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明朝的朝会只要是京官,不论官职大小皆可参加。一位从八品的鸿胪寺主簿,怀着悲壮的心走出大明门。向守在大明门前空地的
第489章 自己晕还是打晕
明朝向来敬重读书人。
身上有秀才功名的士子,不但见地方官免跪,犯了事地方官府也不得随意对其用刑。在权贵遍地的京师,效果会打些折扣。可若是2000位秀才闹事,没上峰的命令,顺天府、五城兵马司的衙役不敢冒然动武。
更何况闹事的士子很多都是官二代,父辈们同朝为官,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啪’一块拳头大小的土块砸在辣锅店的玻璃门上。
紧接着第二块,第三块袭来……
辣锅店的生意是棋盘街上最火爆的。人人皆知辣锅店的老板是某位贵人本尊。上次游行辣锅店的损失最大,此次也士子们攻击的首要目标就是辣锅店。
“退往地下室。”辣锅店掌柜招呼小二们撤离。
虽然土块攻击力有限,士子们故意往一个点砸,次数一多,脆弱的玻璃门应声而碎。
掌柜气得跳脚:“小的们,下次刘阁老府上预定酒席,不收定金,翻倍收押金!”
刘阁老昨日派人预定了五十桌羊肉火锅。还让店里提前炖起,以备散朝了来吃午饭。
羊肉火锅炖好了,锅里还多了碎玻璃和泥土两种配料。他大爷的,还怎么吃!
亏本了,亏本了。
一开地下室的铁门,浓香醇厚的羊肉汤扑鼻而来。只见西厂指挥胡玢胡大人,带着西厂的众多兄弟们蹲在地上吃火锅。人群中还有一位蓝眼睛、黄头发的高大男子。
掌柜是从西厂退下来的老人,大家都是老熟人。
“胡指挥,您老怎么跑到这来吃火锅了”掌柜大吃一惊。
胡玢吞下羊肉:“原本想到二楼看热闹。见闹了起来,客人都跑完了。炖好的锅底没人吃,粮食不能浪费,下来的时候顺带提溜了几锅。”
看热闹是看张忠大人的热闹吧。
掌柜苦笑。陛下重用曾经是白莲教军师的张忠大人,有不少人闹意见。可陛下决定的事,谁敢瞎逼逼。
“那个谁,去哪了辣锅店是陛下的产业,一点都不上心。掌柜的,你一定要一五一十地汇报给陛下。不能打马虎眼!”胡玢龇着牙笑。
掌柜赔笑:“张大人说今日闹事的士子家世都不差。今日我等少不了吃点亏。但张大人保证,会加倍弥补我等损失。”
“内承运库没钱修缮。那家伙哪来的钱负责!”胡玢的双眼瞬间闪亮,“兄弟们,敞开肚子吃。掌柜的,去冰窖把海鲜、肉都给我们端上来。统一算在店铺损失内。”
掌柜无语。得了,干脆把刘阁老预定的五十桌羊肉火锅一起算上。张大人才高八斗、机智过人,一定有办法弄到钱贴补的。
“反对减少进士、举人、秀才名额,反对取消免税权!”士子们一边用大喇叭喊着口号,一边用泥块沿街砸玻璃。
看热闹的各位掌柜慌了,张忠人呢陛下可是把保护棋盘街的重任交给了他!
五城兵马司和暗中观察的人懵了,没人来阻止士子们疯狂的行为吗东厂的人不方便出手,西厂的人总可以来吧
难道陛下放弃了棋盘街,留着给士子们出气陛下有那么大肚吗
突然,示威人群里传出这样的声音:“砸,都砸了!让陛下听听我们的心声。反正法不责众!”
一群人冲进被砸坏们的辣锅店,打翻火炉、砸坏桌椅。
混在士子中间的百姓有人眼馋火锅料理,偷偷藏了几罐调料。店里的小二们都躲了起来,没人在乎偷盗行为。
辣锅店只有食材和调料,等示威人群涌进了超市,示威很快变成打砸抢的强盗行为。
五城兵马司的衙役慌了,忙不迭找上峰请示。今日的示威游行有很多人打过招呼,他们可不敢乱找人。
当天的锦衣卫、东厂好像集体瞎了一样,没人出面阻止。
有人抢柜台内来不及拿走的钱币。有人抢商品,有人连玻璃窗都抢。
……
示威的士子在前头开道砸门窗,后
第490章 当朕好欺负是吧?
