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明第一祸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俗人喝茶
    朱寿坦然地说:“当然,也可以先请葡萄牙海军来大明。”

    “贵国知道前往大明的航线吗”朱寿不经意地问。

    几年前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达到了印度。西方人打开了东方世界的神秘大门。

    科林神父遗憾地摇摇头:“东西方的通道被阿拉伯商人垄断。我当初花大价钱买通古里商人,才到达的满剌加国。”

    朱寿眼珠子一转:“这样吧,神父先与贵国海军联系,在满剌加国碰头。让水师带他们来大明。大明把货物送到满剌加国,由满剌加国的阿拉伯商人带往欧洲。你们把船开到大明,还能直接与大明做生意。”

    “大明和谁做生意不是做”

    科林神父笑得阳光灿烂:“陛下说的极是。”

    朱寿露出了一口大白牙。得警告水师别把‘海盗’清剿干净。他对外走的是王道,人设不能绷。没背锅侠,这戏不好演。

    朱寿不敢保证一百年后的大明会如何,但此刻的大明,绝对不惧怕西方的炮火。

    南京水师指挥同知汪洋,搓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神父捐出15万金时,陛下露出狼一般的眼神。现在一副哥俩好的样子!

    “呕”刚刚还笑语欢腾的甲板上,传来恶心反胃的味道。

    蒙古人待惯了草原,第一次坐船出海,晕船了。

    “陛下,蒸汽机很神奇。”花当捂住嘴,“大船也很神奇,可臣……呕……臣和它们八字不合。”

    阿儿脱歹急得跳脚:“我倒是没晕船,可我的马晕船!”

    蒙古人和战马形影不离,他们要求带马上船。朱寿同意了,反正宝船能承载三四千石。这反而提醒了他,可以弄一支海陆两栖作战军队。

    朱寿摊开双手耸耸肩:“没事,吐啊吐就吐习惯了。”

    听说当年元朝没打成日本,正是因为蒙古人晕船导致的。

    宝船离港不消半日,花当已经吐出了黄水。靖江王的女婿塔布巴图,脸色苍白,看样子也坚持不了多久。

    “陛下,臣……臣若死了,您册封……册封我三弟为都督吧。”花当可怜巴巴地拉着朱寿的织锦衣摆。

    朱寿揉揉发胀的太阳穴:“最近的港口在哪”

    汪洋之前前方若隐若现的小岛:“前方有蓬莱三岛。水师曾在其中最大的一座长岛上,剿灭过一支人数众多海商。当地豪富不顾朝廷海禁,在海岛上设置了据点。因长岛的地理位置特殊,提督曾命威海卫留人守岛。我等可以在长岛登陆。”

    随行的船只除了载人的宝船,还有多艘福船、铁甲船,守卫力量充足。又在近海,不会有危及陛下的事情发生。

    “就去长岛。花当都督在船上多待几个时辰,真会活活吐死。”朱寿一脸无奈。

    宝船改变了原定航线,朝长岛方向驶去。

    朱寿成




第493章 打晕
    喝了酒的朱寿思维特别发散。

    开始时,只是和阿儿脱歹、花当等人畅想打通草原丝绸之路、让草原百姓安居乐业。

    接着,分析起了草原生存之道的优劣。

    “草原最大的问题是种不了粮食。光靠牛羊养不活所有人。为了生存,必须选出强大的头狼,没粮的时候南下掠劫养活大家。如果换做是我,也只能这么办!”

    “可一旦头狼死了,底下便会群龙无首陷入内乱。五十年前的瓦剌多么强大,也先一死四分五裂。达延汗的确有当中兴之主的才能。他在的时候,鞑靼铁骑狂扫漠南。达延汗一死……”

    谷大用的大手盖住酒杯:“陛下,你不能再喝了。”当着鞑靼人的谈论达延汗,陛下也太戳人心肝。

    “朕命你把手挪开。”朱寿不满的推开谷大用,“朕的话头刚起,别打岔。”

    这才刚起可不能让陛下畅所欲言。陛下每每说醉话,必会得罪一大堆人。年夜宴上提及的‘征服感’,气坏了大片官员。

    王岳、刘鈗、汪鋐等人纷纷上前劝谏。原属于鞑靼的几个部落归顺不久,若是因为陛下的酒后之言让他们离心,那就得不偿失。朱寿彻底把大明当成了家。想到原历史明末的浩荡,不由得悲从心来。

    王守仁随大流上前劝谏:“陛下,别喝了。”

    朱寿睁大眼睛盯着王守仁猛瞧。王守仁吓得后退一步。陛下怎么了

    “伯安啊!!!”朱寿猝不及防上前抱住王守仁,对着他嚎啕大哭。

    朱寿眼泪像瀑布一样狂泄:“哇哇哇哇哇”

