

    如果朱寿不是穿在朱厚照身上,他不会搞那么多事。不管是成为勋贵子弟、还是农家子,他只会利用系统参加科举,进士及第、拜相入阁。在大明皇家气数未尽时造反,投入、产出严重不符。



第421章 禅位
    太子匆忙回京,见过弘治帝便出席了李府的婚礼。

    “参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李东阳一脸荣幸,至今还是白丁的李兆先脸上倍有光。

    朱寿恭喜道:“祝李兄和嫂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谷大用低着头,双手捧起象牙盒递给李府的管家。象牙盒取自宫里头最好牙雕件,盒盖镶嵌了水晶打磨的镜面,盒子里的红绒布用金丝勾勒出花好月圆图。应该,也许,可以送出手。

    李府管家郑重其事地收好贺礼。参加婚礼的宾客可就不依了。

    “李阁老,让我等粗人开开眼界。殿下送了什么贵重的贺礼。”阳武侯薛伦凑趣道。

    朱寿刮了他一眼:“本宫不过是送了幅大明疆域图。定没有辽东送给侯爷的礼物贵重。”

    阳武侯‘咚’一声跪下了。
1...110111112113114...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