文武百官、权贵皇亲达成一个共识:当今陛下不是啥好人。
当然,好人不等同于明君、好皇帝。新继位的正德皇帝年龄尚幼,离盖棺定论还早。反正也没人对他抱有希望。
吃软怕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要不是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得罪实权在握、眦睚必报的陛下。
主簿哀求皇家商行的管事帮个忙拉把手。管事们学蜀王的样,溜得飞快。
“这可怎么办”主簿急得团团转。
顺天府尹、五府六部的人滞留在奉天门,连个商量的人都没。
突然主簿灵机一动:“去太医院找刘阁老商量,说不得还能遇到宫里的人,求他们带话。”
主簿顾不上小节,骑上靠在墙边的自行车返回。
“闪开!”马路中间的车行道多了许多出城车。骑手们好像背后有人追,脚下生风,把车骑得比马儿快。
一辆自行车从主簿身边逆向飞驰而过,双方差一点撞上。被惊吓的主簿没握住车头,从车上摔了下来。
主簿抱着撞伤的膝盖破口大骂:“你们逆向行驶,违反交规!”
自行车后座上的白衫青年探出头,俊俏的脸上很是愧疚,“钱叔,对不住了。风紧,扯呼!事后小侄到府上谢罪。”
主簿瞪大双眼:“连家三侄儿”白衫青年,是鸿胪寺上官连寺丞的三儿子。今日示威游行的一份子。他怎么往城外跑了
“棋盘街咋了”主簿扯着嗓子问。
一旁的行人好心回他:“棋盘街闹得不成样,宫里出动了一队禁军维持秩序。闹事的士子们作鸟兽散。”
主簿心提到嗓子眼:“抓人了吗伤人了吗”
“禁军负责保卫皇宫,今天带头闹事的是官家子,禁军才不会傻乎乎的越俎代庖。听说锦衣卫几个头头留在宫内,下头的人没接到命令,今日都没出现场。也算那些士子们命大。”行人啧啧有声,“咱陛下第二次被士子砸了店面,估计暴跳如雷。”
主簿暂时安下心,也不去太医院劳烦刘阁老,推着自行车一瘸一拐地回到棋盘街。
宫门已经打开,散朝的官员们聚集在一起。游行示威的士子们退走,禁军撤回皇宫。医官正在照顾受伤的人。
棋盘街再次被砸的面目全非。损失最大的当属辣锅店,店铺里完好无损的,唯有水泥墙。
“谢大人,陛下会不会事后追究我等”胆小的官员问。
谢迁泰然自若:“士子的游行事先向五城兵马司报备。手续上没问题。陛下反复强调依法治国,不会无端寻我等麻烦。”
主簿露出难看的笑容,能被抓住把柄的只有负责传话的他。
“有百姓混入游行队伍,我就怕陛下会把棋盘街的损失算在士子们头上。”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无人当场被抓。就算事后想抓人,也要有证据。”
“就是!”
“……”
主簿在人群中见到了连寺丞:“下官见到贤侄被人载着出城。”
连寺丞点点头,朝抱着双手冷眼旁观的张忠挤挤眼睛。
主簿明了,低着头混在官员中间。他现在一点也不慌。大不了被抓问责。到时会有人照拂家里的生意。几个孩子的前途也会有着落。
胡玢打着饱嗝,笑眯眯地拍拍辣锅店掌柜。“我看别重新装修,干脆重建吧!重建的时候把地下室扩建一下。冰窖太小,装不了多少食材!”
掌柜放弃清点损失。连厨房的铁锅、碗筷都没了。辣锅店剩下的,唯有地下室的备用食材。
“掌柜的把损失报到皇家商行,十日内会有人把双倍赔偿送来。是重建还是装修,掌柜说了算。”张忠拱手表态。
同时也让手下人把话带给各家店铺的掌柜。
胡玢“哟”了一声:“掌柜的,把锅碗瓢盆、惊吓费都算上。某人手头比陛下还宽裕。”
“胡指挥说笑了。”张忠苦笑。
胡玢挑挑眉:“你从哪弄钱
第491章 别拉低朕的档次
皇帝这个职业最痛苦的,首当其冲便是看奏折。
尤其对于曾利用系统填鸭式学习的朱寿。就算脑子里塞了很多知识,但让他看古文,就像看英文原著,中间会多一道翻译。除了翻译,还得想想这个词出自哪个典故,暗喻什么。
朱寿多次三申五令强调奏折理应简明、扼要,可架不住官员们喜欢炫耀文采。至今没被人识破他的文学素养,得感谢太祖开创了白话文圣旨,感谢内阁的票拟制度,感谢后世的海量数据库。
谢迁递上的是请罪奏折,中书舍人、汪鋐、司礼监没人经手。
朱寿亲阅,然后,脸色越来越难看。
没能请成假的中书舍人刘鈗暗道不好!陛下额头青筋直跳。谢阁老在请罪折子写了些什么
朱寿脸色铁青。谢迁把奏折写成骈文,词藻华丽、典故僻生词无数。欺负他看古文吃力!