    所有人都懵了。

    “哇哇哇”朱寿边哭,边用王守仁的衣袍擦眼泪、鼻涕。

    王守仁呆若木鸡。

    长岛上众人屏气,只听得朱寿的大哭声。

    谷大用、王岳不善地盯着王守仁。猜测王守仁做了什么事让陛下如此失态。

    王守仁敢指天发誓,他什么都没干,没做任何对不起陛下的事。

    “伯安,朕欠你一句道歉。”朱寿突然停止了嚎哭。

    王守仁三魂七魄丢了一半。

    “朕反复提及你,提及心学学说,是想让心学和程朱理学对抗。皇帝,喜欢平衡,不喜欢一家独大。”

    王守仁额头冒汗。他就知道是这样。

    “可是,辽东走私案,让朕醒悟了。”

    “‘忠君爱国’是天底下最大的谎言!”

    “偏偏皇帝当真了!”

    “哈哈哈,所有的皇帝都当真了。”

    “宗室不少蠢货,以为夺了皇位就能号令天下!就他们那水平,不被底下的文武百官耍的团团转,朕把脑袋割下来给他们当球踢!”

    “狗屁的忠君爱国!应该改成‘忠于权势、热爱钱财’!”

    “‘天理即人欲’才是人性最真实的写照。”

    “皇帝给不了权,给不了钱,有什么可忠的!”

    “国家何谓国家不过是改朝换代胜利者的战利品!”

    阿儿脱歹等蒙古人张大嘴巴,大脑陷入混乱中。都说大明这位新皇帝的‘酒后真言’惊世骇俗。他们算是领教了!

    瓦剌使者们面面相觑。这位大明皇帝……有意思。

    科林神父听得懂每个字,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得花时间想想。

    汪鋐捂着胸口,他决定以后随身携带保心丸。终于明白老臣们对陛下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陛下是明白人,难得的明白人。偏偏最爱捅破人与人之间的遮羞布。

    东厂厂督王岳正在考虑,要不要及时打晕陛下。

    “伯安啊!皇家对九边照顾有加!弘治朝国库空虚,父皇省吃俭用也得凑齐军饷送到九边!尤其是辽东!皇帝坐得稳不稳,就看边军将士们勇不勇猛。傻瓜也不会亏待他们的。”

    朱寿想起明末之时,辽东很多的武官投降大清。他们在边关和女真人眉来眼去做生意赚银子,看到大明气数已尽,转而投靠女真人!那时的他们可曾想过忠君爱国

    他现在能查处辽东走私案,能管得了百年后辽东的糜烂吗

    “边军武官守着大明江山,所以就能吃空饷、走私、奴役军户、私吞屯田!”

    “哈哈哈!军户越过越苦,怨得可是坐在京师、一辈子出不了皇城的皇帝!”

    “辽东武官埋怨朕对蒙古人比对他们好!”

    “他们的亲人、战友被蒙古人杀死,他们是恨蒙古人。可朕是大明皇帝,朕要为江山负责!蒙古人杀得死吗草原没了蒙古人,还会有突厥、党项、女真。只要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由于草原的环境,注定他们要和中原敌对!”

    &nbs



第494章 对微服的误解
    初春的海边气温很低。

    内侍们搭起帐篷,升起了暖炉,把朱寿安置在温暖防风的帐篷中。他们小心翼翼地伺候朱寿,不是害怕责罚,而是由衷的感恩。

    陛下懂他们。正因为陛下‘懂’他们,知道他们的苦,知道他们的所求,才会有戴义、萧敬、王岳、谷大用、陈宽等人先后心甘情愿地辅佐。

    不是只有士,才会为知己者死!

    今夜注定无人安眠。

    大家围在烧烤的火炉前,除了少部分人窃窃私语,大多数人陷入沉思。

    “你们的皇帝陛下,将会成为伟大的皇。”思考了大半夜、追着汪洋询问前因后果的科林神父,突然有感而发。大明皇帝陛下愤怒的事,又何尝不是教廷头疼的难题。

    众人默。

    这还要你说!

    “朕的脖子!”朱寿的吼声打破清晨的安静,“王岳,给朕滚进来!”

    半晌后,一位青布衫裤、头发用阔边网巾兜着少年从帐篷里走出。少年走了几步,低头看着脚底镶边的云头履精致布鞋,喊道,“谷大用,拿素履草鞋!山东贫民居多,哪里穿的起云头履。”

    “陛下的身体金贵,怎可穿素履!”谷大用建议,“要不换双皮靴”

    朱寿笑骂:“你以为朕不懂民生一双皮靴5钱银币,是贩夫走卒穿的起的”

    换了鞋他还是不满,在衣服上剪了几个洞,让人缝补一番。这样的打扮才像底层的老百姓。

    汪鋐见朱寿的打扮,担忧地寻来。“陛下,山东前不久闹出反贼,又是白莲教活跃的地方。微服私访恐不妥。”

    “哈哈哈,所以朕装扮成底层贫苦百姓,说不得碰到白莲教收信徒,还能混进去瞧个清楚明白。”朱寿大笑。

    王岳耷拉着头出来,听闻这话,脸上更发愁了。他打晕了陛下,做好了被陛下揍一顿的准备。可陛下宅心仁厚,从不打骂身边伺候的人。传唤他,是命令他和东厂的人不要跟着。陛下想体验底层百姓的生活。

    若在京师也就罢了,京师大街小巷布满暗探。可在山东,东厂没万全的把握。

    “朕昨日未按时到达威海卫,山东布政使司、沿海

    海卫所今日必然寻找。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汪阁老,你替朕招待客人,带他们在登州府好好逛逛。”朱寿微服私访的劲头十足。

    汪鋐拱手领命:“臣遵旨。”

    朱寿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又瞧了瞧王守仁、刘鈗等随行官员,见大家都没提出反对。

    “今个儿怎么了诸位爱卿都很好说话嘛。”朱寿奇道。

    “……”

    陛下,您心中就没点数!

    王守仁尽量减少存在感。听到皇帝亲口说:要把心学推上风口浪尖。他心里好慌,趁着陛下微服私访,他要好好想想。

    换装的朱寿只带了假扮武官的谷大用,两人登上留守士兵停泊的小船,悄悄登陆登州府。

    半天后,汪鋐带着客人上船,到登州大张旗鼓地上岸。

    长岛靠近登州府。朱寿和谷大用走了一里半的路,便看到登州府的北门镇海门。见过后世的高楼林立、京师殿宇的巍峨雄伟、北方草原的广阔、大海的一望无垠,镇海门高耸的城门无法令朱寿起什么波澜。

    登州府三面环水,以后世的眼光看来,地理位置想当优越。不过在大明海禁的严厉禁止下,登州失去了唐宋时的繁华。

    朱寿大步流星踏入城门。在北门排队进城的百姓并不多,城门官懒洋洋地翻查进城百姓的行礼。

    “关家大娃,俺天天进进出出的嫩还不认得啊!箩筐里是今晨打捞的海带。俺得赶着给酒醋面局送去。嫩一筐筐检查会耽误俺送货。”一位穿着褡护贴里、推着板车的汉子不满地嘀咕。

    被称为关家大娃的城门官瞪了他一眼:“这几日嫩晚送货,酒醋面局的公公们不会有意见。”

    “公公没意见,俺有意见啊!耽搁久了,海带脱水分量就不足。”汉子哼哼。

    城门官冷笑:“就嫩这斤斤计



第494章 对微服的误解
    初春的海边气温很低。

    内侍们搭起帐篷,升起了暖炉,把朱寿安置在温暖防风的帐篷中。他们小心翼翼地伺候朱寿,不是害怕责罚,而是由衷的感恩。

    陛下懂他们。正因为陛下‘懂’他们,知道他们的苦,知道他们的所求,才会有戴义、萧敬、王岳、谷大用、陈宽等人先后心甘情愿地辅佐。

    不是只有士,才会为知己者死!

    今夜注定无人安眠。

    大家围在烧烤的火炉前,除了少部分人窃窃私语,大多数人陷入沉思。

    “你们的皇帝陛下,将会成为伟大的皇。”思考了大半夜、追着汪洋询问前因后果的科林神父,突然有感而发。大明皇帝陛下愤怒的事,又何尝不是教廷头疼的难题。

    众人默。

    这还要你说!

    “朕的脖子!”朱寿的吼声打破清晨的安静,“王岳,给朕滚进来!”

    半晌后,一位青布衫裤、头发用阔边网巾兜着少年从帐篷里走出。少年走了几步,低头看着脚底镶边的云头履精致布鞋,喊道,“谷大用,拿素履草鞋!山东贫民居多,哪里穿的起云头履。”

    “陛下的身体金贵,怎可穿素履!”谷大用建议,“要不换双皮靴”

    朱寿笑骂:“你以为朕不懂民生一双皮靴5钱银币,是贩夫走卒穿的起的”

    换了鞋他还是不满,在衣服上剪了几个洞,让人缝补一番。这样的打扮才像底层的老百姓。

    汪鋐见朱寿的打扮,担忧地寻来。“陛下,山东前不久闹出反贼,又是白莲教活跃的地方。微服私访恐不妥。”
1...130131132133134
猜你喜欢