最后一句:“俯首帖耳来请罪,惟愿平安此所求。”
“谢于乔是什么意思!”朱寿把奏折丢给刘鈗,“朕是大明皇帝,行的是堂堂正正的王道。就算派人绑架,至少也得是达延汗那个级别的。回复谢于乔:别拉低朕的档次。”
不管别人信不信,他自己是坚信不疑的。
朱寿气呼呼登上宝船。
皇帝陛下冒然提起达延汗,引得随行人群一阵骚动。
达延汗是蒙元分裂后出现的雄主。把瓦剌各部打的丢盔弃甲,差一点点统一漠南。可惜遇上了还是皇太子的陛下。
鞑靼好儿趁部首领阿儿脱歹,心大地高声询问刘鈗发生何事。瓦剌忠顺王、花当等人竖起耳朵倾听。得知京师丢了一百多位士子,官员们找陛下要人。
阿儿脱歹等人付之一笑,跟随朱寿登上十丈高的宝船。
权倾天下、富有四海的皇帝陛下,需要用绑架官员后代、威胁官员以达成目的吗虽说达延汗被陛下阴过很多回,但那依靠的是大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货物。
这群新大明蒙古族,上了宝船东摸摸西逛逛,好像得到新玩具的孩童。长一百多米、宽60多米、上下四层的宝船,他们都是第一次看到。谢迁的请罪奏折。被他们当成笑话,乐了乐,并不往心里去。
刘鈗可不敢掉以轻心。
官员们心里门清,减少科举取仕人数是小事,取消免税权才是文官们万众一心的根源。直接补偿财物听上去很多,可怎么比得上那些台面下、说不出口的利益。
弘治帝两次下旨清理江南田亩失败,不是没缘由的。
刘鈗从布袋中拿出书写笔,把朱寿的意思附在奏折下方。见东厂的人已经上船,另取纸张,描叙朱寿看奏折的愤怒表情。
“近日来陛下忙于替蒙古人指婚、与瓦剌使者密谈,未接见其他人等。”至于发电报、打电话,就不是刘鈗能知道的。
把回折交还给信使,刘鈗匆匆上船。
“这艘船,比地上的高楼广厦都雄伟。”
“大同的代王府比这大。”
“那是你没去过京师!没见过紫禁城。”
“这么大的船,得多少人开动”
“这就是海啊真漂亮。”
“原本我们也有海的,现在都成了克里米亚的土地。”
“……”蒙古人议论纷纷。
朱寿念念不忘重辟丝绸之路。这次会让辽王带领商队前往欧洲,正是因为前来附庸的瓦剌部落中有金帐汗国的遗民。提醒他必须出国试一试。
金帐汗国是蒙元四大汗国之一。于两年前,也就是公元1502年、弘治十五年,在克里米亚和莫斯科公国的夹击下彻底灭亡了。克里米亚成为金帐汗国的继承人。
克里米亚占有黑海入海口。想要从草原走到欧洲,必须渡过黑海。
克里米亚附庸奥斯曼帝国。如今世界,能与大明抗衡的,唯有奥斯曼帝国。两国距离遥远,历史上并没有发生冲突。
朱寿拿不准奥斯曼帝国对大明前往欧洲的态度。想来是不欢迎的。
&n
第492章 朕要微服私访
面对大明皇帝的热情,度日如年的科林神父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还悬着的另一半,是因为大明皇帝对金帐汗国遗民的热情。
科林神父最担心的便是大明皇帝的信仰问题。奥斯曼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对欧洲虎视眈眈。他来大明,就是想获得大明的支持。
“相比大明的富庶,葡萄牙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教廷以及葡萄牙想和大明交好的心情,上帝可鉴。”科林神父卯足劲拍马屁。
朱寿哈哈大笑:“我们两国不打不相识。为了深化两国的交往,朕提议让大明水师跟随贵国的海军前往欧洲。”
“这……”科林神父神情犹豫。
在西方教廷的势力强大。他是教皇任命前往东方传教的红衣大主教。可全权处理与东方的往来。
来了大明后,见识了停靠在旅顺口的民船,他心中越来越不安。大明若是对西方起了心思,会是比奥斯曼帝国更可怕的敌人。科林神父便不敢轻易答应。
毕竟,葡萄牙海军在大明水师面前不堪一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